关于科技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六篇】

2022-11-30   来源:领导讲话稿

科技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精选10篇】 来看一下科技工作会议讲话稿吧。演讲稿像议论文一样论点鲜明、逻辑性强、富有特点,但它又不是一般的议论文。它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和鼓动性的应用文体,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法,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科技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六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一】科技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__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今天正式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八届六次全委会、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传达20__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__年全省科技工作,安排部署20__年全省科技工作。和段琪副省长将到会指导,并作重要讲话。下面,我代表省科技厅做工作报告。

一、开拓创新,圆满完成20__年全省科技工作

20__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__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_,加快推进“”规划实施和全面启动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全省科技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科技部的部署和安排,以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为重点,完善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着力实施战略性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创新工程,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巩固提升优势、特色领域的科技创新水平和产业竞争能力,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全省科技工作成效

20__年,省级科技计划支持开发新产品222个,其中重大新产品50个,解决产业关键技术331项,其中重大核心技术30项,新产品的产业化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可新增产值208亿元、利税30亿元;新增专利授权212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39件;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两米级光学望远镜和全球最大的国际标准化灵长类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基地;培育创新型企业64户,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6家,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引进高端科技人才9名,遴选省创新团队21个,选拔培养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00名。

1.启动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自主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一是提升重点产业竞争力。建设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创新基地,磷化工、煤化工产业化创新基地,装备制造业产业化创新基地,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取得新的进展。20__年组织实施了49个重点项目,带动企业投入21.1亿元,预计实现销售收入74亿元,利税12亿元。“昆明国家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即将获国家科技部认定。世界最大锡材加工中心、锡化工加工中心以及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bga焊锡球生产线的建成,标志着我省锡精深加工产品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云南煤化集团解化公司碎煤熔渣加压气化技术成功应用于15万吨二甲醚、配套20万吨甲醇工程建设,固定床绝热反应器一步法甲醇转化制汽油工艺技术应用于国内规模最大煤变油装置,成功生产出合格的93#汽油产品,实现了利用低热值褐煤生产新能源化工产品的产业化。高温高压飞灰过滤器的成功开发,为50万吨/年合成氨工程关键设备国产化提供了支撑;云维公司实施的粉煤气化技术体现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煤气化技术,采用该技术建设的5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已建成投产。昆船公司开发的机场行李自动分捡系统属国内首创,得到国家民航局的认可。昆船公司开发的多功能自动配送系统获专利授权6项,在青岛烟草公司、合肥烟草公司等多家配送中心成功应用。

二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重点产业及优势特色产业,开展高新技术及产品研究、关键技术开发、重大共性技术攻关,一批高新技术开发项目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__年,我省首批按国家新标准认定了高新技术企业76家,256家纳入统计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上缴税费、净利润、出口创汇分别达到了703.7亿元、709.8亿元、124.8亿元、38.7亿元、38.9亿元、14.3亿美元,同比增长18.7%、26.5%、16.6%、36.4%、5.7%、66.4%,64家高新技术企业年总收入超亿元,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8.2亿美元,同比增长?19.1%?,占外贸出口总额的16.5%。昆明高新区、昆明经开区、玉溪高新区、大理高新区4家高新区共实现工业总产值647.12亿元,同比增长19.8%,实现技工贸总收入968.52亿元,同比增长27.1%,实现工业增加值155.6亿元,同比增长22.9%,实现税收总额43.2亿元,同比增长34.5%。昆明云内动力股份公司开发的增压中冷柴油机为国内首家达到欧ii排放标准的自主创新柴油机产品,具备20万台/年轿车柴油发动机生产能力,成为国内最大的多缸小缸径柴油发动机生产企业之一,自主开发的节能、环保型柴油机达到欧ⅳ排放标准,企业开发和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居国内同行业前列。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存折打印机生厂商,其国家重点新产品pr系列存折打印机已累计销售近70万台,连续20__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

三是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突破一批对农业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发展有重大支撑作用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开发农业新品种35个,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200多项,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新增利税近2亿元。20__年,省科技计划支持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通过审定23个,其中6个通过国家级新品种审定,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授权11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1064万亩,平均亩增产40-50千克,增产粮食近5亿千克,增加产值8亿元以上。“”以来省科技计划支持选育水稻新品种17个,示范近500万亩,增产稻谷约2.5亿千克,新增产值4.5亿元。花卉产业创新基地初具规模,20__年,科技支撑花卉产业实现总产值176亿元。共选育出月季、康乃馨、菊花、非洲菊等花卉新品种(系)100余个,其中获新品种权11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鲜切花新品种占全国总数的80%。认真落实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20__年,共安排培育特色产业项目252项,选派科技特派员1308名、科技辅导员2071名,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2万多期,培训农民近160万人次,配套完善科技活动室1402个,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48个。

四是加强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围绕全省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组织实施节能减排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及示范工程项目40项,安排省级科技经费5822万元。通过实施省科技计划项目,全年技术节能超过100万吨标准煤,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8%以上。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吨铝电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铝电解、炭素生产各污染物排放浓度远远低于国家标准排放要求。云天化集团采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低温位余热回收技术,年节能近40万吨标准煤。祥云飞龙实业有限公司的“两段中和+组合膜分离”新技术国内领先,建成了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实现铅锌冶炼废水零排放。

五是培育创新型企业。20__年,省科技厅联合省国资委、经委、总工会,认定了省级第三批20户创新型试点企业,我省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64户,5家企业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截止20__年,共安排试点企业条件平台建设和科技计划项目经费1.05亿元,引导企业投入研发经费15.77亿元,银行贷款和主管部门配套资金7.2亿元。第一、二批44户创新型试点企业自建、共建研发平台达到100余个,研发了280多个(项)重点新产品和关键技术;共引进和培养高职以上技术研发人才300余名,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新产品认定等340多项,获授权230多项,制定企业标准70余项;试点企业总产值、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15%以上,万元增加值能耗年均降低4%以上,第一、二批44户创新型试点企业20__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800多亿元,利税120多亿元。

六是强化社会发展领域科技支撑。20__年,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第二期建设开始启动,以中药、民族药为核心,实施了六大推进工程,开展了19个中药、天然药物新药的临床前预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研究和原料药二次开发。颁布实施了154个药材质量标准、188个中药饮片标准。“”以来,支持的新药研发项目中,已有23个获新药证书、13个获临床试验批件,形成了以青蒿素、白药、三七、灯盏花等品种为代表的云药体系。在环境保护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先进性、适用性和创新性的成果,“滇池入湖河流水环境治理技术与工程示范”完成集成技术组合示范工程5项,获专利受理34项(其中发明专利31项),获专利授权1项,为制定环境保护规划、有效采取工程治理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公共安全领域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昆明市作为全国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建设城市顺利通过公安部、科技部联合组织的验收考核。通过组织实施“昆明新机场航站楼工程减隔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使昆明新机场航站楼成为全球最大的使用减隔震技术的单体建筑,为昆明新机场的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迈上新台阶,曲靖市麒麟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通过科技部验收,陆良县被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2.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环境得到改善

一是加强科技条件平台建设。云南科技创新园选址初步确定,与官渡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科技创新园开发建设合作框架协议。省科技馆新馆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初步形成了省应用技术研究院组建方案,开展了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工作。云南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及服务平台建成。全球最大的国际标准化灵长类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基地投入运行。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107家,其中,10家通过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二是培养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启动了高端科技人才引进计划,支持、资助我省企业、高校、院所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及国内著名院所,引进高端科技人才9名。新遴选省创新团队21个,使全省创新团队达30个。新选拔培养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00名,使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总数达到501名,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总数达到266名。

三是科技创新产出成效显著。全年申请专利4089件,同比增长31.6%,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474件,同比增长45.4%;228个项目(人)获得20__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黄润乾院士获得突出贡献奖。国际天文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将一颗行星命名为“黄润乾行星”。我省7个项目9人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云南省化工研究院的“高效利用反应热副产工业蒸汽的热法磷酸生产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成果已在全国行业内20个企业35套生产装置上实施了技术转让,覆盖了国内生产能力的40%。省农科院番兴明研究员荣获20__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二)做好科技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20__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科技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我们的工作体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领导,落实_是做好科技工作的前提

按照_的要求,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科技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新一届省政府成立后的第一个专题会议就是召开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科技工作。省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启动了“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对科技工作进行了视察和指导。

2.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是做好科技工作的关键

一是充分利用部省会商工作机制,召开了第一次部省会商工作会议,积极争取科技部对云南科技工作的支持,部省会商机制建立两年来,我省共争取国家科技经费6.8亿元。

二是设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云南省人民政府自然科学联合基金。联合基金总额为每年3000万元,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在协议期内每年分别出资1500万元构成,联合基金针对云南的发展需求,解决云南的科技难题,吸引和集聚全国范围的科学家,开展重大基础研究。20__年,联合基金共立项支持重点项目18项,由云南省有关单位牵头承担的12项。

三是加强与省级部门的工作协调,强化对州市科技工作的指导。联合省经委、省国资委、省总工会等部门,共同组织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与省商务厅共同实施科技兴贸工作;与省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科学大讲坛”。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科技工作的意见》,对科技富民强县等计划实施备案制,启动州市党政“一把手”科技工程项目30项,总投资14亿元。

四是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工作。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计划,云南西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已成功上市,云南临沧鑫圆锗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变压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龙生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已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上市申请。分别与国家开发银行云南省分行、农业发展银行云南省分行签定了合作协议,20__年,省科技计划项目共获银行贷款9.8亿元。

3.深化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是推进科技工作的动力

一是深化计划管理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制订了《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配置办法》等一批管理办法,推进科技计划管理诚信制度建设,强化项目中后期管理,建立项目监理制。创新科技计划项目检查评估方式,工作过程更加简洁、规范、高效,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开展州市之间备案核准制项目的交叉检查,积极开展科技计划项目后评估和绩效评价。

二是加强科技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制定了《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对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算申请、执行、决算及监督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实行全额预算、过程控制和成本核算,进一步规范了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管理使用。调整科技经费配置思路,调整优化投入结构,探索多种科技经费配置方式。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加强对政府科技经费监督管理,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20__年以来立项的89个项目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查处了违规使用经费的少数项目单位。

4.扩大开放,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是做好科技工作的保障

一是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在不断巩固与发达国家开展高水平合作的同时,努力加强和拓展以技术转移和产品输出为主要目标的对东南亚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成立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推动粮经作物新品种、关键技术输出和品种资源引进。举办2期国际培训,在沼气、远程医疗等领域达成多项技术转移协议,成功举办了“中药全球化联盟(昆明)研讨会”和“应对气候变化:中泰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研讨会”。

二是国内科技合作以省院省校科技合作、滇沪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重点,突出企业主体,引进先进技术,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20__年,省院省校科技合作专项立项15项,省科技经费投入3532万元。举办了“沪滇科技成果洽谈会”,签约金额近3亿元,召开了“‘泛珠三角’区域节能减排专题论坛暨重大技术成果和需求项目推介会”;与香港科技大学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上海—云南技术转移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5.转变职能,加强队伍建设是做好科技工作的基础

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取得成效,精心组织全厅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实践_活动,大力贯彻落实四项制度,制定了《云南省科技厅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实施细则》、《云南省科技厅处室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和《云南省科技厅督查督办工作办法》,加强对省科技厅重点工作和承诺事项的督办检查。强化科技管理干部培训,全年共培训各级各类管理干部1700余人次。

全省科技进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技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各部门、行业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下,全省各条战线上广大科技人员、科技管理部门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和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科技厅,向各部门、地方、行业的领导和科技管理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全省科技事业付出心血和努力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20__年,全省科技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新的成效,但是,按照__的要求,我省科技工作还存在差距。一是贯彻全国和全省科技大会政策措施力度还不够,推进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工作力度还不强,科技政策落实难度大;二是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障碍和管理障碍依然存在;三是部分州市县对科技工作的认识不够、投入不足;四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意识不强、投入不足。

二、应对危机,努力支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传导到发展中国家。这场危机对我国的经济运行造成明显冲击,也对我省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而且,危机影响还在继续加深。积极应对危机,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牢固树立抢机遇、促投资、强产业、扩消费、增动力、重民生、抓生态、保稳定的思想,要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省委、省政府对依靠科技、应对危机寄予厚望,全省科技界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用心工作,发挥科技创新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中的重要作用,为战胜危机提供支持和保障。

金融与经济泡沫破裂,引发了这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和大范围的经济衰退。而依靠科技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就业岗位和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是摆脱危机、实现增长的根本出路。目前,通过开发核心技术产品、提升创新能力来应对金融危机,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产业界共同的理念和策略。我们应当利用当前时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产品创新,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认真分析世情、国情、省情,在应对危机中,也为我们科技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机遇。

一是跨越发展的机遇。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和科技革命,重大科技成果往往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复苏与繁荣。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技术革命;1920__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技术革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能源危机催生了计算机、互联网、合成材料等新科技的兴起,使得美国在八十年代迅速走向经济繁荣;最近一次的信息技术革命,也有力地帮助美国从1987年的经济危机中复苏过来。有专家预测,新的科技革命极有可能在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产生,这几个技术领域都与我省的主导产业、重点产业关联度很大,在某些领域我省还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在这些领域将孕育一批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新兴产业,我们要敏锐地洞察和把握住机遇,借助新的科技革命实现产业和经济的跨越发展。

二是结构调整的机遇。近年来,我省依靠科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力度持续增强、步伐不断加快,但经济发展主要建立在自然资源开发的基础上、依靠粗放型的投入和规模扩张拉动、产业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综合竞争力不强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当前,我省落实_、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正处于攻坚阶段。金融危机对加快我省传统发展方式的转变已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从而加快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将使资本更多的投向技术创新,淘汰落后产能,培育一批高附加值、替代能源和降低资源消耗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自主创新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这也对我们科技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三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机遇。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能站到最高点。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这种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看到,一些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技术含量较低的企业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抵御乏力,而一些科技实力较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却逆势而上,实现了更大的发展。20__年,在全省出口总额增幅下滑的形势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仍保持了19.1%的强劲增长,也说明了高新技术产业不可动摇的竞争优势。危机中的优胜劣汰,也为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提供了良机。

四是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机遇。金融危机爆发后,不少国际知名大公司、大集团纷纷裁员,这些人才具有较强专业能力,掌握高端核心技术,对我省的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吸引核心技术人才及创新团队、进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的大好机会。要创造环境,吸收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滇创新创业,把人才强省战略落到实处,实现大力度、大规模的高层次人才引进,集聚领军人才,建立高新技术人才库,为新一轮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三、真抓实干,全面推进20__年科技工作

20__年,全省科技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__,按照省委省政府年度工作部署和科技部工作要求,深入学习实践_,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依靠科技扩大内需,以支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为核心,以巩固提升全省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优势为重点,着力组织实施一批支撑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技术升级、产品市场供不应求、当年投入当年就能形成生产能力、能对市场形成有效供给的战略性重大项目,加大民生科技工作力度,深化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创新,扩大科技开放合作与交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20__年,全省科技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围绕关键技术攻关、重点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示范,组织实施30项战略性重大项目,突破50项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开发5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培育3~5户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遴选20户左右企业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新建和认定3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认定10个以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进10名以上国内外高端科技人才,培育10个以上省级创新团队,选拔培养100名左右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科技部20__年的工作部署,根据以上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全省科技工作在全面做好全年各项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增强重点产业竞争力

在粗放式发展阶段,快速的经济增长和旺盛的国内外需求掩盖了很多矛盾,然而一场金融危机,产业结构层次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等诸多矛盾充分显现,科技创新已成为克服危机的突破口,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和决心,这也促使科技工作要更多更紧密地融入经济,为中心工作服务,越是在危机的时候越能突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越是在危机的时候越能突出科技工作的显示度。支撑发展是科技工作的第一使命,当前,我们要紧紧围绕支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个主题,落实激励政策、推进产业升级、扶持企业创新、强化金融支持,为克服危机做出切实贡献。

要引导科技资源向主导、重点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集聚,支持产业升级的科技计划要实现三个转变:从支持单一产品开发向支持产业集成创新转变,打造完整的产业链;从支持宽泛的技术研发向支持极具靶向的关键技术研发转变,增强核心竞争力;从全面部署转向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培育重要增长点,从而全面提升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优先支持当年立项、当年出产品、当年投放市场、当年拉动内需的项目,简化立项程序,增加经费资助力度。

一是要加快推进重点产业创新工程步伐。按照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要求,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做强重点产业,围绕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创新基地、磷化工煤化工产业化创新基地、装备制造业产业化创新基地建设,组织实施10~15项关键技术攻关、新产品研究开发及产业化项目。依托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建设和认定5~8个研发试验基地。围绕冶金、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和高耗能企业,组织实施5~8项节能减排重点示范工程和重点节能新产品开发项目,加快节能减排重大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步伐。

二是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效翻番工程,大幅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的组织认定工作,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家,新遴选20户企业开展省级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

三是推进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第二期建设。启动实施“科技支撑平台建设”、“应用基础研究”、“新产品研发”、“现代化生产”、“创新型企业(工业园区)培育”、“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六大推进工程,认定20个左右“云药之乡”,重点支持一批重要药材品种规范化种植、重大新药研发、关键生产加工技术开发应用等方面的重大项目,推进我省中药、民族药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二)支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围绕建设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创新基地和建设全国最大木本油料基地等目标,积极推进以木本油料、坚果和生物质能源为重点的林产业科技工作。稳步推进畜牧产业科技引领和支撑工作,深入推进20户畜牧企业科技重点项目的实施。加强粮食作物的品种选育及加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创建粮食作物高产示范区50万亩。围绕国家花卉星火产业带建设规划和花卉产业创新基地建设目标,稳步提升花卉产业基地建设,实现花卉产业产值超200亿元。继续推进云南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确保“六个一”目标的实现。认定10个左右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60~80个省级科技型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积极探索农村科技信息化等综合服务工作的新机制。

(三)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改善民生是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人口与健康、环境资源、公共安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等社会发展领域的民生科技工作。加强重大疾病、重大传染病、常见多发病和地方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应用。开展滇池、洱海、阳宗海为重点的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和自动监测预警。加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技工作。强化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社会治安、城市智能交通、绿色建筑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引导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推进国家及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

(四)扩大科技合作开放与交流

积极应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继续稳步推进与发达国家开展的高水平科技合作,努力加强和拓展与东南亚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以引进技术、人才、动植物品种资源为重点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实施一批以开拓国际市场为目的、向国外特别是东南亚国家输出科技成果和产品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以企业为主体,依托省外大院名校,以其先进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到我省为核心,大力开展省院省校合作、滇沪合作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国内科技合作。推动我省与中科院继续开展新一轮的全面合作。办好“第__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中国东盟科技论坛”和“20__年大院名校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会”。

(五)争取国家部委支持

落实部省会商工作制度,围绕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建设、云南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云南省兴边富民科技工作、与东盟国家的科技合作等会商议题,凝练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积极争取科技部对我省科技工作的支持。继续抓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云南省人民政府自然科学联合基金”的组织实施,吸引和集聚全国科技力量,围绕我省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基础研究。

(六)强化科技投融资工作

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投入面临巨大压力,停止投入、放弃研发,无异于“慢性自杀”。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全面推进科技金融结合,研究提出科技金融结合的政策、措施,引导开发性金融贷款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加大贷款贴息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科技项目。加快科技投融资担保平台的建设,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筹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继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计划,培育3~5户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力度。

(七)推进创新平台建设

推进云南科技创新园建设,完成项目可研报告审批,加快规划设计、土地收储等各项前期工作,力争项目开工并组织遴选入园的第一批省属科研机构。加快云南省应用技术研究院组建工作。认定3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认定10个以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企业建设技术中心,引进创新人才,开展产学研结合。公益类科研院所、有财政投入的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基础设施要加大开放力度,为企业研发、成果转化提供服务。新建设20个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加强5~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功能建设,逐步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

(八)培养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

加大高端科技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工作力度,引进10名以上国内外高端科技人才,并落实相关引进政策。培育10个以上省级创新团队,选拔培养100名左右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

(九)加强州市县科技工作

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科技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建立省科技厅与州市科技工作会商机制,共同组织实施重点科技工作和重大科技项目,共同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实施州市党政“一把手”工程,培育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完善和扩大科技计划项目备案核准制,加强对备案制项目的考核评估。加强对州市科技工作目标考核,完成20__~20__年市、县科技进步考核。

(十)营造科技创新环境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实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以来,我省已制订发布促进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文件27件。今年要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配套政策的制订工作,将新制订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25件。越是在困难的时候,科技创新对激励政策的需求越迫切,“雪中送炭”更显珍贵,要以研发费用150%加计扣除等重点政策的执行为突破口,千方百计把鼓励创新的政策落实到企业、落实到科技创新第一线。

要建立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工作责任制,制定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督查制度和奖惩办法,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加强对州、市党政“一把手”和各部门(单位)及责任人的绩效考核。加强科技项目中后期管理,启动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多种科技经费配置方式,全面实施重大项目监理制和绩效评价制度,提高科技投入效益。启动《云南省“”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大力宣传自主创新,办好“云南科学大讲坛”等活动。

今年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才能确保20__年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一是要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贯彻落实“四项制度”,全面推进“阳光政府”四项制度,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质量。

二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行重大科技项目签订廉政责任书制度,试行省科技厅特邀监察员全程监督重大项目制度,完善科技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

三是要结合深入开展学习实践_活动,加强全厅公务员理论学习和现代管理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全厅公务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四是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进一步完善网上申报工作,启动网上评审工作,提高科技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同志们,20__年是充满挑战、充满机遇的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全局工作来说至关重要,科技工作承担着光荣的使命。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__上来,贯彻落实_,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科技部的总体部署,开拓进取,扎扎实实做好全年各项工作,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作用,支撑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国60周年。

谢谢大家!

【篇二】科技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科技工作会,传达全省科技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大会精神,总结2020年工作,部署2021年任务。下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双招双引”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大会。结合两个会议精神和全市科技工作的一系列现状,我谈几个问题。

一、切实提高认识,端正态度,统一思想

要把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_,特别是关于科技方面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以及_讲话要求上来;统一到市委关于“工作落实年”和_上来,这是大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个人的思想不变化,观念不变化,理念不梳理,抓落实和推动工作都是一句空话。去年以来,_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作用先后多次作过精辟论述,我们要学深学透、弄懂做实。关于三个“第一”的理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驱动,先后在多次会议上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阐述;“三个面向”,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面向国际国内重大科技需求,包括我们新近提出来的研究“三个规律”,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和人才管理规律。认真学_,为什么提出落实年,就是因为我们现在不落实、假落实、虚落实的情况太普遍了。通过这段时间在高新区、×县和×县调研的情况发现,培训工作不扎实,指导工作跟不上,填报工作不细不实不全面的现象到处存在。我发现的一些问题,就是不落实、不细致、不深入造成的,没有像你们区县局局长们反映的那么多困难。如果是有困难那还是作风没有转变,工作不细致、不深入、不具体造成的。研发投入统计工作,作为科技部门来说,这是一项重要工作,但是对于一个区县委书记、区县长来说,天天操心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多个方面,操心的事很多。设立政府部门就是为政府分忧的,要不然设立这个部门干什么?在干好工作的前提下,缺资金、项目、人员,可以向领导申请配备,没有配备之前唯一的选择就是把工作干好。尽管我们×市科技工作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技术成果转让,包括科技扶贫等等都走向了全省前列。但是这不是高枕无忧的理由,我们这些前列都是不稳定的,都是暂时的。_曾讲过,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我们越是站在这么高的起点上,面临的压力更大,也对我们全市科技战线的同志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_在会上讲过,精神振奋要持续,就像雷锋一样,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都做好事。激情燃烧的岁月是长期的,不是一天也不是一周。所以我们必须把思想充分认识到全市科技工作的现状上。

二、要突出工作重点,攻克难点,切实把市里安排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特别是企业创新主体意识。过去接近两年的时间,为什么我们科技工作变化这么大?政府支持的资金没有增加,领导也没有主动给科技工作点了多少题,我觉得很重要的方面是,我们加大了对科技创新意义作用的宣传,包括科技政策的利用和引导,我觉得这是主要原因。哲学上讲,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内因不变化指望外因来推动,门也没有。科技项目、资金我们要尽可能多向政府争取,但是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我们的项目资金取代不了企业的作用。即使我们全部包办,企业不去努力,企业也不会持续创新,或者说也不会把我们的钱放到刀刃上,放到科技创新上来。我跟区县委书记、区县长跟市委书记、市长也交流,别看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大企业整天跟在后面要项目、资金,但是给他项目资金要干啥?几百万对他们有什么意义?当然,我说这个不是否认科技引导资金的作用,大家一定要明白。当前讲培育新型的政商关系,我们要借助这个机会,要把这种理念,贯穿到企业家尤其是企业一把手、董事长的头脑中。我为什么提倡跟企业家在“清”的基础上,越亲越好。“亲""的目的是为了相互洗脑,我们把科技创新的理念贯穿给他,也把科技需求创新的精准点带回来,让人家给我们洗脑,反过来把科技投入资金,花的更好花到实处。所以说,大家一定要把宣传教育培养企业科技创新的意识抓到手上。

2、坚定不移地把研发投入统计搞上去。千难万难只要干就不难。我去高新区调研,转了6家企业,有的是打电话了没去指导,有的是去指导了没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说国金汽车,国金去年研发投入是1亿,今年我去时候才统计到2000多万,现场叫来科研、统计人员,梳理分析查找原因,最后企业自己确定的研发投入统计目标就是一定要超过去年。傅山集团只是打过电话,这种工作落实程度不行。当然我只是举例子,不只是高新区存在,其他区县也都存在这种情况。工作中,特别是局长官僚主义,副局长和工作人员说有什么难处都相信了,甚至区县委书记、区县长也听信了你们“蛊惑人心”的话,向我叫苦,有什么难处。昨天在×,第一个企业就摆明了,什么情况什么情况。就是培训不到家,跟领导反映不够。个别局长刚调整了,这不是干不好工作的理由,一晩上就可以把咱们的工作精神吃透。关键是不抓落实,或者是不狠抓落实。跑官要官对于人格是一种摧残,但是因为工作去找人这是高尚的。抓工作就两条,一是上级支持,二是抓好落实。我们科技创新不是一个数字,是反映创新指数创新现状的真实反映,也是我们新旧动能转换成果的实际反映。这个事如果搞不好,其他活都打不起定盘星来。我们去年就搞两个大事,一个是研发投入,一个是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所以我觉得,你们这些表态的,市局领导点评的,一定要按照你们的表态和点评情况抓好落实。

3、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去年我们做的比较好,但不是一劳永逸。就像是研发投入一样,我们的前景非常远大,就像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一个道理,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但是我们还得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做起。规模以上企业也是,不管你们怎么向领导汇报基数,基数大不是理由,尤其是×县、高新区、淄川区的领导都完全接受我的理念。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魏玉蛟在一次大会上完全同意我的观点,基数大不是理由,分母大分子照样可以大,甚至分子增幅要比分母大。尤其高新区,目标不能和其他区县比,高新技术企业占40%,是全市第一,但是你得在全国比。我们最高理想是100%,所有企业都是高新技术企业,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们不能由此说我们基数很高了。

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还是大有潜力可挖,原先确定的15%的目标很低,高新科需要制定出新的计划,咱们有个倍增计划。经历2017年以来的环保风暴,×市内新上的企业,都有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冲动,这一点大家都明确。但这些企业,一部分对高新技术企业政策不了解,另一部分则是嫌麻烦,认为填报表等工作太繁琐。对此,大家需要深入各个区县抓落实。

4、做好科技成果转化。2020年开始,科技成果转化已经被列入省对市考核的重要指标,相应的,也被列为市对区县的考核指标。2020年,×市科技成果转化在全省排名第三位,各区县做了大量工作,还需在这方面继续加强发力。

5、抓好“双招双引”和科学技术成果的推荐工作。包括院士、_、“泰山系列”、×英才计划等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这也是我们省对市、市对区县考核的重要指标。我们干工作,一定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展开。有作为才有地位,如果干部工作几年仍然是面貌不变、庸庸碌碌,这是极不应该的,要做就做“李云龙式”干部。我看了谭旭光老总在兼并重汽上的讲话,非常有激情。人活在世界上都知道赤条条来赤条条去,谁都知道人生苦短,但是你干着事业不能这么想。你看看守卫边_的战士,在高原雪域巡逻,都不容易。我们这个部门就是很好的部门了,在这些工作上叫苦叫累,叫人笑话。在“双招双引""工作上,大家要放下架子,“跑出去""”请进来”,一定要有“三顾茅庐“的决心。院士、_专家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干部可以随时调整,但是院士、_专家是不会随时调整的。尤其是国之重器,离开他们是玩不转的。作为科技部门,我们就是为科技人才服务的,一定要有发自内心的爱才惜才的意识,要有“店小二”、“保姆式”服务。

6、谋划好今年的“新材料论坛“。这是全市的重点工作,也是展现科技部门工作成果的重要平台。各区县一定要调度好相关工作,全力以赴邀请高层次专家、学者参会,至少是去年批的院士工作站、_工作站一定得请来。你们一定要加强调度,做好工作。这是我们每年科技部门最露脸的一件事,市里领导那几天就看我们能不能请到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专家。所以就看我们的本事来,一定要把新材料论坛这个事弄好。从现在开始就要调研项目,对接项目,狠抓项目落地,把论坛办细做实促进全市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

7、谋划好今年科技计划。做好科技项目立项、落实等工作。今年,为扩大区县科技部门的自主权,会有一定改革。之前因为财政方面的要求,今年计划为区县划拨一部分资金。但资金分配会很苛刻,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等工作都与之相挂钩,视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而定。

8、科学谋划好省科技资金的争取工作。这是一件大事,全省共有100亿的科研经费,一个地市能分多少?如果我们争取不到,就是对企业的“犯罪”。人要有境界,光谋全局不谋一隅也不行,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3月20日以后,大家把研发投入工作完成后,市局各负责人,要抓紧跟省厅对口处室衔接。区县科技局要谋划好科技项目,一定要师出有名,不可能要多少资金省里就给多少资金。我们老工业城市,工业门类齐全,创新工作搞得好,那得拿出好的项目来。带着项目才有可能争取到资金,各区县要编制好辖区各大企业的项目,帮助大企业好企业编制好项目。面对省里的资金一定要争取好,这段时间集中搞好研发投入,3月20日以后其他工作再加班加点干。市局去省厅了解情况后,还会下发通知。

9、进一步抓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举办好科技周活动,走出去。最近我们正在筹备与山东大学的战略合作,初步定于3月底实施,届时除了大的合作外,各区县也会与山大签订一些小协议。规格很高,也已经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做了汇报。当前,各区县要谋划好、统计好企业的需求。今年,外国专家局也已划入科技局,要把企业对国外专家的需求一并统计好。有针对性的进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推介我们的科技项目,有的放矢的搞好企业对接,最终做好项目落地和新材料论坛开幕。

10、继续做好科技扶贫工作。去年,我们科技扶贫在全省排名第三,今年需要继续利用好有限的资金,做好科技扶贫工作。特别点一下,我们市在农高区创新型县市上存在短板,去年推荐×县,但没有获评。今年,市局分管农业的负责人要与×、高青、×相关负责人一起,到省厅对接,按照国家科技部评选标准相关指标一一对接完善。对于有积极性的区县,一定要按照指标要求,我们着手完善提高。

11、继续抓好阳光科技和廉政科技。最近有人民来信,也有审计部门审计到我们的一些项目。因为人手不够,很难说每一个项目都搞得那么精准,落实那么准确。下一步阳光科技工作要加大推进力度,该公示的公示,该通报的通报,做到公开透明,把项目立项作为廉政工作的底线、红线来做好。抓干部带队伍是对机关干部负责,有些工作该提醒就提醒,该纠正就纠正。我们要想经得住组织的检验,就必须把廉政作为底线来紧抓不放。

三、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全面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1、进一步按照市委要求搞好“三个转变一个强化”。市委书记_确提出了“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作风,强化认真、专业、担当、作为”导向的要求。因此,我们科技工作者一定要转变作风,抓落实贯穿到科技部门全年工作中去。

2、根据省市会议精神要求补齐短板。通过深入调研,找好我们科技工作的短板。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在×我也表态了,只要企业有需要,我们就去做,把工作做到平时。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各位局长们要做好示范带头,现在搞研发投入,局长在办公室等着,副局长电话落实,下面工作人员也不会负责。一级做给一级看,反过来讲就是一级看一级。干部队伍建设,主要负责人一定要做好表率。现在搞研发投入统计工作,局长一定要加班加点做好表率。

4、解放思想振奋精神。这是_中最后提到的。学“李云龙""式的干部,只为成功找办法,不为困难找原因。这个道理人人都知道,我提醒一下大家,遇到困难时候要想办法去解决,不是叫苦连天。你去叫去喊,领导也不会听,最终是在领导面前丧失威信,在同志们面前丧失凝聚力。

当一个局长,担当作为不仅是工作问题,协调、团结、带领队伍问题都是。最后一句话,干好研发投入统计工作是重点,统筹兼顾也是重点。希望各位局长们解放思想持续振奋精神,担当作为,狠抓落实,把×2021年的科技工作搞上去。

【篇三】科技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科技工作视频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_,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十次、十一次全会以及省委经济工作会、省“两会”精神,总结2020年和“十三五”全省科技工作,部署2021年重点任务,为“十四五”和中长期科技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高度重视,会前,省领导就科技创新工作专门作出批示。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省领导的批示指示精神,以更强的使命担当,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代表省科技厅作工作报告。

一、2020年和“十三五”科技工作回顾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的关键之年,也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挑战的应急攻坚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科技系统坚持以_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_,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科技创新发展工作,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年,全省共获得国家新立科技计划项目1016项、资助经费9.09亿元。根据最新统计,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指数位列全国第4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科技创新环境指数均居全国第9位。一年来,统筹推进了八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区域创新发展稳步推进。加快推动福厦泉自创区建设,深化自创区与自贸区、保税区联动发展,向全省推广第三批创新举措8项和第二批联动发展措施5项,截至目前共向全省推广创新举措58项。厦门“互联网+技术转移”新模式、创新集成电路保税研发与检测模式和泉州银行“无间贷”等政策措施在全国推广。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园区、平台和项目得到推进,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注册企业540家,注册总资本达470多亿元;厦门软件园(三期)在册企业数达3800家,注册资金280多亿元;泉州半导体高新技术产业园落地半导体项目50多家,总投资规模超千亿元。全省约84%的高新技术企业、72%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和76%的新型研发机构在福厦泉成长。推动自创区与省内其他高新区联动发展,设立自创区协同创新专项支持与省内高新区共建9个协同创新平台。2020年全省7个国家高新区工业总产值预计9300多亿元,同比增长约2%。进一步深化京闽合作,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福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加速推进,三明中关村科技园顺利开园,首批44家企业签约入驻,总投资58.2亿元,31名北京科技特派员深入三明开展科技产业服务。厦门龙岩山海协作经济区投入3.5亿元,厦门泉州(安溪)经济合作区等合作园区总投资27亿元。支持武夷山市、东山县等地可持续发展,晋江、福清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加快建设。

二是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出台《关于推进省创新实验室建设的若干措施》,安排2020年度省级建设补助经费4.8亿元,加快首批4家创新实验室建设。其中,福州光电信息省创新实验室独创研制出稀土新冠快检试剂盒,引进了电磁屏蔽材料等4个研发团队;厦门能源材料省创新实验室建成世界第四座、亚洲第一座无噪音实验室,攻克了锂离子电池塑膜等关键技术;泉州化学工程省创新实验室多项科研成果在合成氨工业、电子化学品等领域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宁德能源器件省创新实验室与清华大学等高校机构开展合作项目9项,与华南理工大学成立智能制造联合研发中心。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对136家国家和省级高水平科技研发创新平台支持补助6117.4万元。对15家示范带动性强的产业技术创新重大平台加挂“福建省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牌匾,全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总数超过30个。获批建设国家级野外观测研究站2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1个、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认定建设省野外观测研究站9家、省应用数学中心3家。加快宁德时代新能源-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发中心等6家重大研发机构建设,安排省引进重大研发机构资助经费2000万元支持福州京东方技术中心建设,完成中科院海西研究院(三期)建设,有序推进机械科学总院海西分院等建设。新评估命名54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评估命名数量是2019年的1.68倍,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总数达156家。

三是创新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延长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分段补助政策执行期限,全年为2543家企业核定2019年度研发经费投入分段补助11.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7.2%、24.3%;为31家企业下达2020年度预补助1.54亿元。积极推动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全年为7499家企业申报享受2019年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同比增长37%;累计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300.6亿元,同比增长28%。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400家,全省入库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3700余家。2019年度,全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105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工业产值突破7000亿元,研发投入占全省企业研发投入的2/3,创造了全省近50%的发明专利,已成为我省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和成果应用的主力军。持续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专项行动,已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281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292家。

四是科技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积极配合省人大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一法一例”检查。发挥中科院STS福建中心平台功能,目前已推动中科院系统32个研究所的186项科技成果在我省落地转化。2020年,新增省级以上技术转移机构26家,全省共登记技术合同10943项,成交额183.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55%、25.98%;吸纳技术11886项,成交金额513.7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3%、22.27%。开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试点,举办科技贷产品银企对接论坛,扩大“科技贷”服务范围,全年与省内14家金融机构开展“科技贷”业务合作,发放贷款金额52.5亿元,服务科技型企业648家,有效拓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牵头出台并落实落细《关于强化科技支撑 服务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措施》,大力推动科技企业复工复产。精心实施“一带一路”创新行动计划,设立11个海外科技工作联络站、14个海外引才联络站,首次布局建设10家省“一带一路”对外合作科技创新平台,对外科技交流合作提速发展。

五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建立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应急机制,第一时间启动实施13项疫情防控技术与产品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带动各设区市、高校启动应急攻关项目124项。立项支持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开发出全球首个鼻腔喷雾接种疫苗和双抗原夹心法总抗体检测试剂,构建病毒传播计算与预测模型,与国家疾控中心合作形成的武汉综合防控措施效果评估报告获得国务院领导肯定。围绕“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等领域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立项省级科技重大专项专题项目22项、重点引才引智项目27项,资助经费1.04亿元。开展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支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882项,新上项目年度经费4.4亿元。扩大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规模,在卫生、高校、农业等领域实施联合资助试点,资助医疗卫生项目136个,资助金额5350万元。

六是创新创业创造环境持续优化。科学制定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快补齐科技创新短板。制定实施《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监督工作暂行办法》《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等政策,深入推进科技项目管理和科技评价体系改革,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科研环境,更大激发社会创造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我省急需紧缺的国(境)外高层次人才及团队,获中组部、科技部(国家外专局)批准立项国家外国专家项目87项,补助引智资金3048万元,全省审批引进外国人才4768人次。举办全省科技活动周、第四届全省科普讲解大赛等系列科普示范活动。全省22人入选国家杰青、优青,64人入选国家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13人入选国家外国青年人才计划,再创历史新高。192项优秀科技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10名在闽外国专家荣获第十一届福建省“友谊奖”。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2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

七是科技特派员制度深入实施。制定出台《福建省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扩大我省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规模和使用范围。坚持跨界别、跨区域选拔科技特派员,全年选认个人科技特派员3367名、团队科技特派员686个、法人科技特派员51个,实现省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和技术服务乡镇全覆盖,带动万名以上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在基层开展创业和技术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对原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持续实施人才支持计划,累计服务乡镇292个,服务农户6853户,服务企业、合作社、农民协会等机构470个。建成省级以上星创天地102家,其中备案国家级星创天地49家。

八是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化。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_,持续掀起“大学习”热潮。按照省委“三四八”贯彻落实机制,重点学_等,组织开展“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坚定走在前作表率”专题党课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八个坚定不移”“五抓五看”要求,制定印发《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2020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任务安排》,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深入推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集中整治。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持续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将意识形态纳入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内容,推进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落细落地。

一年来,全省科技战线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挑战,同心协力、攻坚克难,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实现了“十三五”各项任务的胜利收官。过去五年特别是_以来,全省先后推出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重大举措,巩固发展了科技特派员制度,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创新型省份相继获批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创新发展试验得到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共同支持,主动融入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整体布局。“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工作:

一是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省委九届十六次全会、十届八次和十次全会先后审议通过《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关于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和《福建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省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围绕深化科技计划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人才机构评价、扩大科研机构和人员自主权、科研诚信建设等,相继出台了50多份政策性文件,为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搭建了系统集成的政策体系。截至目前,我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03%,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投入为67.11人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1.112件。

二是融合发展更加顺畅。坚持“像扶持企业上市一样地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全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200多家,增加至2015年的三倍多。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实施企业研发费用分段补助,累计核定补助企业5314家,省市县三级累计下达结算资金28.84亿元(省级8.8亿元)。近五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创新机制助力医疗卫生事业“创双高”,累计资助科技创新联合资金项目451个、金额1.6亿元。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规模不断扩大,立项经费从五年前的2895万元,逐步增加到1.38亿元,增长3.8倍。五年来全省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成交累计金额是“_”的2.27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

三是创新支撑更加有力。首批4家省创新实验室启动建设,以市场化为导向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发展。在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暂停认定以来,我省获国家新认定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居全国第二。截至目前,全省已引进重大研发机构22个,资助经费1.78亿元。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1个、“高校国际示范学院”1个、“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3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27家、产业技术研究院36家。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备案总数达178家,各类众创空间达500多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1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77家、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4家。坚持和深化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制度,全省已累计选认科技特派员2.5万多人次。在全国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总结会议上,我省4名科技特派员和2个组织实施单位获科技部通报表扬,南平市和1名科技特派员代表在会上交流发言。

四是区域协同更加有效。推动建设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带动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科技创新联动发展。支持福建省南平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福建工程学院共建铝合金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宁德时代新能源建设电池管理系统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永安市永清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推进龙岩市等6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福州、厦门、泉州、龙岩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福州、厦门成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厦门市建立生物医药港和集成电路产业园,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泉州市率先开展数控智能一代工程试点。福州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厦门、泉州推动“双创发展”等工作获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激励。

五是科技合作更加开放。完善省部、省院会商共建工作机制,主动对接高端创新资源,中科院海西研究院三期、机械科学总院海西分院、国家海洋局海岛研究中心、国家专利审查协作福建中心等一批国字号研究机构在福建落地建设,国家技术转移海峡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揭牌运作。加强与发达地区合作交流,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福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及三明中关村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积极拓展对外科技交流合作层次和水平,目前已经和近8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联合实验室共建、科学技术研究、人才交流等合作。

同志们,2020年和“十三五”全省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_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坚强有力领导的结果,是省直各有关部门、各市(县、区)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各级科技管理人员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科技厅,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并通过你们向奋斗在全省科技战线的同志们表达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与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总体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比如,我省大院大所少,具备领先水平的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相对匮乏,科技创新资源存在较大短板;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效应不够明显,有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偏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储备不足;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多数地市R&D投入占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科技工作思路和2021年工作重点

同志们,“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加快新时代新福建建设的关键五年。到2025年,我省要基本形成国家创新型省份格局,合理有效配置创新资源,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人才活力,加快形成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体系。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8%以上,投入总量和强度明显提高。科技人才队伍规模稳步扩大,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究开发人力投入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服务水平进入全国前列。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带动全省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锚定“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目标,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上迈出重要步伐。今后五年我省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_为指导,深入贯彻_,聚焦科技创新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中存在的差距和短板,无缝衔接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计划),坚持补短板和锻长板,进一步凝练科技发展的重大专项、重大平台、重大工程和重大举措,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超越新动能。

2021年是“十四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是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科技工作,要坚持以_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_,全面贯彻_,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省“两会”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及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认真实施“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坚持“四个面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加快新时代新福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发挥自创区先行优势,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一要高质量打造自创区创新高地。发挥自创区先行先试优势,深化自创区和自贸区等联动发展,促进优势互补、政策共享、成果共用。推动福州建设福建科学城、厦门建设未来科技城、泉州建设时空科创基地,沿福厦泉轴线打造科技创新走廊。加大力度支持自创区与省内其他高新区开展协同创新,引导省内其他高新区主动融入自创区建设,力争实现省级以上高新区设区市全覆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市县创建国家创新型县市。

二要不断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深入实施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科技创新发展行动,加快推动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联动发展。鼓励和支持两大协同发展区结合产业集群,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积极构建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相互支撑的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新机制。加强山海协作,持续推动厦门龙岩山海协作经济区发展,建设一批科技合作园区。

三要持续优化创新创业服务。依托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加快发展专业化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新型孵化模式,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创业孵化链条,新增省级众创空间20家以上,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纵深发展。持续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以数字化、智能化、共享化为导向,在试点园区打造科技孵化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我省工业(产业)园区发展水平。

(二)高标准建设创新实验室,做强高能级创新平台

一要加快省创新实验室建设。高标准建设4家省创新实验室,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共性技术。采取“挂图作战、对表推进、到点验收”方式,实行“一季度一报告、半年一小结、一年一总结”,有序推进创新实验室建设各项工作。新布局建设生物医药领域省创新实验室,建设10家以上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为创建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打下基础。

二要推进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主动对接高端创新资源,争取更多“国字号”研发机构落地建设,争取在能源材料等领域建设国家实验室。积极推动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及三明中关村科技产业基地建设,推动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和三明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福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吸引更多优质项目成果在福建聚集。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0家以上,带动省级高水平研发平台建设。

三要加快突破基础前沿研究。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前瞻布局基础研究,加大支持力度。健全面向国家和省重大需求的科学问题凝练机制,力争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应用前景的原始创新成果。加强数学、物理等重点基础学科建设,争取创建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加强新兴产业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科学问题研究,加快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应用基础研究,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四要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建立健全产业重点攻关技术目录(库),围绕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造等领域,实施10个以上省科技重大专项,创造更多具有强竞争力的技术。依托重大科研平台,重点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技术基础等发展瓶颈,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5G商用、云计算等产业链,强化跨部门、跨行业联合创新项目协同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三)加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一要完善高技术企业成长机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专项行动和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梯次,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和服务机制。紧盯有基础、有潜力、有条件的优质企业,认真实施龙头企业“培优扶强”行动,加大种子企业储备和上市扶持力度,强化分类施策和靶向服务,向企业开放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等资源,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扶持一批有潜力的科技型企业加速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确保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0家。重点打造科技小巨人、单项冠军、独角兽、瞪羚企业和专精特新等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具有较强集成创新能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

二要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紧扣_产业新体系,建立健全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跨部门、跨行业重大科技攻关,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海洋高新等新兴产业发展,着力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通过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支持数字福建产业园、泉州芯谷、厦门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推动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医疗发展。加强基础理论、核心算法、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数字孪生等技术研究,加强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工业物联网等基础和特色应用软件开发,支持5G通信和卫星应用等核心技术和芯片产品研发。加快石墨烯上下游应用技术与产品研发,推动大功率、高能量锂电池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提升海洋科技发展水平,培育海洋生物、海水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做强做优海洋渔业、船舶制造、海工装备等产业,助力建设智慧海洋。加强与核电大企业合作,突破应急响应、核探测技术及设备研制,助力核电安全发展。

三要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龙头企业、行业骨干企业牵头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采取股份制、委托开发、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许可转让等方式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打造以企业为主体,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四)大力发展农业民生科技,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福祉

一要深入推进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制度。认真落实《关于新时代坚持和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意见》,持续创新科技特派员选认方式。坚持每年选认2000名以上省级科技特派员到乡村振兴第一线,实现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和技术服务行政村全覆盖。推动实现“订单式”需求对接、“菜单式”服务供给,引导科技特派员“接二连三”,实现全产业链覆盖。支持科技特派员以技术和成果为纽带,与服务对象结成利益共同体,激发特派员创业激情。发挥省科技特派员服务云平台作用,提升科技成果推介和转化、供需精准对接、工作实绩评估等服务。主动挖掘、总结、弘扬福建科技特派员精神,进一步擦亮新时代科技特派员的“金字招牌”。

二要强化疫情科研攻关。围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加大疫苗、快速检测技术和试剂、治疗药物等研发力度,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长效机制,让科研成果更多向临床一线倾斜,更好服务人民健康生活。推动我省相关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开展公共卫生安全预警与防御体系关键技术研究,重点支持夏宁邵团队做好鼻喷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的临床试验工作和推动新冠肺炎基因工程重组蛋白疫苗尽快进入临床试验审批,全面提升应对公共卫生安全和生物安全方面的技术储备和科技创新应急应变能力。组织优势科研力量,开展冷链物流新冠病毒消杀科研攻关,争取早日开发出高水平、智能化消杀设备,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三要助力绿色平安发展。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开展环境保护治理与生态修复、资源综合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支撑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社会民生需求,重点开展自然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等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构建精准智慧的公共安全防护体系,提升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的主动应对和保障能力。

(五)健全创新保障机制,着力提升管理服务能力

一要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机制,在科学技术奖中增设科技成果转化奖项。签署新一轮中科院和福建省深化科技合作协议,持续发挥中科院STS福建中心平台功能,加大STS计划实施力度,吸引更多科技成果在我省落地转化。加快“1到100”的技术成果转化,持续推进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前沿技术和军民两用技术转化,完善技术转移人员培训体系。提高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补助,推动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确保全省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突破200亿元。

二要进一步推动科技金融结合。充分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作用,扩大“科技贷”范围,举办科技贷产品银企对接论坛等活动,为科技型企业创新创业提供更多融资支持。大力支持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发展,促进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中科技成果项目在我省落地。积极发展科技信用贷款、科技保险、专利权质押融资、科技租赁等金融创新,积极拓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引导更多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三要拓展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开放总体布局,推动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交流合作,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加强科技人文交流、科技园区合作和技术转移,推动我省优势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等“创新飞地”。推进闽台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布局建设一批闽台科技合作基地,引进一批台湾有潜力的中小高科技企业落地我省。强化与京津冀、长三角、泛珠区域、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的科技创新合作,吸引更多省外高校、科研院所优质项目成果在我省落地转化。

(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一要强化创新制度供给。编制并发布“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规划,推进优势科研资源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单位,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健全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军令状”攻关机制,征集重大技术需求和难题,推进省级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试点。持续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进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为科研人员放权松绑。改革财政科技计划形成机制和组织实施机制,突出市场导向和以“用”为目的,推动科技、人才、产业、资本、政策等创新要素高效配置,建立产、学、研、用有机融合新体系。加强科技安全、人才安全工作,强化科技保密,坚决防范化解科技领域重大安全风险。

二要完善研发经费投入机制。深入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行动,复制推广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联合资助等模式,探索对高校、科研院所、高层次领军人才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激励社会力量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减税降费政策,完善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分段补助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综合运用项目支持、基金引导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企业研发机构的覆盖面,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20%以上。

三要优化创新人才机制。创新市场发现、市场认可、市场评价机制,培育和引进一批国内外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放宽急需紧缺高端外国人才、优秀外国青年人才来华工作许可和人才签证条件,加大对科技人才出国(境)培训支持力度。完善外国人才表彰奖励制度,组织各类外国专家活动,增强归属感和融入感。支持高校、科研机构扩大自主权,支持科研人员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双向流动,支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鼓励企业采用年薪工资、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方式聘任创新人才。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科技人员“名利双收”。

四要加强科研诚信体系建设。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鼓励科技工作者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加强学风建设,坚守学术诚信,勤奋钻研,着力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强化首创意识、突破意识、危机意识,健全创新容错试错机制,提高对创新失败的容忍度和创新探索的宽容度。加强新时代科普工作,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周等系列活动。大力宣传省科技奖励获得者科技故事,广泛宣传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生动事迹,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七)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推动科技创新提供坚强保证

一要持续加强政治机关建设。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_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_,持续巩固和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入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行动,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并深入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各项任务贯彻落实好。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要求,持续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

二要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认真落实省纪委监委印发的《关于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的指导意见》,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注重抓早抓小,严格监督执纪,重点抓紧抓实对“关键少数”特别是各级主要负责人的监督。修订完善厅党组巡察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巡察工作机构,组织开展内部巡察工作,充分发挥巡察的政治监督和导向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岗位的监督,持续整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问题,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

三要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强化政治素质考察,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提倡专业精神,注重实践锤炼,练就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真本领。提升干部工作效能,坚持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做到任务一布置、马上抓落实,工作一部署、马上去推动,工作一完成、马上就反馈,让马上就办成为一种常态。

四要强化干部作风建设。强化自身建设,落实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不断提高效率、优化服务、转变作风。毫不松懈纠治“四风”,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蔓延。深入开展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全面检视、靶向纠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持续纠治科技扶贫、科技项目等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努力打造担当、服务、创新、实干、廉洁的政府。

同志们!做好2021年科技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戮力同心、锐意进取,全方位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超越,确保“十四五”和中长期科技创新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为加快新时代新福建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四】科技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正当公司上下深入贯彻落实能化公司年度工作会议精神、誓夺“首季满堂红”之际,能化公司科技大会今天隆重召开了!这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方针,动员全体员工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立足矿井实际,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加快建设和谐平安能化公司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此,我代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科技工作者,向一直关心、支持科技工作的能化公司和兄弟单位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贵州煤炭资源丰富,但地质条件复杂,煤层赋存不稳定,煤层瓦斯含量高,甚至多数主采煤层还具有突出危险性。我们进入贵州开发三年来,针对贵州特有的成煤环境和地质条件,紧紧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依托科研院校,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三软”煤层支护技术、斜井支护技术、瓦斯涌出规律等研究。

安全揭露了突出煤层,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突出煤层中进行了安全掘进。煤矿按时实现了试生产,小矿顺利通过了生产验收等。回顾过去,我们在矿井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譬如矿两次瓦斯突出和公司的瓦斯燃烧,表现了我们在技术管理上不严不细,在技术手段上还比较落后,思想上不够重视。展望未来,我们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一是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怎样提高矿井地质勘探手段,为合理布置采掘工作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是煤层突出危险性严重,怎样提高突出煤层的单进。

三是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如何利用物探、化探等先进科技手段摸清矿井的富水和含水情况。

四是现有的一些行业规范、细则已经严重滞后于现场的机械化生产程度,怎样防止综掘工作面突出事故。

五是如何提高低透气性煤层的抽放效果等。所有这些面临的课题和难题都需要我们尽快去解决。现代先进煤矿企业已经开始从机械化向自动化方向转型,我们怎样在高瓦斯复杂地质条件下实现自动化生产已经成为亟待攻克的难题。所有这些,都需要广大科技工作不懈的努力和奋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课题,我们一定要乘首届科技表彰大会和首届职工岗位技能比武的东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大力实施科技兴企、人才兴企战略,不断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提高竞争力,实现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目标。

一、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以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和矿井科技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以建设质量效益型高产高效矿井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全面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攻关步伐。

总工程师是企业科技管理的第一责任者,我们要在党政的领导下,团结广大职工,带领科技工作者,建立健全各项科技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等各类技术行为,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积小胜为大胜,集小成为大成,增强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科技管理是一丝不苟的,不能有半点虚伪,必须做到深、严、细、实。

细节决定成败。在技术管理上,只要有一个细节想不到或现场落实不到位,小则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大则矿毁人亡。从国内许多煤矿重特大事故可以看出,他们不是因为投资、设备、人力跟不上而出事故,而是因为技术管理不细、不严所致。

科技人员要发扬不畏艰难、甘于寂寞、淡泊名利、以苦为乐的精神,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加快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步伐,努力把我们的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树立_,大力实施人才战略。

企业的发展,依赖于科技进步;科技的进步,依赖于人才。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和“人才兴企”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_,积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岗位培训和教育,造就一批行家和能手,切实解决安全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要抓好人才的培养工作,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让广大科技工作者到淮南、松藻、神龙等一些先进企业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请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来公司授课,让大家掌握最新的科技手段,依托大专院校创办各种学习班,提高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理论水平。扎实开展好“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鼓励职工自学成才,着力培养一批掌握现代科学文化技术知识,适应岗位变化要求和煤炭资源开发建设需要的各类知识型职工。

要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的良好氛围,同时把“创争”活动和职工素质工程、劳动竞赛、安全生产、技术技能比武等活动,与公司发展要求紧密结合,与能化公司的中心任务紧密衔接,通过多种途径,锻造人才。以优惠政策吸纳优秀人才为我所用,认真采纳科技人员合理化建议,并将懂技术、会管理的科技人员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他们工作上出成绩、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为人才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大搞群众性技术创新,促进矿井安全生产。

理论来自实践、实践来自基层。科技工作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今后两年科技工作应放在小改、小革、小发明、小创造上,进一步调动全体员工特别是科技工作者大搞“四小”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各单位完成的“四小”成果,及时核实评议,对符合申报专利条件的,积极推荐申报专利,并大力推广应用,转化为生产力,实现少投入、多产出,为矿井发展做贡献。

四、大力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走科技兴企、高产高效之路。

一是倡导“拿来主义”。学习借鉴其他煤矿企业的先进技术管理,结合本单位实际,消化吸收、改进提高,为我所用。

二是产学研密切结合。紧紧依托科研院校,加强防治瓦斯、防治水和支护技术的研究。

三是重装备、重投入。大力引进先进设备和科研手段,加强矿井地质、瓦斯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积极探索高瓦斯、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模式,突破制约矿井高产高效的瓶颈,实现企业产能规模和效益规模。

五、推进信息化建设,构建“数字化”贵州能化。

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是大型企业集团信息时代的要求,是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我们要牢牢把握信息时代科技发展的新动向,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构筑强大的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的收集、传输与共享,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快企业内外部信息交流速度,增强应变能力,实现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和数字化。

六、确保科技资金投入,管好用好科研费用。

科技投入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保证,财务部门要保证科技资金的正常提取,特别要保证关键技术、重点项目的实施。

要积极拓宽科技资金投入的渠道:

一是要充分利用瓦斯发电及CDM清洁能源发展机制项目所获得的资金,反哺瓦斯治理。

二是争取政府部门、集团公司的资金支持,用好国家对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

各位领导、同志们,回首过去我们倍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面对能化公司加快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全面树立和落实_,高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旗帜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实施自主创新,不断开创科技事业新局面,促进矿井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做强做大能化公司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篇五】科技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

这次会议是我委在“_”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上午,万钢部长和_主任作了重要讲话,对中央企业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国资委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于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创新工作的要求,加强中央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做出了系统的安排和部署。两位领导的讲话和《意见》形成了一个整体,对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刚才,四家中央企业就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大会经验交流,27家中央企业还进行了书面交流,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既有个性也有共性,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和思考,起到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下面,我就贯彻落实《意见》和会议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意见》制定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在去年召开的中央企业科技工作会议上,我们就提出要研究制定《意见》,特别是我委提出中央企业“_”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和五大战略、三大保障的总体思路后,对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提出更高更新的目标,《意见》的制定就更为重要和迫切。一年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研究起草了《意见》,广泛征求了中央企业、一线科技工作者、委内厅局和国家科技部等方面的意见。日前,已经国资委主任办公会审议通过,并正式印发中央企业。《意见》是在深刻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有关要求,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变化,围绕中央企业“_”改革发展核心目标,认真研究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的工作思路和明确的工作要求,提出了“_”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对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一)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_”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时期。党和国家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在“_”时期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_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_”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张德江副总理对中央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提出明确要求,中央企业的顶梁柱作用、骨干作用不仅体现在资产、生产规模大小、实现利润、上缴税收的多少,更重要的是要引导科技进步和创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骨干作用,为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国家安全保障能力做出应有贡献。中央企业必须要有所作为,有所突破,必须在国内以及国际某些领域有所建树。

《意见》的制定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创新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通过《意见》的制定,深刻理解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要求的精神实质,结合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实际进行总体谋划和布局,搞好顶层设计,对创新工作中取得的好做法、好经验加以肯定并坚持下来;对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加以明确并提出具体要求;对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的,特别是体制机制方面,如何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等问题,明确方向,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推动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给科技创新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呈现加速流动和配置的趋势,学科的交叉和技术的融合进一步加快,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为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在政府的支持下,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竞相争夺科技创新人才,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企业外延式扩张方式急需改变。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凸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也为我国企业在一些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央企业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和使命。面对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央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必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必须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上有更大作为,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力争在一些关键领域有重大技术突破,培育一批高附加值的尖端产品,打造一批国际知名的高端品牌。《意见》的制定,就是适应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的要求,把握科技创新加速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新特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明确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以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中心,着力解决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政策条件,增强企业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

(三)做强做优,全面提高中央企业素质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新的任务。

“十一五”期间,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在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为推动中央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同时也要看到,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科技创新还没有成为引领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知名品牌,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

“_”时期是中央企业贯彻落实_,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要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途径,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要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大力提升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能力,努力缩小在科技创新方面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差距,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在制约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二、关于《意见》的主要内容和内涵

《意见》全文共二十条,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顶层设计,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第二部分是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任务,第三部分是推进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政策与保障措施。

(一)关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第一部分是《意见》的精髓,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创新工作的要求,以及国资委在“_”期间或更长一段时间指导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基本理念、主要原则和阶段性目标要求。

一是在指导思想中进一步明确了“以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中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既包括“硬实力”,也包括“软实力”。体制机制相当于“软实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针对以往强调和重视“硬实力”建设,而“软实力”的建设措施不落地的情况,对科技创新涉及的体制机制建设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在《意见》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部分有所体现,指明了下一步探索与实践的方向。

二是提出了坚持“四个结合”的基本原则,这是对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实践的高度概括和总结。首先,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市场导向与国家发展需要相结合。科技创新一定意义上讲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它的基本属性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并以是否被市场所接受,以市场实现程度作为判断科技创新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因此,企业创新活动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原则。中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又决定了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必须与国家发展、行业发展相统一,在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引领和骨干作用。第二,企业科技创新必须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要努力突破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激发科技创新体系中各要素的创新活力,增强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第三,企业科技创新必须坚持立足当前和谋划长远相结合。科技创新要满足企业当前发展需要,更要着眼于增强企业持久竞争力,加强技术储备,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央企业要成为世界一流企业,要打造的是“百年老店”。科技创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靠持久的努力、长期的积累,必须要对前瞻性、战略性和应用基础研究做出长远的谋划,对研发投入、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做好制度性的安排,不能急功近利。第四,企业科技创新必须坚持掌握核心技术与提高系统集成能力相结合。这一条也是针对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现在企业往往重视单项技术和难题的攻克,但对系统集成能力的提升缺乏统筹安排和考虑。通过系统集成能力的提升,推动企业由单纯提供产品和服务向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综合性服务转变,形成新的商业模式,是科技创新的一个趋势。系统集成能力提高的基础是掌握核心技术,同时也涉及到企业功能的完善以及业务链、产业链的合理延伸,这也是企业转型升级,占据价值链高端环节,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的客观要求。

三是提出了“_”科技创新工作的总体目标。提出了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投入和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国家级研发机构数量、发明专利授权量等量化指标。首先是科技进步贡献率到“_”末达到60%以上。科技贡献率是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也是企业衡量科技竞争实力和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综合性指标。国际上较为普遍采用生产函数法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该方法把资本、人力投入和科技进步视作影响经济产出的主要因素,通过在经济增长中剔除前两个因素的影响,对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做出定量的估计。经过测算,《意见》提出了2015年达到60%以上的目标,希望企业引起足够重视。第二是科技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平均达到2.5%以上,其中研发投入的比重达到1.8%以上。2010年,中央企业科技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9%,研发投入比重为1.2%。为实现《意见》提出的目标,中央企业要理解以下两层含义。第一,科技投入和研发投入目标是对中央企业总体水平的要求,不同行业、不同水平的企业有较大差异,在《意见》中我们还提出制造业企业科技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要达到5%,创新型企业研发投入比重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部分创新型企业达到或接近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第二,按照中央企业总体发展速度测算,各企业科技投入年均增长要达到16%以上,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要达到20%以上,才能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各中央企业要根据上述增长速度,确定自己“_”期间的科技投入和研发投入目标。

(二)关于重点任务。

《意见》的第二部分是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任务,共包括十一项,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中央企业已经具备较好的工作基础,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还要继续做好的重点任务,包括科技战略规划管理、创新资源配置、知识产权工作等;第二类是针对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明确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改进和完善的重点任务,包括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科技管理、创新文化建设等;第三类是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要,提出的新的重点任务,也是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工作,包括合作创新、服务创新、研发体系建设、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等。

上午,_主任的讲话对科技战略规划管理、研发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文化建设等工作已经提出了明确要求,这里我结合《意见》,着重谈谈以下五项重点任务。

一是优化配置企业科技资源。近年来,中央企业内部科技资源分散、专业交叉重叠和技术重复开发等问题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在利用外部科技资源方面,企业通过委托研发、并购等手段,也取得了一些有益经验。但是,经过调研发现,部分企业对内部资源应该整合到什么程度,哪些资源应该从外部获取,通过什么形式获取,内、外部资源如何衔接形成合力等一系列问题,仍然没有形成完整的思路和方案。《意见》把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提出,就是明确要求企业要重视和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改变科技资源不足、分散,利用效率低下,重复研发、重复投入的状况,学会有机整合内外部科技资源,提高科技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二是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也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小企业可以走模仿创新的道路,但中央企业必须主动承担技术创新主体责任,在关键技术研发中有所作为,在行业共性技术突破中发挥引领作用,这是国家对中央企业的要求,也是中央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意见》针对当前核心技术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瓶颈的情况,将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列为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单独提出,要求中央企业开展高水平、分层次、成体系的关键技术研发。第一,要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突破共性技术,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第二,要选择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大投入,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三,要加强技术储备,开展前瞻性、基础性技术研发,力争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重大技术成果并实现产业化,形成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全面提高知识产权工作水平。知识产权工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管理工作水平。近几年,中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特别是专利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发展上仍不平衡。《意见》强调:首先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制定知识产权战略,推动专利、专有技术等知识产权集中管理。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与科研活动的紧密结合。第二,在加强知识产权创造的同时,要着重提高专利的质量。大家可能注意到,这次会上印发的《2010年中央企业专利情况排序》更加注重发明专利情况,目的就是要形成重视发明专利的导向,在保持专利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提高发明专利比重。第三,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用。加强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工作的结合,前瞻性开展专利技术的战略布局,建立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充分利用创新成果构筑“专利池”,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攻防能力。努力提高核心技术领域的专利实施率。

四是加强合作创新。当前,科技创新呈现出开放式、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集成创新的特点,重大技术突破往往集成整合了不同行业的优势科技资源,传统的创新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目前,中央企业科技资源的拥有情况相互间差异很大,有的企业十分缺乏,有的企业又大量闲置。通过建立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开放式的合作机制,有机整合利用中央企业创新资源开展合作,必将提高创新能力和效率。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企业间加强合作的意愿和需求十分强烈。下一步,国资委将加大对中央企业间合作创新的指导和协调力度,选择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鼓励和支持中央企业就一些重大科研难题和行业共性技术开展科技合作和联合攻关,促进科技人才、研发试验手段、科技成果等科技资源的共享。

五是加强服务创新。当前,市场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服务创新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需要强调的是,随着企业间竞争不断加剧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缺乏核心技术支撑的“业务模式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创新必须以掌握核心技术为支撑和前提条件。《意见》把加强服务创新作为重点任务提出,就是要求中央企业进一步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加快建立有效支撑服务创新的技术体系,持续开展商业模式创新。

(三)关于政策与保障措施。

《意见》的第三部分是政策与保障措施,是实现“_”科技创新工作目标、确保各项重点任务顺利完成的基本条件,共包括六个方面,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中央企业根据《意见》要求,需要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细化落实、进一步做好的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科技管理机构、完善体制机制、拓宽科技投入渠道等方面;第二类是国资委下一步指导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将采取的举措,包括加强对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与管理、进一步完善支持中央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等方面。

这部分内容在起草过程中,是企业寄希望最高、我们下功夫最大、力求有所突破的部分。针对企业意见最为集中的科技创新分类考核、科技人才中长期激励、科技评价与奖励等方面,《意见》在制定过程中,经过多次协调、修改和征求意见,在一些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并取得了一定突破。一是《意见》提出了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中,统一规范中央企业科技投入口径、范围,强化对科技投入和产出的分类考核,并根据创建国际一流企业要求,研究提出进入A级企业科技投入的基本条件。同时,要求中央企业赋予科技管理部门一定比例的业绩考核权重,形成国资委、企业相衔接的完整的科技创新考核体系,实现上下联动。二是《意见》提出,探索建立企业科技创新的中长期激励机制,在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上市公司中开展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等激励试点;在符合条件的科技型非上市企业,开展分红权激励试点。对科研设计企业在工资总额方面实施分类调控。同时,要求中央企业探索建立对骨干科技人员的中长期激励机制,落实管理、技术等重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股权、期权、分红权等激励试点工作。三是《意见》提出,要研究和提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办法,开展创新能力评价。探索并适时开展科技创新奖励活动。同时要求中央企业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设立科技奖励专项资金,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此外,《意见》在拓宽科技投入的资金渠道方面也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提出企业可以积极探索利用风险投资基金、企业债券、民间资本、保险基金或私募股权基金等方式筹集资金。政策保障措施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对于具备条件的,我们积极推动出台,有些问题难以一时取得各方面的共识,形成比较一致的政策意见,我们还将继续做好研究,《意见》对这些问题也提出了今后探索的方向。

三、关于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几点要求

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已经完成了各项议程,就要结束了。本次会议内容丰富,内涵深刻,达到了预期目的。会议结束后,大家要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一是要认真学习好会议精神,深入领会领导讲话和《意见》的精神实质,深刻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准确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和国资委对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要求。二是把学习传达会议精神和《意见》的贯彻落实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本企业的“_”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形成本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细化实施方案或指导意见,认真研究国家、国资委各项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并提高运用水平,努力突破体制机制性障碍,增强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三是加强沟通和协调,及时向国资委及有关部门反馈会议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情况,及时反映科技创新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国资委将认真研究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加强与企业的互动和组织协调。同时,继续加强与有关部委的协调,落实国家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有关政策,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争取更好的环境。

同志们,这次会议意义重要,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坚定了信心,明确了任务,必将对进一步提高中央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开创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让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饱满的工作热情,勤奋工作,努力探索,大胆实践,推进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跃上新的台阶,为做强做优中央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六】科技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

同志们:

大家好。日月开元,年复一年。新年第一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科技工作大会,总结过去,规划未来,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奖励重大科技成果和管理成果。这些优秀科技工作者和重大科技和管理成果,还真是令人鼓舞,振奋人心。值此,我代表公司党委、行政向优秀科技工作者表示热烈祝贺,向重大科技成果、管理成果的获奖者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公司各个岗位从事科技、工程和技术的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在今天这个“一元复始万象新”的元旦之日,向全公司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借今天会议的机会,我在这里讲个话,三点意见,

一是认识,二是机制创新,三是工作落实。

一是认识,对科技进步的认识,我们都感触颇深。公司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向前发展的,每次工艺的改进、装备的更新、产量质量的提高、环境的改善都推动了株冶向前发展。从1993年我们确定科技兴厂战略,并召开了第一次科技工作大会,之后我们就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在近两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们的技术、质量、品牌、成本、管理构成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检验,我们成功地渡过了金融危机,做到了资金链不断,生产经营持续运行。因此,我讲的这一点认识,也就是我们要统一的认识,这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我们发展的推动力。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也只有统一这个认识,我们才能把握科学发展的本质,才能使我们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统一这个认识,基于这个认识,我们要以今天这个会议为契机,发动全体员工,以优秀科技工作者为榜样,以重大科技成果和管理成果为样板,把勇于探索、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只有全体员工参与和支持,企业技术进步才能在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上体现出来,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技术素质。

二是机制,包括研发机制、投资机制、激励机制、人才机制,等等。机制必须创新,只有机制创新,大力开展创新能力建设,才能推动科技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科技研发,要围绕主导技术和产品,要发挥优势。要完善投资机制,改进科技单位运作机制和管理办法,加快技术和装备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关于激励机制和人才机制,关键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要按照公司人才战略及工作思路,完善科技工作“责权利”,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调动每个员工的创新积极性。期望,我们在科技机制创新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变化。

三是工作落实。我们所有工作的落脚点,毫无例外,都是效益。因此,我们科技工作也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以效益为导向,努力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目前,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喜忧参半,有色金属市场行情扑朔迷离,预计外部环境相当复杂。我们期待科技,能够不断提高贡献率,提高其科技创效在整个效益中的比例。对此我们的科技工作,要落实、再落实,落到效益增长这个实处。要努力做好攻关、生产系统的节能、减排、产品开发与结构调整工作,等等这些,都需要科技的力量。做好这些工作,解决了这些问题,就能够增强市场竞争力,就能够提高效益,就能够实现全年的生产经营目标。

同志们,回首,我们有收获,展望,我们有希望。只要我们坚持企业价值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就能够在“__”的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把科技进步的各项工作做好,实现预期的目标。最后,祝大家元旦快乐,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关于科技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六篇】

http://m.bjjpsf.com/jianghuagao/113724/

分享

热门关注

荣退仪式上的领导讲话稿(通用5篇)

领导讲话稿

荣退仪式上的领导讲话稿范文四篇

领导讲话稿

平安建设领导讲话稿(合集四篇)

领导讲话稿

节前廉洁提醒谈话领导讲话稿【三篇】

领导讲话稿

企业领导讲话稿集合5篇

领导讲话稿

读书班开班仪式领导讲话稿精选四篇

领导讲话稿

荣退仪式上的领导讲话稿精选三篇

领导讲话稿

银行开门红动员会领导讲话稿范文汇总三篇

领导讲话稿

党建结对共建活动领导讲话稿范文(通用3篇)

领导讲话稿

202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三篇】

领导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