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11篇

2021-08-22   来源:小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11篇

小学数学教案(1)

小学数学第二册《周长》 第一课时

1、课题名称:《周长》第一课时

2、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复习测量的方法,长度的单位,认识及掌握周长的定义。

2、过程与方法:教师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去入情入境地凭借直觉思考什么是周长;然后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进一步探索发现周长的定义;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得出周长的概念,并出相应的习题考考大家是否已经完全掌握了。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及观察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3、教学重点:认识周长。

教学难点:掌握周长的定义。

4、教学准备:直尺,细线,ppt课件

5、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出示《三只小猪》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描述图片的内容。

2、听老师讲《三只小猪》的故事。并引导学生判断哪个小猪走得对。

(二)教学新课

1、动手操作:学生任意拿出临近的一个物体描画出这个物体的外沿(即物体的边线),并尝试着说说什么是物体的周长。可以借鉴语文的学习方法,据字面意思来解释喔!随机请两位同学展示他所描画的物体,并把内心对周长的定义尝试着用语言表达出来。

2、引出定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物体的周长。

3、朗读理解:老师带领学生抓关键词,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背诵。

4、回顾故事:思考其他两只小猪错误的原因。

5、巩固练习:做题巩固周长的定义。

6、课堂总结:周长的定义。

7、作业布置:听老师讲完《三只小猪后传》的故事,想想我们可以怎样帮助三只小猪解决大象公公提出的新问题呢?

(三)板书设计:

周长

1、定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小学数学教案(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数一数

教学内容:p2 ~ p5
教学目标:
1、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学具准备:开学图挂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在学校里学习很多有用的知识。这节课是数学课,我们要学习数学知识。小朋友,你们喜欢数学吗?为什么呀?(指名学生回答)
同学们说得都很对!数学知识非常有用,科学家为什么能把火箭、卫星送上天空等等,这些都需要用数学知识。所以,无论做什么工作都离不开数学,我们要好好学习,学好数学,掌握本领,长大了更好地建设祖国。
   从今天起同学们可以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努力,看谁把数学学得最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数一数(板书课题)
二、 新课
1、出示彩色挂图,教学数数。
(1)质疑:教师:“这幅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大家一起来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2)小组学习:先让学生观察,在小组内和小朋友们说一说。

(3)汇报学习情况: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人或事物的个数(如:能用“1”表示的有:一面国旗、一位教师;能用“2”表示的有:两个同学向教师敬礼、两个同学浇花;3个同学在踢球;有4朵葵花;宣传栏上有5个大字;花坛里有6朵花;天空有7只鸟;楼边有8棵树;校园里有9个学生;10个人等)。然後让同桌再互相说。

2. 找一找,数一数:我们也有一个美丽的校园,我们也可以数数在我们校园里,教室里看到的东西。

谁能把你自己观察到的告诉大家?(指名回答)

3.扩展训练:

(1)关于方位的认识:

提问学生,某某前边一列有几个同学?后边一列有几个同学?左边一行有几位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位同学?

告诉你的同桌,你的左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前面一列有多少的同学?后面一列有多少个同学?

(2)动脑动手:

1. 你喜欢画什么,就在右面的空格里画什么,要画得和左边同样多.

2、练习2 第一、二题

三、 小结:

   数学课有趣吗?你们喜欢上数学课吗?今天的数学课,同学们表现得很踊跃、很认真。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像今天这样认真的学习数学知识。

四、课外观察作业                                          

1、数一数在家里或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并记录下来,和同学们交流。

2、准备5个圆形、5个三角形、5个正方形。

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比多少

教学内容:p6-p8、练习一 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渗透“对应”思想。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具、学具准备: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学生准备5个圆形、5个三角形、5个正方形。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从1数到10

二、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数一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一比。

   (板书:比一比)

二、新课

(一)同样多

1、看图说话:教师贴出4个圆纸片,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再贴出4个三角形纸片,学生数一数有几个。看着这图,你能说一句话吗?   那你是怎么知道它们同样多的呢?   一个圆纸片对着一个三角形纸片,所以我们就说,圆纸片和三角形纸片同样多。

2、手比一比:在请伸出你的双手,我们用一个指头对着一个指头的方法来比较一下两只手上的手指头是否同样多”(师生一起做,然后同桌互相做)。

3、动动手:教师在黑板上贴3个○(学生跟着在台下摆),要求对着○摆□,□要和○同样多。指名一人在黑板上摆,其余同学在下面摆,摆完后说说摆的方法。

4、同桌左边的同学摆任意个□,右边的同学摆△,使得□和△同样多。说说摆的方法。

5、找一找:在p6、p7的图中找出同样多的东西。

(二)多些、少些:

1、教师贴出4个三角形,学生说是几个,再贴出3个正方形,学生说有几个。问:三角形和正方形同样多吗?你怎么看出来的?(教师伺机连线)  教师引导学生:三角形有剩余,正方形没有剩余,我们就说正方形少些,三角形多些,也就是说三角形比正方形多。(板书:多些、少些)

2、教师在黑板上贴2个○和3个△。提问:怎样比较○和△谁多谁少?(同桌同学商量。)指名说。

3、找一找:在p6、p7的图中找出什么东西比什么东西多或少的。

4、学生动手操作:

①第一行摆3个○,在○下面摆△, △要比○多1个。

②第一行摆4个□,在□下面摆△, △要比□少2个。

③要使下图中第一排比第二排多2个圆,应该怎么办?

三、练习

1、p11、12 练习一 1-4题

2、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什么东西是同样多的,什么东西是多些,什么东西是少些的?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比较多少,明天我们要学习比较长短,请同学们每人准备一把尺子,一支用过的铅笔。

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比长短、高矮

教学内容:P9-P10;练习一 5、6、7、8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短。

2、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具、学具准备:

毛线11组,纸条11组;长度不同的铅笔2支;长度不同的尺子2把,学生文具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同学们把准备好的铅笔和尺子摆在桌面上,同桌两个一起看一看这些物体,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板书:长短)

2、比较长短:

(1)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你通过什么方法?4人小组讨论。(指名发言)

(2)总结方法:一般要把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3)谁能用刚才说的方法来比较这两张纸条的长短?(贴在黑板上,板书:长、短)

(4)谁能比较两条毛线的长短?(指名学生上台演示)

(5)自由练习:现在,我们来做个比较长短的活动,同桌2个人,想比什么就比什么,可以比比你们的学具、胳膊、手等等。

(6)抽样演示

(7)练习5、6

3、比较高矮:                                                

(1)我们比较铅笔的长度,可以说这支铅笔长些、那只铅笔短些;如果我们比较两名同学的身高,应该怎么说?(引导学生说出“高矮”)(板书:高矮)

(2)(请两位身高相差较大的同学站起来)谁比较高?谁比较矮?

(3)(请两位身高相差不大的同学站起来)能不能一眼看出来,谁比较高,谁比较矮?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他们两个谁比较高?(小组讨论)

(4)小组汇报

(5)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排队的游戏,四人小组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排队。

(6)练习一 7、8、

4、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比较长短、比较高矮的方法。其实除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方法之外,还有很多种方法,我希望同学们多动动脑筋,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

小蝶 在 06:33 发表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1~5的认识

                     

教学内容:

p14~16;练习二第1、2、3、4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3 利用“野生动物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1~5的基数意义和写法。

难点是1~5的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课件;1~5数字卡片;投影仪;计数器;小木棒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去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现在同学们就来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动物。除了看动物之外,我们还要从中学习数学知识,1~5的认识,看谁学得又快又好。(板书)

二、教学1~5的认识:

1、(屏幕显示“野生动物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各有几个?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

2、你们能不能按照顺序来说一说?先说数目小的,在说数目大的。再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根据学生发言操作课件)

3、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表示?

4、(投影“1”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在数字“1”的下面,可以怎么摆?(学生上来演示)                  

5、(投影“2”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2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上来演示)(“3”、“4”、“5”类同)

6、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

三、教学数序

1、(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表示?(板书:1)

2、(计数器上再拨1颗珠子)再拨一颗珠子,一添上一是几?(板书:2)(3、4、5类同)

3、齐读1、2、3、4、5

4、1的后面是几?5得前面是几?3得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全班回答)

四、教学书写

1、(屏幕显示1~5的数字卡片)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想一想,这5个数字各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学生自由回答)

2、教学1、2的写法。

(1)动画展示“1”、“2”笔顺。

(2)请同3学们跟着老师用手划。

(4)在书上描写。

3、教学3的写法。(同上)

4、教学4、5的写法。(同上)

五、练习

p21练习二 1、2、3、4

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比大小、第几                      

教学内容:P17-P18;练习二 5、6、7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学会比较大小,使学生认识 ""  , "="号。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大小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具、学具准备:                                

椅子若干张、圆形纸片和三角形纸片10组(每组四个人)、学生的全家福照片(没有的可自己画一张)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一说:指名读一读前面学的5个数字,说说我们教室里能用数字表示的事物。

2、动一动:听老师说数字,小朋友用小棒摆出个图形,并在草稿本上写出你用几根棒摆的?

3、写一写:指名小朋友上黑板写数字。

二、过渡:

  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但能说出这些数字,而且还能把它们写出来,有的小朋友还写得很好看!

三、新授:

(一)比大小:

1、动一动:小朋友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动手贴一贴,把三角形纸片贴在圆形纸片上,把纸片都贴完。(教师有意给的圆形纸片和三角形纸片数量不同)                                            

2、说一说:小组汇报情况,说说通过动手贴纸片,你发现了什么?或在这过程中有什么想法?

3、比一比: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如圆形纸片(5个)比三角形多(4个),所以5大4小,(今天我们就来比较数的大小)   板书:比大小)

4、看图,和同桌或小组里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想想他们在说些什么呢?从图直接看出数字, 说说哪种水果多,哪种最少。 教师伺机板书

4、认一认:同时让学生认识比较数字的三种符号。   让学生自己说说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来表示他们的关系,说一说  

5、联系生活中的数学:教室里什么东西有几个,那么是哪个大? 比一比(教师可适当板书)

6、做一做:p18  第1题   让学生先观察图,在说一说,最后再填写。

(二)课中休息,玩游戏:

玩抢凳子的游戏,其实其中也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凳子少,人多,所以也有比大小的知识含于其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知道。

(三)第几:

 1、玩游戏:注意听口令,看看谁的反应最快!

如:第一排的小朋友站起来!

    第三排的小朋友摸摸你们的脑袋(可多玩几次)

    (初步让学生体会序数的含义)

 2、找5个学生上来排成一列,假设他们来老师这里领课本,下面同学说说有几个人,他们分别排第几?   第一个领完走后,剩下几个人? 他们又分别排第几?                                  

 3、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说一说:小组四人合作,一人摆学具,并向大家提问,其他人回答。然后轮换,由另外一个人摆,并提问,其他人答。要求每人摆一次。

 4、汇报情况,请一小组起来表演

 5、拿出自己带来的照片,小组里小朋友互相介绍一下你的家人。(教师可以先让一个同学向全班介绍自己的家人)

 6、汇报情况,指名向大家介绍你的家人。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呀?或是你有什么想法呀?

(五)练习:                                

 1、课本P18 让学生自己动手填写。

 2、P22第7题 教师指导完成

教学反思:

小蝶 在 06:33 发表

几和几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掌握4、5的分解与组成,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序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思想目标:渗透相对性的观点。

2、教学重点:

掌握4、5的分解与组成,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教学难点: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教学准备

小圆片、小棒、幻灯机、纽扣

5、课时:1课时

6、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好吗?老师手里有4颗纽扣,把4颗纽扣分成两份,猜一猜,左手里有几颗?教师把右手放在身后。

学生猜,猜对的回答是根据什么猜的。那么为什么猜不对呢?

(二)新授:

1、质疑:那么有什么方法玩这个游戏才能正确知道答案一定是正确的呢?(学生讨论,说自己的想法)

从而引入要把数分解。

2、动手分一分:教师出示4个圆片,把4个圆片作为一个整体,把它分成两份,每份都有圆片,有哪些分法呢?(学生动手分一分,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分法)

3、汇报学习情况:指名学生上来摆一摆

学生边摆边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

4、动动脑:说说自己还有什么方法来分数(如用手势、用事物表示等)

5、引导学生将图片抽象成数字,4可以由几和几组成?

   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6、再一次玩刚才的游戏,指名回答。(答案有多种,体现学法多样化)

7、读一读:4的分解式,边读边做手势

  (想一想,如果先说部分,再说整体应该怎么说?)

8、玩猜一猜游戏:教师两只手分别拿纽扣,让学生看见其中一只手里的数目,并告诉学生总数,猜一猜另一只手里有几颗纽扣?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9、自学5的分解式: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按照学习4的分解过程, 可按照: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的学习方法学习。

10、汇报学习情况:要求每组都要说一说

(三)练习:

1、师生拍手说数的组成,同桌两人做这样的拍手练习

2、做课本做一做及的练习,再指名回答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加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p23~24,练习三第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实践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知道加法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数字卡片、每个学生准备三个圆纸片和2个三角形,5根小棒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倒数到1。

2、看图填数字:

3、出示数字卡片,读数(排火车读、个人读、小组读等形式)                                                      

4、按顺序填数:  1()3()5

5、抢答:看卡片说数,复习数的组成。

二、新授:                                                

1、教师在黑板上先贴1张圆纸片,然后在贴2张圆纸片,指名上来在图下写数字,合起         来是几?

(同样请小朋友上来也可以)

2、从图象抽象出数字,把1和2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表书, 板书“”3、引导学生1+2是多少,用数字表示是多少?边说边写“?”4、我们把1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板书课题:加法)

5、读一读加法算式(可跟教师读、小组内互相检查读、指名读等)

  可边读边做手势。

6、教师引导学生,这幅图还可以怎么列式?让学生看图说一句话,并列式。

7、再举个例子,学生自学

8、小组内学习,动手摆摆,边说边做手势,全组一起说等于几,并把式子写下来

  (要求每人都摆一次:1+2,2+1,1+3,3+1)

9、我当小老师:举个例子,给大家出加法算式题。

三、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认识了什么新朋友?

四、练习:

1、P23做一做,学生边动手摆边说式子和得数。

2、教师指导做P24做一做。

小蝶 在 06:33 发表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5以内的加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会读加法算式,弄懂计算过程,理清思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思想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学会倾听别人说话,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加法的意义,正确读加法算式,弄懂计算过程。

三、教学难点:

利用数的分解组成,正确地计算5以内的加法。

四、教学具准备:

小圆片、小棒、小黑板

五、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复习:

1、拍手接力游戏

2、看图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3、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2)新授:

1、出示画图小黑板:树上有3只鸟,飞来了2只

根据这幅图,你能提什么问题呢?

2、那么你怎么列式呢?先和小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再指名回答,请学生上来板书列式。

3、小组内交流:“3+2”得几?你是怎么算的?和组里的小朋友交流,每个小朋友都说自己的想法,是怎样得出结果的。

4、汇报情况:指名小老师上来教大家计算的过程(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师可以有意识请想法不同11的学生上来说一说)

5、抽象出计算过程:引导学生如果不看图,不数手指,你会计算“3+2”得几吗?(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

6、用小圆片摆出用加法算的图,让学生在小组内用类似的方法学习。 并汇报学习结果,能完整地说出计算过程。

7、同桌让一人任意说出一个加法式子,学生先和同桌交流计算过程。然后指名你认为你同桌方法好的介绍给大家听。

(4)练习:

1、P24做一做第1、2题  学生先说想法,或先动手摆一摆再写答案。

2、27练习三第3、4题

(5)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呀?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说出来让大家来帮助你。

你能说出在生活中遇到的这类问题吗?

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减法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减法的意义,认识“-”号,会读减法算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思想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认识减法的意义,正确读减法算式。

三、教学难点:

利用数的分解组成,正确地计算5以内的减法。

四、教学具准备:

红花、小圆片、小棒、学具、

五、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复习:

1、每个小朋友拿出圆纸片摆一摆,说数的组成。

2玩拍手接力的游戏。(如:可小组之间玩,师生玩等形式)

3、复习加法,学生拿出铅笔,左手2只,右手3只,合起来是几只?用算式表示。

(3)过渡:

逆向思维:教师做动作,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老师所做,把5支铅笔拿走2支,还剩下3只,可以用什么数学知识表示?

(教师按照学生回答,伺机板书:减法)

(4)新授:

1、教师一共有5支铅笔用5表示,拿走了2只铅笔用“-2”表示,3剩下3支铅笔用“=3”表示 (引导学生说出来,并认识减号“-”)

2、说一说:学生看老师动作,说一说老师做了什么?能用什么方法计算?并列出式子

3、小组内学习:学生观察课本纸鹤图和气球图,小组内每个小朋友任选自己喜欢的一幅图来说说图的意思,并用算式表示出来。互相检查列式真确了没有。

4、汇报学习情况:每组请一个小朋友说图意和算式。

5、巩固练习:贴红花图2,拿走1朵,列式计算;接着出示三朵,指名上来任拿红花,列式计算,接着下去贴四朵、五朵红花,说说有几种拿法和算法。

6、我当小老师:小组内一人用自己喜欢的学具摆出用减法计算的图,考考大家,其它人说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要求每人都要摆一次)  

7、指名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5)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认识了什么新朋友?

(6)练习:

练习三第5、6题,师生互动做。

教学反思:

小蝶 在 06:34 发表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5以内的减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会读减法算式,弄懂计算过程,理清思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思想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学会倾听别人说话,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减法的意义,正确读减法算式,弄懂计算过程。

三、教学难点:

利用数的分解组成,正确地计算5以内的减法。

四、教学具准备:

小圆片、小棒、小黑板

五、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复习:

1、拍手接力游戏

2、看图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3、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2)新授:

1、出示画图小黑板:树上有5只鸟,飞走了一只

根据这幅图,你能提什么问题呢?

2、那么你怎么列式呢?先和小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再指名回答,请学生上来板书列式。

3、小组内交流:“5-1”得几?你是怎么算的?和组里的小朋友交流,每个小朋友都说自己的想法,是怎样得出结果的。

4、汇报情况:指名小老师上来教大家计算的过程(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师可以有意识请想法不同的学生上来说一说)

5、抽象出计算过程:引导学生如果不看图,不数手指,你会计算“5-1”得几吗?(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

小学数学教案(3)

第五单元 位置与顺序第三课时 左右

【教学内容】

左右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顺序,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顺序,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观察的习惯。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

【教学过程】

一、感知自身的左右。

1、我们用哪只手写字?请你举手。(右手)

  2、把你左边的耳朵给我看。(同学们的头向右转)再让我看看你右边的耳朵。(同学们的头向左转)

3、用大家的右手摸摸左耳,再用左手摸摸右耳。

4、用大家的左腿抬起来,用大家的右腿跺一下地。

5、用大家的左手摸左腿,右手摸右腿。

6、同桌相互握手(用右手握对方的右手)

二、感知身边的左右。

  1、左边的同学举左手,右边的同学举右手。

2、请你说说你的左边都有谁?你的右边都有谁?

3、请10个同学排成一排,请问:从左边数小华排第几?他又排第几?小华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三、摆一摆

1、让学生按一定顺序把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摆好。

2、让学生从左数看橡皮是第几个?

3、让学生从右数看橡皮是第几个?

4、尺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5、交换一下位置,再让学生说说橡皮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体现“让学生动手实践”这种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

四、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老师和你面对面站着,老师举右手,你也举右手,老师举左手,你也举左手,看谁举得又对又快。

(学生十分投入地做游戏)

设计意图:教师适时、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表演、验证,让学生去感悟、去体验、去认知,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最后的小游戏旨在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明确了“方向不同,左右也不同”,同时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到了数学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五、做一做

1、把语文书放在数学书下面。

2、把尺子放在数学书的左边。

3、把铅笔放在数学书的右边。

六、走一走

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按“靠右手”上楼梯,一个小组按“靠右手”下楼梯,然后让两个小组交换体验。

七、练一练

教材67页第4题。

【板书设计】

左 右

左手 右手

【教学反思】

这节课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努力使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直接的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左右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左右的位置关系。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进入教学情境,从而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每个环节的设计都富有情趣。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教案(4)

小学数学教案通用模板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实例内容确定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判定、合作、探究等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教学目标相关内容确定)

教学难点:(根据教学目标相关内容确定)

  教具、学具准备:(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应的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二、探究(或教授)新知:(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出示问题:

2、合作探究:

3、精要点拨:

三、巩固应用:(课堂练习)

一星级题目和二星级题目:(课本)

设计意图:以基础为主,主要激发中下层生的学习兴趣。

三星级题目:(课本)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的实例为主,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星级题目和五星级题目:(课外,)

设计意图:此题是给中上层的学生做的,从而达到培优的效果;在 培 优方面,我鼓励他们多提问题,培养他们成为“问题”少年。

四、拓展延伸:

五、作业布置:

六、课堂总结: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学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一、学习者分析(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该批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前的知识储备和知识关联。

二、教学内容(教材)分析

本单元或本课时是_____________教材___________章(模块)的第_______节,是关于_____________的内容,在整册教材中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掌握什么?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什么?

多少课时完成?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要了解或知道的概念、名称,理解什么原理、学会什么操作、掌握什么技能?)

(1)

(2)

(3)

……

2、过程与方法(是指学生要掌握的什么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如操作的步骤、操作的原理和方法等,通常教师都容易误描述成教师通过什么过程和什么方法,使学生做了什么)

(1)

(2)

(3)

……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学习该课时在知识上获取的意义教育,师生、生生的学习交往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等,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等方面)

(1)

(2)

(3)

……

四、教学重点、难点

五、教学策略和方法

六、教学准备

1、 学习环境准备:(电脑室的局域网、连通互联网等的设置、电脑平台、录音等)

2、 学习资源准备:(教师为课堂教学知识建构、学生的任务和练习等准备了什么样的资源?)

七、教学过程设计

考虑的问题:创设什么样的问题情境?设置怎样的任务进行学习驱动?任务如何体现分层性?课堂的各环节学习活动如何组织?协作学习体现在哪里?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分组?组长的作用?怎样交流?怎样讨论?怎样互助协作?组间的竞争关系如何体现?)课堂教学如何评价学生的过程性学习?(提问?测试内容?任务操作?作品提交?达标测试?是书面评价,还是口头评价?)

撰写方法一:描述性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

学生:

……

撰写方法二:表格式

八、板书设计

课题名称:

执教者:姓名 单位:×省×市×县××

教学内容:本内容是×年级(上或下)册第×页××。

一、教材分析

主要包括:教学主要内容,教材编写特点(本节课内容在单元中的地位,本节课教材编写的意图及特色等。),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

说明:可以在教学组内或学区中心集体研讨,或专家的指导下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应体现在学习目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上。

二、学生分析

主要包括: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含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

说明:学生分析应该通过学生调研,以作为科学依据,不能仅凭经验判断。学生分析是个性化的工作,不能由他人的结果简单代替对自己的学生分析。

已有知识基础的调研可以通过设计几个指向明确的小问题实现,对这方面的数据统计及分析是更为重要的,这种分析是教师设计和修正“学习目标”的重要依据。

学生经验、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兴趣等的调研可以通过访谈实现,可以是抽样,也可以是有针对性的选择访谈对象,如对于学困生做特别的访谈。调研中可以将学生测验、访谈、小组观察等结合起来。

三、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语)

1. 知识与技能

2. 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说明:

1.教学内容分析和学生分析是学习目标制定的依据和前提。因此,如果对教学内容分析的要求越透彻,对学生分析的要求越科学和规范,学习目标的设计就越不是一件简单而迅速的工作。

2.学习目标是为学生的“学”所设计,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习目标的达成服务的。学习目标是个性化的,又是尊重数学学科发展需要和学生未来学习需要的。

3.学习目标的制定应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但具体形式不一定逐条对应。

4.学习目标应该在下面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实在的落实。特别是教学活动中设计意图应该阐释,活动及其组织与实施是如何为达成目标服务的。

四、教学过程

主要包括

1. 活动内容:

2. 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说明:指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形式,包括学生学习方式—独立学习,还是合作学习等;教师活动的开展—提问或提出任务,组织合作学习,组织交流,讲授等;教学资源的准备等,如学具、教具、课件等。

3. 活动的设计意图

说明:为教学活动和活动的组织实施进行辩护,辩护的出发点是分析它们是否促成了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不是简单地主观臆断是为目标服务,应该有一定的理由—数学的、教学的。更不应该写成一些没有针对性,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4. 活动的时间分配预设

a) 说明:主要指对教学活动的时间分配预设,以便于自己检测教学设计上合理与否。

五、习题设计

1 题目

2 题目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5)


第几
     
教学目标:
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教案(6)

小学数学教案游戏

【篇一:游戏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游戏对小学教学的作用

段店镇刘弄小学 孙玲 158********

对小学生来说,游戏是快乐的天堂。他们喜欢游戏,从游戏中获得了无限的快乐。根据小学生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将游戏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将游戏带入课堂。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集中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有利于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小学生形成利于学习的性格。

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爱因斯坦也认为“对一切来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胜于责任感。”兴趣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作用。而“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对儿童来讲, 是人间的乐园”。游戏对儿童有极大的吸引力。一旦将游戏运用到小学生的教学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将知识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传授给学生。这样对小学生来说,学习便不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而一件与快乐联系在一起的趣事。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积极努力学习。

游戏有利于集中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注意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选择性。在正常的环境下,成人对信息有高度的选择性。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关注某些事物,然后进行认知的加工。但是,“低年级小学生不太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容易为无关刺激的特征(新颖、新奇、活动性强烈的对比等)。他们在注意有关和无关信息的部署中缺少灵活性。”也就说在教学活动中,小学生在活动中比较难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容易被一些有趣的事物吸引,分散注意力。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而将游戏引入教学,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这样教学活动就不单单是文化知识,还有有趣的游戏活动,。这样可以更好吸引小学生的目光,促使学生将注意集中在教学活动中,减少无关注意对小学生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游戏有利于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感性经验紧密相连。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单这种抽象思维在

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连第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小学生这种思维与具体形象联系的特点使得小学生在接受抽象事物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而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易以接受。

而游戏是一种形象的活动。它可以将抽象的知识通过具体的活动传授给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小学生面对的是生动具体的活动,而不是黑板上的粉笔字。这种教学的模式适合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有利他们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的学习知识,避免因为无法理解知识而带来厌学情绪。

游戏有利小学生形成利于学习的性格。

小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性格。良好的性格如主动、积极等都对一个人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这些利于学习的性格可以促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认真学习。而游戏对这些良好性格的形成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在游戏中,小学生提高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形成了主动、积极等利于学习的性格。这在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游戏是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

游戏确实对小学教学很有利。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游戏在教学中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我们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

【篇二:小学数学游戏之我见】

小学数学游戏之我见

摘要:数学游戏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游戏活动,它必须把数学知识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寓数学知识与游戏之中。它兼备了游戏与数学的特点。数学游戏以其内容和形式所体现出的独特风格,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更多关注数学游戏这种教学手段,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数学教学中游戏带来的乐趣。也许这是教育成功的好办法。

关键词:数学游戏;学习兴趣;积极性;自觉性;数学教育

目前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运用新课程理念来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在教材和教学方法上也灵活多样了。特别在北师大版的数学教材中出现利用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等进行数学教学。但很多的数学教师对于教材的数学游戏并不重视,认为数学游戏就像数学教学“主餐”中的最后一个“甜点”——可有可无。这样就在运用教材上大打折扣,其实数学游戏对于学生来说是学生发现数学乐趣的窗口,是带领孩子走向数学教学殿堂的途径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它在数学教育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本文就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对小学阶段的数学游戏进行阐析。

一、 数学游戏的特点

数学游戏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游戏活动,它兼备了游戏与数学的特点,其内容和形式都体现出独特的风格。

(一)形象性

从数学角度来看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小学生学起来会感到枯燥乏味,学生需要借助一个他们所熟悉的情景来理解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有这样的例子:我们问学生:“1/2+1/2=?学生回答不出来,但如果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想一想:半个饼加上半个饼是几个饼?那么他们都能很快回答出来。因为此时,学生将“2个l/2与2份半个饼联系在一起了,学生可以借助这个具体形象的事例来计算。可见!数学游戏就是把枯燥的数学知识通过一个个具体形象的事例或生活情节来表现的一种活动。它使纯学术的数学符号变成了形象的事物,数学就具体化为生动可感的游戏。

(二)灵活性.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内容中,习题的形式往往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计算类的训练,容易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厌而生烦。这不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希望有新颖多样的活动出现,来满足他们好奇的心理。数学游戏就是利用游戏的特点,把数学知识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展现出来,如《数蛤蟆》采用了儿歌的形式,算24采用了打牌的形式,七巧板采用了拼图的形式,等等,非常适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这些游戏有独自进行的,也有多人合作的,学生可以根据学内容灵活运用,即使是同一个学习内容,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游戏的形式。如在练习加减法运算时,既可以采用“对口令的形式,也可以用玩扑克的方法,形式不拘一格,玩“扑克游戏”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牌的张数的限制,学生在玩牌的过程中既动脑又动手,游戏给了学生更充分的创造空间。因此,学生都非常喜欢数学游戏。

(三)科学性和趣味性

数学以精确著称,数学游戏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活动,也应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像旧时的童谣《数蛤蟆》:“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讲述的就是量的变化规律。这个规律如用数学符号表示就是:1,2,4;2,4,8;3,6,

12;??平铺直叙,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把它与蛤蟆的形象、生动的文字语言联系在一起,就变得活泼有趣了。人们一念起这首童谣,就想起蛤蟆可爱的模样,想起它:“扑通扑通跳下水”的笨拙动作,枯燥的数学知识顿时生动起来。我曾让学生玩过这个游戏,同学们兴致盎然,有的边唱边学蛤蟆的样子跳,有的则在旁边模仿蛤蟆的叫声,课堂中充满了热烈的气氛,最后,学生在游戏中发现了这首童谣的规律,并用字母表述为:n只蛤蟆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扑通n声跳下水。可见,数学游戏在展现科学知识的时候,辅以各种有趣的形式或语言,可以让数学变成一种轻松有趣的活动。

二、数学游戏的作用

数学游戏可以分为娱乐型游戏和智力型游戏。娱乐型游戏侧重的是数学游戏的娱乐功能,而智力型游戏是以开发学生智力水平为目的的数学游戏。由于娱乐型游戏和智力型游戏的侧重点不同,因而他们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也不一样。

(一) 娱乐型游戏的作用

娱乐型游戏注重的是数学游戏的娱乐功能,在形式上更多的是体现出数学游戏的形象性和灵活性,这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极具吸引力。因为低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其心理特点及行为习惯都还带有幼儿园小朋友的特点: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灵活多样的游戏形式可以迅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促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我与学生一起玩“乘车游戏,游戏之前,我准备好一些司机头饰和算式卡片,把它们发到每个学生手中,游戏开始了,得到司机头饰的学生就当小汽车司机,戴上头饰神气地站到指定的地方,我也戴上头饰当“小司机”,每个头饰上写了一个10以内的数,拿到算式卡片的学生就根据自己卡片上的得数去乘坐不同的“汽车,全部上车之后,由司机验票,乘错车的被罚下车,验票结束之后,司机就带领乘客在音乐声中“坐车”,因为有我的参与,所以学生也显得特别兴奋,他们都想坐上我的车,都为能跟老师一起做游戏而感到自豪,学生在愉悦中很快地掌握了知识,更加喜爱数学课。再例如,在乘法教学中,我把乘法口诀设计成电脑游戏,用儿歌帮助学生记住一些数学规律,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非常有效。而且,由于低年级的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难以理解抽象的数学意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倦心理。娱乐型游戏的形象性正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智力型游戏的作用

智力型游戏比较注重游戏的内在形式,知识性比较强,外在形式则相对单一,以学生的脑力活动为主,接近真正的数学活动,适合高年级的学生进行。因为高年级的学生随年龄的不断增长,不再像低年级时期那么好动,加上已经具有了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逐步从对游戏的兴趣转变为对数学知识本身的兴趣,因此他们更喜欢动脑筋之类的游戏。智力型游戏的知识性程度给了学生一个充分发挥智力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畅游在数学的王国里面。而且智力型游戏往往选取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数学知识作为游戏内容,像推理问题(如:袋子里有红、黄弹珠各四粒。任意摸取,至少必须摸出几粒才能保证各种颜色都有?②)等等,这些有兴趣的数学问题带有很强的挑战性,能够唤起学生的好胜心理,促使他们去学习,研究。如“奇妙的纸带”游戏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准备一张长20厘米、宽3厘米的纸条,一支铅笔,一瓶胶水,一把剪刀,一块橡皮,一把直尺。然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a、把刚才的那张长20厘米、宽3厘米的纸条的两面分别分成12个格子,一面上写“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b、保持纸条下沿不离开桌面,手持纸条上沿将它翻过来,在背面上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在讲:”。正面: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背面: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在讲:c、把这张纸条扭转180,粘成一个纸圈。d、顺着纸条上的字念一念:“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在讲: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e、提问: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噢!原来顺着纸条上的字念下去,永远也念不完。)③ 这时,游戏活动并没有到此结束,教师适时介绍:这个奇妙的纸带其

三、数学游戏运用的思考

(一)适应性

数学游戏运用在数学教学上,并不是为了在课堂上添一些小花样,数学游戏应有明确的目的:1.能使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2.激发学生灵活性,积极思维的心向,3.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所以我认为教师应该根据课堂内容的需要、学生心理年龄特点以及班级条件来开展数学游戏,并且所有的数学教学都要开展数学游戏,游戏内容要紧扣本课的教学重点.例如,在北师大版“认识上下”这一课设计中,我安排了一个学生比较爱玩传统游戏——“点鼻子。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体验上下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本节课中利用这个游戏,目的是让那些对于“上下左右”空间位置不清楚的学生乐意用游戏来认识它。在游戏中学生根据其他同学提供的信息来点中小猪的鼻子,而且在玩的过程中学生特别的兴奋。让人感受到是学生在快乐的“玩数学”,在享受数学游戏带来的乐趣。其实在学生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已经体验到上下的位置关系,这样才会点中鼻子,只不过是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在游戏中领悟罢了。可见,选择一个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游戏,既可以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达到教学目的,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全员性

在教学中运用数学游戏应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进入游戏角色,获取过程体验。如果在课堂上只让少部分学生参与游戏,其他大部分学生充当小观众,那么,游戏活动也就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为教学服务。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我认为教师应尽量设计能让所有学生参与的游戏。例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我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来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游戏之前,我给每一位学生的胸前戴上一张数字卡片,每一张卡片上是0一10的任意一个数。当“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来握握手,我是你好朋友!”的歌声响起来的时候,我说:“卡片上的数合起来是10的就是好朋友。小朋友就开始随着歌声找自己的好朋友,当歌声停止的时候,胸前的数合起来是10的两个小朋友手拉手站在一起,我接着又说:“卡片上的数合起来的才是好朋友!”欢快的音乐声又开始伴随着小朋友找到自己的朋友。在这快乐的氛围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迅速地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于是10以内数的组成很快就被学生牢牢地记住了。所有的小朋友都为自己能参加这样的游戏感到高兴,也为自己能找到好朋友而感到骄傲,他们在游戏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迁移性

在进行数学游戏的时候,我认为教师还要注意保护、保存、合理利用学生们游戏过

程中发生的学习兴趣与能量,因势利导,及时迁移,形成学习效益。游戏结束之后,要让学生自我总结、体会、交流游戏所得,形成抽象认识,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愉悦性。因为设计游戏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求得知识,如果忽略了这一目的,游戏也就变成了玩,变得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教师要注重游戏的过程,在游戏的过程中注意加以引导调控,使游戏真正地能刺激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课堂教学服务。

在《新课标》中指出:对于小学生来说,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应当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一些厌学数学的孩子也是通过学游戏慢慢喜欢数学的,这样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数学这广阔的空间中去探索、思考和实践。因此,在数学教育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关注数学游戏这种教学手段,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就应适当的利用它,使这寓教学于游戏之中的教学形式更贴近孩子的心,使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的手段。然而,这毕竟只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初步体会,至于如何让数学游戏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则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2]袁军.教育心理专题[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3]李丽娟.扑克牌与分数教学[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4年第3期

【篇三:小学数学游戏活动方案】

数学游戏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彰显数学学科本质的同时,让数学变得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使学生能享受到学习数学的喜怒哀乐、触摸到数学思维跳动的脉搏、品尝到因思考而生动鲜活的滋味、感受到数学在促进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强大力量,改变数学严谨、抽象、枯燥的形象,让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进一步突出小学数学的个性特征。

二、活动时间: 2016年11月3日—11月7日

三、活动的组织及地点:教室

四、活动细则

(一)5.6年级

用指头做九九运算

游戏准备:

必须记住九九运算的前五个(即记住到五五得二十五),然后使用指头即可进行简单的计算。如果掌握了这个方法,也许小学生就不用全部记住九九运算了。

游戏举例:

报数小游戏

游戏规则:

由八个或十个人拉成圆圈,然后主持人下口令开始后开始转圈,主持人报数字,然后根据报数决定由几个人抱在一块。由一、二年级学生来完成游戏。

数学教研组 2016年11月3日

小学数学教案(7)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以下是本人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试商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梨、盘、图片、小棒、圆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演示课件“有余数的除法”】
  1.( )里最大能填几?你是怎么想的?(书上做)
  3 ×( )  ( )×2   2.用坚式计算除法.(齐做并指名板演)
  订正笔算除法时,要求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及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继续演示课件“有余数的除法”】.
  (1)出示例1 6÷3=
  引导学生操作,用圆片代替梨,小棒横放代替盘子.大家共同操作后,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操作.
  边操作边思考,把6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应该怎样分.
  分后列式计算,学生口述,教师板书:6÷3=2
  试让学生口述算理后回答竖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被除数6表示被分的数,3表示平均分成3份;2表示每份是2;被除数6下面的6是2与3的乘积,表示每盘分2个,3盘共分了6个,也就是被分掉的数;横线下面的0表示6个梨全分完了,没有剩余.
  教师在“0”旁板书:没有剩余.
  (2)出示例1 7÷3= 先按题意列式7÷3=
  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按照6÷3=2的方法操作,观察7÷3也就是把7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出现了什么新情况.
  大家共同操作后,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操作演示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把7个梨平均分在3个盘子里,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有没有分完?每个盘子分得几个?还剩几个?
  教师启发讲解:剩下的1个,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还能分吗?既然不能,就只有剩下它了,那就是说,把7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2个,还剩1个,那么用竖式如何表示7÷3=?
  教师用6÷3=2的方法类推讲解,指名回答:
  被分的数是几?平均分成几份?怎样写?
  每盘分得几个,商是几,写在什么地方?
  有3个盘.每盘放2个梨,实际分掉了几个梨?(2×3=6)那个分掉的数“6”应写在什么地方?
  7个梨,分掉了6个,有没有剩余,在竖式里应写在哪?
  教师强调:7个梨减去分掉的6个,还剩1个,这个“1”要写在横线下面,表示分剩下的数,这个没分完剩下的数,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余数”.(彩笔板书“余数”)
  横式怎么写呢?在等号后面先写商“2”,为了区分商和余数,在商2的后面要点六个点“……”,再写余数1,读作“2余1”.教师领读算式7÷3=2……1读作:7除以3等于2余1.
  教师小结:像这样的求出商以后还有余数的除法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3)对照、观察、比较一般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异同点,揭示本节课的重点、关键,沟通一般除法和有余数除法两者之间的联系.
  相同点:算式表示意义相同,都表示平均分;列式方法相同;被分的数,平均分的份数,每份分得的数及分掉的数,在竖式中书写位置相同.
  不同点:6÷3=2正好分完,没有剩余:7÷3=2……1没分完,有剩余.正因为有剩余,所以在得数的写法上及读法上不同.
  (4)反馈练习:
  拿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还剩几根?先摆一摆,再把下面的竖式写完整.
  在学生操作、分析、列式、计算完成后进行订正,重点提问被除数11的下面8表示什么数,横线下面的3是什么意思,横式等号后边怎么写,读出算式,并说出算式表演的意义.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课题:四位数的写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顺序,正确掌握万以内数的写法法则,能够正确迅速地写出万以内的数.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细心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万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
  中间、末尾有零的数的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数位顺序表、计数器、小黑板、卡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答:从右边起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学生答后,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数位顺序表)
  2.教师读数,学生在反馈卡上写下来,然后指名说说你是怎样写的?
  五百零八  七百六十三  八百四百五十
  3.填空.
  (1)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位,它是(  )位数.
  (2)一个数是四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
  通过练习使学生知道四位数都是几千的数.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前面的知识里我们学习了三位数的读写法、四位数的读法,今天我们学习四位数的写法.
  板书课题:四位数的写法.
  2.教学四位数的写法.(例8)
  (1)教学1342的写法.
  ①师生一起在计数器的百位上拨上3个珠子,十位上拨上4个珠子,个位上拨上2个珠子.
  a.提问:这个数是多少?怎样写这个数.
  b.在千位上拨上一个珠子.
  提问:这是一个几位数?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我们写342时,是从哪位写起的,每一位上的数是怎样写的?那么这个四位数又该怎样写呢?自己试试看.
  学生在自己的数位顺序中写出这个数,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学生说出:写三位数342时,从高位(百位)写起,哪位有几个珠子就对着那位写几,所以千位上有一个珠子就对着手位写1,百位上有3个珠子就对着百位写3,十位上有4个珠子就对着十位写4,个位上有2个珠子就对着个位写2,这个数写下来就是1342.(教师板书:1342)
  c.“1342”这个数写的对吗?指名读“1342”,其他同学看看“一千三百四十二”检查一下是否和例题相符.使学生知道,为了检查一个数写的是否正确,我们可以把写好的数读一读,看一看它的位数和每一位上的数是否和原题相符.
  ②反馈练习: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三千四百六十九,学生在反馈卡上写出这个数,举给老师看,教师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然后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写的?
  (2)教学3069的写法.
  如果把百位上的珠子拨去,这个数就变成了多少?(板书:三千零六十九)
  a.提问:这个数是几位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最高位在哪位?从哪一位写起?百位有什么特点?怎么办呢?
  b.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写好这个数.(教师板书:3069)
  引导学生说出:写这个数也是从高位写起,哪位是儿就对着哪位写几;百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就在百位上写0.
  c.检验一下这个数是否写的正确.
  (3)教学五千零一、二千七百、一万的写法.
  教师讲述:百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百位上写0,那么十位或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该怎么办呢?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己在计数器上拨出后面的几个数并写出来,注意边写边想,你是怎样写的?(教师板书:五千零一、二千七百、一万)
  ①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试着在数位顺序表中写出这些数,教师巡回指导.
  ②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说“一万”的写法.
  使学生认识到一万是由一个万组成的,所以只在万位上写1,其他数位上写0.使学生明确不管哪位上一个也没有,都要在那一位上写0.
  (4)小结:我们学习了例8,下面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写四位数的?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写四位数要从千位写起,哪一位是儿就在那位上写几,即:几个干就在千位上写几,几个面就在百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总结万以内数的写法法则.
  (1)总结法则第一条:
  ①我们知道,两位数的最高位在十位,写两位数时,我们从十位写起;三位数的最高位在百位,写三位数时,我们从百位写起;那么四位数、五位数呢?二、三、四位数都是万以内的数,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写万以内的数时应从哪位写起?按怎样的顺序写呢?
  ②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得出:写万以内的数时,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教师在黑板上贴出第一条法则.
  (2)总结第二条法则:
  ①教师指一千三百四十二,同学们观察,这个数有一千,那么我们就在千位上写1,如果是三千、五千、二千,千位上的数是怎样写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几乎就在千位上写几.
  ②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那么百位、十位外位上的数又该怎样写呢?
  引导学生说出:几乎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教师在黑板上贴出第二条法则.
  (3)总结第三条法则:
  提问:如果遇到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该怎样写呢?
  引导学生说出: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教师贴出第三条法则.
  (4)指定学生完整地概括万以内数的写法法则.
  (5)反馈练习:
  ①先说出下面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然后再写出这些数.
  四千八百零六  八千零七  五千零一十  九千九百
  一人板演,全班齐练,并指名同学说说是怎样写的.
  ②下面各数写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九千五百二十八  写作:9528_____________
  七千零五     写作:705______________
  三千零二十    写作:3002_____________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同学说说错在哪里,怎样改正.
  4.看书质疑.
  三、全棵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万以内数的写法法则.那么,谁来说一说万以内数的写法法则是什么呢?
  使学生明确写万以内数的关键是熟记数位顺序,理解数位的意义.
  随堂练习
  1.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看谁选得都对.
  三千四百零六   _____________ (3406 3046 3460)
  五千四百     _____________ (5400 5040 5004 5404)
  一千零二十    _____________ (1002 1200 102  1020)
  七百零三     _____________ (7003 703  730)
  2.写出下面各数,再在计数器上拨出来.
  (1)养鸡场一天收蛋二千五百四十个.
  (2)文化馆展览图片一千零五十八张.
  (3)一个果园有果树四千五百三十棵.
  学生独立练习,同桌互相订正,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不要丢掉单位.
  以上是本人整理的有关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数学教案(8)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1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第1文档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干的小学数学教案模板,供大家参考选择。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能正确的应用以上知识点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进程与方法:

  让学生扎实的经历….发掘生成的全部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视察/对照/分析/抽象/概括的逻辑思惟能力,向学生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借助生活中的情形引入新课,帮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来源与生活,且可以服务于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使学生经历操作、视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1步体会数学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③通过课上及时给学生以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取得成功的喜悦,建立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取得成功的体验,进1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④在探究新知、问题求解的进程中,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依托课上安排的小组合作交换,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⑤通过帮助学生感知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向学生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让学生掌握、理解…….

  2、并会正确的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难点:

  1、从知识的本身来看(是不是有难点)

  2、如何让学生学会灵活地应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3、本节课知识点本身较为简单,但如何在知识的生成进程中到达培养学生视察/分析/思惟/抽象/对照/猜想的能力;及逻辑思惟训练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进程(计算规律类)

  1、 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生活

  情境图

  发掘其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进程(计算规律类)

  2、 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学生独立尝试解答,教师巡查,寻觅解法典型的学生。并让其板演

  - 板演学生讲授解答思路,从而得到第1则归纳素材

  - 整体感知包含的规律,让学生再举例,丰富素材 让学生尝试归纳结论

  (先让生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换、再汇报、他生补充纠正,师揭露准确的结论、 表述) 显现结论(出示小黑板)

  教学进程(计算规律类)

  3、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分层练习)

  教学进程(计算规律类)

  4、梳理知识,解决质疑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甚么收获?

  2、还有甚么不明白的问题吗?(生生互助)

  3、你对本节课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下面以认识平面图形”为教学案例具体说明。

  [背景分析]

  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数学的结构、图形、布局和情势无不体现数学中美的因素。我们有些学生不能把数学与美联系在1起,这在1定程度上说明我们数学美育教学的欠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很多地方体现了数学的美,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掘数学教学的美育功能,不但可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还可以获得知识,开发智力。

  认识平面图形这1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引出的数学内容,都是来自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常常看到的物体,学生已有了1些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视察、绘画图形,能够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直观地认识、辨认、辨别这些图形的同时取得对简单图形的美的体验,并在合作交换中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视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3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2、在找1找、拼1拼、画1画各种图形,直观而充分感知各种图形的特点,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与创新意识,和初步的视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进行交换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9)

数一数

第一课时 新授课 总1节

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和口头表达水平。

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和口头表达水平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一台。

教学过程:

a)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很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很多的本领,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能够协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杨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

a) 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了解数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

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先小组讨论,互相说,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

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

三、继续观察,小组交流,了解认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一年级教材第一课的图画

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观察——交流——汇报——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适合自己就怎样说。

四、操作感知,即时强化

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习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盘子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比一比

第一课时 新授课 总2节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1、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水平和主动参与学习和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

师:数字卡片一套(1―――10),小猪、小免卡片各一张,录音机

生:学具盒一个,数字卡片一套(1-10)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

板书课题:比多少

二、主动探讨,获得新知

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出示小免、小猪的卡片各一张并板书在黑板上,

问:瞧,这是谁?他们俩准备去干什么?谁来猜一猜?

师:那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猪怎么说?(放录音:小朋友,我和小免正准备去参加义务劳动呢!)小朋友,你们想一起去看看吗?

2、 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A:出示书中第6面的图画:

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

(学生数一数)

B:问:小免去搬砖,有几只小免,有几块砖,小免和砖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师: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怎么样?(一样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板书: 4=4 学生书空并齐读

老师介绍等号

3、 动手操作,理解新知

A:问:小免和小猪比,谁多,谁少呢?

B:学生操作:用圆片代表小免,用正方形代表小猪在桌子上摆一摆。

C: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演示

师:小免比小猪多。也就是几比几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板书:4>3 老师介绍大于号,学生书空

问:你能读这个算式吗?

师:小免比小猪多还能够怎么说?

板书:3<5 介绍小于号

学生书空,再齐读,

4、 小于号与大于号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

5、 现在,你能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说一个算式吗?

三、巩固

1、 说一说

问:请你再仔细看一看图,你还能用多或少说一句话吗?(4人小组讨论后汇报,能够不举手,谁先站起来谁就先说)

2、 猜一猜

A:老师从1―――10的卡片中任选一张,请学生猜卡片上的数是几,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作出“大了”或“小了”的提示,直到猜对为止。

B:指名一学生拿卡片,老师猜,方法同上。

C:同桌互猜,看谁猜得对

3、填一填:

A:7○3 4○9 3○3 5○8 10○1

B:2>□ 6>□ 6=□ □=8 □<9

(学生抢答)

4、试一试

模拟活动:把4块同样的糖放入相对应的4杯水中,让糖溶化。请你猜一猜,哪杯水最甜。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说给大家听。

5、学生完成第11页的1――――4题。

教学反思:

比长短、高矮

第一课时 新授课 总3节

教学内容:(第9――-10页,完成第12页的第5题―――第9题)

教学目标:
1、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能够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实行刻画,再比较。
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在比较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能够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实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纸条、玩具等
师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小人卡片;二瓶大小相同的汽水和豆奶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1)问:你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
二、主动探究
1、活动之一
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
2、活动之二
A: 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
3、活动之三
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板书:一样长
4、活动之四
1、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矮?
2、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
(学生随意回答)

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5、活动之五
1、比较谁喝的多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
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个小朋友:
(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
(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
三、独立思考:(学生评价)
A:让两个学生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学生马上会叫:“不公平”。师:为什么不公平?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
B:第12页的第5题―――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看一看有谁能得到一张小笑脸。
1、自我评价。
2、学生互评
3、全班实行评价。

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总4节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 填空题(1-3每题 4分, 4-7每题 5分, 8-9每题 6分, 共 44分)

1. 在○里填"="、">"、"<".

4○4 5-2○4 7-2○7+2 7○9

2. 4+( )>8 5>2+( ) 4+( )+2=8 7-( )<3

3. 9+( )=10 ( )-7=3 ( )-6=2 2+( )=9

4. 在○里填上>、<或=.

6+3○5 6+0○6-0 8○3 0○6-6 8-8○9-8

5. (1) 8-( )=4 (2) 5-( )-1=2 (3) ( )+3<9

(4) ( )-5=2 (5) 3+3+( )=10

6. 把数用">"排列起来

1 4 8 7 2 6 5 3 10 9

7. ( )+5=9 ? ( )-3=3 ( )+6=8

7-( )=3 ( )+5=10

8. 按数的顺序填空?

9.

( )比( )多 ( )比( )多

( )比( )少 ( )比( )少

( ) >( ) ( )<( ) 

二、 口算题(1-2每题 6分, 第3小题 8分, 第4小题 12分, 共 32分)

1. 6-3+6= 4+6-5= 10-2-2=

8+2-4= 8-4-4= 7+3-4=

2. 9-2+1= 2+7-9= 4-3+9=

8-6+7= 3+5-6= 9-3+4=

3. 9-2= 10-5= 2+8= 8-0=

4+5= 5+3= 10-9= 3+7= 

4. 7-4= 10-6= 8-4= 9-6=

8-1= 7-5= 10-7= 4+4=

2+6= 3+4= 9-5= 10-8= 

三、 应用题(1-3每题 4分, 4-5每题 6分, 共 24分)

1. ?赐剂惺郊扑悖

△△△△△△△▲▲▲

□+□=□ □-□=□

□+□=□ □-□=□ 

2. 看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

□+□=□

□-□=□

□-□=□ 

3. 看图写算式,并计算.

□+□=□ □-□=□

□+□=□ □-□=□ 

4. 看图列式计算.

 

5. 看图列式计算.

(1) □○□○□=□ ? (2) □○□○□=□

1――5的理解及书写

第一课时 新授课 总5节


教学内容:

1――5的理解及书写(第14面――――第16面)
完成第21页的第1题――――第4题
教学要求: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 感,并能实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
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理解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理解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能够用数字1表示。
(2)你还能够说出哪些物体能够用数字1表示的?
(3)请你拿出1根小棒
2、理解2
(教学方法同上)
3、理解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师:象这样的,就能够用数字3表示。
(2)你还能够说出哪些物体能够用数字3表示的?
(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能够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理解4、5
(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能够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能够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能够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能够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4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能够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5
板书:1、2、3、4、5
(全班齐读:正、反读)
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四:练一练
第21页的第1――――4题,学生做在书上
(1)学生互评 (2)集体评 (3)教师评价

教学反思:

比大小

第一课时 新授课 总6节

教学内容:(第17页的内容)
完成第21页的第5、6题
教学要求:
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水平。
2、使学生理解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实行准确熟练地比较。
教学重难点: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实行比较。
教学准备:
师:主题图或小猴图片三个、梨的图片4个,桃的图片3个,香蕉的图片二个。
生:1-5的数字卡片、<、>、=卡片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出示主题画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 梨 桃 香蕉)
3 4 3 2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3=3 3>2 3<4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
(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
2、出示第17页下面思考:
(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
(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3
谁会读?
(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够吃?(再增加一个萝卜或者是赶走一只小免)
三、练一练
第21页的第5题
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教学反思:

第几

第一课时 新授课 总7节


教学内容:(第18页的教学内容)
完成第22页的第7、9、10题
教学目标:
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水平,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1、师生交流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云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
2、出示实物投影的书中第18页的图画。
动物园的售标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标。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他在什么地方吗?

2、探求新知
1、初步感知
师:(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上车?你是怎么知道的?
(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后面的两位叔叔呢?
(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2的?
(4)请你说一说:两位叔叔排在第4和第5的理由。
(5)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标?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地是谁?
(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
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军叔叔呢?

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能够排第几?
(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三、反馈练习:
1、投影出示:5只小鸟
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
先4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
四:作业:
书第8页“做一做”的第2题
看图片能够说一说:照片上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排第几等?

教学反思:

几和几

第一课时 新授课 总8节
教学内容:

(第19页和20页的教学内容:5以内数的组成)
完成两个“做一做”和第22页的第8题。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4和5的相关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培养初步的观察水平、动手操作水平、口头表达水平。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水平。
教学重难点:掌握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计数器:老师拔数,学生观察
1、(1)先拔二颗珠,问:这是几颗珠,能够用数字几表示?
(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能够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3
(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能够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4。
(4)请你比一比:4和3谁大,谁小?请你用符号连接。

2、学习新知:
(一):主动探索:4 的组成
1、请你拿出4个小棒,摆一摆,能够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2、你能把这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请你试一试。(学生自由活动,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操作结果,边板书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板书)
4 4 4
1 3 2 2 3 1
4、读的组成
(1)先领读:4能够分成1 和3,1和3 组成4………
(2)再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
(3)全班齐读能够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
5、观察上面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能够组织学生讨论,然后再发言)
(先分成1和几,再分成2和几,再分成3和几……
我们在记得的时候能够只需要记2个就能够了
)
(二)学生合作:学习5的组成
师:刚才,你已经拿出了4根小棒,现在想一想,再增加几根小棒就是5根小棒了?请你赶快行动吧!
1、师:刚才你们真能干!发现了这种奇妙的规律,那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把5分成两堆吗?并请你把分的情况像老师一样写出来,能够吗?请你们小组合作,试一试。
2、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分的情况,学生边回答,老师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5 5 5 5
1 4 2 3 3 2 4 1
4、读一读
师:有谁会读,请你试一试,我们请会读的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好不好?
(1)小老师带读 (2)小组展开竞赛读
(3)师生对口令 (4)同桌对口令
(5)试着背一背
4、观察:请你认真观察上面的4个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先能够小组里互相讨论,每个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选一个代表发言,其余的同学认真听)
5、你们自己组说得怎么样,你认为哪个组说得最好?,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学生互相实行评价)
6、第19页的思考题
先让学生独立的填一填,然后再集体实行评价。这题的第3个是一个开放性的题,老师还要注意问:还有不同的填写方法吗?
7、完成第20页的做一做:先摆一摆,然后再连线。集体评价。
三、练一练:第21页的第5题:集体评价
第22页的第6题:这是一题判断题,是学生第一次遇到,教师能够先教学生如何做,然后学生再开始实行判断。
第8、10题放在托管时间完成。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10)

小学数学教案反思

课后反思又称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批判地观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示和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对教学实践进行考虑、反馈、评价、探索解决教学中的的实际问题针对教学中的“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的过程和效果对它们的合理性做出准确的判断查摆自身缺陷扬长避短不时改进教学下面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应用课后反思的几点做法

一、公开课教案的反思

教师设计教学方案要坚持“以学定教”的精神设计教学设计时要预测同学遇到的问题那些地方同学不容易理解根据同学要遇到的问题设计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战略和方法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先要对过去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反思自身或他人以前在讲授这一教学内容时曾遇到过那些问题有那些经验应该采用什么战略和方法解决的效果如何?然后进行新的公开课教案

在设计新的教学设计时要根据自身所教班级同学的实际情况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可能会遇到那些新问题针对出现的这些新问题可采取那些战略和方法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根据以往经验同学对“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规律不够理解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现象在公开课教案时为加深同学的理解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让同学分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进行分铅笔试验并引导同学观察、比较、讨论最后让同学在操作实验中自身得到了“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规律

二、课堂课后反思

再好的教学总有它缺乏的地方总有须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效果反馈信息不时地反思反思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和时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战略只有这样才干更好地掌握教材设计出一套以同学为中心培养同学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不时完善教学方法顺应同学的发展需要

在同学学习过程中出现思维障碍时教师应和时反思如何启发引领同学克服思维障碍当同学发生意外事情时教师和时进行反思如何机智地处置发生的意外使同学和时恢复到正常的思维状态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时有这样一道题:一梯形上底是3米下底是5米高是2米求梯形的面积在解答此题时有一同学列式为:3+5=8(平方米)当同学都笑他错误时他却理直气壮地说:“梯形的高是2米可计算面积时公式又要除以2乘以2再除以2可以相互抵消所以只要把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加起来就行了”听他这么一说感觉还有道理此时我顺势引导:“是不是所有梯形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呢?”同学展开讨论分析得出:假如梯形的高不是2米就不能用这个方法了

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类似这些我们不能预料的问题我们要和时地反思启发引导同学克服思维障碍

三、课后总结的反思

教学反思主要是教师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反思性包括对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同学表示、教学的胜利与失败等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胜利和缺乏之处研究发生缺乏的原因考虑今后改进优化的方向课后总结反思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反思教学胜利之处

每一节课螳都是师生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依照预先设想的教学方案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如各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巧妙地新课引入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教学中的亮点精彩片断以和教师在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示、情境的创设而发生的灵感与同学发生强烈的共鸣处等课后进行认真反思记录下来为今后教学提供参考

2.反思教学失败之处

再完美的公开课教案也可能有疏漏、失误之处把这些课堂教学中的失败教训如对教材理解出现的偏差对教学重点、难点处置不当演示、实验有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由于某种原因同学的积极性受到挫伤等记录下来并对其原因作深刻的分析的探究成为今后教学吸取的教训

3.反思同学的反馈

同学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以同学为中心进行的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独特见解或是同学的问题如能力缺陷思维障碍以和同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作业存在的问题等记录下来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实施弥补特别是在课堂上同学提出的一些老师解决不了的奇特问题记录到课后去研究

课后反思是教师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学会如何教学和从教学中学会什么的有效途径勤反思也是现代教师在研究状态下进行课堂教学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因此在教学中不时反思提炼从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就一定能拉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促使自身生长与进步使自身成为一名反思型、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成为新时代的教学能手

小学数学教案(11)

小学数学教案通用模板

教学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实例容确定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判定、合作、探究等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教学目标相关容确定)

教学难点:(根据教学目标相关容确定)

  教具、学具准备:(根据教学容准备相应的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二、探究(或教授)新知:(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出示问题:

2、合作探究:

3、精要点拨:

三、巩固应用:(课堂练习)

一星级题目和二星级题目:(课本)

设计意图:以基础为主,主要激发中下层生的学习兴趣。

三星级题目:(课本)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的实例为主,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星级题目和五星级题目:(课外,)

设计意图:此题是给中上层的学生做的,从而达到培优的效果;在 培 优方面,我鼓励他们多提问题,培养他们成为“问题”少年。

四、拓展延伸:

五、作业布置:

六、课堂总结: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学校:___________ :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一、学习者分析(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该批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前的知识储备和知识关联。

二、教学容(教材)分析

本单元或本课时是_____________教材___________章(模块)的第_______节,是关于_____________的容,在整册教材中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掌握什么?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什么?

多少课时完成?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要了解或知道的概念、名称,理解什么原理、学会什么操作、掌握什么技能?)

(1)

(2)

(3)

……

2、过程与方法(是指学生要掌握的什么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如操作的步骤、操作的原理和方法等,通常教师都容易误描述成教师通过什么过程和什么方法,使学生做了什么)

(1)

(2)

(3)

……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学习该课时在知识上获取的意义教育,师生、生生的学习交往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等,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等方面)

(1)

(2)

(3)

……

四、教学重点、难点

五、教学策略和方法

六、教学准备

1、 学习环境准备:(电脑室的局域网、连通互联网等的设置、电脑平台、录音等)

2、 学习资源准备:(教师为课堂教学知识建构、学生的任务和练习等准备了什么样的资源?)

七、教学过程设计

考虑的问题:创设什么样的问题情境?设置怎样的任务进行学习驱动?任务如何体现分层性?课堂的各环节学习活动如何组织?协作学习体现在哪里?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分组?组长的作用?怎样交流?怎样讨论?怎样互助协作?组间的竞争关系如何体现?)课堂教学如何评价学生的过程性学习?(提问?测试容?任务操作?作品提交?达标测试?是书面评价,还是口头评价?)

撰写方法一:描述性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

学生:

……

撰写方法二:表格式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和媒体

设计意图

八、板书设计

课题名称:

执教者: 单位:×省×市×县××

教学容:本容是×年级(上或下)册第×页××。

一、教材分析

主要包括:教学主要容,教材编写特点(本节课容在单元中的地位,本节课教材编写的意图及特色等。),教材容的数学核心思想。

说明:可以在教学组或学区中心集体研讨,或专家的指导下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对教学容的分析应体现在学习目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上。

二、学生分析

主要包括: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含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学生学习该容可能的困难,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

说明:学生分析应该通过学生调研,以作为科学依据,不能仅凭经验判断。学生分析是个性化的工作,不能由他人的结果简单代替对自己的学生分析。

已有知识基础的调研可以通过设计几个指向明确的小问题实现,对这方面的数据统计及分析是更为重要的,这种分析是教师设计和修正“学习目标”的重要依据。

学生经验、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兴趣等的调研可以通过访谈实现,可以是抽样,也可以是有针对性的选择访谈对象,如对于学困生做特别的访谈。调研中可以将学生测验、访谈、小组观察等结合起来。

三、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语)

1. 知识与技能

2. 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说明:

1.教学容分析和学生分析是学习目标制定的依据和前提。因此,如果对教学容分析的要求越透彻,对学生分析的要求越科学和规,学习目标的设计就越不是一件简单而迅速的工作。

2.学习目标是为学生的“学”所设计,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习目标的达成服务的。学习目标是个性化的,又是尊重数学学科发展需要和学生未来学习需要的。

3.学习目标的制定应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但具体形式不一定逐条对应。

4.学习目标应该在下面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实在的落实。特别是教学活动中设计意图应该阐释,活动及其组织与实施是如何为达成目标服务的。

四、教学过程

主要包括

1. 活动容:

2. 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说明:指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形式,包括学生学习方式—独立学习,还是合作学习等;教师活动的开展—提问或提出任务,组织合作学习,组织交流,讲授等;教学资源的准备等,如学具、教具、课件等。

3. 活动的设计意图

说明:为教学活动和活动的组织实施进行辩护,辩护的出发点是分析它们是否促成了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不是简单地主观臆断是为目标服务,应该有一定的理由—数学的、教学的。更不应该写成一些没有针对性,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4. 活动的时间分配预设

a) 说明:主要指对教学活动的时间分配预设,以便于自己检测教学设计上合理与否。

五、习题设计

1 题目

2 题目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11篇

http://m.bjjpsf.com/kejianjiaoan/47108/

分享

热门关注

音乐小学教案【十三篇】

小学教案

《音节拼读》小学教案设计精选十篇

小学教案

小学教案【六篇】

小学教案

《音节拼读》小学教案设计集合11篇

小学教案

一株紫丁香小学教案(合集十二篇)

小学教案

我上小学教案【四篇】

小学教案

防溺水班会小学教案小学防溺水班会【五篇】

小学教案

s版语文小学教案实用精选六篇

小学教案

走进小学教案范文汇总三篇

小学教案

语文s版小学教案精品汇编3篇

小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