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的名言10篇

2021-07-29   来源:成语名言

关于孝的名言10篇

关于孝的名言(1)

关于孝的名言

家和万事兴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父母惟其疾之忧。 ——孟武伯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

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曰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关于孝的名言(2)

关于孝的名言诗句

寄语:在孩子面前父母永远是无所畏惧的,坚强的,勇敢的,从来不轻易流泪;即使有时候夫妻吵架也要躲着孩子,任何好东西都要留给孩子,这就是爱,无可替代的爱,有时候甚至可以用生命去交换。
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就是说父母的年纪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一来对他们的寿命感到喜悦,一来又时时刻刻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
2.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春秋时孔子的弟子 子游
3.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清)王永彬
4.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出自《家语·弟子行》。
5. 成为母亲之后,女性美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焕发出全部的力量和美!——苏霍姆林斯基
6. 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7.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出自《四言》。

8. 岂不深知父母恩,世间那有铁心人?
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第四》
10. 许多时候,我们总觉得父母有他们自己的生活圈子,自己会照顾自己,我们尽可能地不去打扰他们,给他们点钱就可以了,就算是尽到孝心了。其实,父母更需要的是子女们的关爱和理解。一个问候的电话,一次家庭聚会,哪怕是请子女们来吃一餐他们自己亲手做的饭菜,他们都会觉得十分满足的。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它之所以流传久远,倍感亲切,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旋律优美,而更重要的是它道出了人间真谛,常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作出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11. 孝子不登高,不履危,卑亦弗凭,不苟笑,不苟訾(zǐ),隐不命,临不指,故不在尤之中也。--(《大戴礼记·曾子本孝》)
12. 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13. 母爱乃世界上最伟大的势力。——阿瑟·米
14.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先秦) 《庄子·外篇·山木》
15.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16. 我看见过挨饿的孩子。我看见过母亲和妻子们的悲痛。我痛恨战争。——罗斯福
17. 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拉法格   
18.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19. 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界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德莱塞
20. 孝子之于亲也,爱之以心,事之以财。——《战国策》
21.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22. 母亲啊:在悲伤时,您是慰藉;在沮丧时,您是希望;在软弱时,您是力量。您是同情怜悯慈爱宽容的源泉。
23.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24.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25.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
26.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先秦)孟子
27.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出自(明)《增广贤文》。
28. 我们在北方看春节联欢呐,实在是很痛苦的事情。但我每年都坚持看,并不是想磨练人生意志,我没有自虐倾向,而是为了尽孝心。难得回一趟家,你和父母在一块,他们认为那个节目很精彩,子女除了陪着看,还能干吗呢。于是为了尽孝心,每年都是八点钟以前,在屋里浑身的冷汗,吃一点防呕吐的得药——维生素B6,孕妇吃的。然后拿着大头针,掐着自己大腿,悲壮的走进房间去。非常孝顺,陪他们看四个小时,厕所都不去。 罗永浩
29. 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30. 只生不养的母亲不是真正的母亲。——约谢得。
31. 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
32. 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33. 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34. 如果母亲是雨,那我就是雨后的虹;如果母亲是月,那我就是捧月的星。母亲是我生长的根啊,我是母亲您理想的果。
35.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清)李毓秀《弟子规》   
36. 《大戴礼记·曾子本孝》 孝子之使人也,不敢肆,行不敢自专也。
37. 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先秦)孟子
38.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39.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40.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是说,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之难就在于孝敬父母的时候的脸色一定要和颜悦色。有好的食物,要首先拿来孝敬父母。
41. 尽孝是为人子女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
42. 世间最庄严的问题是:我能做什么好事?——佚名
43. 我看见过挨饿的孩子。我看见过母亲和妻子们的悲痛。我痛恨战争。
44. 规范父母和子女关系 出门而使不以,或为父母忧也。险涂隘(ài)巷,不求先焉,以爱其身,以不敢忘其亲也。
45.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46.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47.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李毓秀
48.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49. 互相赠送礼物的家庭习惯有助于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诚挚的友谊。其主要意义并不在于礼物的本身,而在于对亲人的关心,在于希望感谢亲人的关心。——伊林娜
50. 于父母兄弟六亲中,应生孝顺心,慈悲心。

关于孝的名言(3)

关于孝的名言和孝的故事最佳答案

关于孝的名言警句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

关于孝的故事

二十四孝应该是指《二十四孝图》上所描绘的二十四个故事:

01 孝感动天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就把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并让继承王位。舜登天子位后,对其父仍毕恭毕敬,封其弟象为诸侯。


0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03 啮指痛心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日家中来客,母亲不见曾子,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急忙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缘由。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子释然。

04 百里负米
仲由也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仍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却也不可复得。”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孔子家语·致思》)


05 芦衣顺母
闵损,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06 鹿乳奉亲
郯子是春秋时期的人。郯子父母年老时患眼疾,需要饮用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07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常身穿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08 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09 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0 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11 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12 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13 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时任魏郡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
14 拾葚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15 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16 闻雷泣墓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17 乳姑不怠
崔山南,唐代博陵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18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19 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20 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21 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22 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23 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24 涤亲溺器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14、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15、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6、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7、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8、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自(明)《增广贤文》。

19、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

20、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21、首孝弟,次谨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2、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23、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出自《大学》

24、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出自《家语•弟子行》。

25、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26、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出自(明)《增广贤文》。

27、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28、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29、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30、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31、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32、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33、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讯

34、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35、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36、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37、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38、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39、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40、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41、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在当今社会我认为孝顺还是应该提倡。

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二十四孝”包括下面二十四个故事:
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

我个人认为:古今孝顺最大的不同在于,古代的孝顺是在封建法制下产生的,有合理的一面,非议也有不合理的一面。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男尊女卑、君权为上。而当今社会主要讲家庭之间,妇女地位提高了。
孝心没有标准,因为孝心是每个儿女发自内心对自己长辈的一种爱、一种尊重、如果加上“标准”的话,那就更谈不上孝了。孝心的定义:就是自己的父母生活开心、安心、舒心、这是最好的孝心。因为父母的爱是发自内心、无求回报、最无私的“孝顺”。孝和顺是不一样的,顺是顺从父母,做父母希望做的事;而孝是做自己认为对父母好的事、自己认为父母需要的事。说白了就是尊敬老人、赡养老人、尽量让他们生活的更好、在物质上精神上都尽可能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

古代24孝我理解的不算多,具体是哪些也不太清楚。但是有一孝绝对是大家都知道的,那就是董永的“卖身葬父”。
古代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孝的内涵主要有五个,1 养亲尊亲,善事父母,2 生儿育女,珍爱生命,3 慈老爱幼,和谐万物,4 承志立身,光宗耀祖,5 移孝为忠,忠孝相通。
而无论当今时代如何发展,孝都是不能被忽略的一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父母的恩情是难于回报的,长大成人的我们,应尽心尽力使父母过得开心、快乐。如果留在父母身边工作的,应该随时随地关心照顾父母;在外工作的儿女应经常和父母联系,有空时就常回家看看。除了感恩,除了供养,我们还要理解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在学习阶段应该认真学习争取学业优异;参加工作后应该努力拼搏,争取事业成功,以满足老人家的心愿。
当我们的父母老了的时候,我们要牵着他们的手,陪着他们慢慢地走,就像儿时父母牵着我们的手。。。

如今,年轻人对‘孝’的观念是越来越淡薄了,对父母的沟通是越来越少打电话了,给父母谈得最多的就是学费,生活费,很少关心父母现在真正的内心想法。当然,也有可能是忙事业,学业或不想让他们担心自己,而不能抽出时间往家里打电话,若是从这点来说,还情有可原,父母也应当体谅儿女们。但是,如果仅以父母是不是吃好了、穿好了来衡量,现在大部分人都可以算做高等孝子。天寒地冻时,晋朝王祥想给继母寻找鲤鱼,只能到河面上用身体融化冰层,最后还是鲤鱼自己跳出来救急。而现在,别说吃鲤鱼,就是想吃螃蟹、龙虾,也并非什么难事。更别说想吃橘子、西瓜、荔枝什么水果了。
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我们是越来越方便尽孝了。同时工作繁忙,社会竞争压力大也成了我们现代子女面临的共同问题,但我个人认为;只要做到心中有父母,心中有孝道,有时候打个电话,道句问候,留下叮嘱,就可能胜过送长辈名车豪宅。
最后,我希望当代人都会根据时代的要求将‘孝’传承和发扬光大!!

当今社会,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都在家人的呵护中成长,有些甚至没有经历过多少磨难。在家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种现象也并非罕见。想要什么,父母都会尽量满足我们。可是我们却很少能想到父母,能记住父母的生日也是少之又少。我们为父母着想的永远也没有父母为我们想的十分之一。

都说养儿养女为防老,可是做父母的再苦再累都心里自己抗,儿女在外奋斗多年不回家,思念儿女却不曾怪过他们。孝顺在这个社会更应提倡,现在我们不用替父从军,也不用卧冰求鲤。父母要求的也并不多,我们应该多关心关心父母,在外面怎么风光回到家永远都是父母的儿女,他们不会在乎你有多少钱。无论多忙记得常回家看看,记得多打几个电话回家。

关于孝的名言(4)

关于孝的名言警句

  关于孝的名言警句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3、长幼有序。——孟子
  4、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5、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王永彬
  6、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7、 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盐好 。
  8、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9、大孝终身慕父母。——孟轲
  10、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11、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12、宁死做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
  1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14、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5、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16、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17、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18、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19、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20、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21、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22、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23、母亲的击打决不会使孩子残废。
  24、母亲的低语总是甜蜜的。
  25、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26、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27、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28、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2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30、打在儿身,疼在娘心。
  31、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32、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33、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3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35、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36、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37、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38、父母的爱,为诸德之基。
  39、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40、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而深沉的爱存在其中。
  41、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王永彬
  42、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
  43、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44、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45、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46、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47、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48、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49、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拉法格
  50、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51、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52、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53、母爱最高尚。
  54、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55、母爱之爱,春天常在。
  56、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57、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关于孝的名言(5)

有关于孝的名言大全

导读: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于孝的名言大全,欢迎阅读。
  1、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2、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马克·吐温
  3、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狄更斯
  4、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5、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出自(清)《增广贤文》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出自《劝报亲恩篇》。
  7、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儿童去创造。——苏霍姆林斯基
  8、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9、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0、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维斯冠
  11、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出自《四言》。
  12、尧舜之道,孝悌而已。——李纲
  13、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14、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15、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16、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17、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18、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19、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20、没有能比那欣赏自己怀中所抱婴儿母亲的眼睛更清澈的;也没有比被众多儿女们围绕着的母亲更感受被敬爱的人。——约翰·歌德
  21、首孝弟,次谨信。——李毓秀《弟子规》
  22、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王永彬
  23、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何铸
  24、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25、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26、孩子是母亲的生命之锚。——萦福克勒斯
  27、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孔丘《春秋》
  28、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王永彬
  29、不论我现在是怎样,或希望将来能怎样,都亏欠我那如天使般的母亲。——亚伯拉罕·林肯
  30、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31、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大仲马
  32、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出自《劝报亲恩篇》。
  3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论语·学而》
  34、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35、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36、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37、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罗素
  38、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39、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李毓秀《弟子规》
  40、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
  41、人最终总要离开母亲。——贺拉斯
  42、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培根
  43、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孔丘
  44、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动报亲恩篇》
  45、只生不养的母亲不是真正的母亲。——约谢得。
  46、母爱只有做母亲的才知道。——沃蒙塔古
  47、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劝报亲恩篇》
  48、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
  49、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宋〗李纲
  50、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51、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52、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53、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54、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55、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出自《名贤集》。
  56、母亲的击打决不会使孩子残废。——犹太人
  57、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出自《劝报亲恩篇》。
  58、诗书立业,孝悌做人。——〖清〗王永彬
  5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60、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四言》
  61、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劝报亲恩篇》
  62、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63、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6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65、在幼童的心和口里,母亲就是上帝的代名词。——威廉·柴克莱
  66、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67、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68、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69、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7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
  71、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72、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73、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出自《三国志·魏书》。
  74、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75、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76、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77、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出自《劝报亲恩篇》
  78、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居里夫人
  79、要想赢得女儿的欢心,必须先从她母亲着手。——英国

感谢您的阅读,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

关于孝的名言(6)

关于孝的名言警句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孝顺的故事

★大白香象

在久远的过去,有两个国王,一是迦尸国王,一是比提醯国王.比提醯王因为拥有一只力大无穷的香象,总是轻而易举地就把迦尸王的军队打败,迦尸国王为了一雪前耻,便对全国下达命令:「若有人能为国王抓来强壮的香象,必定重赏.」

当时,在山里住了一只大白香象,被人发现了,国王立刻派军队上山围捕.这只强壮的大象竟然丝毫没有逃跑的意思,温驯的被带回了宫中.国王得到这头珍贵的白香象非常欢喜,为它盖了一个漂亮的屋子,里面铺了非常柔软的毯子,又给它上好的饮食,还请人弹琴给他听,可是香象却始终不愿意进食.

迦尸国王非常著急,亲自来看这头香象,问道:「你为什麼不吃东西呢 」香象回答:「我的父母住在山里,年纪又老,眼睛也瞎了,无法自己去找水草来吃,一定饿坏了,只要想到这里,我就难过的吃不下东西……大王,您能不能放我回去孝养父母,等将来父母老死了,我会主动回来为陛下效命.」

迦尸国王听了深受感动,便放这头香象回到山中,同时颁令,全国皆要孝养,恭敬父母,若不孝者,将处以重罪.

过了几年,老象往生了,大香象依约回到王宫,迦尸王高兴极了,立刻派它进攻比提醯国.但是,香象却反倒劝国王化干戈为玉帛,并愿意前往比提醯国,作和平的使者,果然,香象真的化解了怨结,使两国人民都能安居乐业.

★ 瀑布成美酒

从前在日本美浓国〈现在的日本歧埠县〉有一位非常孝顺的年轻人,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便过世了,长久以来与父亲俩人相依为命.他们的生活穷得连买米的钱都没有.

父亲很爱喝酒,可是连买米的钱都没有,哪来的钱买酒喝呢 年轻人知道父亲一直想喝酒,每天出门的时候总会对父亲说:「爸爸,我一定会努力工作,给您买些酒回来,请您多忍耐!」,可是,砍了一整天的木柴所卖的钱也只能买一顿饭菜回来,一想到父亲有酒喝时高兴的样子,年轻人忍不住难过起来,一步一步拖著疲惫的身子回家.

做父亲的实在也不忍心看著儿子每天从早到晚工作却吃不饱一顿饭还要顾虑他有没有酒喝,看儿子满脸忧戚的样子,他赶紧安慰儿子:「别烦恼了,我的好儿子啊,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了,酒不喝没什麼关系的.」,听到父亲反过来安慰他,年轻人更难过,心想:「明天,明天我一定要买酒回来给父亲喝.」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年轻人便出门往山里头去,从清早到黄昏,年轻人拼命砍柴,得到的数量也比平常多,「这样应该够买一壶酒了.」年轻人很满意地看著今天努力的成绩,然后背起捆好的木柴准备下山去卖,不过,天色已晚,年轻人又太慌忙,一不小心滑了一跤,掉进山谷里去了!

当他朦朦胧胧醒来时,听到附近有流水声,口渴的年轻人撑起摔疼的身体往流水声的方向走去,发现就在附近的悬崖上有一条小瀑布,而且水质非常清澈.他弯下腰来掬起水尝了一口,「哇!真好喝!」......「咦,这水好像有酒味 」年轻人觉得不可思议便再喝一口,「这是真的酒吧 嗯,是酒没错.还是上等美味的酒呢!」,年轻人试了好几次,最后他肯定这条小瀑布的水就是酒,便将系在腰间的空葫芦取下来用来装瀑布的酒水,想要带回家去给父亲喝.

年轻人连跑带跳地回家,向等候已久的父亲致歉:「爸爸对不起我今天回来晚了,因为不小心掉进山谷的缘故,让您担心了,请您原谅!」,父亲看到儿子满身污泥又全身是伤,心疼地抚摸儿子的头发说:「平安回来就好,哪里摔著了 赶紧擦擦药吧!」

「爸爸,我没关系.有件奇怪的事情要告诉您.我在掉进山谷后发现一条小瀑布,瀑布的水简直是世上罕见!那水是上等的酒啊!您一定要喝喝看.这是做儿子的我送给您的礼物」,年轻人急忙拿下葫芦并倒出酒来给父亲享用.「真的吗 我来喝喝看.」父亲惊讶地看著儿子倒出葫芦里的水,半信半疑地试喝了一口,「啊,真的是酒,而且还是上等的好酒.」父亲感动得都掉下泪来.「我的好儿子,这一定是你的孝心感动上天,才会赐给我们这麼宝贵的礼物.」父亲拥抱著儿子泪流满面.父亲不仅有酒可以喝,因为儿子每天都去瀑布取回酒水而天天饮用,长年的驼背竟然变直了!这件事情传开来后,美浓国的君主也知道了年轻人的孝行,他传来年轻人当面奖赏他:「你真是一位孝顺的好孩子,为父亲所做的一切实在令人钦佩,正符合武士精神,特此封你为美浓国的武士,你要努力唷!」从此以后,人们把那条流著酒水的小瀑布称为「养老瀑布」.

孝经故事

★孝感动天

三皇五帝的虞朝(音如,远古部落名,即有虞氏.)帝王舜(音信)本是个普通平民,父亲瞽叟(瞽:音鼓,盲眼.叟:音手,老者.)是个瞎子,且品性固执,不懂礼仪.舜母早逝,瞽叟再娶,后母刁顽,常作恶言,并唆使舜父欲杀舜.后母生子名象,为人傲慢,亦对舜仇视.但是舜仍然对父母很孝顺,对弟弟很友爱,设法避免祸害,但却毫不怨恨,并承担全家的劳动工作,常在历山耕种.因为舜的孝行这麼难得,感动了上天,致使他耕种的时候,有象出来协助,有鸟帮他锄草.

舜二十岁的时候,他的事迹已传播很远,到他三十岁的时候,当时的领袖帝尧为找寻替任的接班人而问计於四岳(四时之官),四岳一齐推荐了舜.於是帝尧决定深入对舜进行考察,便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又命九个儿子和舜一起工作,观察他对内对外的为人.

舜成亲后,要求妻子孝敬公婆,尽媳妇之道,关照弟弟,尽嫂嫂的本分,不可以因妻子的高贵出身而破坏家庭的规矩.舜对尧的九个儿子要求也很严格,一点也不迁就,使他们为人更敦厚谨慎,事事心存尊敬的态度.

舜在历山耕作,由於和气谦让,同他一起开荒种地的人受到感染,变得能够互让,和洽相处,田界也不计较.舜去雷泽钓鱼,那里的人慢慢都能放下争执,互敬互让.舜在河边造陶器,仔细认真,不合格就重做,那些马虎的人见了,感到惭愧,跟著渐渐也就做得精致了.舜的品德在大家中产生很大感召力,人们都愿意亲近他.他住的地方本来很偏僻,但一年后就变成村落,两年成了邑,三年成了都.

帝尧於是很赏识舜,奖赏给他高级衣料做的衣服,一架名贵的琴,一群牛羊,又为他修建了粮仓.舜的父亲,后母和弟弟象看到,很为妒忌,一心暗害他,占为己有.瞽叟叫舜去清洁粮仓那高高的上盖,然后暗中纵火,要烧死他.幸得娥皇,女英预先给舜准备了竹笠,一手一个张开如鸟的翅膀,乘风飘下而不死.瞽叟又与象设计让舜修井,然后推下沙泥土块活埋他,得手之后三个人瓜分舜的财产,象要琴和舜的两个妻子,而牛羊衣物粮仓归瞽叟及后母.幸舜在两个妻子安排下,预先在井旁凿开一洞,下井后即藏身而得不死.他出来的时候,象正占据舜的房子抚弄那架名贵的琴,见到舜而终於感到惭愧不已.舜心中明知瞽叟,后母和象合计害他,但仍然和过去一样,孝敬父母,友爱弟弟,并没有一丝埋怨.

帝尧对舜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又分派工作让舜去做,终於认为舜的品德确实好,而且能干,能凝聚天下有能之士,使更多能人愿意出来辅助政事,治理的地方父有义,母有慈,子女孝顺,兄长爱护弟妹,弟妹恭敬兄长,远近的部族都对舜异常尊敬,便将帝位传给这贤人,这就是历史上的所谓禅让.舜以一介平民,一跃而为虞朝的帝王,纯是孝与忠所致. 吕纯阳师尊在《吕祖全书》中介绍了七十二位忠神,三十六位孝神,另五位忠孝神,合共一百一十三位,虞舜帝排於第一位,为「旋转乾坤,纯忠纯孝,揖让大德神圣,有虞大舜帝,无极至尊」,备极尊崇礼敬,要求我道中人,对各忠孝神之忠孝精神要「坚志奉行,细心体会」,「朝夕拜诵,广布人间」.

三十六孝的故事

★舜的故事

黄帝的后裔舜,父亲又聋又瞎,性情十分暴躁,母亲则十分贤淑,使舜在母亲的照料下,幼年过得相当美满.

但后来他的母亲得了重病,不久离开人世,自母亲去世后,他父亲的性情变得更坏.后来父亲聚了继室,生下了弟弟象.从此父亲对继母更加宠爱,而继母是一心空狭窄的人,常在父亲面前说舜的坏话,使舜常被父亲责打.

但孝顺的舜没有因此而心生埋怨,仍然百般孝顺.但继母还是恐怕他会分去大半家业,因此常想把舜除掉.亦一次又一次设计陷害他.

虽然继母和弟弟的不继怕害,但舜从不介意,当他二十岁那年,他的孝行传遍千里,天子尧亦由地方官吏的推荐而得见舜,他亦非常赞赏他的为人,便把两个女儿嫁给舜,而舜的孝行最终亦感动了继母和弟弟,一家人最终和和乐乐的过日子.而尧亦禅让给舜.在舜的治理下,国家得以兴盛太平.

★中兴报国 (孝是显扬父母的名声,不只荣耀祖先,更便后代景仰)

夏朝王位传到相的时候,寒浞把帝相杀了,谋夺了江山.而皇后这时已怀孕并逃回了娘家.没多久便生了太子少康.皇后一手把少康带大并常常告诉他要光复华夏.

当少康二十岁的时候,少康便遵从母亲的教诲.离开了母后对达虞国.虞王见少康后,觉得他能成大业,因此把女儿嫁给他,还把纶县及一旅的兵力送给他.

只有田一成,兵一旅的少康,励精图治,国富民安.相反,在京都安邑,在寒浞的残暴统治下,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少康眼见复国时机已到,就联络父亲之旧臣,一举攻进京都,光复了国土.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孝顺的人,善於继承祖先的志愿,善於记载祖先的事迹.在这裏,少康做到的,便是继承祖先的志愿.

★纯孝感君 (孝是当自己有福时,要顾及双亲)

周朝颍孝叔,是春秋郑国人,生平事母至孝.家裏有甚麼好吃的东西,都一定让母亲先吃.

当时,郑国君主庄公因为母后和弟弟叔段造反,十分悲痛,在平乱后,把叔段打入天牢,而太后则被放逐到城颍,并立誓「不到地下,不再相见」

一日,庄公请颍孝叔作客,但孝叔竟不吃眼前的一碗美味的肉.庄公感到奇怪并问其原因,孝叔则表示当看著美味的肉时便想起家中的母亲,母亲从未吃过如此美味的肉,因此自己也不敢吃,并希望庄公能把肉赏给母亲吃.

当庄公听到此番话后,突然显得沈默悲痛的模样.孝叔见状便问个究竟,庄公便把母亲和弟弟造反的经过说一遍,并把立誓「不到地下,不再相见」的经过告知孝叔.

孝叔想了一会,便指出只要掘一个地道,在地道中相会不就得了吗 庄公立刻同意并派人处理,结果庄公便在地道中与母后相见,和好如初.孝叔不但自己行孝,还感动国君孝母,后人都称他为「纯孝」.

★立身行直 (我们不但要行孝,还要劝人行孝)

孔子名丘,字仲尼,周朝春秋鲁国人,父亲叔梁纥,是一饱学之士,母亲颜徵,是叔梁纥的继娶夫人.

孔子三岁时,父亲不幸过世了,而由母亲颜氏来抚养.仲尼自幼聪颖过人,而且事母至孝.

颜氏为了仲尼的将来,特地将当时有名的学者请来,教导仲尼.在母,严师的教导下,仲尼把当时所有的书籍册册读通.而且对自身的学术和品德修养,更是不时的注意与求进.所以在年轻时的他,就已略有名望.

后来,孔子在鲁国教学,宣扬仁爱之道,来自各方的学生,多至三千人,有特殊成就的就有七十二人.他教学生是身教重於言教,而且依各人的性向,给予不同的教育方式.并且常常以「不学礼,无以立」来教导学生.另外,孔子还从事著述工作,把为大的仁爱精神传扬开去.

★彩衣娱亲 (孝顺没有老幼之分,也没有终止的时刻.)

老莱子,是周朝春秋时的楚国人,他自幼便十分孝顺,在他七十岁时,两老还健在.但两老看见儿子日渐老去,便有自己已经去日无多的怠慨.老莱子见状,便想了一个办法,老莱子把自己打扮成孩童模样,蹦蹦跳跳的到了父母面前,一边嘻嘻哈哈大笑,一边做出孩童嬉戏的动作.两老看到儿子滑稽的动作,乐得呵呵大笑,把烦恼忧闷都忘了!从此,老莱子在父母前绝不提老字,而且还常常扮成孩童模样,使两老得到快乐的晚年.

★伍太太的故事

伍女士生长在十分穷困的家里,总共有八个兄弟姊妹,而她是年纪最大的孩子.在她读完小学之后,没有钱可上国中,於是开始到工厂中做事.她兴趣广泛,曾在餐厅洗盘子,曾在路边卖花,也曾在饭厅中煮菜.若干年前,他开始替工厂的老板准备餐点,顿顿美味可口,深得老板一家人倾心.

她今年五十出头,膝下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都孝顺的不得了.在儿女们的不忍下,她坚持在工作之余读夜校,做一位年纪大的工人,年轻的学生.这跟近几年来很注重的终身学习不谋而合,她确实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虽然夜间补校中,有的是比她更为年长的老公公,老太太,但要像她这样在忙碌的繁务后,仍能孜孜不倦的学习,恐怕是少之又少了!而最使子女感到窝心的,是这位母亲不论多累,总还会花上一大段时间与他们谈心.对他们来说,这个女人已非单纯的母亲,同时更是难得的良师,益友!

母亲节到了,两个孩子殚心竭虑的考虑著,要送什麼礼物给妈妈呢 几年来,他们都未曾庆祝过父亲节,总要把这份情压在母亲节加倍送出.听了他们的谈话,让人真的觉得,这两个孩子好乖,好孝顺!

「单霓,怎麼办 那些手表都好贵,我们根本负担不起!」

「不过,有一些不是那麼贵呀!」

「可是,那些便宜的都像玩具一样,让人不喜欢!」

「我有个朋友,买了支名牌手表,价钱不可思议的低,我们要不要也买买看 可是,那大概是仿冒品.」

「这个点子不好,妈妈她最讨厌违法的事情,我们不能这样做.」......突然,一辆公车在远方停著,「那是几号啊 我看不清楚......啊!我有个好主意了!」

於是,两个孩子决定送母亲一副眼镜,以解除母亲随著年纪增长而每况愈下的视力所带来的困扰.在孩子如此用心的积极筹画下,伍太太过了一个又一个相当愉快的母亲节.最使人欣慰的,是两个孩子的孝顺,不只在母亲节.

★不肯吃饭的孩子----李家同

这个孩子傻傻的,孤儿院的修女告诉我他有点智能不足,不是很严重,他可以照顾自己.可是不会念书,在学校里念的是启智班.

我每次问他任何问题,他都回答不知道,真把我气得半死.

他腿部受伤了,修女把他送进了医院,他的祖父是他的唯一亲人,赶到医院来陪他,因为修女不能二十四小时陪他.

他忽然不吃东西,因为是外伤,没有什麼理由不吃东西,怎麼样哄他,每次他都只吃一两口青菜,其他什麼都不碰,他的祖父看他不吃,就将他的食物吃得一乾二净,两天下来,他仍只吃些青菜,祖父急了,赶紧打电话将修女找来.

这位对他颇为了解的修女也百思不得其解,她知道这孩子向来胃口奇佳,不吃东西必定有原因.可是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还是这位修女厉害,她猜这位孩子一定是怕他的祖父太穷,买不起东西吃,只好自己不吃,让他的祖父吃个痛快.他祖父果真吃了,这下他更加相信只有自己挨饿才能使祖父有东西吃.

修女去楼下买了两个便当,一个给他的祖父,一个给自己吃.他们一开始吃,这孩子立刻饿虎扑羊地将医院送来的饭菜抢来大吃特吃,不仅吃完了医院的伙食,还要修女去买一盒便当给他吃.

孩子同病房的病友们都松了一口气,医生护士都来看他吃饭,房里几乎要开一个庆祝会.

★只能祈祷的孩子----李家同

第一次在儿童中心看到这个孩子,大概是四年前,孩子只有六岁左右,跳跳蹦蹦地.他自动告诉我,「我妈妈走得太早,爸爸要做工,无法照顾我,只好送我到这里来.」我当时听了很难过,因为这位只有六岁的孩子,居然用「我妈妈走得太早」这种词语.

四年来,孩子越来越高,大约在耶诞节前几天,我走进这所儿童中心的教堂,又看到了这个孩子,当时教堂里空无一人,只有这个孩子跪在圣母像前祈祷.

我问他是怎麼一回事,他说:「我爸爸生病了,我是一个小孩子,没有能力替爸爸请好的医生,只好祈求圣母保佑爸爸.」

在我离开教堂的时候,忍不住再回头看一下,教堂里圣母像前面有一些燃烧的蜡烛,孩子跪在圣母像面前,抬著头,烛光照在他的脸上,远远看去,极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也极适合用在圣诞卡上.

我当时就替孩子的爸爸高兴,有几个人能有如此孝顺的孩子

关于孝的名言(7)

关于孝的名言警句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孝顺的故事

★大白香象

在久远的过去,有两个国王,一是迦尸国王,一是比提醯国王.比提醯王因为拥有一只力大无穷的香象,总是轻而易举地就把迦尸王的军队打败,迦尸国王为了一雪前耻,便对全国下达命令:「若有人能为国王抓来强壮的香象,必定重赏.」

当时,在山里住了一只大白香象,被人发现了,国王立刻派军队上山围捕.这只强壮的大象竟然丝毫没有逃跑的意思,温驯的被带回了宫中.国王得到这头珍贵的白香象非常欢喜,为它盖了一个漂亮的屋子,里面铺了非常柔软的毯子,又给它上好的饮食,还请人弹琴给他听,可是香象却始终不愿意进食.

迦尸国王非常著急,亲自来看这头香象,问道:「你为什麼不吃东西呢 」香象回答:「我的父母住在山里,年纪又老,眼睛也瞎了,无法自己去找水草来吃,一定饿坏了,只要想到这里,我就难过的吃不下东西……大王,您能不能放我回去孝养父母,等将来父母老死了,我会主动回来为陛下效命.」

迦尸国王听了深受感动,便放这头香象回到山中,同时颁令,全国皆要孝养,恭敬父母,若不孝者,将处以重罪.

过了几年,老象往生了,大香象依约回到王宫,迦尸王高兴极了,立刻派它进攻比提醯国.但是,香象却反倒劝国王化干戈为玉帛,并愿意前往比提醯国,作和平的使者,果然,香象真的化解了怨结,使两国人民都能安居乐业.

★ 瀑布成美酒

从前在日本美浓国〈现在的日本歧埠县〉有一位非常孝顺的年轻人,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便过世了,长久以来与父亲俩人相依为命.他们的生活穷得连买米的钱都没有.

父亲很爱喝酒,可是连买米的钱都没有,哪来的钱买酒喝呢 年轻人知道父亲一直想喝酒,每天出门的时候总会对父亲说:「爸爸,我一定会努力工作,给您买些酒回来,请您多忍耐!」,可是,砍了一整天的木柴所卖的钱也只能买一顿饭菜回来,一想到父亲有酒喝时高兴的样子,年轻人忍不住难过起来,一步一步拖著疲惫的身子回家.

做父亲的实在也不忍心看著儿子每天从早到晚工作却吃不饱一顿饭还要顾虑他有没有酒喝,看儿子满脸忧戚的样子,他赶紧安慰儿子:「别烦恼了,我的好儿子啊,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了,酒不喝没什麼关系的.」,听到父亲反过来安慰他,年轻人更难过,心想:「明天,明天我一定要买酒回来给父亲喝.」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年轻人便出门往山里头去,从清早到黄昏,年轻人拼命砍柴,得到的数量也比平常多,「这样应该够买一壶酒了.」年轻人很满意地看著今天努力的成绩,然后背起捆好的木柴准备下山去卖,不过,天色已晚,年轻人又太慌忙,一不小心滑了一跤,掉进山谷里去了!

当他朦朦胧胧醒来时,听到附近有流水声,口渴的年轻人撑起摔疼的身体往流水声的方向走去,发现就在附近的悬崖上有一条小瀑布,而且水质非常清澈.他弯下腰来掬起水尝了一口,「哇!真好喝!」......「咦,这水好像有酒味 」年轻人觉得不可思议便再喝一口,「这是真的酒吧 嗯,是酒没错.还是上等美味的酒呢!」,年轻人试了好几次,最后他肯定这条小瀑布的水就是酒,便将系在腰间的空葫芦取下来用来装瀑布的酒水,想要带回家去给父亲喝.

年轻人连跑带跳地回家,向等候已久的父亲致歉:「爸爸对不起我今天回来晚了,因为不小心掉进山谷的缘故,让您担心了,请您原谅!」,父亲看到儿子满身污泥又全身是伤,心疼地抚摸儿子的头发说:「平安回来就好,哪里摔著了 赶紧擦擦药吧!」

「爸爸,我没关系.有件奇怪的事情要告诉您.我在掉进山谷后发现一条小瀑布,瀑布的水简直是世上罕见!那水是上等的酒啊!您一定要喝喝看.这是做儿子的我送给您的礼物」,年轻人急忙拿下葫芦并倒出酒来给父亲享用.「真的吗 我来喝喝看.」父亲惊讶地看著儿子倒出葫芦里的水,半信半疑地试喝了一口,「啊,真的是酒,而且还是上等的好酒.」父亲感动得都掉下泪来.「我的好儿子,这一定是你的孝心感动上天,才会赐给我们这麼宝贵的礼物.」父亲拥抱著儿子泪流满面.父亲不仅有酒可以喝,因为儿子每天都去瀑布取回酒水而天天饮用,长年的驼背竟然变直了!这件事情传开来后,美浓国的君主也知道了年轻人的孝行,他传来年轻人当面奖赏他:「你真是一位孝顺的好孩子,为父亲所做的一切实在令人钦佩,正符合武士精神,特此封你为美浓国的武士,你要努力唷!」从此以后,人们把那条流著酒水的小瀑布称为「养老瀑布」.

孝经故事

★孝感动天

三皇五帝的虞朝(音如,远古部落名,即有虞氏.)帝王舜(音信)本是个普通平民,父亲瞽叟(瞽:音鼓,盲眼.叟:音手,老者.)是个瞎子,且品性固执,不懂礼仪.舜母早逝,瞽叟再娶,后母刁顽,常作恶言,并唆使舜父欲杀舜.后母生子名象,为人傲慢,亦对舜仇视.但是舜仍然对父母很孝顺,对弟弟很友爱,设法避免祸害,但却毫不怨恨,并承担全家的劳动工作,常在历山耕种.因为舜的孝行这麼难得,感动了上天,致使他耕种的时候,有象出来协助,有鸟帮他锄草.

舜二十岁的时候,他的事迹已传播很远,到他三十岁的时候,当时的领袖帝尧为找寻替任的接班人而问计於四岳(四时之官),四岳一齐推荐了舜.於是帝尧决定深入对舜进行考察,便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又命九个儿子和舜一起工作,观察他对内对外的为人.

舜成亲后,要求妻子孝敬公婆,尽媳妇之道,关照弟弟,尽嫂嫂的本分,不可以因妻子的高贵出身而破坏家庭的规矩.舜对尧的九个儿子要求也很严格,一点也不迁就,使他们为人更敦厚谨慎,事事心存尊敬的态度.

舜在历山耕作,由於和气谦让,同他一起开荒种地的人受到感染,变得能够互让,和洽相处,田界也不计较.舜去雷泽钓鱼,那里的人慢慢都能放下争执,互敬互让.舜在河边造陶器,仔细认真,不合格就重做,那些马虎的人见了,感到惭愧,跟著渐渐也就做得精致了.舜的品德在大家中产生很大感召力,人们都愿意亲近他.他住的地方本来很偏僻,但一年后就变成村落,两年成了邑,三年成了都.

帝尧於是很赏识舜,奖赏给他高级衣料做的衣服,一架名贵的琴,一群牛羊,又为他修建了粮仓.舜的父亲,后母和弟弟象看到,很为妒忌,一心暗害他,占为己有.瞽叟叫舜去清洁粮仓那高高的上盖,然后暗中纵火,要烧死他.幸得娥皇,女英预先给舜准备了竹笠,一手一个张开如鸟的翅膀,乘风飘下而不死.瞽叟又与象设计让舜修井,然后推下沙泥土块活埋他,得手之后三个人瓜分舜的财产,象要琴和舜的两个妻子,而牛羊衣物粮仓归瞽叟及后母.幸舜在两个妻子安排下,预先在井旁凿开一洞,下井后即藏身而得不死.他出来的时候,象正占据舜的房子抚弄那架名贵的琴,见到舜而终於感到惭愧不已.舜心中明知瞽叟,后母和象合计害他,但仍然和过去一样,孝敬父母,友爱弟弟,并没有一丝埋怨.

帝尧对舜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又分派工作让舜去做,终於认为舜的品德确实好,而且能干,能凝聚天下有能之士,使更多能人愿意出来辅助政事,治理的地方父有义,母有慈,子女孝顺,兄长爱护弟妹,弟妹恭敬兄长,远近的部族都对舜异常尊敬,便将帝位传给这贤人,这就是历史上的所谓禅让.舜以一介平民,一跃而为虞朝的帝王,纯是孝与忠所致. 吕纯阳师尊在《吕祖全书》中介绍了七十二位忠神,三十六位孝神,另五位忠孝神,合共一百一十三位,虞舜帝排於第一位,为「旋转乾坤,纯忠纯孝,揖让大德神圣,有虞大舜帝,无极至尊」,备极尊崇礼敬,要求我道中人,对各忠孝神之忠孝精神要「坚志奉行,细心体会」,「朝夕拜诵,广布人间」.

三十六孝的故事

★舜的故事

黄帝的后裔舜,父亲又聋又瞎,性情十分暴躁,母亲则十分贤淑,使舜在母亲的照料下,幼年过得相当美满.

但后来他的母亲得了重病,不久离开人世,自母亲去世后,他父亲的性情变得更坏.后来父亲聚了继室,生下了弟弟象.从此父亲对继母更加宠爱,而继母是一心空狭窄的人,常在父亲面前说舜的坏话,使舜常被父亲责打.

但孝顺的舜没有因此而心生埋怨,仍然百般孝顺.但继母还是恐怕他会分去大半家业,因此常想把舜除掉.亦一次又一次设计陷害他.

虽然继母和弟弟的不继怕害,但舜从不介意,当他二十岁那年,他的孝行传遍千里,天子尧亦由地方官吏的推荐而得见舜,他亦非常赞赏他的为人,便把两个女儿嫁给舜,而舜的孝行最终亦感动了继母和弟弟,一家人最终和和乐乐的过日子.而尧亦禅让给舜.在舜的治理下,国家得以兴盛太平.

★中兴报国 (孝是显扬父母的名声,不只荣耀祖先,更便后代景仰)

夏朝王位传到相的时候,寒浞把帝相杀了,谋夺了江山.而皇后这时已怀孕并逃回了娘家.没多久便生了太子少康.皇后一手把少康带大并常常告诉他要光复华夏.

当少康二十岁的时候,少康便遵从母亲的教诲.离开了母后对达虞国.虞王见少康后,觉得他能成大业,因此把女儿嫁给他,还把纶县及一旅的兵力送给他.

只有田一成,兵一旅的少康,励精图治,国富民安.相反,在京都安邑,在寒浞的残暴统治下,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少康眼见复国时机已到,就联络父亲之旧臣,一举攻进京都,光复了国土.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孝顺的人,善於继承祖先的志愿,善於记载祖先的事迹.在这裏,少康做到的,便是继承祖先的志愿.

★纯孝感君 (孝是当自己有福时,要顾及双亲)

周朝颍孝叔,是春秋郑国人,生平事母至孝.家裏有甚麼好吃的东西,都一定让母亲先吃.

当时,郑国君主庄公因为母后和弟弟叔段造反,十分悲痛,在平乱后,把叔段打入天牢,而太后则被放逐到城颍,并立誓「不到地下,不再相见」

一日,庄公请颍孝叔作客,但孝叔竟不吃眼前的一碗美味的肉.庄公感到奇怪并问其原因,孝叔则表示当看著美味的肉时便想起家中的母亲,母亲从未吃过如此美味的肉,因此自己也不敢吃,并希望庄公能把肉赏给母亲吃.

当庄公听到此番话后,突然显得沈默悲痛的模样.孝叔见状便问个究竟,庄公便把母亲和弟弟造反的经过说一遍,并把立誓「不到地下,不再相见」的经过告知孝叔.

孝叔想了一会,便指出只要掘一个地道,在地道中相会不就得了吗 庄公立刻同意并派人处理,结果庄公便在地道中与母后相见,和好如初.孝叔不但自己行孝,还感动国君孝母,后人都称他为「纯孝」.

★立身行直 (我们不但要行孝,还要劝人行孝)

孔子名丘,字仲尼,周朝春秋鲁国人,父亲叔梁纥,是一饱学之士,母亲颜徵,是叔梁纥的继娶夫人.

孔子三岁时,父亲不幸过世了,而由母亲颜氏来抚养.仲尼自幼聪颖过人,而且事母至孝.

颜氏为了仲尼的将来,特地将当时有名的学者请来,教导仲尼.在母,严师的教导下,仲尼把当时所有的书籍册册读通.而且对自身的学术和品德修养,更是不时的注意与求进.所以在年轻时的他,就已略有名望.

后来,孔子在鲁国教学,宣扬仁爱之道,来自各方的学生,多至三千人,有特殊成就的就有七十二人.他教学生是身教重於言教,而且依各人的性向,给予不同的教育方式.并且常常以「不学礼,无以立」来教导学生.另外,孔子还从事著述工作,把为大的仁爱精神传扬开去.

★彩衣娱亲 (孝顺没有老幼之分,也没有终止的时刻.)

老莱子,是周朝春秋时的楚国人,他自幼便十分孝顺,在他七十岁时,两老还健在.但两老看见儿子日渐老去,便有自己已经去日无多的怠慨.老莱子见状,便想了一个办法,老莱子把自己打扮成孩童模样,蹦蹦跳跳的到了父母面前,一边嘻嘻哈哈大笑,一边做出孩童嬉戏的动作.两老看到儿子滑稽的动作,乐得呵呵大笑,把烦恼忧闷都忘了!从此,老莱子在父母前绝不提老字,而且还常常扮成孩童模样,使两老得到快乐的晚年.

★伍太太的故事

伍女士生长在十分穷困的家里,总共有八个兄弟姊妹,而她是年纪最大的孩子.在她读完小学之后,没有钱可上国中,於是开始到工厂中做事.她兴趣广泛,曾在餐厅洗盘子,曾在路边卖花,也曾在饭厅中煮菜.若干年前,他开始替工厂的老板准备餐点,顿顿美味可口,深得老板一家人倾心.

她今年五十出头,膝下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都孝顺的不得了.在儿女们的不忍下,她坚持在工作之余读夜校,做一位年纪大的工人,年轻的学生.这跟近几年来很注重的终身学习不谋而合,她确实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虽然夜间补校中,有的是比她更为年长的老公公,老太太,但要像她这样在忙碌的繁务后,仍能孜孜不倦的学习,恐怕是少之又少了!而最使子女感到窝心的,是这位母亲不论多累,总还会花上一大段时间与他们谈心.对他们来说,这个女人已非单纯的母亲,同时更是难得的良师,益友!

母亲节到了,两个孩子殚心竭虑的考虑著,要送什麼礼物给妈妈呢 几年来,他们都未曾庆祝过父亲节,总要把这份情压在母亲节加倍送出.听了他们的谈话,让人真的觉得,这两个孩子好乖,好孝顺!

「单霓,怎麼办 那些手表都好贵,我们根本负担不起!」

「不过,有一些不是那麼贵呀!」

「可是,那些便宜的都像玩具一样,让人不喜欢!」

「我有个朋友,买了支名牌手表,价钱不可思议的低,我们要不要也买买看 可是,那大概是仿冒品.」

「这个点子不好,妈妈她最讨厌违法的事情,我们不能这样做.」......突然,一辆公车在远方停著,「那是几号啊 我看不清楚......啊!我有个好主意了!」

於是,两个孩子决定送母亲一副眼镜,以解除母亲随著年纪增长而每况愈下的视力所带来的困扰.在孩子如此用心的积极筹画下,伍太太过了一个又一个相当愉快的母亲节.最使人欣慰的,是两个孩子的孝顺,不只在母亲节.

★不肯吃饭的孩子----李家同

这个孩子傻傻的,孤儿院的修女告诉我他有点智能不足,不是很严重,他可以照顾自己.可是不会念书,在学校里念的是启智班.

我每次问他任何问题,他都回答不知道,真把我气得半死.

他腿部受伤了,修女把他送进了医院,他的祖父是他的唯一亲人,赶到医院来陪他,因为修女不能二十四小时陪他.

他忽然不吃东西,因为是外伤,没有什麼理由不吃东西,怎麼样哄他,每次他都只吃一两口青菜,其他什麼都不碰,他的祖父看他不吃,就将他的食物吃得一乾二净,两天下来,他仍只吃些青菜,祖父急了,赶紧打电话将修女找来.

这位对他颇为了解的修女也百思不得其解,她知道这孩子向来胃口奇佳,不吃东西必定有原因.可是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还是这位修女厉害,她猜这位孩子一定是怕他的祖父太穷,买不起东西吃,只好自己不吃,让他的祖父吃个痛快.他祖父果真吃了,这下他更加相信只有自己挨饿才能使祖父有东西吃.

修女去楼下买了两个便当,一个给他的祖父,一个给自己吃.他们一开始吃,这孩子立刻饿虎扑羊地将医院送来的饭菜抢来大吃特吃,不仅吃完了医院的伙食,还要修女去买一盒便当给他吃.

孩子同病房的病友们都松了一口气,医生护士都来看他吃饭,房里几乎要开一个庆祝会.

★只能祈祷的孩子----李家同

第一次在儿童中心看到这个孩子,大概是四年前,孩子只有六岁左右,跳跳蹦蹦地.他自动告诉我,「我妈妈走得太早,爸爸要做工,无法照顾我,只好送我到这里来.」我当时听了很难过,因为这位只有六岁的孩子,居然用「我妈妈走得太早」这种词语.

四年来,孩子越来越高,大约在耶诞节前几天,我走进这所儿童中心的教堂,又看到了这个孩子,当时教堂里空无一人,只有这个孩子跪在圣母像前祈祷.

我问他是怎麼一回事,他说:「我爸爸生病了,我是一个小孩子,没有能力替爸爸请好的医生,只好祈求圣母保佑爸爸.」

在我离开教堂的时候,忍不住再回头看一下,教堂里圣母像前面有一些燃烧的蜡烛,孩子跪在圣母像面前,抬著头,烛光照在他的脸上,远远看去,极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也极适合用在圣诞卡上.

我当时就替孩子的爸爸高兴,有几个人能有如此孝顺的孩子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关于孝的名言(8)

关于孝德的名言警句

为人子女,一定要有孝德,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今天 分享的是孝德的名言警句,希望你会喜欢。

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 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3)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4) 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5)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6)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培根

7)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8)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亚米契斯

9)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0)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11)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2)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13)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4)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15)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孝德的名人名言1) 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2)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3)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4)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5) 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6) 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西塞罗

7)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8)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9) 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10)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1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12)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13) 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14) 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15)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德的名言名句1)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2) 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3)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4)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5)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6)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7)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8) 没有母亲,何谓家庭?(艾霍桑)

9)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10) 河里孩子岸上娘。

11) 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长。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哭一场 。娘想儿,长如江;儿想娘,扁担长 。

12)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13) 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14)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15) 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

16)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

17)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出自《动报亲恩篇》

18)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19)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 ;;歌德

20) 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马克;吐温

21)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22)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23) 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马雅可夫斯基

24)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25)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狄更斯

26)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27)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28)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29)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30)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关于孝的名言(9)

关于德孝的名言警句

寄语:父母老了, 再也扛不起生活的重担,手掌心满是老茧,脸上铺满了皱纹;可是无论怎样,那都是生我养我爱我的父母。
1.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2.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先秦)《礼记》
3.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4. 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而深沉的爱存在其中。
5.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6. 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7. 有的儿女使我们感到此生不虚,有的儿女为我们留下了终身遗憾。——纪伯伦
8. 那些博得了自己子女的热爱和尊敬的父亲和母亲是非常幸福的!——伊林娜

9. 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英)罗素
10. 只生不养的母亲不是真正的母亲。
11.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1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13.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14. 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爱默生
15.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劝报亲恩篇》   
16.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出自《劝报亲恩篇》。
17.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就是说父母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为人之道,那么他的行为就能算是孝了。
18. 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19. 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康熙
20.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出自(明)《增广贤文》
21.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先秦)《孟子·离娄上》
22.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23. 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24.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25. 用心做一件事来孝敬父母,是每一个人必须做的一件事,也是很容易做到的一件事。
26.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27. 没有母亲,何谓家庭?(艾霍桑)
28. 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萬章》
29. 黄昏,你把清晨驱散的一切收集回来;羊群归棚,孩子回到母亲身边。——萨福
30.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31.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 《孟子尽心上》
32. 忠孝仁义,德之顺也;悖傲无礼,德之逆也。顺者福之门,逆者祸之府。北齐文学家 刘昼
33.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以弗所书〉
34.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35. 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36. 经历过这么多的风风雨雨,您似乎更年轻了,不但是外貌,而且是心灵。妈妈,我爱你。
37. 没有能比那欣赏自己怀中所抱婴儿母亲的眼睛更清澈的;也没有比被众多儿女们围绕着的母亲更感受被敬爱的人。——约翰·歌德
38.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39.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先秦)孟子
40. 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马克·吐温
41.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我今不敬老,我老谁敬我?
42.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43.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44.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李毓秀《弟子规》
45. 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46.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出自(清)《增广贤文》
47.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
48.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出自《劝报亲恩篇》。
49. 苗好米好,娘好女好。
50. 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清代 王中书 《劝孝歌》
51.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52. 应当照耶和华─你上帝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并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53.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 《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
54.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李毓秀
55.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56.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出自《名贤集》。
57. 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冈察尔
58. 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59.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60.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关于孝的名言(10)

  《关于孝的名言》

  1、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出自(清)《增广贤文》注释: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2、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3、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4、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5、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6、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注释: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厌恶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7、惟孝顺父母,能够解忧。――孟子

  8、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注释: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务必有明确的去处。

  9、大孝终身慕父母。〖战国〗孟轲

  1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11、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12、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3、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14、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15、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16、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17、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18、孟子曰:不得乎亲,不能够为人;不顺乎亲,不能够为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注释: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联相处得不好,不能够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19、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20、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21、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22、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23、不得乎亲,不能够为人;不顺乎亲,不能够为子。孟子

  24、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25、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父母出入(门)要留意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好厌烦。

  26、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27、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28、首孝弟,次谨信。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摘自:名言网geyanw

  29、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30、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宋〗何铸

  31、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3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33、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34、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何铸

  35、孝敬父母经常能够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36、长幼有序。――孟子

  37、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注释: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

  38、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39、孝敬父母经常能够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40、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41、诗书立业,孝悌做人。〖清〗王永彬

  42、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43、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4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45、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46、首孝弟,次谨信。――李毓秀《弟子规》

  47、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48、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49、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50、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宋〗李纲

  51、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咱们生活的参考。――西塞罗

  52、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53、咱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5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55、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讯

  56、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57、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58、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59、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王永彬

  60、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61、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能够解忧。孟轲

  62、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6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64、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父母召唤,应立刻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

  65、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66、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67、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出自《名贤集》。注释: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68、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69、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70、贤不肖不能够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名言名句:关于孝的名言】名言名句:关于孝的名言。――《吕氏春秋》

  71、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王永彬

  72、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不好让父母受苦受累,不好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73、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74、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75、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76、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77、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要时刻体贴明白父母,不好让父母操心。

  78、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79、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注释: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80、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8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82、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83、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84、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出自(明)《增广贤文》。注释: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情绪舒畅。

  85、你期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86、咱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我的父母,正因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8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88、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89、咱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我的父母,正因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90、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清〗王永彬

  91、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92、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94、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95、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96、不得乎亲,不能够为人;不顺乎亲,不能够为子。――孟子

  97、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98、惟孝顺父母,能够解忧。孟子

  99、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100、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101、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102、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103、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104、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105、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春秋〗孔丘

  106、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孔丘

  107、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108、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09、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110、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111、大孝终身慕父母。――孟轲

  112、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113、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11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115、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16、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117、长幼有序。孟子

  118、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19、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注释: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

  120、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121、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122、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123、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出自《三国志魏书》。注释: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我的父母。

  12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125、咱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126、尧舜之道,孝悌而已。――李纲

  127、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128、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129、贤不肖不能够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13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131、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132、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133、子孝父心宽。〖宋〗陈元靓

  134、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135、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136、你期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137、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注释: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138、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注释: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139、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能够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140、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141、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142、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143、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144、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145、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146、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出自《家语弟子行》。注释: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

  147、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148、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149、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我的双亲,各自尊敬自我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能够太平了。

  150、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151、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关于孝的名言10篇

http://m.bjjpsf.com/chengyumingyan/41364/

分享

热门关注

家国情怀的名言名句(通用4篇)

成语名言

有关家国情怀的名人名言范文(精选6篇)

成语名言

有关家国情怀的名言【六篇】

成语名言

家国情怀名言名句摘抄集合3篇

成语名言

劳动的名言句子集合9篇

成语名言

形容龙威武霸气的成语【三篇】

成语名言

关于名人名言短句【六篇】

成语名言

关于党的名人名言(通用3篇)

成语名言

劳动的名言句子范文(通用6篇)

成语名言

有关家国情怀的名言(通用6篇)

成语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