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语文教案集合7篇

2022-04-27   来源:幼儿园教案

教学计划是为了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进行设计和安排的实践性教学文件。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古诗语文教案的文章7篇 ,欢迎品鉴!

【篇一】古诗语文教案

  《野望》

  1.播放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朗读节奏。

  东皋(gāo)薄(bó)暮徙(xǐ)倚犊(dú)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品析诗句。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②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2)颔联和颈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它们写景分别有什么特点?

  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山川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驱犊归家,猎人满载而回,似乎兴致盎然。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

  (3)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颔联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4)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5)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6)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美丽的秋景,恬淡和平的生活,却让诗人发出了“相顾无相识”的感慨,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1.用白描的手法写景。颔联颈联中,诗人用白描手法,由远到近,静动相映,描绘出一幅山家秋晚图。

  2.借景抒情。用美丽的秋景和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反衬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篇二】古诗语文教案

  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领悟两首诗描绘的情景。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春天田园风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受诗篇的语言美和情境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构建阅读话题。

  1、引导学生谈谈春天的美景。

  2、学生交流描写春天的古诗。

  3、引出诗题,介绍作者。

  二、初读全诗,读准读通。

  1、学生自读。

  2、教师检查,正音。

  3、出示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4、指导书写。

  你认为其中的哪个字最难写?应注意什么?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5、反复朗读,正确连贯认读。

  三、自学全诗,解词释句。

  1、分小组讨论。

  2、汇报,你弄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重点理解:草长莺飞、拂、堤、醉春烟、纸鸢

  3、同桌互说诗句的意思。

  4、集体交流。

  5、再读全诗,读出感情。

  四、深化理解,领悟诗情。

  1、自读诗句,再现画面,练说。

  2、读了这首诗,你想到了什么?

  3、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当时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4、背诵全诗。

  五、拓展练习。

  把《村居》这首诗描写的内容改编成一个小故事,添加到自己的成长档案袋里。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背诵《村居》。

  2、说说诗意。

  二、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1、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2、同桌讨论题目意思。

  3、自学全诗,解词释句。

  (1)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边读边想,做上记号。

  (3)小组交流,解决问题。

  4、集体交流。

  (1)指名读,正音。

  (2)理解词语:篱落、疏疏、径、树头、未成阴、急走

  (3)点名逐句理解诗意。

  (4)看图连说诗意。

  (5)再读诗歌,读出感情。

  5、深化理解,领悟诗情。

  (1)自读,体会诗歌描绘的景色。

  (2)理解“飞入菜花无处寻”。

  (3)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自己的感悟。

  三、课后拓展练习。

  根据《宿新市徐公店》的诗意,画一幅春景图,向班级墙报投稿。

【篇三】古诗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

  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课题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

  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出示初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

   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2.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自学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飞来飞去?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诗想象、看课本插图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中所写的春天的美景。从而产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当堂小结,鼓励背诵

  引导学生根据诗意背诵并能当堂默写。

  第二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l.惠崇是北宋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学自读,熟读诗句。

  出示自学要求: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了解诗意

  1.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提醒学生注意停顿。(板书古诗并画出停顿)

  2.春江晚景这幅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春天的足迹吗?(桃花,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

  3.这幅画一定很美,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1)你们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吗?师解释。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芦芽:芦苇的嫩芽。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学生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师提问:诗中哪几句是描写画中的内容(前三句),那最后一句是什么呢?(诗人的想象)。

  (3)师生共同总结古诗意思,当堂背诵。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四、当堂小结,生谈感受

  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根据诗人抓住春天的景物,让学生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三课时

  一、导语引入,揭示课题

  1.继续学习宋朝诗人曾几写的一首古诗,一起感受曾几笔下的春天。

  2.强调曾是多音字

  3.板书课题。解释课题(三衢的道上)

  二、初读古诗,补充学法

  1.师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

  2.学生根据古诗学习的方法自学古诗

  3.齐读1、2句。经过自学,你学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

  强调“泛”“尽”的意思?

  【设计意图:回忆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很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鼓励学生提出新的学习古文的方法。】

  4.“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很好,游兴愈浓。指导学生读出1、2句的,体会诗人的心情。

  5.诗人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有些失望的时候,却听到树上的黄鹂,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齐读3、4句。

  6.此时诗人的心情一定是一惊喜的,指导学生读出诗人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诗人那种由失望到惊喜的心情变化。】

  7.齐读整首诗,读出诗人心情的变化。(配乐朗读)

  8.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全诗的意思。

  三、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1.欣赏美丽的春色。(播放视频)

  2.用学过诗文描绘春色。

  板书设计:

  绝句

  唐杜甫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衢道中

  宋曾几

  心情变化

【篇四】古诗语文教案

  一、会认字注音及组词

  鸳yuān(海鸳)海鸳是信天翁的别称。

  鸯yāng(鸳鸯)惠huì(恩惠)

  崇chóng(崇尚)豚tún(海豚)

  减jiǎn(减少)

  二、会写字及组词

  融(融化)(融合)(融通)

  燕(燕子)(乳燕)(燕窝)

  鸳(鸳鸯)(海鸳)(鸳凤)

  鸯(鸳鸯)(鸯锦)(鸯龟)

  惠(恩惠)(实惠)(优惠)

  崇(崇尚)(崇高)(崇拜)

  芦(芦苇)(芦柑)(芦荟)

  芽(发芽)(豆芽)(麦芽)

  梅(梅花)(杨梅)(腊梅)

  溪(小溪)(溪水)(溪谷)

  泛(广泛)(泛滥)(泛应)

  减(减少)(加减)(减肥)

  三、易错的字

  融:左下里面是“点、撇、横、竖”;

  崇:上下结构,下面是“宗”。

  四、多音字

  行xíng(行走)háng(银行)

  得dé(得到)děi(我得)

  地dì(地球)de(高兴地)

  五、形近字

  牙(牙齿)

  六、近义词

  融—溶暖—热满—遍

  欲—想尽—完添—增

  七、反义词

  迟—早香—臭暖—冷外—里(内)

  短—长晴—阴减—加晚—早

  八、考点提示

  1.背诵《古诗三首》《燕子》(第1-3自然段)《荷花》(第2-4自然段)《忆江南》

  2.默写《绝句》

  3.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篇五】古诗语文教案

  一、我会认

  鸳yuān(海鸳)海鸳是信天翁的别称。

  鸯yāng(鸳鸯) 惠huì(恩惠)

  崇chóng(崇尚)豚tún(海豚)

  减jiǎn(减少)

  二、我会写

  融(融化)(融合)(融通)

  燕(燕子)(乳燕)(燕窝)

  鸳(鸳鸯)(海鸳)(鸳凤)

  鸯(鸳鸯)(鸯锦)(鸯龟)

  惠(恩惠)(实惠)(优惠)

  崇(崇尚)(崇高)(崇拜)

  芦(芦苇)(芦柑)(芦荟)

  芽(发芽)(豆芽)(麦芽)

  梅(梅花)(杨梅)(腊梅)

  溪(小溪)(溪水)(溪谷)

  泛(广泛)(泛滥)(泛应)

  减(减少)(加减)(减肥)

  三、易错的字

  融:左下里面是“点、撇、横、竖”;

  崇:上下结构,下面是“宗”。

  四、多音字

  行xíng(行走)háng(银行)

  得dé(得到)děi(我得)

  地dì(地球)de(高兴地)

  五、形近字

  芽(芦芽)牙(牙齿)

  庐(庐山)

  芦(芦芽)

  六、近义词

  融—溶 暖—热 满—遍

  欲—想 尽—完 添—增

  七、反义词

  迟—早 香—臭 暖—冷 外—里(内)

  短—长 晴—阴 减—加 晚—早

  八、诗意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意思:春天来了,在明媚的阳光映照下,山河无比秀丽。春风中飘散着花草的芳香。溪边泥土湿软,小燕子翩翩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意: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三衢道中》

  诗意: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我)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投下的树荫,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许幽趣。

  九、课文主旨

  《绝句》是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春日的草堂周围生机盎然的春色。这首五言绝句,格调高远,意境清新,勾勒出一幅春天的图画。自然流畅,不露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风神别具。表达了对春天美好的赞美。

  《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图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衢道中》这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见闻感受。诗作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十、作者介绍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4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曾几(jī)(1084~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赣州(今属江西)人,徙居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十一、关于描写春天、夏天美景的古诗词

  1、描写春天景色的佳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 孟浩然《春晓》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 朱熹《春日》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船撑出绿荫来。——[宋] 徐俯《春游湖》

  2、描写夏天景色的佳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 杨万里《小池》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宋] 晏殊《寓意》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

  水光涟漪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 苏轼《望湖楼醉书》

  十二、其他资料

  “宋四家”是中国北宋时期四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的合称。这四个人大致可以代表宋代的书法风格,而且成就最高,故称“宋四家”。明清以来,有一些人认为宋四家中的"蔡"原本应该是蔡京,后人不齿其为人,所以把蔡京换为蔡襄,并认为蔡襄的艺术成就在蔡京之上。

  “三苏”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

  十三、课后习题

  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答:《绝句》一诗写了沐浴着春光的江山,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描绘出一幅绚丽的春景图。

  《惠崇春江晚景》写了在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我们可以看到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

  《三衢道中》写了梅子黄了的时候,作者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篇六】古诗语文教案

  1、古诗词三首

  宿新市徐公店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方法

  讲授发、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介绍诗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5、下面光看题目意思:

  宿:过夜。新市:地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要求: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指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3.齐读一、二句:

  A.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

  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板书:篱笆一径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B.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板书:树头

  理解: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

  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

  C.同桌对说这两句诗意——指句说——齐读这两句(多媒体出示画面)

  D.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

  多媒体出示后两句画面(齐读三、四句)

  4.理解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板书:儿童黄蝶菜花

  走:跑。急走:快跑

  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

  B.女生读第4句:

  处:地方。寻:寻找。为什么无处寻?

  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C.两句诗意连起来,指名说诗意

  D.再看图(后两句动画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

  E.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F.检查:指名读全诗,齐读

  板书:喜爱

  【板书设计】

  诗宿新市徐公店

  情喜爱

  画:篱落、一径、枝头(静)

  画追入

  儿童黄蝶菜花(动)

  意色:黄(绿)(黄)

  课后反思

  1、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2、借助图片理解文字,借助文字想象画面。

  3、为充分感受这首诗的情趣,编写小故事。

  四时田园杂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出紧张的劳动场面和小孩钓鱼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能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4、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感受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重点、难点:指导学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咱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二、释题并初步感知课文

  1.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2.教师范读全诗,学生小声自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3.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

  三、学习诗文内容

  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①昼:白天。②耘:除草。③耘田:在田里除草。④绩麻:把麻搓成线。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⑤未解:不懂。⑦供:参加。⑧耕织:耕田织布。⑨傍:靠近。⑩桑阴:桑树下。

  4.引导学生试着解释全诗: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

  6.放声自由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五、总结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预习下一首诗。

  教学反思:

  清平乐 村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的意思,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介绍“词”: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宋朝一位著名的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 村居》。(板书:清平乐 村居 宋 辛弃疾)

  2、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词有它自己特殊的表现形式。词有各种格式。每一种格式有一个名称。《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

  二、初读,整体感知:

  过渡:《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呢?

  1、自读。请同学们自己反复读读课文,细细看看课文中的插图,想一想,这首词描写了什么地方什么样的情景?

  2、听读。我们来听听录音朗读,然后模仿录音朗读。注意:剥的读音。

  3、学生再练读。

  4、指名读。

  三、细读,理解词意:

  过渡:同学们,词和诗一样,语言十分精练。我们要想理解这首词讲了什么意思,必须得弄明白每个字、词的意思,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词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1、自学思考。

  2、逐“片”讨论:

  ⑴上片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两 句话是什么意思?谁能有条理地说说?

  提示:“檐”、“吴音”、“相媚好”、“翁媪”的意思;作者的思路。

  过渡:一对白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请同学们细细阅读下片。

  ⑵追问: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

  提示: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三个儿子的行动,刻划他们的形象。小儿剥莲蓬吃的那种活泼天真的神情状貌,最有趣了!

  ⑶配乐朗读。

  四、展开想象,描述词境。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是的,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这户人家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创作了这首词。

  1、请同学们选取课文中描写的一个情景,结合课文的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写出来,或者选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和大家交流。

  2、交流。评价。

  3、小结: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一样。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的喜欢、而且非常的——热爱、向往、羡慕。

  五、布置作业:

  1、同学们,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每首宋词都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宛动听的歌,一段绵长不绝的情。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在宋诗中尽情遨游,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2、背诵课文。

  3、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写下来。

  教学反思

  教学《村居》一诗时,我采用了“以读代讲,以疑促思”的教学思路。先让学生谈谈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并说说为什么?有的学生说喜欢“忙趁东风放纸鸢”一句,这是意料之中的,孩子们爱放风筝嘛。也有学生说喜欢“草长莺飞二月天”一句,也不足为怪,草啊,莺啊,都是春天里美丽的景物。突然,一个学生说喜欢“拂堤杨柳醉春烟”一句,问他为什么,他却答不上来。于是,我引导他联系旧知,问:“这句诗和学过的哪首诗描写的同是春天的景物?”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咏柳》。”我不失时机地说:“《咏柳》写出了柳树之绿,这句诗写出了柳树的什么?”“柳树醉了。”“柳树为什么会醉呢?”“因为它陶醉在春天的美景里了。”“你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一下春天的美景吗?”顿时,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起来,学生的潜能被激发了,学生对春天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可见,教师在课堂上若抓住一些片言只语,抓住一些稍纵即逝的感受,及时诱导学生放飞思维的空间,将会使课堂充满活力。

【篇七】古诗语文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朗诵诗句,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

  2、体会诗中作者思乡的感情。

  3、喜欢学习古诗。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打印的古诗一首,《静夜思》图片两张。

  2、刚过了中秋节,幼儿知道中秋节有团圆的意思。

  活动过程:

  一、引出古诗

  师;小朋友们,谁会朗诵古诗,请你来为大家朗诵一首。

  唐代的诗人李白写了很多首诗,其中有一首诗是他在外地做客时写的,流传了千百年,你们想不想听?

  二、学习古诗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提问:古诗的名称叫什么?作者是谁?

  2、理解古诗

  (1)逐句欣赏

  一边看古诗,一边听老师逐句朗诵。

  教师解释句中“疑”、“举”的意思。

  (2)说说自己听了诗后有什么感觉?

  (3)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床前洒满了明亮的月光,误以为是地球上铺了一层银白色的寒霜。抬起头,遥望天边的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思念离别的故乡。

  (4)看图片,想象诗中的意境,并说一说使人会想到故乡的什么?

  (5)迁移经验,联想中秋节的含义。

  师:中秋节有什么意义?中秋节家家都要团圆,可有很多人在外地工作或上学不能回家,他们都很想念自己的家乡。

  图片中的月亮很明亮,李白在外地做客的那一天正好好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诗人看见月亮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3、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三.古诗朗诵表演

  请幼儿大胆地上台朗诵古诗。

  注意: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教学反思

  1、大班是幼儿身心发展的最主要时期,自我评价能力已经的到了发展。个性特征有了较明显的表现,这些表明大班的幼儿更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引导。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在教学活动中,班上的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甚至还几个个别的幼儿会对其它幼儿做出评价,并能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情感外部表现,能大胆的表现自己,几个小朋友能一起分角色、道具,能以语言、动作等进行表现,并有一定的合作水平。

  (2)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班上好多小朋友是我从小班就一直带上来的,所以对班上幼儿的情况比较了解,对他们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都比较掌握,之所以才能把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给与小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3)师友互动的反思,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有个别的幼儿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很清楚的理解时,我都会亲自到幼儿的身边去,抚摸着幼儿的小脑袋对幼儿进行解释和示范。如果有个别不能带到教学要求,就要对他降低对其的要求。班上大部分幼儿都能根据老师的指令配合进行教学活动,所以每次都很顺利的进行。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整个活动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这个活动我主要还是让幼儿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读书古诗、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这个活动不仅增强了幼儿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幼儿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思念家乡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更加细致的考虑到各个环节,在古诗意境中和卡农表演上多下工夫,认真钻研,让幼儿更多的掌握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并能灵活的运用。

古诗语文教案集合7篇

http://m.bjjpsf.com/kejianjiaoan/101593/

分享

热门关注

国家公祭日幼儿园教案【三篇】

幼儿园教案

棒棒糖幼儿园教案精选九篇

幼儿园教案

安全幼儿园教案精选十二篇

幼儿园教案

《转圈找朋友》幼儿园教案(通用9篇)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中班【6篇】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及反思锦集八篇

幼儿园教案

关于幼儿园教案游戏【十八篇】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中班八篇

幼儿园教案

《转圈找朋友》幼儿园教案(合集十一篇)

幼儿园教案

美丽的幼儿园教案范文(精选三篇)

幼儿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