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精选4篇

2024-02-22   来源:观后感

观后感是指观看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其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精选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

  为“记”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看完今年《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的第二集,更加明白了一名合格的主流媒体记者是多么的不易与珍贵。xx先生课上讲:“不到现场不写稿”。的确,主流媒体记者必报道重大事件,重大事件可能发生在各时各处,因此应有脚力,不管多艰多险,都应该跑到现场,否则报道就不真实、不动人,文笔再好,读起来也没有内容。就像加了添加剂的膨化零食,有咸味没回味。

  人民日报云南分社社长张帆做独龙族的脱贫报道,他在手记里写:“只有身临独龙江,才能听懂‘老县长’高德荣在公路隧道打通时‘万年冰雪融化了’的浩叹,才能触摸到当年民族工作队队员们在风雪中以命相搏的勇毅,最终,才能掂量出“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那沉甸甸的历史分量。”

  到现场报道应是新闻采写工作的基本要求,就像“老县长”高德荣说的:“你人都不来,我跟你谈啥?你能写啥?”

  但很多时候,“到场报道”却是非常艰险的,身边可能是鸟语花香、钢筋水泥,也可能是熊熊烈火、瓦斯毒气、枪林弹雨。

  我想起之前我的一名大学老师亲历的事。大学老师是身经百战的老记者,参加过大连7。16输油管道爆炸事故的现场报道。当时他和同事端着相机刚冲进现场不久,就被烈火包围,出不去了。他们被困在距离储油罐不远的地方,忙着端起相机拍照,顾不上考虑能否活着把照片带出去。战斗异常激烈,眼前是消防员举着水枪和野犬般凶暴的烈火搏斗,耳畔是建筑物扭曲爆裂的嘎吱呻吟声。

  没过多久,两台储水车都没了水,新的储水车进不来,漫天的水雾渐渐消散,烈火越加猖獗。许多消防汉子都无助地杵在原地,抱着已成废铁的水枪,眼睁睁看着火势逐渐延伸。突然有人大声地喊:“不好,要烧到二甲苯罐区了!”

  二甲苯易燃易爆且有剧毒,一旦储罐被火焰引爆,周边地区将遭到一场浩劫。听到喊声,老师和同事都放下相机,拿出手机编辑短信和家里人告别。

  这时候突然有人拍了一下老师的肩膀,老师转头一看,是个脸庞已经被熏成黑炭的年轻消防员,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问:“你是记者不?你能给我录个视频不?”老师点头,年轻人马上抬手使劲抹了几把,将黑脸抹成了花脸,问:“我看着怎么样?”老师说看着挺好。年轻人冲着镜头吼道:“妈,我要为国家捐躯啦!”

  十年之后,老师能在课堂上用平静甚至调侃的语调向我们讲述这件往事。但我作为学生,对这件悲壮的事实必须付诸良多的思考:

  对观众来说,新闻事实是了解世界的必需品。但对记者而言,新闻事实的定义是多面的:它能让我感动、也能让我悲伤、让我恐惧,它能像勋章一样荣耀我,像喜剧一样愉悦我。也能像悲剧那样击倒我,像烈火和弹雨那样杀掉我。

  主流媒体记者要有脚力,要始终奔走。但我想,他们每次归来,都不太确定下一次奔向的到底是什么地方。是山村?是河沟?是平凡的人?是伟大的人?是领奖台?是病床?是监狱?是死亡?锻不出处变不惊的心智,就谈不上脚踏实地地出发。我突然明白了那句话:别想着改变世界,先想着认识世界。说穿了,就是一个词“历练”。

  为记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敢于踏出狭隘的认知,才敢于踏向一个个现场。为了新闻事实,希望自己永远愿意奔走在路上。

【篇二】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

看了这期新闻大讲堂,作为新闻专业的学子,我感触颇多,对张老师所说的好新闻的评判标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深了我对相关记者践行“四力”采访报道的认识。张老师在分享中提到,好新闻的评判标准主要有三个:来自基层一线、体现真实的力量、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做好这几点,要充分发挥新闻工作者践行“四力”的基本要求。

好消息来自基层一线。以前,我对这一点的理解只存在于课本上的浅层理解中。听了这个分享,我对记者的“脚力”有了更深的理解。脚底下的新闻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记者只有深入第一线,通过个人研究和实地采访,才能找到更多社会关注和有价值的话题。同时,记者的脚力要求不仅限于“多走”。《记者再次访问悬崖村》中的记者实地访问了悬崖村,“前脚底能踩到的地方是生的,后脚跟悬空的地方是死的”。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为了探索这个小村庄搬迁后的生活和党的工作政策,回应社会对搬迁政策的关注,记者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这份报告。我被她作为媒体人的使命深深鼓舞。我更清楚,好消息来自于脚力的锤炼。作为一名记者,只有把脚走到位,他才能有坚实的材料基础,写好消息。

好新闻要体现真实的力量。真实是新闻的初衷,是新闻的生命,可令人唏嘘的是,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各种假新闻扑面而来,真实反而越来越成为一种可贵的优点。《了不起的你/“遗书”里有什么,让儿子一夜长大?》一文让我对新闻的“真实”有了新的认识。在我的以往认知中,人物报道要弘扬真善美,主角应该是一个拥有良好品质、近乎完美的、在任何方面都可以成为他人榜样的人,但这篇作品让我对人物报道有了更加深入和成熟的了解。人是立体多面的,不可能会在每个方面都十全十美,这篇人物作品中的父亲一方面是一个有家国情怀、有民族大义的人,但在另一个方面,他又不懂得怎么和自己青春期的儿子相处,甚至也会对儿子讲脏话,但记者完整保留了这位父亲“负面“的一面,让这位父亲的形象更加立体,也使整个人物更加鲜活,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人物报道的真实,不是只一味地只向公众展示真善美的一面,还要多用“脑力”,要有发掘主人公的多方面性格的能力。这样,才会发挥出好新闻真实的力量。

好新闻要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好的新闻记者要站在普通民众角度,用“眼力”发现群众的困难,正确践行“笔力”,发挥笔杆子的作用,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最佳推动社会建设奖的作品《瞅瞅这”尬厕“,真气人!真愁人!》中,记者在沈阳周边的农村采访时看到的农民家中刚刚改造的厕所或废弃不用,或被当作仓库,把它和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的乡村振兴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抓手——“厕所革命”联想到一起,最终的稿件引起了网友的强烈的关注,最终推动了各地政府对于农民家中“尬厕”现象的解决,整治了这场形式主义的歪风。这正是好新闻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体现。

这期新闻大讲堂给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要把说和做结合起来,对于好新闻,每个新闻专业的学子都会在课本上学到很多,但真正重要的是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起来,用实际行动切实践行好“四力”原则,要把脚力抵达更多平时不被关注和注意到的群体,深入基层,用报道来推动问题解决、社会进步,彰显新时代新闻人的勇气担当和人民情怀。

【篇三】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

  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这就需要媒体人恪守本职,永记初心。

  突发事件报道是各大媒体的必争之地,更能检验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职业作风。突发事件短时间蕴含着爆炸性的信息,迅速成为聚焦全国,是一种富含极大信息量的新闻。大时代需要大文章,在面对重大事件时,需要记者扎根一线,在实践中追寻新闻真相。并且强化理论,把准站位凸显思想力量,用自己的学识和创意带给大众优质的内容。在疫情的至暗时刻,记者不去的理由可以有千万条,但去的理由只有一条:忠实履职。多家媒体深入一线,跟进报道。新闻工作者们临危受命,和白衣天使们并肩逆行,深入红线,不断报道,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山河无恙。在此期间,媒体人拍下了无数的触目瞬间,还原了最真实的现场感,带来了太多感人的故事。

  镜头背后的媒体人,为自己的职业使命而战,以善良为原则传播真实。作为未来的新闻人,我们应该牢记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担当,遵守真实原则,还原事实真相,在舆论风波中始终引导正确导向。在坚持正面报道的同时,将回应社会热点作为正确引导舆论的着力点。当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纷杂的信息时,更要保持媒体人的敏感度,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牢记媒体在疫情中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在面对重大事件的报道,抓取典型人物来弘扬主流价值。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典型人物就是时代精神的重要代表,新闻媒体把典型人物报道作为弘扬主流价值的有效手段,以小见大,更能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各种移动终端的发展,新媒体舆论监督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媒体人需要放大舆论监督的正面传播价值。在面对不公现象时,新闻人不能失语。舆论监督的选题,要坚持其公共的传播价值,关乎公众的切身利益,结合深度报道,将舆论监督推向新高度。

  另外,作为一个媒体人,除了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支撑,还需要具有人文关怀。媒体作为道德风尚的倡导者、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先进价值观的传播者,应当要认真地承担起人文关怀的重要责任。报道的内容不仅要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和观众,更要富有人情味,遍洒正能量。尊重困难群体与弱势群体的感情,是媒体人应该具有的温度,要让受众真切感受到媒体报道的温暖和正能量。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需要媒体人理解国情,理解当前传播业的深刻变化,才能更好地把握成为祖国需要的优秀新闻传播人才。媒体人需要坚持正确新闻取向以及政治方向,才能有效提升引导能力,坚持内容为王,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写出新闻精品。

【篇四】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

  不到现场不写稿,这是人民日报记者的一条铁律。人民日报新闻协调部的xx向我们讲述到。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是新思想产生的温床。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更是要做到细而有节,贴合主题,多余的事不写,多余的话不说。人民日报的头版“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系列报道就是采用亲历者、当事人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报道,获得积极的成效。报道刊发后反响强烈,累计网络浏览量超过3亿,20-年获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从讲堂中我学习到佳作难得,重大主题报道的成功也很难,既不像突发新闻的天生有料,也不像评论那样可以一鸣惊人,做不好非常容易陷入一种无人理睬的窘境。重大主题报道块头大、跨度大、宏观性强、综合性强,不好掌握。xx总结道,重大主题报道写不好,通常是因为掉入了以下四个陷阱当中。其一是没料,沦为材料的复印机。通篇文件表述连例子都是干干巴巴的,只有重大事件中的知识点,却没有让人回味的记忆点。其二是没有“魂”,沦为“历史的复读机”。看上去旁征博引,纵古论今,但细看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事物的成因缺乏探究,或究之不深,对变化的规律缺乏揭示。其三是没有“骨”,沦为“拼凑的故事汇”。左拼右凑,松松垮垮,缺乏提纲,没有逻辑统摄,缺少结构铺排,只见物理组合,不见化学反应,故事一大堆,满篇皆闲话。其四是没有”气”,沦为”叙事的流水账”。重大主题报道需要叙事的大气魄和历史感。但大气魄不是大而无当,历史也不能过度拔高。”料、魄、骨、气”四个方面,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缺一不可,四者相得益彰。

  如何跳出重大主题报道报道中这四大陷阱,可以从四个问题入手,那就是”如何采、写什么、如何写、怎么说”,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怎么采就是怎么去收集素材;写什么,就是怎么去筛选素材;如何写,就是如何把握主题,而怎么说就是需要的表达问题。这四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新闻”四力”中”脚力、眼力、笔力、脑力”给出我们答案。”眼力”解决了”如何采”的基础问题,”眼力”解决了”写什么”的筛选问题,”脑力”解决了”如何写”的把握问题,”笔力”解决了”如何说”的表达问题。只有从这四个方面守正创新,才能够在收集最有价值的素材,确定最有价值的选题,创造最有价值的内容,书写出最有价值的语言,在做好对内宣传的同时,也做好对外传播。此次报道中有很多生动的小故事,鲜活的群众语言,是《人民日报》重大主题报道故事化创新的一次成功探索。

  作为即将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我,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给了我深刻的教育,现在的新闻工作者并不是以前单纯的“爬格子”工作,作为新时代的媒体工作者,我们要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努力成为一名全能记者,既能采又会编,又会拍又能写,熟练具备最基本的专业素质。结合新媒体时代的时代进步,增强“四力”迫在眉睫,这不仅是我们守正的途径,更是我们创新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理应承担起肩上的责任,正所谓“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是我始终牢记心中的至理名言,也将指引我永远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奉献微薄之力。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精选4篇

http://m.bjjpsf.com/xindetihui/144806/

分享

热门关注

永不消逝的电波观后感200字范文(精选5篇)

观后感

读书的力量纪录片观后感400字汇编4篇

观后感

我们一起走过观后感(通用3篇)

观后感

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观后感精选五篇

观后感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300字范文(精选4篇)

观后感

假如国宝会说话观后感500字精选四篇

观后感

乡土中国观后感800字高中【3篇】

观后感

观看我和我的祖国的观后感【汇编五篇】

观后感

小官大腐警示录观后感锦集四篇

观后感

抗美援朝观后感400字集合6篇

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