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党课小故事讲稿范文七篇

2022-04-26   来源:党课发言讲稿

2021年2月1日下午,与民主党派中央委员会习近平、工商联负责人、党外人士代表欢聚一堂。习近平指出,中共中央2021年决定在全党中贯彻党的历史学习和教育,激发全党不要忘记初衷,牢记其使命,不断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微党课小故事讲稿的文章7篇 ,欢迎品鉴!

【篇一】微党课小故事讲稿

  ____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纪检监察干部要全面实行党章赋予的职责,践行虔诚干净担当。

  不忘赤子初心,永葆虔诚本质。对党绝对虔诚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基本准则。周恩来总理入党之初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认定的主义1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扬奔走。”虔诚终究要体现于行。各级纪委要切实增强“4个意识”,勇于叫真、勇于斗争,坚决同各种违背党章党规、破坏践踏党的纪律的行动作斗争;要紧扣管党治党重点,聚焦政治责任,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的落实;要坚持零容忍态度不变,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高悬惩治利剑。要立足当前,应用好“4种形态”,着力解决不担当、不负责,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以实际成效兑现对党虔诚的神圣许诺。

  不忘纯洁初心,严守干净底线。纯洁性是1个政党的生命,是1名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质。行动干净从心开始,心中天真念,行动就端正;心中有戒律,行动有所止。随着纪检监察机关履职能力的增强和权威性、影响力的提高,纪检监察干部愈来愈遭到关注,遭到的诱惑也愈来愈多,被拉拢腐蚀乃至被“围猎”的风险在增加。在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情势下,纪检监察干部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感,深入投身“两学1做”学习教育,把干净作为安身立命的“主线条”、修身立业的“压舱石”,习惯在监督下推动工作,多听大众的呼声,多看媒体的建议,多思社会的评价,从监督、批评中汲取营养,不断纯洁本身的党性,保持清廉初心。

  不忘公仆初心,切实担当为民。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融入血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变主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起来,依托广大人民大众的气力是最大的宝贝。回顾党的历史,不论是在哪一个时期、哪一个阶段,共产党总是把人民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第1位。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权利,是让我们“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纪检监察干部要建立正确的政绩观,想清楚“为谁干事,怎样干事”,弄明白“寻求甚么政绩,怎样寻求政绩”,时刻把执纪为民、服务大众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动身点和落脚点,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做到大众的事再小,也要当做大事来办;再难,也要全力以赴去办,增强大众的取得感,努力在拼搏担当中,实现自我价值与党的事业、纪检监察事业共同发展。

【篇二】微党课小故事讲稿

  一把镰刀,一把锤头(斧头),简单普通的两种劳动工具,组在一起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党徽;在红色旗面的左上角,缀着金黄色党徽图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共产党党旗。

  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有着深刻的、独特的中国特色寓意。最初,旗面红色是代表革命,党徽黄色象征光明;锤子、镰刀为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自1996年9月,经中央批准,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共共产党党旗党徽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对中共共产党党旗党徽的含义有了更加完备的解释:红色象征革命,黄色的锤子、镰刀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共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党旗党徽并不是随即形成的,而是随着革命斗争的发展和需要,逐步形成和确定的。

  共产党成立时,共产党的发起者们还来不及将一个崭新的革命党应具有的一切考虑周全,一切都顺从简便易行的原则。由于有俄国共产党人的帮助和参与,党的会议上多用苏维埃旗帜或马克思、列宁画像;党组织开会时,需要有自己的党旗,可是自己的党旗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当时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党旗自然要与列宁创建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旗帜一致,即苏维埃旗帜。因此,从中国共产党早期所打出的旗帜式样看,其雏形显然来源于列宁创建的苏联的旗帜。所以,当时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属于自己制作的、独立的党旗,而是由各级党组织模仿联共党旗的样式制作的,具体样式不尽相同,但基本规格大同小异:左上角绘有金色的镰刀和锤子,并在上方有一颗金边红色五角星的红旗。这种旗帜的含义,普遍的解释是:锤子象征工人阶级,镰刀象征农民阶级,两者组合,是工农联盟的标志,也是共产党的标志。五角星既象征工、农每一只手的五指(劳动力),亦代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红色是革命的颜色,黄色则是革命光芒的颜色。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于强调国共合作,处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一直打着代表国名党的“青天白日旗”。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次起义是在“主义不变、旗帜不变、纲领不变、组织不变”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由于起义的准备比较仓促,并没有打出中国共产党自己的一面旗帜来,打的还是国名党的“青天白日旗”。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上关于要不要继续举国民党旗,共产党人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抛弃国民党旗帜”的意见,但支持者甚少。会议最后虽然确定了发动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名党反动派的方针,但大多数人依然主张用国名党的旗帜。出于对革命形势的清醒认识,毛泽东一直坚持自己的主张,并在多次会议上反复提出有关旗帜的问题,在给党中央的信中写道:“国民党的旗帜已成军阀的旗帜,只有共产党的旗帜才是人民的旗帜”。并强调指出:“在工农苏维埃的时候,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帜了,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帜......立刻坚决的树立红旗。”但是,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认可。

  中国共产党真正亮出自己的第一面旗帜,出现在1927年9月毛泽东组织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中。这面新设计的旗帜用一大块鲜红的布制作,旗帜的中央缝着一个黄色的五角星,在五角星的中心位置,画着象征工农的镰刀和斧头。在白色裤上,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此旗帜由何长工等人设计制作,何长工?后来回忆说:“第一师成立后,我和杨立三同志负责筹办部队的印章、旗帜。这样,我们第一次打起了工农革命军的红旗。”由此可以看到,在中国革命史上,是先有工农革命军的军旗,后有中国共产党的党旗。

  1927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临时政治局会议,明确宣布放弃国名党的旗帜,正式提出了建立苏维埃的口号。10月15日,中共南方局、广东省委联席会议通过《中共广东省委第十四号通告:最近工作纲领》,明确指出:“废除国民革命军的名义,改称工农革命军;废除青天白日旗,改用红旗,以斧、镰为标志?。”这是中共党的领导机关第一次作出的关于党旗上有“斧头镰刀”标志的正式决定。在以后的革命历程中,斧头被逐渐更改确立为锤头。

  中共党旗图案“用红旗,以斧、镰为标志”的范式,基本框定了党旗党徽的轮廓和构成要素。由此可见“斧头镰刀”的式样,并非由中国共产党人独自创新发明,而是移植于俄共(布),或者说是以俄共(布)为模板而形成的。

  1942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延安召开,对党旗式样作出决定:“中共党旗式样,宽阔为三与二之比,左角上为黄色斧头镰刀,无五角星,旗底色为红色。委托中央办公厅制一批标准党旗,分发各主要机关。”至此,中国共产党第一批制式党旗随机在延安诞生。当时制作的标准党旗规定为红色,横120厘米,竖80厘米,左上角中间(全旗四分之一处)为黄色“斧头镰刀”交叉组成的党徽图案,其直径为30厘米。旗杆套为白色,宽6.5厘米(旗杆套不包括在整面旗的尺度内)。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正式确定党旗的式样。

  从1921年7月到1942年4月,长达21年的时间里,党旗党徽上的图案,既出现过“镰刀斧头”,也出现过“镰刀锤头”,一直处在变动的、不规范的状态中。

  中国共产党的初创时期,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国情出发,在党旗党徽图案设计上曾以“斧头”图案代表中国手工业者,以“镰刀”图案代表农民。建党以后,由于受苏联的影响,中共党旗党徽上的图案,既出现过“镰刀斧头”,也出现过“镰刀锤头”。

  1927年,毛泽东在《西江月·秋收起义》中写道:“军交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说明当时的旗帜上以“镰刀斧头”为图案标识。

  1933年4月,中共中央研究决定,把党旗党徽中的“斧头”图案调整成为“锤子”图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苏维埃群众团体及红军旗帜印信式样》,其中对军旗的式样做了详细的更改说明,并下发了军旗图式,规定旗的右上方为一五角星,旗中间为交叉的“镰刀锤子”,旗的三边有旗须,旗杆处有二寸三分的白布书写部队番号。同时规定五角星和“镰刀锤子”一律用金黄色。这种军旗一般称为“三三式”军旗。此后,中国工农红军军旗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的旗帜,都相应地做了改变。由于当时战争频繁,不久,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遭到惨败,中央红军被迫开始战略大转移,党旗党徽中“斧头”变“锤子”的决定并未在全党全军得到贯彻执行。以至于在长征路上、在陕北等各根据地,“斧头”与“锤子”仍然混用;以至于在后来的中共中央文件中仍然出现“镰刀斧头”的提法。

  众多历史文献表明,在土地革命时期,“镰刀斧头”可谓是党徽的代名词,被普遍认可。著名的楹联“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最早出现在1933年9月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在四川兴文县也出现过此楹联。这副楹联,对广为宣传“镰刀斧头”的形象记忆,有着深刻的历史影响。

  1945年4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大会主席台幕布正中,悬挂着毛泽东和朱德的画像。在画像下方的图案中,中间缀有中国共产党党徽:铁锤镰刀,稻穗和麦穗围绕着它。画像两边,分别斜插着六面红色的缀有铁锤镰刀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大会主席台幕布正中,悬挂着毛泽东和朱德的画像。在画像下方的图案中,中间缀有中国共产党党徽:铁锤镰刀,稻穗和麦穗围绕着它。画像两边,分别斜插着六面红色的缀有铁锤镰刀的中国共产党党旗。

  尽管三年前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中国共产党党旗式样所作出的“斧头镰刀”的决定,但在党的“七大”会场上及在此前后各抗日根据地所出现的中共党旗党徽图案,基本上都统一于“锤头镰刀”,已经鲜见“斧头镰刀”图案。红色旗面、黄色铁锤和镰刀组成的图案,构成了党旗的基本框架,这种基本式样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4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在会场的主席台中央,十分醒目地挂着两面党旗,旗上庄重地写着“中国共产党”五个大字。据当时负责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的杨尚昆后来回忆: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央有关同志曾经讨论,设计一面党旗,用红底衬金黄色镰刀锤头,加上“中国共产党”字样。会议便按照这种标准进行布置。会议期间,大家又提到共产国际的旗帜和镰刀锤头,认为我们加上“中国共产党”这不太好。这样,以后的党旗又去掉了这几个字。

  不久,正当中国共产党即将取得解放战争全面胜利的时候,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发布了《关于入党仪式所用党旗尺寸的规定》,其中对党旗的制作定下了规范:“暂规定宽八十厘米,横一百二十厘米之红旗,左上角的中间为黄色镰刀、锤头,其直径为三十厘米。党旗旗杆左套为白色,宽为六点五厘米,亦即旗面横长十八分之一强。旗杆样式与矛头与军旗制法相同。”

  同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函复军委总政治部“同意在党旗未统一规定前按暂行规定之样式试用”。

  1951年6月17日,中央曾对华东局关于党旗式样的请示予以批复:“在党中央未正式规定出党旗的统一式样以前,在党的三十周年纪念时,各地可按旧例,一律采用红旗加镰刀锤头,不必在旗上加中国共产党等字。

  1995年4月,中央责成中央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1996年9月,经中央批准,中央办公厅印发了这个《规定》。《规定》共12条,它对党旗党徽的性质、式样、规格、制作和使用等都做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并附有党旗党徽的标准图案和制法说明。《规定》指出:“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

  直至1996年9月21日,中共中央进一步正式定下党旗规范,并更加完善地规范了党旗党徽的样式和使用。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党徽党旗制度已基本健全,党徽党旗的生产、销售和配备、使用初步规范,把党徽党旗写入党章的时机已经成熟。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增加了党徽党旗一章,分别对党徽图案、党旗图案和党徽党旗的性质以及制作和使用党徽党旗等做了明确规定,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党的各级组织和每一个党员都要维护党徽党旗的尊严。要按照规定制作和使用党徽党旗。”

  党的十六大把党徽党旗的规定写进党章,使党徽党旗更具权威性,也使党章更加完整和规范。这对于增强党员的光荣感、使命感,对于增强党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篇三】微党课小故事讲稿

  1963年1月1日,焦裕禄收到群众来信,反映个别干部的问题。他走访调查后很气愤:“少数人已没有一点共产党员的气味了,他们的所作所为和过去的地主、伪保长无大区别,简直坏极了!”

  关于“共产党员的气味”,早在1942年5月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批评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入党的党员时就已提及:“有些人就是一辈子也没有共产党员的气味,只有离开党完事。”

  显而易见,没有“气味”的党员一定是思想上没入党的不合格党员。那么,合格的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气味”该是什么“味”呢?

  书香味。党章中党员“八项义务”第一项讲的就是学习。学习,离不开读书。有了书香味,乏味的理论学起来便有了滋味。2015年4月7日,人民日报开设“干部谈读书”栏目,倡导领导干部把读书作为一种工作方式,巩固立身之本、夯实从政之基。书香长相伴,书卷气弥漫。书香之“香”,一定不是“胭脂飘香”“文玩沉香”。从来读书长精神,有书卷气的党员,往往会远离庸俗之气、浮躁之气;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书卷气的党员领导干部,通常会涵养浩然之气、党性之气。当然,惯用图书装点门面,不管藏书多经典,也顶多算是理论脱离实际、思维背离行为、思想远离修为的附庸风雅,毫无书香味可言。

  泥土味。1958年,彭德怀到湖南湘潭考察农村工作,在听取村干部汇报时,还时常脱鞋下田察看农民耕作,脚底下沾满了泥土的清香。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尝风沙五味杂陈,闻泡桐悟百味人生,察民情踏遍兰考大地。“泥土味”源自党员对党的宗旨的自觉践行和对群众的深情厚谊,鞋上不沾泥、身上不沾土的干部肯定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只有放下架子、甩开膀子、俯下身子接地气,多“脱鞋下田”,多闻“泥土味”,把脚印留在基层、把汗水流在基层、把好评印记在官兵心里,方能散发出共产党员的芬芳“气味”。

  清贫味。“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翻开党史,老一辈革命家甘守清贫的故事不胜枚举。革命战争年代,方志敏同志被俘后敌人“一个铜板都没搜出”,几套旧的汗褂裤,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就算是他全部的财产了。反观有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在各种诱惑面前“变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甘于清贫。满身铜臭,搞臭味相投的“小圈子”必然不是共产党人的“气味”。共产党人只有守住清贫,才能心底无私,这是共产党人永远追求、永远信守的高尚品德。甘于清贫,共产党人的清廉味才会愈发清新。

  硝烟味。党内生活,同志之间弥漫“硝烟味”也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气味。无论真刀真枪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辣味十足的民主评议,还是常态化的咬耳扯袖,殷殷诤言体现的都是党组织和同志的关爱。投身改革,拭去心底的浮躁,心无旁骛抓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这样的党员离一线最近。

  党员的气味就是党性的味道。网络上流行“主要看气质”,流行“颜值担当”,而党员的气味就是党员最好的气质,体现党性担当。

  党性多强,党员的气味就有多浓!一名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的党员,“气味”最纯正!

【篇四】微党课小故事讲稿

  下面让我们来分享一张照片,我相信啊大家都看到过这张照片,照片中这位父亲为儿子打着伞,自己却被大雨淋湿了全身,这一幕在被网友拍到之后在短短的13个小时之内就感动了全球两百五十万人。
  有人说这幅照片的关键词是溺爱,也有人说这幅照片的关键词是无私,但是我看到的是担当。这位父亲左手拿着公文包是对事业的敬泽,被大雨淋湿的后背是对家庭的背负,而为儿子举起的伞,是对未来的期许。原来啊,担当可以是这样的一种姿态,那么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担当的姿态。
  第一种姿态“蹲”,将身心沉下,让责任落地。你们知道凌晨四点的洛杉矶是什么样子的吗,当一位记者问NBA巨星科比布兰特为什么如此成功时,他这么回答道:满天星星,寥落的星光,行人很少。那么我想问,你们见过凌晨四点,我们城市的街头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她叫杨桂萍,在21岁的时候就成为了一名环卫工人,至今已经在环卫岗位上工作了整整27年,她被人笑话过,但他依然坚持每天凌晨四点上班,晚上八点下班,兢兢业业,守住本职,在这27年的时间里,他的考勤本上全部满勤。她无数次的挥动扫把,无数次的蹲下身子捡起地上的垃圾,她用勤劳的双手将一件小事做到了极致,在最平凡的岗位上担当起了一份重要的责任。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将本职做到极致,这个社会显然变得越来越浮躁,大多数的我们欠自己一份专注,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时常告诉自己,沉下心,甘于寂寞,不争功名,踏足平凡,甘担当。
  第二种姿态“抬”,将胸部挺起,让双肩扛担。抬起头,你会享受到一股来自胸口的自信,你会发现,创新的思维在头顶盘旋。在创新领域,手机巨头乔布斯不得不提,因为在座的大多数都手握着她的苹果手机。但是你手机的前置摄像头有800的像素了吗?这款手机就拥有这个功能,它就是我国国产手机的强有力代表——华为。华为手机不断在自主创新上下苦功,并且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或将开始挑战苹果。华为——为中华民族而作为,华为——华夏儿女为华夏。创新就是一种责任担当,在风云际会的今天,我们要让自己在社会上昂首挺胸,要让中国在世界平台上享有更多的话语权,我们就需要担当起一份创新的责任。作为一名年青人,我时常告诉自己,抬起头颅,扬起脸;勤于思考,精于本职;自信创新,善担当。
  第三种姿态“冲”,将脚步迈开,让青春迎风。如果我回不来了,我爸就是你爸。这是2015年8月12日,转发在朋友圈内的一段对话截图。而这句话,正是奉命参与天津塘沽爆炸的消防员在接到指令后,对自己兄弟讲的一句话,在事故发生后,我们的消防官兵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灭火及救援,世界上最帅的逆行。每一个背影都是一个故事,每往前迈出一步,都是对责任担当最好的诠释,我无法猜测,当他们走向火场,看着熊熊烈火在眼前燃烧的时候,他们在想什么,我只看到的是每一个背影上写着的两个字:担当!那一刻,他们用勇于担当的精神,兑现着对百姓的承诺。当然,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无数的艰难险阻,作为一名税务青年,我时常告诉自己:迈开脚步向前冲,勇于拼搏,不畏艰险,燃烧青春,勇担当。蹲下去,积蓄力量,抬起头,看清前路,冲上前,奔向明天,亲爱的同志们,税务新时代的发令枪已经打响,站在起跑线上的我们,是否都已经做好准备。
  甘于担当,善于担当,勇于担当,对于我们年轻党员来讲,担当就是这样一种姿态,让我们演绎一个完美的起跑姿势,承载一路年轻的担当精神,奔向伟大的中国梦,谢谢大家。

【篇五】微党课小故事讲稿

  一把镰刀,一把锤头(斧头),简单普通的两种劳动工具,组在一起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党徽;在红色旗面的左上角,缀着金黄色党徽图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共产党党旗。

  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有着深刻的、独特的中国特色寓意。最初,旗面红色是代表革命,党徽黄色象征光明;锤子、镰刀为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自1996年9月,经中央批准,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共共产党党旗党徽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对中共共产党党旗党徽的含义有了更加完备的解释:红色象征革命,黄色的锤子、镰刀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共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党旗党徽并不是随即形成的,而是随着革命斗争的发展和需要,逐步形成和确定的。

  共产党成立时,共产党的发起者们还来不及将一个崭新的革命党应具有的一切考虑周全,一切都顺从简便易行的原则。由于有俄国共产党人的帮助和参与,党的会议上多用苏维埃旗帜或马克思、列宁画像;党组织开会时,需要有自己的党旗,可是自己的党旗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当时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党旗自然要与列宁创建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旗帜一致,即苏维埃旗帜。因此,从中国共产党早期所打出的旗帜式样看,其雏形显然来源于列宁创建的苏联的旗帜。所以,当时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属于自己制作的、独立的党旗,而是由各级党组织模仿联共党旗的样式制作的,具体样式不尽相同,但基本规格大同小异:左上角绘有金色的镰刀和锤子,并在上方有一颗金边红色五角星的红旗。这种旗帜的含义,普遍的解释是:锤子象征工人阶级,镰刀象征农民阶级,两者组合,是工农联盟的标志,也是共产党的标志。五角星既象征工、农每一只手的五指(劳动力),亦代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红色是革命的颜色,黄色则是革命光芒的颜色。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于强调国共合作,处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一直打着代表国名党的“青天白日旗”。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次起义是在“主义不变、旗帜不变、纲领不变、组织不变”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由于起义的准备比较仓促,并没有打出中国共产党自己的一面旗帜来,打的还是国名党的“青天白日旗”。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上关于要不要继续举国民党旗,共产党人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抛弃国民党旗帜”的意见,但支持者甚少。会议最后虽然确定了发动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名党反动派的方针,但大多数人依然主张用国名党的旗帜。出于对革命形势的清醒认识,毛泽东一直坚持自己的主张,并在多次会议上反复提出有关旗帜的问题,在给党中央的信中写道:“国民党的旗帜已成军阀的旗帜,只有共产党的旗帜才是人民的旗帜”。并强调指出:“在工农苏维埃的时候,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帜了,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帜......立刻坚决的树立红旗。”但是,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认可。

  中国共产党真正亮出自己的第一面旗帜,出现在1927年9月毛泽东组织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中。这面新设计的旗帜用一大块鲜红的布制作,旗帜的中央缝着一个黄色的五角星,在五角星的中心位置,画着象征工农的镰刀和斧头。在白色裤上,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此旗帜由何长工等人设计制作,何长工?后来回忆说:“第一师成立后,我和杨立三同志负责筹办部队的印章、旗帜。这样,我们第一次打起了工农革命军的红旗。”由此可以看到,在中国革命史上,是先有工农革命军的军旗,后有中国共产党的党旗。

  1927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临时政治局会议,明确宣布放弃国名党的旗帜,正式提出了建立苏维埃的口号。10月15日,中共南方局、广东省委联席会议通过《中共广东省委第十四号通告:最近工作纲领》,明确指出:“废除国民革命军的名义,改称工农革命军;废除青天白日旗,改用红旗,以斧、镰为标志?。”这是中共党的领导机关第一次作出的关于党旗上有“斧头镰刀”标志的正式决定。在以后的革命历程中,斧头被逐渐更改确立为锤头。

  中共党旗图案“用红旗,以斧、镰为标志”的范式,基本框定了党旗党徽的轮廓和构成要素。由此可见“斧头镰刀”的式样,并非由中国共产党人独自创新发明,而是移植于俄共(布),或者说是以俄共(布)为模板而形成的。

  1942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延安召开,对党旗式样作出决定:“中共党旗式样,宽阔为三与二之比,左角上为黄色斧头镰刀,无五角星,旗底色为红色。委托中央办公厅制一批标准党旗,分发各主要机关。”至此,中国共产党第一批制式党旗随机在延安诞生。当时制作的标准党旗规定为红色,横120厘米,竖80厘米,左上角中间(全旗四分之一处)为黄色“斧头镰刀”交叉组成的党徽图案,其直径为30厘米。旗杆套为白色,宽6.5厘米(旗杆套不包括在整面旗的尺度内)。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正式确定党旗的式样。

  从1921年7月到1942年4月,长达21年的时间里,党旗党徽上的图案,既出现过“镰刀斧头”,也出现过“镰刀锤头”,一直处在变动的、不规范的状态中。

  中国共产党的初创时期,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国情出发,在党旗党徽图案设计上曾以“斧头”图案代表中国手工业者,以“镰刀”图案代表农民。建党以后,由于受苏联的影响,中共党旗党徽上的图案,既出现过“镰刀斧头”,也出现过“镰刀锤头”。

  1927年,毛泽东在《西江月·秋收起义》中写道:“军交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说明当时的旗帜上以“镰刀斧头”为图案标识。

  1933年4月,中共中央研究决定,把党旗党徽中的“斧头”图案调整成为“锤子”图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苏维埃群众团体及红军旗帜印信式样》,其中对军旗的式样做了详细的更改说明,并下发了军旗图式,规定旗的右上方为一五角星,旗中间为交叉的“镰刀锤子”,旗的三边有旗须,旗杆处有二寸三分的白布书写部队番号。同时规定五角星和“镰刀锤子”一律用金黄色。这种军旗一般称为“三三式”军旗。此后,中国工农红军军旗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的旗帜,都相应地做了改变。由于当时战争频繁,不久,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遭到惨败,中央红军被迫开始战略大转移,党旗党徽中“斧头”变“锤子”的决定并未在全党全军得到贯彻执行。以至于在长征路上、在陕北等各根据地,“斧头”与“锤子”仍然混用;以至于在后来的中共中央文件中仍然出现“镰刀斧头”的提法。

  众多历史文献表明,在土地革命时期,“镰刀斧头”可谓是党徽的代名词,被普遍认可。著名的楹联“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最早出现在1933年9月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在四川兴文县也出现过此楹联。这副楹联,对广为宣传“镰刀斧头”的形象记忆,有着深刻的历史影响。

  1945年4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大会主席台幕布正中,悬挂着毛泽东和朱德的画像。在画像下方的图案中,中间缀有中国共产党党徽:铁锤镰刀,稻穗和麦穗围绕着它。画像两边,分别斜插着六面红色的缀有铁锤镰刀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大会主席台幕布正中,悬挂着毛泽东和朱德的画像。在画像下方的图案中,中间缀有中国共产党党徽:铁锤镰刀,稻穗和麦穗围绕着它。画像两边,分别斜插着六面红色的缀有铁锤镰刀的中国共产党党旗。

  尽管三年前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中国共产党党旗式样所作出的“斧头镰刀”的决定,但在党的“七大”会场上及在此前后各抗日根据地所出现的中共党旗党徽图案,基本上都统一于“锤头镰刀”,已经鲜见“斧头镰刀”图案。红色旗面、黄色铁锤和镰刀组成的图案,构成了党旗的基本框架,这种基本式样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4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在会场的主席台中央,十分醒目地挂着两面党旗,旗上庄重地写着“中国共产党”五个大字。据当时负责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的杨尚昆后来回忆: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央有关同志曾经讨论,设计一面党旗,用红底衬金黄色镰刀锤头,加上“中国共产党”字样。会议便按照这种标准进行布置。会议期间,大家又提到共产国际的旗帜和镰刀锤头,认为我们加上“中国共产党”这不太好。这样,以后的党旗又去掉了这几个字。

  不久,正当中国共产党即将取得解放战争全面胜利的时候,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发布了《关于入党仪式所用党旗尺寸的规定》,其中对党旗的制作定下了规范:“暂规定宽八十厘米,横一百二十厘米之红旗,左上角的中间为黄色镰刀、锤头,其直径为三十厘米。党旗旗杆左套为白色,宽为六点五厘米,亦即旗面横长十八分之一强。旗杆样式与矛头与军旗制法相同。”

  同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函复军委总政治部“同意在党旗未统一规定前按暂行规定之样式试用”。

  1951年6月17日,中央曾对华东局关于党旗式样的请示予以批复:“在党中央未正式规定出党旗的统一式样以前,在党的三十周年纪念时,各地可按旧例,一律采用红旗加镰刀锤头,不必在旗上加中国共产党等字。

  1995年4月,中央责成中央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1996年9月,经中央批准,中央办公厅印发了这个《规定》。《规定》共12条,它对党旗党徽的性质、式样、规格、制作和使用等都做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并附有党旗党徽的标准图案和制法说明。《规定》指出:“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

  直至1996年9月21日,中共中央进一步正式定下党旗规范,并更加完善地规范了党旗党徽的样式和使用。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党徽党旗制度已基本健全,党徽党旗的生产、销售和配备、使用初步规范,把党徽党旗写入党章的时机已经成熟。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增加了党徽党旗一章,分别对党徽图案、党旗图案和党徽党旗的性质以及制作和使用党徽党旗等做了明确规定,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党的各级组织和每一个党员都要维护党徽党旗的尊严。要按照规定制作和使用党徽党旗。”

  党的十六大把党徽党旗的规定写进党章,使党徽党旗更具权威性,也使党章更加完整和规范。这对于增强党员的光荣感、使命感,对于增强党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篇六】微党课小故事讲稿

  一把镰刀,一把锤头(斧头),简单普通的两种劳动工具,组在一起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党徽;在红色旗面的左上角,缀着金黄色党徽图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共产党党旗。

  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有着深刻的、独特的中国特色寓意。最初,旗面红色是代表革命,党徽黄色象征光明;锤子、镰刀为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自1996年9月,经中央批准,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共共产党党旗党徽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对中共共产党党旗党徽的含义有了更加完备的解释:红色象征革命,黄色的锤子、镰刀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共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党旗党徽并不是随即形成的,而是随着革命斗争的发展和需要,逐步形成和确定的。

  共产党成立时,共产党的发起者们还来不及将一个崭新的革命党应具有的一切考虑周全,一切都顺从简便易行的原则。由于有俄国共产党人的帮助和参与,党的会议上多用苏维埃旗帜或马克思、列宁画像;党组织开会时,需要有自己的党旗,可是自己的党旗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当时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党旗自然要与列宁创建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旗帜一致,即苏维埃旗帜。因此,从中国共产党早期所打出的旗帜式样看,其雏形显然来源于列宁创建的苏联的旗帜。所以,当时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属于自己制作的、独立的党旗,而是由各级党组织模仿联共党旗的样式制作的,具体样式不尽相同,但基本规格大同小异:左上角绘有金色的镰刀和锤子,并在上方有一颗金边红色五角星的红旗。这种旗帜的含义,普遍的解释是:锤子象征工人阶级,镰刀象征农民阶级,两者组合,是工农联盟的标志,也是共产党的标志。五角星既象征工、农每一只手的五指(劳动力),亦代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红色是革命的颜色,黄色则是革命光芒的颜色。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于强调国共合作,处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一直打着代表国名党的“青天白日旗”。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次起义是在“主义不变、旗帜不变、纲领不变、组织不变”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由于起义的准备比较仓促,并没有打出中国共产党自己的一面旗帜来,打的还是国名党的“青天白日旗”。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上关于要不要继续举国民党旗,共产党人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抛弃国民党旗帜”的意见,但支持者甚少。会议最后虽然确定了发动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名党反动派的方针,但大多数人依然主张用国名党的旗帜。出于对革命形势的清醒认识,毛泽东一直坚持自己的主张,并在多次会议上反复提出有关旗帜的问题,在给党中央的信中写道:“国民党的旗帜已成军阀的旗帜,只有共产党的旗帜才是人民的旗帜”。并强调指出:“在工农苏维埃的时候,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帜了,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帜......立刻坚决的树立红旗。”但是,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认可。

  中国共产党真正亮出自己的第一面旗帜,出现在1927年9月毛泽东组织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中。这面新设计的旗帜用一大块鲜红的布制作,旗帜的中央缝着一个黄色的五角星,在五角星的中心位置,画着象征工农的镰刀和斧头。在白色裤上,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此旗帜由何长工等人设计制作,何长工后来回忆说:“第一师成立后,我和杨立三同志负责筹办部队的印章、旗帜。这样,我们第一次打起了工农革命军的红旗。”由此可以看到,在中国革命史上,是先有工农革命军的军旗,后有中国共产党的党旗。

  1927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临时政治局会议,明确宣布放弃国名党的旗帜,正式提出了建立苏维埃的口号。10月15日,中共南方局、广东省委联席会议通过《中共广东省委第十四号通告:最近工作纲领》,明确指出:“废除国民革命军的名义,改称工农革命军;废除青天白日旗,改用红旗,以斧、镰为标志‚。”这是中共党的领导机关第一次作出的关于党旗上有“斧头镰刀”标志的正式决定。在以后的革命历程中,斧头被逐渐更改确立为锤头。

  中共党旗图案“用红旗,以斧、镰为标志”的范式,基本框定了党旗党徽的轮廓和构成要素。由此可见“斧头镰刀”的式样,并非由中国共产党人独自创新发明,而是移植于俄共(布),或者说是以俄共(布)为模板而形成的。

  1942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延安召开,对党旗式样作出决定:“中共党旗式样,宽阔为三与二之比,左角上为黄色斧头镰刀,无五角星,旗底色为红色。委托中央办公厅制一批标准党旗,分发各主要机关。”至此,中国共产党第一批制式党旗随机在延安诞生。当时制作的标准党旗规定为红色,横120厘米,竖80厘米,左上角中间(全旗四分之一处)为黄色“斧头镰刀”交叉组成的党徽图案,其直径为30厘米。旗杆套为白色,宽6.5厘米(旗杆套不包括在整面旗的尺度内)。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正式确定党旗的式样。

  从1921年7月到1942年4月,长达21年的时间里,党旗党徽上的图案,既出现过“镰刀斧头”,也出现过“镰刀锤头”,一直处在变动的、不规范的状态中。

  中国共产党的初创时期,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国情出发,在党旗党徽图案设计上曾以“斧头”图案代表中国手工业者,以“镰刀”图案代表农民。建党以后,由于受苏联的影响,中共党旗党徽上的图案,既出现过“镰刀斧头”,也出现过“镰刀锤头”。

  1927年,毛泽东在《西江月·秋收起义》中写道:“军交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说明当时的旗帜上以“镰刀斧头”为图案标识。

  1933年4月,中共中央研究决定,把党旗党徽中的“斧头”图案调整成为“锤子”图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苏维埃群众团体及红军旗帜印信式样》,其中对军旗的式样做了详细的更改说明,并下发了军旗图式,规定旗的右上方为一五角星,旗中间为交叉的“镰刀锤子”,旗的三边有旗须,旗杆处有二寸三分的白布书写部队番号。同时规定五角星和“镰刀锤子”一律用金黄色。这种军旗一般称为“三三式”军旗。此后,中国工农红军军旗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的旗帜,都相应地做了改变。由于当时战争频繁,不久,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遭到惨败,中央红军被迫开始战略大转移,党旗党徽中“斧头”变“锤子”的决定并未在全党全军得到贯彻执行。以至于在长征路上、在陕北等各根据地,“斧头”与“锤子”仍然混用;以至于在后来的中共中央文件中仍然出现“镰刀斧头”的提法。

  众多历史文献表明,在土地革命时期,“镰刀斧头”可谓是党徽的代名词,被普遍认可。著名的楹联“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最早出现在1933年9月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在四川兴文县也出现过此楹联。这副楹联,对广为宣传“镰刀斧头”的形象记忆,有着深刻的历史影响。

  1945年4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大会主席台幕布正中,悬挂着毛泽东和朱德的画像。在画像下方的图案中,中间缀有中国共产党党徽:铁锤镰刀,稻穗和麦穗围绕着它。画像两边,分别斜插着六面红色的缀有铁锤镰刀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大会主席台幕布正中,悬挂着毛泽东和朱德的画像。在画像下方的图案中,中间缀有中国共产党党徽:铁锤镰刀,稻穗和麦穗围绕着它。画像两边,分别斜插着六面红色的缀有铁锤镰刀的中国共产党党旗。

  尽管三年前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中国共产党党旗式样所作出的“斧头镰刀”的决定,但在党的“七大”会场上及在此前后各抗日根据地所出现的中共党旗党徽图案,基本上都统一于“锤头镰刀”,已经鲜见“斧头镰刀”图案。红色旗面、黄色铁锤和镰刀组成的图案,构成了党旗的基本框架,这种基本式样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4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在会场的主席台中央,十分醒目地挂着两面党旗,旗上庄重地写着“中国共产党”五个大字。据当时负责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的杨尚昆后来回忆: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央有关同志曾经讨论,设计一面党旗,用红底衬金黄色镰刀锤头,加上“中国共产党”字样。会议便按照这种标准进行布置。会议期间,大家又提到共产国际的旗帜和镰刀锤头,认为我们加上“中国共产党”这不太好。这样,以后的党旗又去掉了这几个字。

  不久,正当中国共产党即将取得解放战争全面胜利的时候,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发布了《关于入党仪式所用党旗尺寸的规定》,其中对党旗的制作定下了规范:“暂规定宽八十厘米,横一百二十厘米之红旗,左上角的中间为黄色镰刀、锤头,其直径为三十厘米。党旗旗杆左套为白色,宽为六点五厘米,亦即旗面横长十八分之一强。旗杆样式与矛头与军旗制法相同。”

  同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函复军委总政治部“同意在党旗未统一规定前按暂行规定之样式试用”。

  1951年6月17日,中央曾对华东局关于党旗式样的请示予以批复:“在党中央未正式规定出党旗的统一式样以前,在党的三十周年纪念时,各地可按旧例,一律采用红旗加镰刀锤头,不必在旗上加中国共产党等字。

  1995年4月,中央责成中央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1996年9月,经中央批准,中央办公厅印发了这个《规定》。《规定》共12条,它对党旗党徽的性质、式样、规格、制作和使用等都做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并附有党旗党徽的标准图案和制法说明。《规定》指出:“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

  直至1996年9月21日,中共中央进一步正式定下党旗规范,并更加完善地规范了党旗党徽的样式和使用。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党徽党旗制度已基本健全,党徽党旗的生产、销售和配备、使用初步规范,把党徽党旗写入党章的时机已经成熟。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增加了党徽党旗一章,分别对党徽图案、党旗图案和党徽党旗的性质以及制作和使用党徽党旗等做了明确规定,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党的各级组织和每一个党员都要维护党徽党旗的尊严。要按照规定制作和使用党徽党旗。”

  党的十六大把党徽党旗的规定写进党章,使党徽党旗更具权威性,也使党章更加完整和规范。这对于增强党员的光荣感、使命感,对于增强党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篇七】微党课小故事讲稿

  (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遗失了方向
  和道路。中国关工委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的“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就是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顾秀莲主任在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深刻阐明了活动的重大意义、内容和做法,为开展活动指明了方向。广西正按照中国关工委的部署,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在八桂全面展开。
  (二)
  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流淌着红色基因。红色基因内涵是什么?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熔铸锻造的伟大精神,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百色起义精神等;建设时期的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特区拓荒牛精神;新时期创业精神、孔繁森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女排精神以及带有综合性质的中国精神,等等。在岁月的长河里,无数英烈前仆后继,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促进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无数共产党人、无数仁人志士,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不懈奋斗,无私奉献。他们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构筑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这都是红色基因。
  我们广西这片土地同样流淌着红色基因。广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广西是一片红土地。自治区人民政府认定的革命老区县有85个,老区乡镇777个。老区面积156549.4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66.14%。据不完全统计,革命战争年代参军参战369813人,支援前线1739143人,被杀害群众203991人,有名有姓被追认为革命烈士21094人,还有很多很多无名烈士。光是韦拔群一家就牺牲了17人。广西这片红土地孕育了多少伟大的历史事件,孕育了多少伟大的历史人物。1929年12月11日,也就是89年前,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了百色起义,后来又领导了龙州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创建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同时锻造了“百折不挠,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团结奋斗”的百色起义精神。百色起义20周年后,也就是1949年12月11日,红旗插上凭祥镇南关(现在的友谊关),广西全境解放。整整20年,不多一天,不少一天。莫文骅将军参加百色起义时担任红七军参谋,以后与红七军转战江西,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解放战争又随军南下,参加解放广西的战斗。后来他写了一本书《二十年打个来回》。历史是兴衰,也是命运。历史也许是偶然,历史更是必然。历史总是由这样的若干瞬间组成的,历史更是由这样的若干瞬间影响的。习近平总书记曾饱含深情地讲:革命老区是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吸取智慧和力量。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日,1949年12月11日广西解放日,后来,自治区党委作出决定,12月11日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日。12月11日,是书写历史的日子,12月11日,是红色的日子。从百色起义、龙州起义走出来的人,许多成了共和国的栋梁。邓小平同志成为我们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韦国清同志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张云逸同志成为共和国十名开国大将之一,20人成为共和国开国将军,22人成为省部级领导。其中有7人担任过省委书记、省长、国务院部长。这真是将星璀灿,英雄辈出。也有不少人成为百岁老人。这正如共产党人老祖宗说的那句话:“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正如《长征红歌》那句诗:“革命理想高于天。”我觉得这都是我们宝贵的红色基因。我在百色地区工作时,有幸参加百色起义纪念馆的建设。到了韦国清家、张云逸家等老将军家里征集革命文物。那时,莫文骅将军、吴西将军还健在,在访谈中,我亲身感受到这些出生入死的老将军对广西这片红土地的深情和牵挂,对广西父老乡亲们的深情和牵挂,对年青一代接好红色革命班的嘱托和期望。老将军或老将军的亲属们把许多珍贵的文物捐献给百色起义纪念馆,大家在参观时会看到了。我们常常为之感动。回来后,我写了一篇散文《将军悠悠右江情》,发表在广西日报上,许多人看了都说好感动。
  (三)
  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活动中,要“讲好三个故事”。
  一是讲好红色故事。从4月5日开始,人民日报、广西日报开辟“为了民族伟大复兴,英雄烈士谱”专栏,每天都介绍一个英雄故事,希望大家好好读。要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的党史国史资源,广泛宣传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中造就的一个个精彩故事,所熔铸锻造的伟大精神,定期组织青少年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听党史国史故事,缅怀党史国史人物,接受精神、思想上的洗礼,增进对党和祖国的感情,更加知党爱党、知国爱国。青少年朋友们应自觉将红色基因贯穿于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从红色文化、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做到听党话、跟党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是讲好广西故事。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我们自治区成立60周年。要组织五老以“谈祖国新成就、话壮乡新发展”为主题讲好广西的故事,讲好广西的变化,使青少年亲身感受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自治区成立60周年来所发生的翻天复地的变化,感受到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富裕过上幸福美满的新生活,从而更加坚信共产党的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更加热爱广西、热爱家乡、热爱多民族的大家庭,立志从小学好知识,学好本领,长大后建设祖国、建设家乡。
  三是讲好当代故事。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提出的“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等殷切希望,帮助他们深刻领悟红色基因的时代内涵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认清自己的“根”和“魂”,准确把握正确的人生坐标,自觉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广大青少年要好好利用主题教育活动这个平台,认真学习红色历史,不断汲取精神营养,补足“精神之钙”,点亮“信仰之灯”,熔铸“信念之魂”。

微党课小故事讲稿范文七篇

http://m.bjjpsf.com/zhutijiaoyu/101503/

分享

热门关注

旗帜鲜明讲政治对党忠诚看担当专题党课【十篇】

党课发言讲稿

党课讲稿:党的教育方针范文(通用14篇)

党课发言讲稿

2021年教师节优秀发言稿模板9篇

党课发言讲稿

廉洁会议领导发言稿七篇

党课发言讲稿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个人发言材料九篇

党课发言讲稿

最新学校校长廉政党课讲稿最新范文(通用6篇)

党课发言讲稿

党史专题组织生活会发言材料2021【九篇】

党课发言讲稿

2021年最新党课【十八篇】

党课发言讲稿

关于基层我为群众办实事体会交流发言【六篇】

党课发言讲稿

2021派出所第一期党课讲稿范文(通用20篇)

党课发言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