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保护政策引导可持续发展策略乡县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实施方案【三篇】

2023-09-15   来源:工作实施方案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村落保护政策引导可持续发展策略乡县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实施方案【三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古村落保护政策引导可持续发展策略乡县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实施方案

一、农田保护工作基本情况

为了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农田保护工作的认识,我局大张旗鼓宣传有关土地管理法律法规,通过召开各类会议,翻印宣传小册子,出版报、宣传栏,派宣传车,悬挂横额,张贴标语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农田保护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每年“6·25”全国土地日,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土地法规、知识的宣传活动,特别是今年“6·25”全国土地日期间,我局与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大地飞歌”文艺晚会,并与原恩平报社举办了《土地管理法》知识有奖测验,上街派发宣传单和流动宣传车宣传,设摊解答群众咨询等活动,使《土地管理法》及农田保护法律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广泛深入的宣传贯彻,加深了广大干部群众对农田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保护农田的自觉性。

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学习中央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充分认识农田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其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恩平市基本农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管领导负总责,亲自抓。今年初,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农业厅广东省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办明电[20xx]119号)和江门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国土资源局农业局江门市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江府明电[20xx]20号)精神,今年4月下旬以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工作。我局和农业局根据我市的实际,制定了《恩平市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工作方案》,并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检查工作小组,分别深入各镇(办事处)进行检查,确保农田保护工作落到实处。此外,设立了基本农田保护区举报电话和土地执法监察热线电话,严肃查处违反农田保护法规案件。

(三)落实耕地保护措施,严格保护耕地

1、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9年,我市根据《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及省和江门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依照《江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区几项控制性指标,组织编制了《恩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将各项控制性指标下达到各镇(办事处、场)。20xx年,组织完成了原全市所辖的18个镇、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同时,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增划工作。在1994年已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基础上,结合今后20xx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坚持以“增划为主,个别调整为辅”的原则,将江门市政府下达我市划定总任务543700亩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落到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和各类田块上。

2、建立了农保区的长效管理机制。全市依法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1020片(块),面积545000亩,占20xx年全市耕地总面积90.73%,其中水田431690.2亩,旱地85582.1亩,菜田地5062亩,其他22665.7亩(含水田改果等面积)。绘制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分布图187幅,建立石质及铁质永久保护标志牌123块,签订保护责任书187份。市级做到“四有”:有基本农田面积分布图(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分镇划定面积统计表、调整划定工作总结、保护措施;镇级做到“五有”:有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分布图(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并附有各村委会的面积分布图、有镇人民政府与村委会签订的保护责任书、有调整划定工作总结、有划定面积汇总表、保护措施及保护标志牌;各村委会做到“三有”:有村委会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分布图、有保护区地块登记表、有保护措施。由于建立了长效的管理制度,我市调整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工作,于20xx年11月19日经江门市政府调整增划基本农田保护区验收领导小组检查验收,总分评为104分,为优秀等级。

3、加大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基本农田保护区依法划定后,我市各级政府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切实履行职责,把保持基本农田稳定作为耕地保护的重中之重来抓,将基本农田日常管理和保护工作列入政府年度考核目标,并进一步加强对基本农田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基本农田面积和质量变化情况,强化领导任期保护目标责任制,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同时,为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不受侵害,有效防止破坏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行为的发生,我市建立和完善土地执法监察网络,形成了市、镇、村和村民小组四级土地执法监察网,有效防止土地违法案件的发生。

在政府审批行为上,坚决执行保护基本农田“五不准”,即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经营活动,禁止在基本农田取砂、取土、采矿、建砖瓦窑、修坟墓;不准违法占用基本农田建设绿色通道和城市绿化隔离带;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范围;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非农建设。由于市政府从严把关,目前,全市未出现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名义占用基本农田、变相搞房地产开发,或以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搞现代农业或设施为名,在基本农田保护内建设永久性建筑等现象。在政策上,引导农民合理调整农用地结构和布局,发展适应市场、优质高效的农产品,保持基本农田面积、位置相对稳定,确保面积只增不减。

4、大力开展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几年来,我市耕地保持总量动态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坚持重视开展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工作。我市依法开发未利用土地和整治废弃地、砖厂地,把未利用地和闲置地开发为耕地,到目前止,我市开发补充耕地并经省国土资源厅验收确认的补充耕地面积共326.7公顷。去年,我们积极争取国家对我市土地开发工作的支持,在横陂镇同升庙整理开发土地290公顷,预计增加耕地面积30.2公顷,目前,该项目已进入紧张施工阶段。

一是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大,占耕地比例高,淡化了群众对基本农田保护的意识。我市是丘陵地区,不少是旱地、望天田、丘陵山坡地,只适宜种植番薯、木薯等旱地作物。即使是水田,还有相当部分是山坑田、浅脚田。为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基本农田划定任务,大部分旱地、山坑田、浅脚田都划入农田基本保护区,群众对此不理解,淡化了农田保护意识。

二是基本农田保护与农业结构调整政策有冲突,仍然存在利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农田种果、养鱼的情况。《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不得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挖塘养鱼破坏耕作层。但是,近几年上级提出要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大面积调整农业结构,必须改变种植方式,改种产值高的经济作物。经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普遍认为种粮食效益不如养鱼、种果,不少群众准备通过改变传统种植方式来提高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素。

三是存在基本农田撂荒现象。我市基本农田撂荒情况不算严重,但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基本农田质量差,没有经费投入改善耕地质量。一些山坑田、浅脚田由于地力差,水利设施差,收成难保证,加上前几年粮食价格不高,一些农民干脆弃耕。另外,一些划入农田保护区的旱地,只能种植甘蔗、木薯等旱作物,每亩地年总收入仅200—300元,除人工、肥料等成本外,所剩无几,加上这些地分散在集体组织多个成员手上,不利于大规模耕作,造成弃耕。

二、今后加强农田保护工作的措施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农田保护工作。要坚持把为发展服务作为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积极探索正确处理农田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新机制、新途径、新方法,做好建设用地协调和指导工作,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用地保障和优质服务。深入落实农田保护工作,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力度,确保全市耕地的占补平衡。

(二)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和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日常性的宣传教育,利用“6·25”全国土地日,围绕土地日主题,组织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全市干部群众的农田保护意识,为依法管理土地、保护农田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强化农田基本建设,抓好低产田改造,改善耕地质量和耕作条件,克服撂荒弃耕现象。

(四)坚持依法行政,提高农田保护执法监察水平。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和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执法监察的网络作用,加强检查监督,建立农田保护的长效工作机制,提高农田保护执法监察水平,确保基本农田总量稳定。

第二篇: 古村落保护政策引导可持续发展策略乡县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强我县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进一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根据住建部等四部局《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立足于继承和弘扬我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县先进文化建设,立足于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以保护文化遗产、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为重点,力争通过3至5年时间,使我县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历史环境和传统建筑风貌得到有效保护,居民群众的居住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提高,为全县悠久文化的传承、地域文化特色的延续提供保障。

(一)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统一制定全县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

(二)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重点做好受到破坏、基础设施问题突出、存在安全隐患的保护项目建设。按照规划安排,分年度逐步实施。

(三)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有关乡镇和部门要做好协调工作,在建设实施过程中,依据保护规划,制定资金详细使用方案,明确规划项目建设的具体内容、技术方法,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按时完成保护工作任务。

(四)协调发展,持续保护。在完善基础设施和加强环境整治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传统村落保护机制,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统筹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面貌改造提升等工作,增强传统村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机与活力,促进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开发利用。

(五)科学指导,加强管理。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整体推进全县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充实各级管理队伍和技术人员,并与落实经费、完善装备、加强管理等工作同步推进,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倡导公众参与,着力推进保护。

进一步加大保护工程的实施力度,着力改善我县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确保传统村落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火灾隐患和险情普遍得以控制,历史风貌得到保护和延续,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培育出一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完好、特色产业发展成熟、人居环境良好的传统村落。

(一)传统建筑保护利用示范。在主要历史建筑、传统院落的出入口,尽量选择当地材料,悬挂保护标识,实行挂牌保护。按照保护类建筑、保留类建筑、重建类建筑三种类型对历史建筑和传统院落进行室内改造和外立面修缮。

(二)防灾安全保障。配置消防栓、灭火器,建设消防水池,提高传统村落的消防应急能力,保障历史建筑的安全。

(三)历史环境要素修复。对构成村落历史风貌的围墙、石阶、树木、山体、水系等要素进行修复。

(四)基础设施和环境改善。

1.道路改造。在保护道路的历史格局和空间尺度基础上,采用传统的路面材料及铺砌方式进行整修。

2.给排水管道建设。对村内的给排水管道进行改造,保障村民日常用水需求,配套污水处理设施,减少对自然水体的污染。

3.电力电信线路维护。结合农村电网改造,对年久老化的电力电信线路进行维护改造,减少火灾隐患,尽量采用隐蔽式埋设。

4.垃圾污水的收集处理。建设适宜的污水处理设施,设置垃圾箱、转运站,其设施外观、色彩要与历史建筑风貌相协调。

5.公共厕所建设。在主要街道、人流集中场所设置公共厕所,并建设相应的化粪池,做到无害化处理。

6.环境绿化美化。在街道、河流以及其它开放空间,要植树绿化,美化街道、村庄。

(五)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与陈列展示,主要包括:必要的看护用房或保护展示棚、监控设施、消防设施、核心保护范围内重要部位的土地平整、排水供电系统、防洪工程、必要的护栏、界碑或界桩等。对于可移动文物,要建设标本库房和保护展示用房,并配备必要安防、技防及环境控制设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主要包括:针对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等适合开展生产性保护的项目,结合当地相关的企业或个体生产者,根据项目具体需求,建设生产制作展示、传习培训等准公益性场所。针对植根乡村的节庆活动、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合乡村文化大院、乡村公共文化场地等,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表演场所。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县政府成立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有关乡镇也要成立组织领导机构,统一协调督导,并明确相关责任和分工。

指导项目实施、质量监督及验收;

制定专业消防保护规划,在传统村落村庄建立完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等工作。

提供文物保护单位保存情况等相关资料;

确定历史建筑和优秀近现代建筑的提名并交领导小组审定;

协助有关乡镇完成历史建筑和近现代建筑的认定、公布、档案建立和保护标志的设立。

负责传统村落项目资金评审,配合相关单位监督传统村落项目招投标工作;

负责政府采购和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及时拨付传统村落保护工程专项资金。

积极向上争取传统村落保护专项资金。

xx生态环境局:与水利局、各乡镇、有关部门共同做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协调配合县农业农村局做好畜禽养殖污染源治理等环境保护工作。

县文广体旅局:积极制定相关政策,通过创建国家级传统村落建设,加速景点开发,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将具备条件的传统村落纳入旅游线路,并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县消防救援大队:加大对传统村落消防的资金投入,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和消防安全管理,指导传统村落村组建专职消防队伍,做好培训义务消防队伍工作,提高传统村落抗御火灾的能力。

根据本方案要求,完成国家级传统村落xx镇xx村、xxx乡xx村、xx镇xx村、xx镇xx村、xx镇xx村等x个村庄的保护工作。

(二)严格落实规划,确保科学保护。保护发展规划是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依据。传统村落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设计文件、项目工程量清单、施工图预算。按照规划设计方案,编制传统村落修缮项目及修缮项目资金安排表,由县财政局组织评审核准并及时向有关单位备案。同时,在村委会、项目建设现场进行公示。

(三)严格建设管理,强化监督检查。传统村落所在村庄是传统村落保护项目的直接责任单位,传统村落保护项目要遵循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禁有损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传统风貌的建设行为。保护项目实施要严格遵循基本建设程序等有关要求,落实好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确保工程质量和项目按期完成。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保护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

要积聚社会各方力量做好保护工作。

第三篇: 古村落保护政策引导可持续发展策略乡县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实施方案

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环保局的精心指导下,局党组率领全局干部职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环保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环保”理念,紧扣“巩固创模成果、营造宜居环境”工作目标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主线,统筹处理环保与发展、监管与服务、质量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强化队伍建设为着眼点,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平台,以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为抓手,全面巩固省模创建成果,紧紧围绕投资拉动战略,大力加强建设项目管理与服务,不断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联动、上下协作、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环保工作机制,全面服务“四个倾力打造”战略,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一、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面对环保新形势、新任务,局党组按照“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强了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干部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通过积极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健全完善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学习意识,不断提升领导班子政治素养和政策理论水平。通过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入领会党的xx大、xx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领导班子科学发展理念,坚定“止滑提速、加快发展”信心,主动服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大局,积极推进“四个倾力打造”战略。通过全面深入学习环保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和充实领导班子法律意识和环保知识,进一步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依法行政能力和业务水平。二是狠抓思想建设,不断夯实思想基础。局党组采取多种方式和形式,从强化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入手,认真抓好党员、干部政策理论培训,解决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三是狠抓干部人事工作,夯实干部队伍。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选拔任用原则,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形成了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全年共选拔、调整和交流16名品行好、能力强、业务精的优秀干部到重要岗位,其中交流正科级领导干部5人,正科级领导干部重新任职1人,提拔正科级领导干部8人,调任正科级领导干部1人,提拔副科级领导干部1人,全部符合相应职位条件和要求,达到了“用好一个人、调动一批人”的效果,推进了全局工作。四是狠抓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夯实党风廉政工作。局党组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为载体,组织开展“坚持廉政勤政、促进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快了“规范自由裁权”和“制约行政审批权”的廉政制度建设,强化“一岗双责”意识,突出抓好“五个意识”专题教育,完善责任体系建设,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的工作切实加强教育、监督工作,解决党风、政风、廉政工作中的苗头性问题,做到权力阳光化、执法程序化、管理制度化,努力纠正损害服务对象利益的不正之风。通过制定和落实《攀枝花市环保局党风廉政建设若干规定》和《攀枝花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等制度办法,全面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提高了干部职工纪律意识、效能意识、自律意识,进一步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环保部门形象进一步提升。五是狠抓机关效能建设,夯实服务基础。以制定《行政效能问责暂行办法》为契机,进一步推进了机关效能建设,调动机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人人谋事、个个争先的良好风气,营造了多干事、勤为民的浓厚氛围。六是狠抓制度建设,夯实管理基础。坚持“用制度管人、制度管权、制度管事”思路,制定完善各项制度和措施,推进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制定《攀枝花市环保局党风廉政建设若干准则》、《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办法》、《重大案件后督察办法》、《钛白粉钒制品生产企业环保信用等级管理办法》等,促进了长效机制建设,规范了管理行为,推进了工作有序开展。七是狠抓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能力。在领导班子建设上,致力于“五好”标准要求,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对重点工作、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坚持民主集中,确保决策科学、规范;对重点工作定目标、提要求、分解任务、明确责任,保证了班子成员之间有分工、有协作,充分发挥班子整体合力。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总量减排工作有序开展xx年,我局始终坚持以工业污染源整治为着眼点,以推动项目限期治理为着力点,以加快总量减排工程建设为切入点,以监管既有重点减排项目运营为突破口,确保既有减排项目稳定运行,着力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有力推动了总量减排工作的有序开展。一是so2减排工作稳步推进。攀钢6#烧结机、攀钢异地新建360m2烧结机、攀钢发电厂3套发电机组、攀煤能化股份公司11#、12#机组烟气脱硫系统已建成投运。攀钢(集团)3#、4#、5#烧结机脱硫治理项目开始启动,1#、2#烧结机关闭并开始拆除。恒弘、广川、一立、红发等重点脱硫项目已建成投运。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步伐,淘汰、关停攀青焦化、翰通焦化等16个不符合产业政策项目的工作进展顺利。二是cod减排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攀钢冷轧废水回用、攀钢江0#、3#废水综合整治、攀钢集团钛业公司钛白粉厂废水回用、攀煤大宝鼎矿井废水治理、攀煤花山矿矿井废水治理等工业废水治理项目。通过创模工作的有力推动,米易县、盐边县污水处理厂和大渡口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小沙坝污水处理厂工程进展顺利。三是限期治理项目完成良好。省政府下达的3家限期治理项目进展顺利,市金江冶金化工厂焙烧窑烟粉尘治理项目、重庆啤酒攀枝花有限公司锅炉烟尘、脱硫治理项目已于11月初全部完工并投入试运行,攀枝花钢企白马球团有限公司球团烟气脱硫项目已选定方案,已动工建设。市政府下达的8个限期治理项目稳步推进。攀枝花钢企球团厂(荷花池)除尘卸灰装置二次扬尘治理、攀枝花市绿环工贸有限公司废水处理项目已通过验收,四川省卓越钒钛有限公司渣场规范化整治等5个项目已完成待验收。三、强化效能,主动服务,投资拉动战略顺利推进根据投资拉动战略的要求,我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妥善处理环保标准与发展水平、环境容量与发展速度的关系,切实强化项目审批服务。全年共完成市级审批建设项目107个,总投资39.41亿元,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100%。共计完成环保竣工验收项目30个,“三同时”制度执行率100%。其中xx年全市57个重大工业产业化项目已完成环评审批项目42个,环评文件正在编制的项目9个,未实施项目6个。办结行政效能审批项目192件,其中工商营业执照环保审核177件、煤炭经营许可证环保审核4件、拆除闲置污染设施审批11件。在加快具体事项办理的同时,积极开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着力完善提高行政效能的体制机制。一是强化了行政效能建设。针对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性强、耗时较长,可能影响项目落地快上的问题,开通了项目环保服务绿色通道,对常规项目在10个工作日内予以批复,比法定时限缩短20-50个工作日,对重点项目实行专人负责,缩短了审批时间,加快了项目进度。二是完善了项目服务机制。制定项目审批服务三级会议决策制度,促进项目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组建了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了专家会诊制度,为企业和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服务。三是实行了重点项目跟踪联系和服务制。对符合国家拉动内需重点投资方向、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满足环保准入条件的项目实行环保服务专责制度,密切跟踪进度,及时解决难题,确保如期落地。四是积极沟通协调,促进项目审批。为加快项目审批,促进项目尽早落地建设,我局积极主动向省环保局汇报、沟通,取得省环保局的理解和支持,争取到部分应由省局审批的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的市级审批权,加快了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环保审批,保障了项目及早合法建设,积极推动了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的实施。

古村落保护政策引导可持续发展策略乡县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实施方案【三篇】

http://m.bjjpsf.com/zhutijiaoyu/133176/

分享

热门关注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工作实施方案【汇编五篇】

工作实施方案

开展专项以案促改工作实施方案汇编4篇

工作实施方案

党建工作实施方案(通用3篇)

工作实施方案

2024年党建工作实施方案精选5篇

工作实施方案

2024年以案促改工作实施方案【五篇】

工作实施方案

2023年宗教工作实施方案范文五篇

工作实施方案

禁毒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合集三篇)

工作实施方案

2024年以案促改工作实施方案范文三篇

工作实施方案

双拥工作实施方案五篇

工作实施方案

去极端化工作实施方案(合集3篇)

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