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15篇

2021-08-09   来源:高中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15篇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1)

一、导入:

1、151年前,在我们神圣的国土之上曾雄踞着一座美轮美奂、曼妙绝伦的皇家园林。诗人的语言不足以赞美他,画家的丹青妙笔不足以描绘它。它是我们中国人心中的一个园林之梦。法国著名的文学家维多克雨果曾经这样赞美他:

2、课件出示雨果名言,师朗读。让我们来欣赏这座美丽的园林。

3、播放圆明园昔日辉煌的视频。

可是,同学们,就是这样一座圆满无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却在1860年被两大强盗一把大火给毁灭了。(出示圆明园毁灭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十一课《圆明园的毁灭》。请看老师书写课题。

4、板书课题,请跟我一起书空“毁”字。

5、齐读课题。

过渡:如此美轮美奂、曼妙绝伦的圆明园为何会惨遭毁灭呢?让我们一起到文中找答案。

二、读文习词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文115页,自由将课文朗读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过渡: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提早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看上面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逐个出示词语,生齐读。

师评价:读得还不错,说明同学们在课前都认真预习了课文。那么在这些词语当中,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请提出来。

3、指名说(孙宁)

1)出示玉图片。师:老师这儿有一张图片,瞧,这是什么?(玉)

2)谁来形容一下这块玉给你的感觉。(肖雅丹)

师评价:你形容的非常形象“这就是一块玲珑剔透的玉。”

过渡: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玲珑剔透的“剔”字。(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4、指导书写“剔”(

1)这是一个什么结构的字?那么我们书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指名说,罗雨舟)

2)师评价: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请你来当当小老师带领大家写一写。

3)小老师范写,生书空。

过渡: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这些词语,你还有什么困惑吗?(指名说,陈万里)

5、课件出示“众星拱月”

1)谁知道“众星拱月”的意思,我们一起来帮帮他。(指名说)

2)那么,在本篇课文中,什么是月?什么是星?请大家快速在课文中找到相关句子。(指名说)

3)师相机指导:这些小园指什么?星星。那么月亮呢?把这个句子读完整。

4)课件出示“它由圆明园...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5)现在你们知道众星拱月的意思了吗?那“拱”是什么意思?

6)请咱们班的男孩子齐声把这两句话读一读,开始。

过渡:词语会读了,同时也理解了其蕴含的意思。但是呀,在预习的过程中有同学提出了这个“侵”字比较难写,我们一起来看看。(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6、指导书写“侵”

1)我们将“侵”和“剔”比较一下,它们两者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指名说)

2)那么,我们再书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指名说,佘礼)

3)你观察得这么仔细,那请你到黑板上来写一写,示范给大家看。

4)生评价。(谁来评价一下佘礼写得怎么样?好,那就请你的同桌来吧,他最了解你了。)

5)师点评:你点评得非常到位,在指出他优点的同时也道出了他的缺陷。老师替他谢谢你,同时也要感谢佘礼,是他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我们将这两个生字在练习本上写一写。每个写两遍,注意写字的姿势。

7、生练习书写,师巡视并指出问题。(播放舒缓音乐)

过渡:

1)刚才同学们写得非常认真,尤其是黄慧凝同学,一笔一划写得非常仔细, 而且姿势也非常标准。让我们回到课文,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圆明园的昔日的辉煌,哪个自然段写了它的毁灭?(指名说)

2)你找的很准确,说明你课前认真预习了课文。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3、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师:同学们,圆明园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园林,会让它赢得如此多的赞美。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2——4自然段,文中有一句话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请找一找。

1、快速浏览课文,找句子。(指名说,张楚润 )板书“举世闻名”

2、那么,圆明园又是凭什么和什么而举世闻名呢?(指名说,肖雅丹)板书“建筑宏伟”“珍贵文物”

3、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圆明园建筑的宏伟。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完成这个填空。

4、课件出示“填空”(指名说)

师评价:填的很恰当,说明你认真读了课文。

1)女生齐读。(请女孩子把这段话读一读,感受圆明园的辉煌。)

2)在这段话里出现了几组关联词(出示关联词),从这些关联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说)

3)是啊,圆明园的美景是写不完、道不尽的,难怪连作者也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生齐读)

4)出示句子“漫步院内...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过渡:刚才我们感受到了圆明园建筑的宏伟,那珍贵的文物又有哪些呢?(指名说)

5、课件出示句子:“上自...下至...”

1)中华民族有多少年的历史?

2)是啊,上至先秦时代下至唐、宋、元、明、清,几千年历史遗留下来的奇珍异宝应有尽有,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3)课件播放文物图。

6、小结:同学们,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而且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难怪说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7、课件出示:“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生齐读)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一座如此辉煌的皇家园林为什么会惨遭毁灭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来学习。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2)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21、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a:通过字词句的理解,了解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毁灭的景象。

  b、由读通课文、初读课文到理解课文,指导读书方法。

  2.过程与方法:a:能抓住重点词语透过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并学会这种阅读方法。

  b:以情促读,指导朗读方法,积累语言。

  c、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解决了语言文字想象艰难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毁灭的景象,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增进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想象圆明园辉煌的景观,体会课文蕴含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引发兴趣

  1.课件1:出示圆明园全景图,有什么感受?出示遗址图片。问:有什么感受?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它在哪?

  师讲解: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曾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昔日的它是怎样一番景象,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课文21课《圆明园的毁灭》告诉了我们一切。

  2、生跟师板书:

  生跟着师板书:强调:第一个是圆满无缺的“圆”,第二个园是“园”是园林的“园”学生空写,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录音范读课文。

  要求:听读课文,注意听清楚每个字的读音。想想课文主(内容来源好 .HaowORd..)要从哪些方面介绍圆明园?

  师随机板书:损失不可估量(1)昔日的辉煌 无情的毁灭 三.细读课文2——4自然段,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师:昔日辉煌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呢?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去看看。。

  a精妙的布局:

  学习第二自然段:课件3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问: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生小结: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圆明园的地位、位置和布局。“举世闻名”指什么?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问: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

  课件标示出三园及周围的小园,弄清

  三园的大概方位及小园的分布情况,分辨文中月指什么?星指什么?进而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这种设计、布局你觉得怎么样?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

  师随机板书“精妙”。

  那就请你们带着自豪与敬佩再读这一段吧

  师小结:同学们,圆明园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历经清朝5代皇帝

  的精心修建,它总面积达到5200多亩,在当时可称得上是世界皇家园林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它不仅布局精妙,建筑还非常宏伟。

  b宏伟的建筑

  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1、文中写了哪些建筑?

  2、找出文中一共用几个“有”写这些建筑?

  师:找到了一共整整8个有,生齐读8个有相关句子。问:这种写法叫做什么?

  现在我们一个个去看一看,圆明园有什么?

  师:第一个有——生接:金碧辉煌的殿堂

  第二个有——生接:??

  ??

  师随机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师:整整8个有。课件图片根据生说随机播放。

  3、师:圆明园的景观就只有这些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什

  么?

  师:小组合作——请找根据,就在这一段话里找根据,找到的请用横线勾划出来,并说说理由。

  4、小组汇报。

  a:从民族建筑,西洋景观看出来。

  师:虽然它并没有说有哪些

  民族建筑包括了很多民族特色的建筑,西洋景观也一样。

  b:我从天南海北看出来

  师:天南海北指什么?放眼望去,天南海北的建筑都有。

  c、我从饱览中外名胜看出来了

  师:是啊不仅有国内的还有国外的。

  d:我觉得从饱览就可以看出来

  师:是啊,要不然,饱览什么呢?

  从这些词句写出了圆明园建筑怎么样?

  想去这地方吗?

  课件5:出示“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境界里。”齐读

  师;孩子们进去吧,走进这置身幻想境界之园,这充满诗情画意之园——圆明园吧!

  生齐读。

  师:孩子,在这园内你愿意离开吗?

  师:那请你带领大家走进圆明园。

  学生个人读“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境界里。

  师:当我们走进这样别具风格、这样精美的圆明园,心中怎能不

  发出这样的赞叹——学生齐读:

  漫步园中,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

  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同学们,现在我们就去昔日的圆明园中浏览一番。

  课件6:播放滚动视频。

  c珍贵文物:

  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师:“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课件7:出示

  随文理解词语先秦、清代、珍贵、文物、奇珍异宝等。

  思考:从先秦到清代说明了什么?

  课件7:出示文物图片。

  课件8:所以,它又是当时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生读

  师:圆明园中的文物到底有多么珍贵,他们究竟有着怎样的价

  值?请大家读一读阅读材料。

  课件9::

  圆明园是世界上最雄伟、精美的皇家园林。园内珍藏着不计其数的孤本秘籍,名人字画,金银珠宝,青铜礼器,古玩陶瓷,价值根本难以估算。仅原圆明园内海晏堂前喷水台上的4个生肖铜首,2014年的国际市场拍卖价就高达9000多万人民币。

  学生个人读。

  这些名人字画,这些奇珍异宝曾经就在我们的圆明园啊!圆明园内搜藏着不计其数的珍贵文物,所以说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四.细读第五自然段。了解圆明园被无情毁灭过程。

  师;可这一切的一切早已不存在了,早已永远化为灰烬,早已在1860年被2个强盗一把大伙化为灰烬。

  师板书“0”。

  课件9:播放圆明园毁灭视频。

  师:此时此刻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心中的感受吗?

  生个人说。

  师:现在就让我们用悲痛、气愤的心情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课件10出示:“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至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师:从这段文字中你知道了什么?

  课件10中“凡是统统任意”变红

  随机理解词语:凡是统统任意掠走等

  师:从这几个词中你又体会到什么?相机板书:掠 、毁、烧。 师:还有在最后在10月18日和19日的时候,生接着说。 师:就这样,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化为了一片灰烬。而且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是英法列强侵略中国、践踏人类文明铁的罪证。

  现在就让我们字字幕幕再来读读这段话。师读第一句,生读第二句至第五句。

  师:这可是我国园林芭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呀!我们除了愤怒以外,更多是悲痛和惋惜,重读最后一句。

  生读最后一句。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圆明园的毁灭带来的损失。

  师:英、法侵略者这样的野蛮行径给我们带来的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看课文第一自然段。

  课件11:出示第一自然段内容。

  生个人读。

  在这一自然段最触动你心灵的是哪个词?

  强调量的读音。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些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生个人说。

  师讲解

  现在我们大家的心情都无比沉重,沉甸甸的,让我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师:我想祖国的未来有你们这么多接班人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的确确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仅仅是惋惜和愤怒吗?

  生个人说。

  生个别说。

  六:总结全文,激发情感:

  帝国主义列强的这把火可以烧毁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皇家园林,但是他烧不毁的是中华人民刻骨铭心的仇恨。烧不毁的是中华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让我们永远记住、永远记住-师随机板书“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生说。我想这是所有人的呼声,让我们再读。

  课件12出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课件13出示:作业面对圆明园的废墟,写出你想说的话。

  板书设计:

  21、圆明园的毁灭

  掠2500

  宏伟建筑

  毁亿

  珍贵文物

  烧0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第三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教学目标:

  a. 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训练学生在读中感悟。

  b. 过程与方法:感情朗读,读中感悟。

  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

  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

  教具准备:

  电子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同学们,很高兴能和大家共度这欢乐的一堂课。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表现非常出

  色!大家可以称我吴老师。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一批客人,他们想到北京的圆明园去,你们愿意当他们的小导游吗?

  二、 在“爱”中感受圆明园的辉煌。

  1. 小组讨论,推荐小导游解说。

  2. 赏析最感兴趣的部分。提问:你知道或读懂了什么?

  3. 齐读第一句。小组讨论:接下来作者还介绍了哪几个景点?

  4. 想象画面:大家的脑海中是否浮现了某个景点的画面呢?你能描述一下吗?

  5. 课文中的景点是否就这些呢?

  6. 漫游在这样一座园林中,怎能不让我们流连忘返呢?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师: 圆明园不仅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呢!我们一起走进第四自然段。齐读.思考:圆明园收藏着哪些珍贵的历史文物。

  师:所以课文说“圆明园……”一个又字,就说明圆明园还是什么呢?

  学习第二自然段。我们知道了圆明园其实是由三个园组成的。

  师:大家想亲眼目睹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吗?课件欣赏

  师:可惜大家的旅游梦实现不了。圆明园已经被毁灭了。

  三、 在“恨”中感受帝国主义者的强盗行径

  在1860年,这一座由无数能工巧匠付出几个世纪辛苦而成的圆明园,这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誉的万园之园,化成了一片灰烬。请观看录像----《火烧圆明园》

  师:每个中国人看到这种场面都会很气愤,心中充满了恨。告诉大家你恨谁?

  生:小组讨论

  师:带着你们对英法联军的恨。读好这一段吧!

  师:是啊,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我们怎能不惋惜,不痛恨?所以课本说圆明园的毁灭是------

  是------------

  师: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个损失吗?不!它还是我们的耻辱!当时的清政府那么儒弱无能,圆明园就这样被英法联军毁灭了。可是,侵略 者的强盗行径将永远留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让我们时刻记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四、 展示提升

  设计问题让孩子在激烈地讨论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五、 达标测试第四篇:圆明园的毁灭 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

  竹溪小学 谭丹华

  一、 构建话题,激发情感

  1、“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雨果

  知道这描述的是什么地方吗?

  2、圆明园因何能得到法国大文豪雨果如此高的赞誉?令我们引以为豪的圆明园又经历了一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圆明园的毁灭》,了解圆明园的昨天与今天。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一起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哪个词该重读?作者在文章的一开头就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你读了后心情是怎样的,有什么样的滋味?

  既然损失不可估量,那么就必然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2、想了解圆明园的价值,先让我们走进圆明园。

  知道圆明园有多大吗?

  1公顷=10000平方米,我们的教室大概有60平方米,估算一下,一个圆明园相当于多少个教室?

  圆明园大不大?那到底圆明园里有些什么呢?大家自读2--4自然段。愿意用读的方式告诉大家也可以,愿意用讲的方式告诉大家也行。

  三、讲解课文

  1、课文中作者是怎么评价圆明园的?

  什么叫做“举世闻名”?圆明园凭什么而举世闻名?

  2、课文中哪些地方写了圆明园的宏伟建筑,找一找这些句子中一共用了几个“有”?找到一个圈一个。

  你们说圆明园中仅仅只有7个有吗?再读课文,请你们通过朗读给我们读出更多的有。

  3、“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想亲眼去看看吗?虽然老师不能将大家带到150年前的圆明园去游览,但是能让大家看看我们现代工具还原的圆明园的图片。 多好的园林啊,漫步园内——流连其间——

  读到这儿,看到这儿,你有什么想说的?

  4、然而,1860年的10月6日——结果——齐读

  师领读: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也没有了,——没有了,——没有了,?? 再读多媒体画线部分

  四、课后延伸

  五、小结

  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的学习只是给同学们打开了一扇小小的门,希望大家从这扇门出发,怀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这才是这节课的学习的真正的目的。第五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熟练地书写“损、皇、珑、剔、杭、莱、瑶、宏、宋、侵、统、销、瑰、烬”等字;重点掌握“珑、剔、莱、瑶、宏、烬”等生字并能用其正确组词。

  2.熟读课文,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圆明园的毁灭及其带来的损失。

  3.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找出自己认为可以明显表达作者情感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4.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读过课文后的感受,以尽量简练准确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5.让学生尝试总结作者是如何围绕自己的写作意图安排行文的,体会文章中重点语句的作用和内涵。

  6.树立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责任意识,让学生谈一谈在今后我们的国家应当怎样避免这样的历史悲剧重演,思考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每个人可以为国家的发展做些什么。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指定段落。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阅读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当年圆明园的辉煌景观并了解它毁灭的过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帮助学生培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 教学难点

  1. 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圆明园中各园的空间位置关系,能够在头脑中构建出一个“金碧辉煌”的“万园之园”的景象。

  2. 体会某些重点词句背后所隐含的作者强烈的情感体验,深刻理解为什么作者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教学准备

  1.上 搜集与圆明园有关的图片、基本情况介绍、文学作品及新闻等。

  2.查阅名师课堂案例,借鉴吸收好的经验。

  3.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安排

  本课教学需要三课时。第一课时:检查预习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讲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第三课时:落实课后习题,复习巩固前两节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

  1.整体入手,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节语文课和平时不太一样,在今天开始我们的学习之前,老师先让大家看一则新闻。

  大家知道这则新闻吗?同学们看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样的想法?些文物是哪里的?为什么会出现在法国?现在又为什么会被拍卖?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会为我们回答上面老师提到的几个问题。板书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2.理解课文内容,训练语言文字

  让学生大声认真阅读课文的第一段,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问题:通过这一段作者最

  想要告诉读者的信息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作者这种意图的?

  a.提炼出核心词语“不可估量”,这个词语是对圆明园的毁灭带来的损失的巨大程度作出的一个判断。

  b.这一段只有一句话,用到了一个连词“是??也是??”,以此说明圆明园的毁灭带来的损失,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是全人类“不可估量”的损失。

  c.连用两个“不可估量”使得读者更深刻地体会到这种损失在数量上是无法计算,不能衡量的,饱含着作者的痛惜之情,这样的痛惜是为什么呢?圆明园到底有多么宏伟壮观呢?这也为下文再现圆明园的辉煌埋下伏笔。

  认真读第二自然段,思考:通过阅读你能够想到什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列问题:

  a. 圆明园是一座什么样的园林?

  b. 你是如何理解“举世闻名”、“皇家园林”、“众星拱月”这些词语的?以学生已有的知识

  储备来说说什么样的园林才能算得上是“举世闻名”,才有资格成为“皇家园林”。

  c. 理解句子:“还有许多小园构成,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要求学生讨论后在

  纸上画出“众星拱月”的圆明园的布局图。

  d. 小结:这一自然段写圆明园的地理位置、结构布局,从作者的介绍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出

  圆明园规模之巨大。

  先让学生默读第三、四段,考虑一下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这段话,然后挑学生起来朗读,如果学生读不好可以由教师来示范。

  a.提问:课文中提到的这些景色,比如苏州的狮子林、杭州的平湖秋月,咱们有同学去过吗?那么大家想一想,只一处这样的景色就已经非常美丽了,如果把这么多美丽的景色同时聚集在一所园林里,让你不出远门就能全部欣赏到,那这所园林伟大不伟大?能够把全国各地的风景名胜都复制到圆明园来,同学们觉得咱们的祖先怎么样?

  生回答:智慧、勤劳、了不起

  b.提问:除了复制已有的自然景观和社会景观,圆明园中还有其他类别的建筑,同学们说说是哪些类型的?

  生回答:诗情画意的建筑;民族建筑;西洋景观

  c.提问:刚才我们觉得祖先能够复制自然风光已经很了不起了,可他们不仅能复制,还能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创造这世上本来没有的景色,比如?

  生回答: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追问:有谁知道这两个景色的出处吗?

  d.提问:假如现在让你建造这两个景观,你打算建成什么样的?

  e.让学生谈一谈看过这些图片后的感受,询问学生“如果让你漫步在这样的一座园林中你

  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体会为什么圆明园会被称作“万园之园”,让学生明白这些精美绝伦的建筑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象征。

  f.找同学起来朗读第四自然段,注意朗读的流利性和准确性

  a.归纳这一段的核心内容:说圆明园收藏有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b.提问:为什么这一段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怎样理解第一句中那个“最”字?到底要多珍贵才算是“最”珍贵?

  思考:前一段已经写了圆明园建筑的辉煌成就了,大家都觉得圆明园果然不愧是“万园之

  园”,那么为什么这里作者还要再写第四段?是作者啰嗦吗?

  c.提问:你们知道现在世界上著名的博物馆、艺术馆有哪些吗?

  他们的馆藏里有没有我们中国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是怎么流失到国外的?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段落,在这两段的学习中,通过师生的问答过程,让学生逐渐走进这座举世无双的精美园林,去重温那里昔日的繁华与辉煌,把学生的喜悦、自豪之情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进而能够把这座辉煌的园林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为下文英法联军抢掠后的痛惜之情蓄势。)

  快速浏览第五段,找出这一段中的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然后逐字逐句地阅读课文。

  a.找同学起来朗读第五自然段,注意朗读时情绪的把握。 b.大家说说读这一段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去读?和我们刚才读上面两段一样吗?

  c.逐个板书找到的重点字词,同时启发学生去想象圆明园被毁灭时的场景。把找到的重点字词分类:英法联军是怎么来的?来了之后是怎么处理圆明园内的珍贵文物的?大火的燃烧状态是什么样的?圆明园的结局怎样?

  d.展示“火烧圆明园”影片的片段

  e.提问:这样一座人类文化的宝库,“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在一片熊熊大火中化为了灰烬,面对圆明园这样的结局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感想?起来谈一谈。 d.提问:为什么英法联军可以这样明目张胆地来我们的国家掠夺破坏?如果你处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你想做点什么,说点什么?

  e. 为什么对于圆明园的毁灭我们大家如此心痛愤恨,久久不能释怀?是因为这座园子毁了

  皇帝就没处玩了吗?是因为我们今天看不到了吗?如果都不是那是什么原因?让学生就这一问题思考后作答。

  f. 今天我们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那么在你心里圆明园的这片废墟有没有什

  么特殊的含义?起来谈一谈。

  g.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课程开始前老师让大家看的那则新闻,那两只兽首是如何流落到法国

  去的就不言自明了,那么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同学们回去上 查一查我国文物的海外流失情况,了解一下除了圆明园我们国家还有什么地方的文物也大量流落在其他国家,是怎么流失的,下一次课的时候咱们互相交流一下。

  h. 课后习作:如今有人觉得我们国力强大了,应该重建圆明园,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

  思考后写下你的想法,在班级内进行交流。

  本 向您推荐更多相关文章: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小学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3)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除了让孩子体会民族精神和爱国情,还要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并在语文学习中运用。

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写作时,首尾呼应,题目是“毁灭”,但主要写它的辉煌,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第二至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惨,爱恨交织。

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部分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学习本课时,要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和收集、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感悟、欣赏、查找资料、想象、交流,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前后联系读课文,体会写法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4、借助网络,学习有目的地搜集信息和利用资料深化阅读理解的能力。

5、利用平板,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分享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激发学生振兴中华、勿忘国耻的情感。

2、体会作者的写法特点,学习运用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天闻平板、网络

     1、布置课前预习,让学生自主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图片,在网络平台上交流,互相点评。

     2、教师收集《圆明园的毁灭》的资料,导入平板,作为学生学习的课堂资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再品辉煌。

师:上节课,你们同陈老师一起走进了圆明园,体会了圆明园中那美轮美奂的建筑,你们的脑海中一定会闪烁着这样的词语,(有感情读词)让我们借助这些词语的帮助,伴着优美的音乐,一起背诵课文中的那些优美的语句,重温一下圆明园中的宏伟建筑吧

在圆明园中有……,也有……,有象征着……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建造的,如,海宁的……,苏州的……,杭州西湖的……、……;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建造的,如,……,……。园中不仅有……,还有……。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饱览着……;流线其间,仿佛……。

(设计理念:伴随着信息技术多媒体播放优美的音乐,让孩子们读得更加入情入境,帮助孩子积累语言,产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二、探寻文物,加深情感。

1、(PPT出示: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师:这句话出现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在文章的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

2、抓关键词,体会作者如何写出文物之多,之奇。

(PPT出示“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师:文中描写圆明园的文物就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你们好好读一读,读出了圆明园文物有那些特点?

A抓关键词(上自。。。下至。。。)(先秦、唐、宋、元、明、清历代)体会年代久远,文物丰富。

你知道从先秦到清朝,有多少年的历史吗?(当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问问身边的人,也可以查找资料,阅读相关的书,这些都是帮助我们读懂文章的好方法。)

这么长的年代,作者用两个词就全部串起来了,就是“上自。。。下至。。。”

B抓住“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了解圆明园中的种类丰富又很珍贵。

(打开学生的网络预习作业,交流学生在课前收集的资料)了解图文结合的资料更生动形象,查到的资料要理解、积累,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老师补充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引导学生理解:这每一件,每一幅,都是艺术的珍品,人类的瑰宝!几千年的积淀,圆明园中的青铜礼器有多少?名人书画有多少?奇珍异宝有多少?

师:难怪作者说圆明园又是当时历史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让我们把我们的惊叹,送进句子中,读一读这两句话。

(设计理念:学习关键在于形成能力,在当今的信息社会,收集、处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无疑将越来越重要,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资料,筛选信息,交流信息,并互相学习。网络资源的运用,让学生在提升能力的同时,对中华的璀璨文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直面毁灭,引发思考。

师:这样的一座举世无双的园林,人类文化的结晶,你们想去看看吗?

师:可是,它现在已经是这幅模样了……(PPT图)它已经被毁灭了……课文第几自然段讲了圆明园的毁灭?

师:请大家静静地自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语言有温度,字字总关情,把那些刺痛了你的心灵的词语用笔圈出来,想想从这个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

A结合学生对“侵入、闯进”这两个词语的感受,(什么叫“闯进”“侵入”)体会野蛮,指导朗读。

B结合学生对“凡是、统统、掠走、任意”的理解,体会嚣张、贪婪。

(从“掠走”你体会到什么?与“拿走”有什么不同?

“统统”是什么意思? “任意”破坏是怎么破坏?

老师给你们提供了一些关于圆明园的资料,请你们打开平板中的“课堂资料”,用学过的方法快速阅读、查找,运用相关的课外资料说一说他们掠走了多少东西,又是如何任意破坏的?

指导朗读这句话,想象画面。

C结合“连烧三天三夜,一片灰烬”等词语,联系上文,想象毁灭掉的都有什么。教师带着孩子们用“没有了……也没有了……”的句式说话,擦去黑板上的板书,只留下了一片“灰烬”。(学习“烬”——“烬”是个生字,很好记,一把火就烧尽了,什么都没有了。)

师:看着这一片灰烬,你心里是什么感受?

指导朗读这句话。   

师:看,这就是那场骇人听闻,举世震惊的大火!(播放视频)

看完这影片资料,你想说什么?写在平板上,同组交流,互相点评、点赞,教师选出点赞最多的全班交流。

(设计理念:网络资源的运用,补充了课文的文字之外更加令人悲愤的史料和画面,培养学生围绕目标查找资料的能力。课内外阅读相结合,加深了孩子们对课文中关键词句的理解,引发了他们更加深入的思考。)

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这一段耻辱的历史已经永远翻过去了吗?它留给我们怎样的思考?我们的肩负着什么样的责任?让我们再一次读一读这一段话,读出你的愤怒、你的惋惜、你的思考。

五、体会写法,总结读法。

师:圆明园就这样被毁灭了,本文的题目就叫做《圆明园的毁灭》但是,关于毁灭,作者只用了七行文字去描述它,却用了更多的笔墨描写圆明园的辉煌,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交流

师:鲁迅先生是这样说的——“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圆明园越美好,越有价值,它的毁灭就越让人痛心,越让人愤怒!

就更加突出了文章的第一段,齐读——“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学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我们读文章要有篇章意识,除了像以往那样咬文嚼字地读,还要前后关联地读,根据需要查阅资料读,带着思考读——“宽度阅读,深度思考”,这样,你就会品出文字的味道,把一篇短短的课文读厚实了。

作业(选作)

1、背诵:课文的三、四自然段,积累优美的语句。

2、思考:祖国日渐强大的今天,有人提出重修圆明园,恢复它昔日的辉煌,你赞成吗?查找相关历史资料,展开思考,并在网络平台上写出你的理由,互相交流,看谁获得的支持率最高。

(设计理念:两项作业,一项是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一项是通过进一步的练习,提升学生的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并训练他们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思维,指向现代人最核心的素养。

这样开放型的作业,让课文成为一颗种子,让孩子在更加广阔开放的土地上,学会有目标地积累语言、整理信息、分析信息、思考判断,结出更丰硕的的果实)

教学反思:

学生基本上能够独立读懂课文内容,但是对近代中国这一段屈辱的历史了解得并不深入。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查找资料的能力,但是如何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利用资料来帮助解读文本就需要教师进一步地指导和训练了。

本课借助网络强大的搜索和交流功能,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并利用平板电脑让孩子们进行交流和分享,增强了孩子们对文字的感悟,对历史的认识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4)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并理解,如:估量、损失、销毁等。

2、 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培养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3、 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了解作者的创作特点和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作者的创作特点和表达方法。

难点: 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培养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爸爸妈妈带你们去旅游去过吗,大家都去过哪里呢,前几天老师去北京旅游了,想知道老师去哪里了吗?老师去的这个地方和咱们今天一起学习的课文有关,猜猜老师去哪了。

二、初读课文

1、圆明园是由那几部分组成的呢?有什么特点?(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 众星拱月)

2、圆明园里都有什么景物?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三四段)

3、什么时候、什么人对圆明园做了什么事?(1860年英法联军破坏)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皇家园林?

2、在你的心中圆明园是什么样的?

3、圆明园是怎么样被毁灭的?怎样理解最后一段”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从这句话中有什么体会?你想对这些破坏者说些什么?

4、英法联军在破坏了圆明园后为什么放火?大火连烧三天,说明了什么?(销毁证据,时间长;圆明园规模大)

四、细品课文

1、你怎样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小组讨论“估量”“损失”是什么含义。

2、细读第三段领悟作者在创作上的表达特点,并仿写一段话

3、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大篇幅的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小组间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用圆明园的辉煌与现在对比体现英法联军的罪恶)

五、作业

背诵三四自然段

六、板书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5)

课题: 圆明园的毁灭

诸城市龙都街道曹家庄小学 刘爱玲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把搜集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残墙断壁。那么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儿,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圆明园的毁灭》。

二、听录音,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课文主要讲了几部分内容?(两部分:(1)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2)圆明园的毁灭。)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四、自学课文,小组交流讨论

1.自学生字词,不懂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默读课文,想想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3.遇到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你们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

(1)小组讨论:每人提出自己的问题后,小组进行整理,写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大问题。

(2)出示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并对所有问题进行分类归并,归纳整理出几个大问题。

五、交流自己从课外书中查到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质疑,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你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互相交流一下,通过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

2.明确本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圆明园以前是如何的辉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课件a)

二、讨论、交流、解决难点

1.自读课文,自己思考上面的问题。

2.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四个人为一小组,由小组长进行组织,争取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

(1)通过交流体会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

①先从圆明园的布局来理解它的辉煌。

圆明园布局课件(简单说说圆明园的布局是怎样的,然后出示圆明园的平面图,教师作简单解说,重点理解“众星拱月”一词,通过这个词,体会两点a.小园多;b.当时景色美。)

②通过想象,描述圆明园的美景,以体会它的辉煌景观。

(结合第三自然段,先找出说感受的一句话,然后对这句话简单理解。老师读这一段,请同学们充分展开想象,看看在你头脑中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老师读时要把学生带入情境。)

③学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圆明园的美景。

美丽的图片链接1

图片链接2

让学生结合图片想象美景,然后指导他们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描述时不必每一处景点面面俱到,可选择学生熟悉的:如“金碧辉煌的殿堂”“买卖街”“平潮秋月”“ “西洋景观”狮子林”等。同学之间可互相补充。

④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把圆明园梦幻般的美读出来。)

⑤结合第二、三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奇珍异宝图片链接1

图片链接2

(可先引导学生找出书中评价圆明园的这句话,然后在理解“瑰宝”“精华”的意思后,让学生简单概括。)

⑥通过了解圆明园的文化,以体会它的辉煌。

结合第四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回答:a.东西多;b.物品珍贵;c.年代久远。

⑦此时,当你了解了圆明园的灿烂文化和辉煌景观之后,你对它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可自由发言,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爱)

⑧教师点拨: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2)通过交流体会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①出示圆明园被毁灭后的图景,引导学生观察。

(在出示图景之前,教师可用语言进行过渡,感染学生由爱到恨。)

②结合第五自然段,谈谈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出示园毁图片(在学生简单概括后,,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恨并产生共鸣。看完录像后,说说自己此时的心情。)

(学生畅所欲言,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恨)

③联系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这一自然段。

(引导学生抓住“闯进、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谈理解。)

 ④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比如“平湖秋月”只需几分钟。(放无声录像,纯粹是大火焚烧圆明园的镜头)“火烧”半分钟,想象会烧掉什么?大火连烧三天会烧掉什么?

至此,圆明园所拥有的一切,现在都“没有了”──(在三自然段的景物前前面加“没”、“了”。一边添加一边让学生跟读。比如,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也没有了……,没有了……还没有了……)

师:还可以换一种说法,比如,金壁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也没有了”!”

⑤教师:圆明园,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之内化为一片灰烬。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奇耻大辱,是英法列强侵略中国。践踏人类文明的铁的罪证。

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带着无比痛恨之情来读。

(3)理解第一自然段

① 齐读,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有多大?

(理解“不可估量”)

②联系全文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为什么是不可估量的?(学生联系板书说。)

(4)联系时代背景,进行思想教育。

① 联系当时的背景,谈谈侵略者为什么胆敢如此为非作歹

总结、思考: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出示课件:(问题思考)

(补充资料):圆明园是皇帝享用的。当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

无奈,只好带着慈禧等仓皇逃跑了。在皇帝看来,圆明园被毁是他最大的屈辱。为了这“屈辱”,皇帝以平民的生命为代价,发动“复仇”战争,反而却丧失了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惨痛的损失永远无法弥补!

英法联军以什么借口烧毁圆明园?人们想当然的认为: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本性决定了他们的野蛮行径。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奉行‘磕头外交’”与“国际外交惯例与国际法准则”这两种不同文明所导致的行为冲突。在清朝皇帝看来外国使臣在他面前不磕头有失天朝“天下一统”尊严;在英法国家看来,拘禁、虐杀外交官违反国际法与人类文明的。本来要烧故宫紫禁城,为了给皇帝点颜色看看,才决定烧毁圆明园。

焚毁圆明园的前几天,英法联军列队入城,清军士兵夹道跪迎,北京居民观者如市。英法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的其间、其后,中国平民也成群结队闯进去,带走他们所能找到的一切。军阀混战时期,一些军阀又进行洗劫,圆明园最后只剩几块残垣断壁。据说,中国人龚橙──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是火烧圆明园的主谋,因他带的路。

师:当我们的思维视角停留在一个方面的时候,我们的思考就会停止。刚才的体验只是让我们对照一下历史。读了上面的词条,现在,再读“圆明园”这三个字的时候,难道你心中仅仅是自豪和愤怒吗?

② 师过渡:这痛苦的耻辱一直刻在我们心里140多年了,让我们“走出圆明园”。我想,无论怎样,我们走不出历史的阴影。如果历史可以改写,现在,让我们假设一下历史,回到144年前做一次小小的体验。如果你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一国之君──“皇帝”;如果你是辅佐皇帝参与国家管理的大臣;如果你是保卫国家领土的士兵;如果你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北京的老百姓──

师:面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行径,你会怎么做?请自己选择一个角色静静想一想,一会请你实话实说。(学生讲其中的一个角色的时候,老师紧紧围绕这个角色进行讨论,直到完了再下一个角色。)

三、总结全文

1.总结;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拓展延伸

关于要不要重修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呢?和同学们讨论讨论,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

五、布置作业

作业课件

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把想到的写下来。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6)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是人教版小语第九册教材第七单元的开篇之作。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不可估量、损失、皇家园林、组成、一般、象征、苏州、诗情画意、宏伟、唐代、凡是、统统、销毁、侵略、奉命”等词语。

2.能力目标: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

3.情感道德目标: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祖国的强盛与衰败,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圆明园园景幻灯片 《火烧圆明园》电影片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北京有哪些风景名胜吗?(指名学生回答)

师:其实北京还有一处名胜,那就是圆明园。人们都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曾被人们誉为“人间天堂”、万园之园,法国大文豪雨果也曾这样赞美它:“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遗憾的是昔日那些美丽的景色如今已经烟消云散,被一场无情的大火化为灰烬。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屈辱的历史,学习《圆明园的毁灭》,弄明白人们为什么给圆明园这么高的评价。请同学们打开书。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二、教师引导学生再现辉煌,激发自豪的情感

1 学习第二小节。

(1)指名学生读。

(2)理解众星拱月。

A、从字面上来理解,什么叫众星拱月?

(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B、再读课文,你们看,这里的“月”指的是什么?“星”指的是什么?

C、那“众星拱月”的景象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D、到了晚上,灯火通明的时候,这要是从高空往下看,得多美呀!这种独特的布局就显得更加迷人了,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把这种美感读出来。

(3)这么美的圆明园,还不能被称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吗?

过渡语:还有那些内容告诉我们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学习第三小节。

(1)指名学生读。

(2)这一段描写太妙了,把圆明园举世闻名的美景展现在我们眼前。 

(3)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段话,找一找这段中一共用了几个"有"字?把它圈起来。

(4)谁来给大家读一下,圆明园中有什么。

(5)想看看这个园林吗?

(6)看图片

(7)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一看圆明园中仅仅只有这几个有吗?(不是)

(8)你是从哪句话中知道的?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9)圆明园是世界各地景观的浓缩,课文只是例举了这些,应该还有很多,不用走遍天下就能饱览天下美景,看来圆明园真不愧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过渡语:还有哪些内容告诉我们圆明园是瑰宝、是精华呢?

3、学习第四小节

(1)指名学生读

(2)从先秦至清代,大概是两千年,要是准确的说是2400年,大家算一算,在2400年这段历史,一年里边有一样奇珍异宝那就得有2400多件,哪能一年就出一件呀,所以说,圆明园里的奇珍异宝,用个成语来形容那是数不-- (胜数)

(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数以千计、应有尽有、不计其数)

(3)出示图片 师在数字、价格方面作说明

(4)此时,你觉得圆明园的文物还可以用怎样的词来形容?(珍贵、昂贵、价值连城......)

(5)难怪课文中称 "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就是圆明园的价值,所以我们不难相信--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你作为一个中国人,你的心中应该感到怎样呢?(骄傲、自豪)

(6)让我们用骄傲的语气来读,请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这段话。

(7)谁来试一试?指名读。

过渡语:通过刚才的朗读,使我们大家再一次感受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然而,这座闻名遐迩、拥有无数珍宝的园林却被英法联军毁灭了。让我们一起看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三、直面毁灭,激起学生对英法联军的痛恨

1、学习第五小节。

(1)请大家默读第五自然段

(2)谁来读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3)老师如果这样写这段话,你看好不好?为什么?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来到北京,进入圆明园。他们把园内能拿走的东西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运不走的,就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圆内放火,大火烧了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不好,因为书中的内容写出了侵略者的野蛮)

(4)请同学们默读书上这段话,把你认为最能突出英法联军贪婪和野蛮的词语画出来。

(凡是、统统、搬运、实在、闯、掠、毁、烧)

(5)我们在读这些词语的时候,要读出侵略者的野蛮,表达出我们对他们的痛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

(6)面对这些野蛮的强盗,昏庸的皇帝只管弃园逃跑,任凭这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在烈火中化为灰烬。让我们再来目睹当年这悲惨的一幕。

(7)(放录像)

(8)谁来告诉大家,这把火烧毁了什么?

这把火烧毁了中国最珍贵的文物、珍品。

这把火烧毁了我国的园林艺术的精华。

这把火烧毁了我去游圆明园的梦想。

这把火烧毁了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

这把火烧毁了中国人心中的天堂啊。

这把火烧毁了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9)就让我们带着这种仇恨一起来读最后一段。

(10)今天(出示图片),当我们来到圆明园的遗址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凄凉的景象,数不清的汉白玉石柱,横七竖八的躺在那里,它没有声音,但谁都能听到他在愤怒地仰天长叹!

四、感受圆明园毁灭的损失

过渡语: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有多大?请同学们到课文里去找。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有多大? (不可估量)

(3)理解“不可估量”

是说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4)再重读第一自然段,"不可估量"要强调加强语气。(并从中体会出圆明园的重要性、价值高、损失无法计算......)

(5)这把火可以烧毁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却烧不毁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烧不毁中华民族的仇恨,更烧不毁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6)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为圆明园的毁灭而感到惋惜,痛恨英法联军。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这篇课文的构思颇具匠心,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很长的篇幅描写圆明园的美景?(英法联军把这么美的圆明园毁灭了,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起反衬作用,更加突出中心。)

结语: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是英法联军侵略中国,践踏人类文明的铁的罪证。我们学习这课,不是为报仇雪恨,而是让我们记住这段耻辱,记住这场血与泪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受欺凌。只有国家强盛、民族兴旺,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掌握过硬的本领,将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板书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7)

《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14个生字。

2.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段。

3.情感目标

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表达特点,学习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导语:(出示颐和园图片)同学们记得这是哪里吗?没错,这就是我们上册书学到的,保存比较完整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它的美至今还让我们记忆犹新。今天老师要带领你们走进另一座美丽的皇家园林。(出示圆明园图片)这美吗?它为什么会这样?它经历了什么?你一定有很多疑问。那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出示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2、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出示学习要求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根据自学生字的方法,掌握字形,规范书写,注重积累运用。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4)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把不理解的词语标出来,与大家讨论。

2.自主学习。

3.汇报交流自学成果

(1)读准字音(投影生字新词)

(2)认清字形

找相同结构的字

上下结构:皇、莱、宏、宋

左右结构:损、珑、剔、杭、瑶、侵、统、销、瑰、烬

形近字识记

坑——杭 浸——侵 稍——销 魄——瑰

(3)规范书写。

字变部首笔画变形:火——烬 王——珑 木——杭

“瑰”右边竖撇不要分两笔写

(4)检查认读本课成语情况(出示成语,采取指名读、齐读)。

4.全文共五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一想

(1)课文每段讲了什么?

第1自然段: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2自然段:介绍圆明园的布局

第3自然段:介绍圆明园的建筑风格

第4自然段:介绍圆明园的文物收藏

第5自然段:介绍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2)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别是什么意思?

第一部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部分:介绍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文物收藏再现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

第三部分:介绍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讲了圆明园的 ,和圆明园的 。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本文的中心句。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这个句子是什么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激发热爱祖国文华并为之自豪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3段。

教学过程:

1、导入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在世界的东方,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恍若月宫的建筑。”他说的是哪里?(出示图片)。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2、读课文,再现昔日圆明园的辉煌

(1)、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2—4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

1.思考圆明园是一座怎样的皇家园林?

2.圆明园里都有什么?

(2)学生按要求学习

(3)交流汇报成果

A.圆明园的布局

a.读第二自然段,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b.谈谈这座园林的规模、布局并说说感受。(出示圆明园三园形成过程资料,及众星拱月示意图)

B.圆明园的建筑风格

a.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圆明园中有什么?

b.通过文中几个“有”体会到什么?

c.找出文中对比描写的句子,说出特点。

d.学生根据理解读课文(多种形式)

e.分层次背课文。

f.用文中一个词总结本段,引出第四段过渡句。

C.圆明园珍贵的历史文物

a.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园中还有什么?

b.通过拓展秦——清的时间拓展资料让学生体会藏品之多。

c.无论是文物,还是艺术珍品都是无价之宝,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欣赏圆明园昔日美景、珍宝)

d.怀着自豪的情感朗读课文,并背诵。

D.想象画面体会圆明园的美。培养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自豪感。(配乐)

F.带着情感在读课文。

G.(配乐)渲染强盗闯入打破了一切美好。为下节课做铺垫。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圆明园毁灭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新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破碎的圆明园的图片)

1.背诵课文3、4自然段。回忆辉煌。

2.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色仿佛还在眼前,然而1860年的两个强盗让这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变成了如今这个样子,让我们再次走进圆明园,看看这些强盗的罪行。

二、读课文,重温历史,了解毁灭经过,增强使命感

1、默读第五自然段,画出描写侵略这在圆明园的暴行。并谈谈感受。

(1)联系课文和资料,说说从蓝色词句中体会到什么?

2、出示插图请同学们谈谈感受。

3、小结: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竟在几天内化为一片灰烬。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奇耻大辱,是英法联军侵略中国、践踏人类文明的铁证。

3、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根据资料回答请政府为什么不能保护圆明园?

2、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呢?

3、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为了让火烧圆明园永远不再重演,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4、小练笔:假如你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

四、拓展阅读:虎门销烟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8)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高眉小学 黄 玲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搜集相关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屈辱的过去与今天的强大。

3、以读激情,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了解它毁灭的过程,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培养学生爱国情操。

2、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着祖国的强盛与衰败,进一步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奠定基调。

(课件出示插图)谁能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地方?

是的,这就是曾被誉为“万圆之园”的圆明园。

(板书:圆明园)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圆明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根据个人感受答:美丽、举世闻名等)

可以说:(指名说,并出示: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既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也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听到这么高的评价,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是多么地自豪啊!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之情再来读读这句话。

(齐读)

(二)朗读感受,体味辉煌。

那么,圆明园里究竟有些什么,能让人们如此地赞美它呢?

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一起走进昔日辉煌的圆明园,感受那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吧!

1、 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圆明园的园林和建筑呢?

(指名分段朗读。)

(根据朗读板书:有 -----也有-----)

所以作者由衷地发出感慨“漫步园内------”

(齐读)

多美呀!想看看吗?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出示图片)

看了这些,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齐读)

(出示: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 除了这些精美而宏伟的建筑,圆明园里还有什么?

(指名读第四段)

(1) 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指那些文物?

(2) 理解“上自--下至”

从先秦到清代,你知道有多少年吗?(2500)

(3) 这2500多年中,这圆明园内所拥有的文物能有多少?

(生猜测)

(出示资料:舍卫城,自康熙以来,每当皇帝、皇太后寿诞,王公大臣进奉的佛像都存放在这里。其中有纯金的、镀银的、玉雕的、铜塑的,年复一年,竟高达数十万尊。)

而这只是圆明园中的一座小城,而这只是一些佛像。想想圆明园中那么多的珍宝啊,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根据回答板书)

(4)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就让你们开开眼界吧!

   (出示图片,最后定格在铜首上)

这是圆明园那140多个景点内的一个小小的十二生肖喷水池上的3个铜首,2000年的国际市场拍卖价就高达9000多万人民币啊!而这只是圆明园众多宝物中的一点点啊!你觉得这些宝物除了数量众多,还可以怎样形容?

(根据回答板书)

(5) 谁能用关联词说一说? 

(6)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当之无愧地说--(齐读)

(出示: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指导读好这一段)

(三) 研读“毁灭”,激荡情感。

可如今,我们却再也看不到这博物馆、这艺术馆、这瑰宝、这精华了。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片废墟。

(出示图片)

那是因为--(齐读最后一段)

圆明园被彻底地毁灭了。

(补充课题)

1、 谁能告诉大家英法联军当年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指名读,出示句子: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1)“统统掠走”是怎么掠走?你能举个例子或打个比方吗?

(2)“任意破坏、毁掉”是怎么破坏、毁掉?

仅仅是这些吗?老师这里有两段资料,是一位当年参加掠夺的士兵写下的。

(出示资料:为了夺取财宝,英法联军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蓝瓷瓶,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宝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珠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满了金条和金叶,有的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链。

 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外,被他们糟蹋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房子里的绸缎、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可超过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砸碎镜子,另一些人凶狠的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的惨不忍睹。)

2、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那就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段话吧!

(指导朗读)

3、同学们,不仅如此,为了销毁罪证,他们还用火烧。大火--(齐读)

4、 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当年英法联军的暴行吧!

(播放《火烧圆明园》片段)

   此时此刻,我们还能称他们为军人吗?他们简直就是一群(强盗),一群无耻的(强盗)!面对着这群强盗,面对着这熊熊大火,你的心情怎样?那就读出来吧!

(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5、大火连烧了三天,整整4320分钟啊!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只需几分钟。想想看,这4320分钟会烧掉什么? 

是啊,烈火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齐读),也没有了----(齐读);没有了-----(齐读),也没有了-----(齐读);不仅没有了-----(齐读),还没有了------(齐读);那些仿造各地名胜建造的(齐读)没有了,还有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都没有了,那些上自(齐读)没有了,下至(齐读)也没有了。

    (逐条擦掉刚才的板书并叙述)

圆明园什么都没有了。(激动人心的)圆明园彻底地毁灭了。(指题目)

那么,作者为什么不按着题目直接写毁灭,而要写它曾经的辉煌呢?

(这样的写更让读者感到惋惜和愤怒,起到反衬的作用。)

总之一句话:只有曾经拥有过,才能体会失去的痛苦!也正因为它那么的美好,我们才说--

(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齐读)

这圆明园可是古代皇帝的家啊,英法联军就这么轻易地闯了进去,这座世界上最没的园林,竟然在大火中化成了灰烬。难道这样的损失也是可以估量的吗?

(齐读)

这把火,烧毁了园林艺术的瑰宝;这把火,烧毁了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把火,烧毁了耗资5亿3千万两白银、历时151年才建成的万园之园。这样的损失是可以估量的吗?

(生再次读)

亲爱的同学们,面对这断壁残垣,你又想说些什么呢?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写出自己的感受吧!

(出示图片,并配乐《二泉映月》,学生写话)

(交流)

(四)总结升华

在我们祖国逐渐强大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屈辱的历史, 

让我们永远记住一百四十多年前的噩梦,记住写在圆明园残柱上的耻辱,让我们永远记住历史告诉我们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要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强大、繁荣的祖国,使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齐读)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9)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顺义区石园小学

田兆新

2017.1

10.圆明园的毁灭

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第10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圆明园的宏伟壮观和它所收藏的大量无价之宝,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精华,建筑艺术的瑰宝”“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二是强盗们肆意毁坏圆明园的罪行,激起了人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学生潜移默化地体验到了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更进一步认识到:侵略者之所以胆敢如此为非作歹,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目标:
  1、把阅读、想象、感悟相结合,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2、用昔日辉煌与残垣断壁作比,揭露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激发爱国情结,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师板书:圆明园),预习了课文,再看到这三个字,你脑海中出现一幅什么画面?

生交流读书感受 

2、最后定格在我们脑海中的是——(课件播放圆明园残垣断壁图片)(师补写板书:圆明园的毁灭)

这就是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残墙断壁。那么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儿,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圆明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音,把课文读通顺。
 2.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课文主要讲了几部分内容?(两部分:(1)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2)圆明园的毁灭。)
 3.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三、自学课文,小组交流讨论
 1.自学生字词,不懂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默读课文,想想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10)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圆明园的毁灭 人教部编版

《圆明园的毁灭》创新教案

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理解铺垫这一写法在本课的运用及作用。

四、尝试运用铺垫的手法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郊”等12个生字。掌握“毁灭、众星拱月”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猜猜老师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

同学们,看到这么多领导、老师坐在这里听课,你们有什么感受?(紧张)你们猜猜老师现在是什么感受?(也紧张)对了,老师也紧张。老师提出这些问题就是为了突出老师现在激动、紧张的心情,这种手法在写作上就叫作铺垫。

板书:铺垫

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铺垫”。

板书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二、课前质疑:

本课标题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作者却用那么多笔墨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在解决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部分。

三、小组合作学习第五自然段。

(一)要求:1、自读文段,感知文段主要内容。

2、小组合作学习:你从文段中得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受?

3、组长组织,注意顺序,每人都要发言。

(二)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教师适时点拨:出示原文,采用去词法(把“凡是、统统”去掉),原文好在哪里?体会用词的准确,同时体会英法联军的可耻!有感情地朗读朗读。
四、毁灭前的圆明园什么样子?学习2-4自然段,采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学习辉煌。
先把“有……有……有……”标红,让学生介绍圆明园里有什么。
然后让学生联想和想象。如,说说在“山乡村野”里你看到了什么?在“热闹的街市”你又看到了什么?学生就会充分感受到圆明园的壮美。在此基础上,对于“雷峰夕照”等学生不易想象的,难以理解的,可放图片,增强感受。
最后指导学生读出辉煌。
五、体会铺垫的作用。

既然写毁灭,为何大篇幅写辉煌?如果去掉2-4自然段,好不好?为什么?(体会“对比”表达的作用:进一步衬托……)

说一说,议一议:

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就是运用了铺垫的手法,引起读者共鸣,激发读者情感。

六、自读文段,看一看外国人(雨果)眼中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找出属于“铺垫”的段落,读一读。

课堂交流。

七、口语交际

我心爱的物品丢了。

要求:运用铺垫的手法描绘出物品之珍贵,从而衬托心情。

小组内交流,然后课堂交流。

七、作业

将口语交际的内容整理,写一篇习作。

板书设计:

损失巨大

圆明园的毁灭 建筑风格---富有特色

价值 赞叹 赞美

历史文化---价值庞大

毁灭----惋惜 痛心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圆明园的毁灭 人教(部编版)

13 圆明园的毁灭

文本分析:

本文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主题,用精练的文字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被毁灭的过程,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这是一篇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的文章。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宜采用“先教后学”“以教导学”的设计思路,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教给学生多种学习方法,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依托、以情感为纽带、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充分挖掘教材,多角度地利用媒体创设情境;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文本信息,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深处的情感,增强责任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估、煌、殿”等10个生字,会写“毁、拱、辉”等15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3.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通过对比表现主题的写法。

4.受到热爱祖国的情感熏陶,增强振兴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对比表现主题的方法,受到爱国情感的熏陶。

课时安排:2课时

1.会认“估、煌、殿”等10个生字,会写“毁、拱、辉”等15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

3.在反复朗读中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感悟作者的情感。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引导学生感受圆明园曾经的辉煌。

导语:同学们,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亲眼看见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圆明园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赞誉呢?请同学们欣赏下面的图片,感受圆明园的辉煌壮丽。(教师出示展现圆明园辉煌过去的相关图片。)

2.教师由“辉煌”过渡到“被毁灭”,揭示课题。

过渡:是啊!昔日的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既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建筑;它还是一座博物馆、艺术馆,有历代文人字画,有奇珍异宝。圆明园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被称为“万园之园”,而如今却只剩下屹立在风中的断壁残垣。(教师出示圆明园遗迹的图片。)这节课上,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教师板书课题。)一起去了解圆明园的“前世今生”。

3.读课题,想象画面。

(1)学生读课题,教师激情叙述。

师:“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万园之园的“园”。一座圆满无缺的光明普照的万园之园,被两个强盗给毁灭了。

(2)学生想象画面,自由交流。

示例:我仿佛看到了金碧辉煌的宫殿,看到了圆明园中各处的名胜古迹;看到了一群无耻的强盗正在圆明园内烧杀抢掠。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了解圆明园的建筑历史。

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圆明园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园中有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帝)的赐园。1722年雍正帝即位以后,拓宽原赐园,在园南部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勤政亲贤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帝时,又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也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圆明园在清室150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

2.了解圆明园被毁灭的过程。

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在沙皇俄国和美国的支持配合下,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进入圆明园后,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销毁罪证,18日,三四千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大火三天三夜不灭,烟云笼罩北京城。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被付之一炬。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遭劫掠。与此同时,侵略者又劫掠和焚毁了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画生字、词语,与同桌交流学习。

4.教师检测学生字词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学生认读,教师适时点拨。

认读:估 煌 殿 珑 剔 澜 陵 宏 奉 烬

书写:毁 估 辉 煌 拱 殿 陵 览 境 宏 唐 闯 统 销 奉

◆认准读音:

“珑、陵、宏、拱、唐、统、奉”都是后鼻音,“烬”是前鼻音。

◆写对字形:

“统”的右边不要写成“”,“奉”的下面不要写成“丰”。

◆区别形近字:

统——流 销——消 拱——供 筑——恐 境——镜

◆书写指导:

[珑]左右结构,左小右大。“珑”右部第一撇略向左下伸展,竖弯钩舒展有力。

[览]上下结构,上部略扁,下部宽、大。“见”竖弯钩宜舒展。

[奉]上下结构。横画间距均匀,撇和捺要舒展有力。

[筑]上下结构,上小下大。“工”末笔横变为提。

(2)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①“玲珑剔透、众星拱月、金碧辉煌”三个词可出示图片进行理解。

②以李白的“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加深对蓬岛、瑶台这些仙境的理解。

◆预设难理解的词:

[众星拱月]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拱,环绕。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玲珑剔透]①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手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②形容人聪明伶俐。

5.学生掌握字词后,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顺。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过程。

2.教师提出要求,学生交流。

(1)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有哪些内容不懂?

(3)试着梳理结构。

预设: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适时指导学生概括段意的方法,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提出问题。

3.学生汇报读书情况。

(1)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教师分别请五名学生读课文。

预设: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既是对学生前一环节自读课文的检查,又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审视自己概括的段落大意,真正做到熟读课文。

朗读指导:第1自然段中的“中国”与“世界”两个词要重读。另外还要注意“量”的读音,读“liáng”。第3自然段的结尾一句很有意境,找学生再读一遍。读第5自然段时,试问“为什么放火烧呢”,感受“销毁罪证”一词的意义。

(2)结合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谈谈圆明园留给自己的印象,试着概括小标题。

小标题示例:①损失不可估量;②布局独特;③建筑宏伟;④文物珍贵;⑤毁灭惨痛。

(3)梳理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明确:两方面,一是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二是圆明园的毁灭。

①写圆明园毁灭的部分。(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

②找出过渡句。

预设:通过找过渡句,让学生明白描写圆明园辉煌的部分是第2、3、4自然段。

明确: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③运用合并自然段标题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绍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再现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介绍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

④学生朗读印象深刻的课文内容。

思考:读了课文后,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预设答案:无奈、痛恨、惋惜。)

四、情景导学,初“识”圆明园

导语:读完课文,理清了文章的层次,我们对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过程有了大概的了解。老师特地找到了电影《火烧圆明园》的相关片段,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共同感受那个黑暗的、令人愤怒的时刻。

1.教师播放视频:电影《火烧圆明园》的片段(烈火焚烧,建筑倾倒的声音和场景)。

思考:就是这样一座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拥有无数奇珍异宝的园林建筑,在连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中毁灭了。看着这熊熊燃烧的烈火,你体会到了什么?你现在最想知道什么呢?

预设:教师利用影片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震撼,迅速投入到与课文内容相应的一种激昂悲愤的情绪中。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教师帮助梳理,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教师的提点,将读书的目标再次提高,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将其梳理成本课的两大主要学习问题。

①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②圆明园是怎么被毁灭的?

2.与学生谈话:读了文章你又有怎样的感受?

预设:学生的感悟可长、可短,一句话或一个词也行。

示例:(1)我觉得圆明园是我国的名胜古迹,它被烧掉了,很可惜。(2)我想用一个词来表达,那就是悲痛欲绝。

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上,我们识记了生字,理解了词语,梳理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过程。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之所以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是为了让我们了解这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引起我们的共鸣,从而让我们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下节课上,我们将去细细欣赏圆明园中的瑰宝,用心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学生自由交流识记字词的方法、朗读课文的方法及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六、作业设计,巩固提高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理解课文内容,领略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

2.领悟文章通过对比表现主题的写法。

3.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领略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感受对比写法的作用。

2.激发爱国情,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圆明园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

导语:请同学们各用两三个词来分别描述“圆明园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学生自由作答。)

明确:“圆明园的辉煌”——举世闻名,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圆明园的毁灭”——不可估量的损失,痛心疾首。

2.谈感受:从“圆明园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的对比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明确: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是啊,昔日的辉煌毁于一场大火,圆明园的遗迹如今历历在目,这是我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就是要提醒人们铭记历史,不要忘记我们祖国曾经遭受的苦难。现在我们一起去欣赏圆明园曾经的辉煌,一起去铭记这段曲折的历史。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一)走“近”圆明园

1.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提出重点词。(板书:不可估量。)

(2)多媒体出示圆明园的废墟图片,感受圆明园“大”的特点。

①教师介绍圆明园占地面积约为350公顷,估算相当于多少个教室那么大。

②再读第1自然段,把刚才看完图片的感受和估算的感受带到课文里。

(3)句式转换练习。

预设:这一段用“是……也是……”把两个意思连起来了。既然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必然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请同学们挑战自己,也用这个句式说一说圆明园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明确: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学生齐读。)

过渡: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多好啊!既然圆明园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我们必须先要走近它,看看它的过去究竟如何辉煌。

2.了解圆明园辉煌的历史。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2~4自然段,运用读书符号记录读书收获。小组合作学习:圆明园是一座怎样的园林?结合课文具体谈谈。

(2)学生汇报。

预设:结合文中对圆明园的价值高度概括的三句话:①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②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③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板书:布局独特、建筑宏伟、珍贵文物。)

过渡:这座园林建筑为何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呢?里面到底有什么呢?我们来细读课文,走进圆明园。

(二)走“进”圆明园

1.走进这座博物馆、艺术馆。

(1)学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根据理解画出圆明园的布局。

①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圆明园的俯瞰图,理解“众星拱月”。

②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手绘圆明园布局图,与同桌交流。

(2)师生共读第3自然段,思考:圆明园里有哪些宏伟建筑?

①学生朗读感悟,教师相机点拨朗读语气:读出自豪之情,读得底气十足。

②教师引读,重读“圆明园中,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

③学生勾画文中的景观,初步感受圆明园内景观的丰富。

④教师展示“买卖街”“山乡村野”“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武陵春色”课件。

⑤教师指导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景观并加以想象,具体描述出来。

⑥展开想象:假如你漫步园中,看到眼前的美景,你会发出什么样的感慨?(学生慨叹: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3)指名读第4自然段,感受圆明园的历史价值。

①引导学生从“上自……下至……”中感受圆明园中收藏的珍宝的历史之悠久。

②教师引导学生从“最珍贵”中感受圆明园中收藏的珍宝的价值无法估量。

③回顾第1自然段,具体感受“不可估量的损失”。

过渡:这“瑰宝”和“精华”是谁创造的?(学生: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圆明园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智慧和汗水,更是一个奇迹!然而它如今已变为废墟,让我们走进毁灭的圆明园。

2.走进被毁灭的圆明园。

(1)学生带着感受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教师给出阅读要求。

①浏览第5自然段,思考:圆明园是怎样被侵略者毁灭的?在文中画出相关词语,从这些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做简单批注。

②同桌对比朗读,把“闯进”换成“进入”,把“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删去,通过朗读、比较、讨论,体会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

③用“不但……而且……甚至……”的句式来说说强盗毁灭圆明园的经过。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3)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目睹当年这些强盗野蛮抢夺、肆意破坏的情景。

(4)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作者的情感。

明确:①赞叹之情:圆明园举世闻名,值得全世界人民的赞叹。

②惋惜之情:这样一座辉煌的建筑被侵略者付之一炬,全世界人民都为之感到惋惜。

③仇恨之情:圆明园在几天之内化为一片灰烬,怎能不激起作者对侵略者的仇恨?

(5)教师小结。

小结: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奇耻大辱,是英法等列强侵略中国,践踏人类文明的铁的罪证。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有多大?(学生结合板书齐说:不可估量。)

(三)走“出”圆明园

过渡:圆明园在今天作为一处遗址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在离开圆明园的时候,我们不光要停留在恨上、难过上,还要对未来充满希望。所以,留给我们心中的思考还要继续。

1.穿越时空,联想表达。

导语:走出圆明园,我们就要把刚才的感情化为理性。现在我们做一次小小的体验,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1860年。现在,你回到了那个时候,面对圆明园的毁灭,假如你是把握国家前途命运的皇帝;假如你是辅佐皇帝、参与朝政的大臣;假如你是保卫圆明园或者保卫祖国疆域的普普通通的士兵……。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角色,说一说面对这样的毁灭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

2.学生自由思考、交流,各抒己见。

预设:让学生在特定角色的交流过程中领悟到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了祖国的强盛与衰败,只有祖国强盛了,才不会受到侵略者的欺辱;从而领悟语文学习的真正目的和魅力所在,那就是不但要会学习,更要懂得怎样做人!这正是语文学习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

3.先同桌交流,再在班级上汇报。

三、拓展阅读,赏析名篇

过渡:圆明园美得让人心醉,毁得让人心碎。如今,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但那残垣断壁仍屹立在风中,且越发显得坚挺。这里铭刻着所有中国人的伤痕,这里记载着我们伟大祖国的苦难历史。历史不容忘记,因为“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圆明园只是历史的一个缩影,中华大地上还有数不尽的像这样需要人们铭记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去品读爱国人士闻一多先生的《澳门》和《香港》,去回顾澳门和香港的过往,感受浓浓的爱国情。

1.教师课件出示阅读片段。

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香港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2.阅读与交流。

(1)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理解诗歌的意思。

(2)教师简介诗歌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1922年冬到1925年春,闻一多留学美国。留学期间,他切身体会到了弱国子民在强国所遭遇到的无处不在的歧视与欺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对祖国深沉的爱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身在纽约的他写下了《七子之歌》等多篇力作。1925年5月,闻一多提前结束了留学生活,启程回国。然而,刚刚踏上祖国土地的闻一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迎接他的是“五卅惨案”的斑斑血迹。被失望乃至绝望笼罩着的闻一多愤然北上,将《七子之歌》等几首爱国之作投稿给《现代评论》首次发表。其时正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潮,《七子之歌》一经问世就引起强烈的共鸣。

(3)教师播放根据诗歌创作的歌曲,学生听歌曲,感悟诗歌抒发的感情。

(4)教师指名朗读,学生交流感受。

交流示例:

①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明显的特点?(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独白”的方式。)

②这样写作有什么好处?(采用第一人称不但让人感到亲切,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归属感,使每一首诗都灌注着被掳掠的血肉之躯的疼痛,强烈表达了对祖国母亲深沉的眷恋。)

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描写建筑的词句,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在读中学会思考与想象

师:同学们,请告诉我,为什么英法联军毁了一座圆明园就激起我们那么大的恨、那么大的怒?读课文第2~4自然段,用一句话回答问题,边读边做记号。要会读书,会读书的人能把三段话读成一句话。这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教师指导。)

师:一边读,一边思考,“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要静心、专心读书。(教师指导。)

(学生默读。读完一遍后,教师要求再读第二遍、第三遍,并提示学生边读边进行圈画、批注,用笔做记号留下自己的思考。自己阅读和批注,再与同学交流。)

师:读书要读得进去,还能跳得出来。谁能把第2~4自然段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生: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宏伟、壮观,真不愧是万园之园。

生:圆明园不仅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还收藏着珍贵的历史文物。

师:意思都有了。谁还能说得更简洁一些?

生:它是一座历史博物馆,里面收藏着许多珍贵的文物。

生:它是一座宏伟的建筑物。

师:同学们越说越简洁了。如果你会读书,除了能把厚书读成薄书、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外,还可以把短文读成长文,把薄书读成厚书。第3自然段写了许多景物,你们见过杭州的“雷峰夕照”“平湖秋月”吧。你们可以由此想象圆明园是何等宏伟!何等美丽!何等壮观!

生:我感觉圆明园就是全国各地优美风景的一个缩影。

生:圆明园虽然在北方,但是这些建筑能让人也感受到江南风景的韵味。

师:很好,大家的想象很丰富。这就把一句话读成一段话,把薄书读成厚书,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好,现在请大家用这种方法读第2~3自然段。

(学生一边读一边联想。)

师:告诉我,在你的想象中圆明园美不美?

生:美。

师:如果圆明园现在还完好无损地保存着,无数的奇珍异宝还被收藏在里面,你会以什么样的心情、什么样的语气去读第4自然段呢?

(学生自由朗读。)

生:用赞叹的语气去读。

生:看着这些宏伟的建筑和奇珍异宝,我的心中充满自豪。

师:可惜,这些奇珍异宝被英法联军夺走了,被一把火烧掉了。记住国耻!记住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记住1860年10月6日这一天!读……

生(齐读):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赏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要善于抓要点,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把一本厚书读成薄书”。这由厚到薄、由繁到简的过程其实就是归纳概括的过程。之后,教师又引导学生“把短文读成长文,把薄书读成厚书”,即又由薄到厚、由简到繁,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透过语言文字呈现丰富的内心世界。在这厚与薄的来回、抽象与具体的往复中,学生自然会掌握两种不同的读书方法,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就自然得到了锻炼。这样的教学设计的确是独具匠心。

教材选编本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语言文字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在初读课文后对这段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爱与恨的情感不是十分鲜明,尤其是把这份情感升华到民族的责任感更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学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成长的历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字里行间充分挖掘“爱恨变换”的情感主线,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

反思课堂教学,我认为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实现了以读促思、迸发情感的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我始终以情为线,以读为轴,把多种阅读形式交替使用,以读引思,以读悟法,让学生在充分地朗读中感悟和积累。我尽力做到了引导学生一步步把课文读懂、读深、读透,真正让学生在“阅读中走了一个来回”。

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4《圆明园的毁灭》人教(部编版)

14 圆明园的毁灭

导学案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11)

21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不可估量、损失、皇家园林、组成、殿堂、象征、、诗情画意、宏伟、唐代、凡是、统统、销毁、侵略、奉命”等词语。

2.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3.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唤起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并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2、通过阅读、想象,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以及侵略者的强盗行径,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爱,对侵略者的恨,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读准字音。

2.认清字形。

3.理解词语。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分为几部分及每部分的意思,用简要的语言说一说。

2.朗读课文,找出文中高度评价圆明园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

3.你所画的句子中,有什么疑问,需要我们学习时解决的?

甲: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世界文化史上的损失?

乙:圆明园为什么被称为博物馆、艺术馆?

丙:为什么当时我们不去保护圆明园,而使它被侵略军毁灭了呢?

4.教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有研究的价值,有的同学从圆明园本身的作用上产生疑问,有的同学从艺术价值、历史地位上产生疑问,还有的同学从当时的历史背景上产生疑问。这些问题要解决,需要我们搜集一些相关历史资料,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

四、收集资料,拓展学习。

1.阅读时为了加深对文章思想容的理解,需要收集资料。说说我们都有哪些收集资料的方法。

(①通过书报杂志查阅资料,还可以上网查阅;②调查采访;③进行实验;④观看音像资料等。)

2.我们最常用的是通过书报杂志查阅资料,是怎样的顺序呢?议一议,说一说。

(明确方向——浏览查阅——摘录整理)

3.请同学们查找有关圆明园的资料,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吧!

第二课时

一、直面毁灭,激发情感。

1.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断。

2.同学们知道片中被火烧掉的是什么地方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板书课题)

3.对于圆明园,你了解多少?学生交流课前通过读课文和查阅资料了解到的关于圆明园的情况。

教师小结:

4.了解毁灭经过。

(1)英法联军到底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5段。

(2)指名朗读,提醒学生把心中的感情读出来。

(3)读了这段,你能用一两个词来形容一下侵略者吗?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引导学生从“闯、搬、掠、毁”等词语体会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

(提供资料,让学生联系所提供资料更深刻地体会侵略者的强盗行径。)

二、再现辉煌,深化情感。

1.理解“不可估量”。

2.感受昔日辉煌。

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还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呢?如果圆明园没有毁灭,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走进圆明园,去看一看吧。

教师:现在,请把你的感受带到课文中去读一读。指名读,读出自己醉、自豪的感受,再齐读。

总结:这就是我们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这就是让人流连忘返的圆明园,可惜它被英法联军毁灭了,被他们化为灰烬了。此时此刻,你是什么心情?

②珍贵文物:

教师:让我们再来看看圆明园有哪些奇珍异宝吧。指名读第4自然段。

同学们知道圆明园有多少文物吗?你们知道从先时代到清代,中间经历了多少年吗?(学生猜测)其实,中间经历了2300年。你们想想看,2300多年的文物,历代皇帝在里面存放了多少奇珍异宝呀!课件展示圆明园文物图片。展示青铜猴首和牛首时,出示文字图片资料。

3.情感外化。

教师:我们能想象圆明园文物的损失有多大吗?无法想象,不可估量!可是这些价值连城的文物被英法联军抢走了,还有无数价值连城的文物被英法联军烧毁了。了解了这一切,你是什么心情?

(1)课件展示,展现圆明园的辉煌及今天的残垣断壁,最后定格在残垣断壁画面,同时老师配合课件激情叙述雨果的《文明与野蛮》片断: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将它化为灰烬。

金碧辉煌的殿堂呢?没有了(学生答),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相应擦掉黑板上“金碧辉煌的殿堂”几个字。同样擦掉黑板上其他板书,留下空白板书。

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用笔写下来吧。

(2)在悲壮的音乐中,学生奋笔疾书。

(3)指名读出自己写的话。

三、重温历史,了解毁灭经过,增强使命感。

1.欣赏了圆明园的宏伟壮观,我们不禁为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惊叹,走进圆明园就像走进了中华民族艺术的宝库。然而当我们今天再次走进圆明园,我们只能看到残垣断壁无语立斜阳。

2.出示书中的插图,请同学们谈感受。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现在已经是一片废墟,真是令人愤恨!)

3.默读第5自然段,画出描写侵略者在圆明园实施暴行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1)“他们把园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①联系课文和有关资料,说说从加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2)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城。

(从“大火连烧三天”可以体会到什么?)

四、重点句段品读。

板书设计:

22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崎岖、斩钉截铁、昂首挺胸、坚强不屈、壮烈豪迈。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理解课文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为祖国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4.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

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并掌握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崎岖、斩钉截铁、昂首挺胸、坚强不屈、壮烈豪迈。

2.说说下列生字在书写中应注意些什么:

3.词语解释:

三、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容?

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其中第二、四、五部分是详写,其余为略写。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提出疑问。

1.教师板书课题,质疑。

2.明确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分小组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容,体会五壮士的豪壮。

二、自由学习全文,默读并作批注。

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他们是五壮士?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

(一)确定重点,小组自学。

1.小组经过讨论,很快确定一至两个段落为学习重点。教师要根据情况做相应调整,保证每个自然段都有小组选择。

2.投影出示学习要求:

小组学习要求:

(1)先读一读学习的容。

(2)抓词句,谈谈五壮士的“壮”表现在哪?

(3)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句子。

告诉学生,小组主持人要根据发言情况,给组员评分,老师要根据小组学习的效率、发言情况评优秀讨论小组。

(二)全班交流。

在汇报时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

1.汇报由小组共同发言,充分体现小组学习的成果。

2.一个小组表达不完整,别的小组补充,其他同学认真听,也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

3.重点指导朗读的地方,要带动全班同学读。要体现以读为主。

三、教师指导重点。

1.第1自然段

引导学生抓住“集中兵力,大举进犯”看出敌我力量悬殊,而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接受了重任,决心拖住敌人重兵,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这充分显示了五壮士的豪壮之气。此段略讲。

2.第2自然段

教师提问:作者描写五位战士痛击敌人时用到了哪些表示动作的词?哪些词语是描写他们的神态的?从中我们能体会到什么?

3.第3自然段

(1)投影填空: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跟在班长后面。

(2)填完后有语气地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3)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引上绝路”。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第4、5自然段

(1)由学生的问题入手,“为什么用石头砸?”抓住下列句子“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向敌人头上砸去。”让学生体会到五壮士不顾激战数小时的劳累,不顾累累伤痕的剧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壮举。

教师提问:①马宝玉的话如何理解?

②“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哩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说明了什么?

(2)指导朗读。

“同志们,用石头砸!”。个别读——学生评读——示读——齐读。

指导朗读两个“带着”。自由读——个别读——学生评。两个“带着”,后一个语气更强,“砸”前稍做停顿,“砸”读重音。

教师读——自由读——齐读

5.第6~9自然段

(1)此部分仍由学生的提问入手,“五壮士为什么跳崖?”找出下面句子“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相继从悬崖往下跳。”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五壮士跳崖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模仿“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带着……”写话。

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带着(),带着(),昂首挺胸,相继跳崖。

有感情地读一读你填写的句子。

(3)“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有感情地读一读。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读。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

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板书设计:

23*难忘的一课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理解课文主要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自读、自悟,教师抓住文中三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引导理解。

3.让学生感受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文章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用心感受文章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初步领会文章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的妙处。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1.找出课文中多次出现的句子,用“”画出来。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单的语言概括。

四、围绕主线,体会情感。

教师:课文详写了师生学习的情景以及到小礼堂参观这两部分,我们下面就重点来学习这些容。首先请同学们思考:“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课文中出现的三次,每一次“我”都有怎样的感受?(学生谈作者的感受。)

教师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感受: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教师:看得出,此时此刻,同学们的心已经沸腾,还有什么可以表达我们那份心情呢?心里就只会涌出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教师:放声朗诵,来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吧!

六、句段解读。

1.“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板书设计:

24*最后一分钟

教学目标:

1.认识课后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在朗读中理解诗歌容;在吟诵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3.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的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理解词语。

2.背景简介。

3.放声朗读,边读边想:每个小节主要讲什么?

4.学习诗歌,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朗读。现在,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这首诗?(指名分小节读,并试着归纳每节的主要意思。)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最后一分钟”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的提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结合历史背景谈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精讲课文。

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1)第一次出现“最后一分钟”。

①朗读第一节,想一想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②想一想第一次出现的“最后一分钟”指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

(2)第二次出现“最后一分钟”。

①朗读第二节,“最后一分钟”展现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从“旗帜”“旗杆”“寂静”中,我们仿佛看见了在这最后一分钟里,中华人民国国旗与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心情。)

②找出表现人们那激动、自豪的爱国情感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我们的心!”)

(3)第三次出现“最后一分钟”。

①朗读第三节,想一想作者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联想到了什么。

(虎门销烟、深入骨髓的伤痕、发黄的旧条约。)

②结合历史背景,谈谈自己感受到的作者此时的思想感情。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

(4)第四次出现“最后一分钟”。

①朗读第四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②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节,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四、课文总结,升华爱国情感。

1.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

2.如果让你写《最后一分钟》,你会抓住哪些特写镜头来写呢?请你也来试着当一回诗人吧!课件出示诗句:

3.观看回归的影片片段,感受令人振奋的一刻,面对流浪百年的游子,你最想说什么呢?

4.总结。

五、布置作业。

1.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进一步了解的历史,回归的历程,回归后的发展史等。可以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也可以在信息直通车上和大家交流。

2.搜集其他有关回归的诗歌,有感情地朗诵,在下周班队课上展示。

板书设计:

回顾·拓展七

【学习容】

“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

【学习目标】

1.积累充满励志性的成语,丰富语言。

2.通过“展示台”提供给学生的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让学生得到知识、能力、方法等多方面的启迪。

3.交流搜集到的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资料,激发学生勿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重点】

1.积累成语,并做到能理解、会运用。

2.交流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收获,培养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搜集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资料。(师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交流平台

1.谈话引入。

(1)回顾本组课文,激发交流资料的兴趣。

(2)交流彼此搜集的资料,教师巡视。

2.交流搜集、整理资料的经验。

(1)刚才同学们在组交流资料。老师到各个小组看了看,发现大多数同学的资料容丰富、条理清晰,查阅起来非常方便。在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中,我经常被同学们恰当引用的资料所吸引,感到非常佩服。

(2)你能谈一谈自己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好方法吗?

课件出示:

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经验交流

友情提示:从以下几方面介绍,可任选其一:

①搜集资料的途径。

②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③资料保存和分类的方法。

④资料的整理与运用。

(3)小组交流。

交流资料前教师的友情提示,为学生的讨论、交流提供了参考,使学生的交流目的明确,指向清晰,不至于“一盘散沙”。

3.共享经验,平等交流。

请同学们畅谈自己在搜集、整理、运用资料时的做法与经验。

二、日积月累

1.激趣导入。

(1)中华民族在任何忧外患、艰难险阻面前,都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正是因为有着千千万万为国捐躯、大义凛然的革命英雄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2)请同学们自由诵读“日积月累”中的16个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教师巡视、纠正:

“同仇敌忾”中“忾”的音为“kài”,意思是“愤恨”;“大义凛然”中“凛”的音为“lǐn”不是“lǐng”;“披荆斩棘”中“荆”的音为“jīng”不是“jīn”。

(3)尝试理解。

学生交流对这些成语的大致理解。

对于不理解的词语提倡学生利用工具书。

(4)根据自己的感悟,再去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出自己的感觉。

从自由诵读,读对成语,到尝试理解并且根据自己的感悟再读成语都是学生自主地学习、感悟,教师只是起到点拨、引领作用。

2.多种形式读,熟读成诵。

(1)指名读。

(2)赛读,比一比谁能读出英雄的风度与气魄。

(3)开火车读。

(4)激励背诵:

①按文中的编排顺序背诵。

②分类背诵。

教师提示:

有表示发愤图强的,如:

奋发图强、励精图治、豪情壮志、任重道远、再接再厉。

有表示团结一心的,如:

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赴后继。

有表示勇敢顽强的,如:

临危不惧、勇往直前、不屈不挠、披荆斩棘。

有表示英雄气概的,如:

力挽狂澜、中流砥柱、大义凛然、舍生取义。

(5)小组赛背,评出优秀小组。

3.交流课外成语,拓展积累。

(1)鼓励学生读出搜集的成语。

(2)教师利用投影展示学生提供的成语,提倡其他同学积累。

(3)读一读,背一背积累的成语。

描写英雄人物成语的搜集与展示,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也使他们对英雄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4.尝试运用成语。

今天我们学习了很多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我们不仅要会背、会写,也要会用,请同学们用上书上或者你课外积累中的几个成语写一段话。

积累是运用的基础,为运用服务,利用已积累并感悟的成语进行写话训练。实现了课程总目标中的建议——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三、展示台

1.参观烈士陵园。

(1)带领学生走入陵园,通过扫墓、敬献鲜花、默哀、读碑文上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等活动,再次让他们感觉到革命先烈的事迹并不遥远,就是这些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争得了今天平安而幸福的生活。

(2)写一写参观烈士陵园的感受。

2.抗日老英雄战争时期的故事。

3.围绕“祖国的昨天和今天”举办展览。

(1)整理、提炼自己搜集的资料,制作“手抄报”。

要求:主题鲜明,容真实。

(2)展示作品,同学评议出“最佳设计奖”。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12)

公开课《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第二课时)                         

   东坡学校 商国庆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课文介绍的景观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并展开想象,凭借课件、图片等使学生对当年的圆明园辉煌景观有个大致的了解。

教学目的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理解重点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学习的兴趣 。     4、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难点: 理解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教具准备   1、课前让学生自主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图片。

2、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分清详略,突出重点。从课题看,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毁灭”的内容。然而,纵观教材不难发现,全文写“毁灭”只用了一个自然段,且文字通俗易懂;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却占用大部分篇幅,且难点较多。根据教材,我创新教学,大胆地将课文第二部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确定为教学重点,将“毁灭”的内容略作处理。其目的是以爱激恨,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历史的灿烂文化,痛恨侵略者的野蛮行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然而,就是这样一座人类历史上最大最美的花园,一座拥有着无数奇珍异宝的园林建筑,却在三天三夜的大火中毁灭了。(出示课件:烈火燃烧下的圆明园毁灭图)

2、齐读课题。

二、提问质疑,理清思路。

1、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2、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板书:圆明园     毁灭)

三、直奔重点,学习“圆明园辉煌景观”部分。

1、出示课件,欣赏圆明园美景。

2、多么精美、多么壮观的园林呀,课文又是如何描写的,请自由读,想一想: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圆明园的景观?

3、生交流,师板书。(布局  建筑   收藏)

4、圆明园有着怎样的布局,齐读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圆明园平面图,介绍其布局特点。

(2)、文中哪个词准确写出了圆明园的布局特点?(板书:众星拱月) 结合图理解“众星拱月”。

5、明园不但布局独特,那里还有众多精美的园林建筑,看看书,哪些建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生汇报。(读句子、谈体会,并可补充相关资料。)

(2)、想象园中还有哪些美景?(板书:风格各异)

(3)、有感情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4)、读得多好啊,现在,我们仿佛就置身于那景色秀丽、风格独特的圆明园中。让我们再一同去饱览一番。 课件出示相应图片,师引读。

6、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1)为什么称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板书:奇珍异宝)

(2)出示课件,欣赏圆明园藏品。

(3)圆明园布局独特,建筑精美,收藏也十分珍贵。学到这儿,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心目中的圆明园吗?

(4)师小结、过渡:圆明园不愧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可以说走进了圆明园,就走进了中国历史的长河,走进了圆明园,就走进了民族艺术的宝库。可是今天,当我们再次走进圆明园,你还能看到些什么呢?

四、学习“圆明园毁灭”部分。

1、(课件出示废墟图)从这幅图中,你能看到圆明园宏大的规模吗?你能看到圆明园精美的建筑吗?你能认为这就是世界上最精美、最壮观的园林吗?然而这的确是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啊!是谁毁灭了圆明园,请快速浏览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笔划出描写侵略者野蛮行径的句子。

2、生交流,谈体会。(板书:掠  毁  烧)

3、出示课件“火烧圆明园”图片。

4、看后,你有什么感受?(板书:恨)

5、课件出示句子“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指名读。 (2)、连用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了什么? (3)、带着痛惜之情齐读这句话。

五、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1、三天三夜的无情大火,一代名园变成了一片废墟。假如此时你就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2、说得多好啊,在我们华夏儿女的不懈奋斗下,中华巨龙已经腾飞,祖国正以强大的实力和崭新的姿态雄踞于世界东方。如“神七”升空、“嫦娥”飞天,卫星探月,国庆阅兵等昭示祖国的强盛、科技的先进、经济的发展。同学们,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读书,为了振兴中华而刻苦学习,为了未来的锦绣前程而勇敢奋斗吧!          

板书设计: 圆明园 的 毁灭

布局    众星拱月         掠

建筑    风格各异         毁         恨

收藏    奇珍异宝         烧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把搜集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可以以情激情,以读激情,以景激情,以史实激情,特别是要重视以读激情,充分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通过读书,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引导他们把最感兴趣的景观想象出来,并谈一谈自己的脑海里浮现的画面。感受到圆明园的瑰丽与辉煌再去读圆明园的毁灭,更能激发学生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1.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2.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2.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以及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时(略)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生字、新词;弄清文本脉络。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精读、品读,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课,奠定情感基调

  1.我们继续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

板书课题:让我们举起写字的手,一起写下课题:“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齐读“圆明园”。

  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两个强盗毁灭了!被英法联军的熊熊大火毁灭了!齐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相信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课有许多四字词语用得十分精妙,我们再来读一读:

  大屏幕出示词语: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亭台楼阁

  山乡村野 平湖秋月 雷峰夕照 蓬莱瑶台 武陵春色

  诗情画意 风景名胜 天南海北 奇珍异宝 不可估量

  二、走进开头,读文引发质疑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文本,细细地阅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打开书,迅速翻到第二十一课,自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自由出声读)。

  2.打开课文,映入你眼帘的第一是“不可估量”,第二还是“不可估量”,此时,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

  (悲痛、愤怒、伤心……)

  3.我们来读读这个开头,把你的心情读出来。你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圆明园被谁毁了?被怎样毁掉了?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掉?圆明园被毁之前是什么样的?)

  三、学习结尾,感受被毁之耻

1.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画出最让你触目惊心的词语。

2.听了这段文字的朗读,你了解了什么?

(圆明园是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践踏、毁掉的;)

3.他们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课件出示,根据学生回答强调“掠、搬、毁、烧”)

4.哪些词语让你触目惊心?

  (凡是、统统、任意、毁掉、连烧、笼罩……)

  5.删词换词,体会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感受侵略者的残暴与野蛮。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了灰烬。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来到北京,进入圆明园。他们把园内能拿走的东西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运不走的,就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烧了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了灰烬。

  (1)分别读这两段话。

  (2)换掉或删除一些词语后,有什么不一样?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4.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像)。

我看得出,看录像中,一定有一种情感什么充满着你的胸膛,是什么情感?(屈辱、愤怒、痛恨……)

  5.价值连城的国宝被统统掠走,人拿不动的就用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他们任意破坏的哪一样不是无价之宝!最可恨的是,他们在中国的圆明园里犯下了滔天罪行后,还企图放火烧毁罪证,这就是帝国主义的嘴脸,带着你此时的感情,齐读——1860年10月6日……

  四、昔日辉煌,更添被毁之痛

  1.请告诉大家:为什么英法联军毁了一座圆明园,就会激起我们这么大的愤恨,那么大的怒火?

  2.一边读,一边思考,要静心、专心读书。

  3.根据学生回答,大投影出示

(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因为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4.这就是2、3、4自然段告诉我们的。它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是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它的毁灭,使每一个中国人痛心,会激起每一个中国人对英法联军、对当时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的痛恨,读一读,想想课文哪几个部分写的是建筑宏伟?(2、3自然段)

5.找一位同学为我们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圆明园在北京西郊……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1)这句话是介绍圆明园什么的?(位置和结构)

  (2)如果让你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读这段话,你会强调哪些词语?(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知道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说说看。

  举世闻名:举,全。全世界都知道。形容名望极大。

  众星拱月:群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出示课件,看圆明园的分布构成,在图上找一找,那个是“星”,哪个是“月”,体会圆明园的辉煌和宏伟。)

  (3)哪位同学查过资料,知道圆明园的面积有多大?

  圆明园的总面积350公顷,占地约5200亩,(最新制定的方案,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范围东至圆明园东路,南到清华西路,西至圆明园西路,北到规划公路一环,占地面积458.9公顷。)

  (4)我们的学校大约占地十亩,大体估计一下,圆明园相当于我们多少个学校?

  圆明园的面积相当于我们500多个学校那么大。各个大园以及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是多么壮丽的景观!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齐读第二段)

  6.如此气势恢宏的圆明园里,有多少让我们啧啧称奇、留恋往返的美景呢?快速浏览课文第三自然段,你能从中找到几个“有”?(7个)

7.指名读带“有”的句子,相机板书:“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

(1)这些句子让你体会到什么?(圆明园的建筑各具风格,千姿百态,既有殿堂的宏伟之美,又有亭台楼阁的秀巧之美;既有热闹的街市风光,又有幽静的自然风光,所以说它是建筑艺术的精华。)

  (2)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来展示圆明园中那宏伟的殿堂、小巧的亭台楼阁、热闹的街市与幽静的自然风光吗?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你就会读进去,读得更好。自由练读后分男女生读。

  (3)下面,我们一起去欣赏几处名胜景观吧。(投影出示几幅圆明园美景图)你可以选择一处说说感受。

  “蓬莱瑶台”:(据书上说:海上有三座神山,其中一座叫蓬莱,还有一座方丈,一座叫瀛洲。神话传说中说的,海上三座神仙住的山,其中一座叫蓬莱。瑶台就是山上的建筑,神仙住的地方。这是根据古代诗人的文章,神话传说中的景物来建造的,这是想象。)

  “武陵春色”:(指张家界的武陵源。张家界的武陵源是根据陶渊明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记》来命名的。这一部分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也是想象。这样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方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啊!)

  “平湖秋月”:宁静而美丽

  “雷峰夕照”:高高的雷峰塔直冲晚霞,瑰丽壮观!

  (4)这美丽迷人的景色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大家知道圆明园著名的景点有多少处吗?

  (学生介绍了解的资料:圆明园著名的景点就有40处。这40处景观也是“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比如有“平湖秋月”,有“西峰秀色”,有“曲院风荷”、“观澜堂”,有“君子轩”,还有“关帝庙”。)

  (5)下面我们只选20处景观的名称,请大家读一读(投影出示):

正大光明 上下天光 杏花春馆 坦坦荡荡 长春仙馆

万方安和 武陵春色 山高水长 月地云居 汇芳书院

映水兰香 远山天北 西峰秀色 四宜书屋 平湖秋月

蓬莱瑶台 别有洞天 坐石临流 曲院风荷 江南屏乡

……

仅仅读这些景观名称,你有什么感觉?

  (光读这20景的名称就需要这么长时间,如果一景一景参观得需要多少天啊!)

  (6)法国大作家雨果眼中的圆明园是怎样的呢?

出示雨果的文章,指名读。

  “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 雨果”

  (7)是啊,这是一座多么美妙、神奇的圆明园!当我们漫步园内——学生接读:“有如漫步在天南海北……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我们又怎能不惊叹,圆明园是——(出示大投影)“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8.引读,试着让学生背诵“因为,在这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里,有……也有……;有……也有……;园中许多景物都是……,如……还有……;园中不仅有……还有……”(10分钟)

9.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齐读“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从哪一段知道的?(第四自然段)

(1)那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读第四自然段?(指名读)

  (2)从先秦到清朝大约多少年的时间?(两千多年)

  (3)经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大约是两千三百多年的时间。想想会有多少名人字画和奇珍异宝。请用自己能想到的词语来形容。

  (应有尽有、不计其数、成千上万、数不胜数……)

  (4)在2000年4月,北京保利集团以将近4000万港元将其中的虎首、牛首、猴首买回,使他们重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知道了这些,你心里又怎样的感受?带着你的惊叹和自豪齐读四自然段。(4分钟)

  五、美毁对比,拓展引发深思

  1.是啊,多么恢弘,多么美好的圆明园!如果它完好无损地保存着,我们每个中国人现在看了该是多么自豪。可惜,它被英法联军掠走了,搬去了,毁掉了……圆明园里,有的是荒凉的废墟,有的是残垣断壁,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缓缓擦去板书,只留淡淡的痕迹)

圆明园的毁灭是——学生齐读: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课件出示五幅圆明园废墟图,读下面的词条——

圆明园是皇帝享用的。当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无奈,只好带着慈禧等仓皇逃跑了。 

  焚毁圆明园的前几天,英法联军列队入城,清军士兵夹道而跪。法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

时期,一军阀又进行洗劫,圆明园最后只剩几块残垣断壁。据说,中国人龚橙——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就是火烧圆明园的帮凶,是他带的路。

3.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个损失吗?英法联军,还有后来的八国联军,他们用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指引着他们的舰队不远万里驶入中国领海,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制成的枪弹、炮弹屠杀中国人,然后,逼迫满清政府在中国人发明的纸上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这仅仅是损失吗?在风雨中伫立了150年的废墟,还有圆明园里残留的柱,书写着中国150年的耻辱。面对圆明园的废墟,看着这残垣断壁你想说些什么?想对谁说?是将铁蹄踏进圆明园的英法联军,还是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或者,是对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

教学设计思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新思路,在我的教学设计上试着尝试教学方式的革新,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课件资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力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掌握最大限度的知识量。 力争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有重大的改变,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首先是让学生感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这样学习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其次,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在教学的设计上,发挥学生在现代学习方式中的独立性,给学生提供供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第三、在设计上还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客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内容和任务的学习速度和掌握它所需要的时间及所需要的帮助不同,在“课文学习”一项中,考虑到这一点,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的掌握程度去查询、浏览自己切实需要的知识。避免出现“一刀切”、“一锅煮”、“吃不饱”、“吃不了”传统学习方式的现象。第四、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因此我在设计上重视学生的体验,让每个学生不仅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还要用眼睛看、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第五、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最后,《语文新课程标准》降低了学生写作的门槛,要求学生乐于将自己想说的写出来,愿意与人交流。于是,在教学设计上,我摒弃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写作方法,让学生不受限制,可以自由表达,并且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兴趣的驱使下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自我评价: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多媒体课件之上的。其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尽可能的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课件资源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学习,并且希望学生在这一节课中,不仅能够学到语文知识,多了解有关圆明园的历史、风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同时,也希望把语文课和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能够把在其他学科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语文的学习中,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水平。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13)

圆明园的毁灭优质教案_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爱国之情。

2、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经过。

难点: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在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那就是——圆明园,它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修建时间长达150多年,被誉为“万园之园”。本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圆明园。

1. 指名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2. 教师稍作评价。

二、知道圆明园的历史地位 1.点名读第一自然段,学生思考问题:

师问:作者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为什么会用两个“不可估量”? 2.学生举手回答,老师评价及小结。

3.过渡:… 三、了解圆明园的布局 1.学生齐声读第三自然段。

2通过欣赏图片,了解圆明园内的建筑布局,及理解“众星拱月”。

四、了解圆明园的建筑风格 1、指名朗读描写宏伟建筑的第三自然段。其余学生边听边找这段话中用了几个“有”字? 2、生汇报,(8个“有”字)师引读:圆明园中,第一有……第二有……第三有…… 3、观看课件(展示圆明园中建筑风格各异的图片)4、指名用“有…也有…有…也有…”说话。

4、生带着自豪之情朗读本段最后一句话。

五、深入领悟圆明园的历史文物 1、自学第四自然段,生作批注,本段描写了什么? 2、生汇报(历史文物) 3、本段第一句有什么特点。

(过渡句,承上启下) 4、师: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指什么? 生回答,师出示相应课件,展示文物图片(如:名人书画、奇珍异宝……) 5、生带着自豪之情读第四自然段。

6.师问:学完2、3、4段,你有什么想说的?生举手回答问题。

六、烈火中的毁灭 历史会永远记住1860年10月6日这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1、生默读第5自然段 2、生汇报(英法联军闯入北京) 3、英法联军是怎样做的?用书上的词语说 4、生汇报 ①“凡是”“统统”“任意” 生想象侵略者是怎样掠夺、毁掉珍宝的。

生带着激愤之情朗读这句话。

  ③“大火连烧三天” 算一算三天72小时,有多少分钟?(4320分钟) 师: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要几秒钟,烧掉像平湖秋月这样的建筑只要几分钟,想象:偌大一个圆明园连烧4320分钟,会是怎样的后果? 生汇报 师问:同学们,此时,你怎的心情是怎样的? 七、体会不可估量的损失 1、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损失吗? 齐读第一自然段。

2、读第五段最后一句,体会这个句子和本文第一句的联系。

六、废墟前的深思 1、出示废墟图片:这样一座辉煌的园林,为什么当时的政府不保护呢? 2、同桌交流汇报。

七、总结 师:虽然圆明园的那把大火已经熄灭,圆明园留给我们太多的思考。从这把大火中,我们明白了一个真理:落后就要挨打。真的希望同学 们能够好好学习本领,将来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强大、繁荣的祖国,让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14)

公开课《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第二课时)                         

   东坡学校 商国庆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课文介绍的景观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并展开想象,凭借课件、图片等使学生对当年的圆明园辉煌景观有个大致的了解。

教学目的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理解重点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学习的兴趣 。     4、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难点: 理解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教具准备   1、课前让学生自主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图片。

2、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分清详略,突出重点。从课题看,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毁灭”的内容。然而,纵观教材不难发现,全文写“毁灭”只用了一个自然段,且文字通俗易懂;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却占用大部分篇幅,且难点较多。根据教材,我创新教学,大胆地将课文第二部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确定为教学重点,将“毁灭”的内容略作处理。其目的是以爱激恨,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历史的灿烂文化,痛恨侵略者的野蛮行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然而,就是这样一座人类历史上最大最美的花园,一座拥有着无数奇珍异宝的园林建筑,却在三天三夜的大火中毁灭了。(出示课件:烈火燃烧下的圆明园毁灭图)

2、齐读课题。

二、提问质疑,理清思路。

1、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2、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板书:圆明园     毁灭)

三、直奔重点,学习“圆明园辉煌景观”部分。

1、出示课件,欣赏圆明园美景。

2、多么精美、多么壮观的园林呀,课文又是如何描写的,请自由读,想一想: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圆明园的景观?

3、生交流,师板书。(布局  建筑   收藏)

4、圆明园有着怎样的布局,齐读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圆明园平面图,介绍其布局特点。

(2)、文中哪个词准确写出了圆明园的布局特点?(板书:众星拱月) 结合图理解“众星拱月”。

5、明园不但布局独特,那里还有众多精美的园林建筑,看看书,哪些建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生汇报。(读句子、谈体会,并可补充相关资料。)

(2)、想象园中还有哪些美景?(板书:风格各异)

(3)、有感情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4)、读得多好啊,现在,我们仿佛就置身于那景色秀丽、风格独特的圆明园中。让我们再一同去饱览一番。 课件出示相应图片,师引读。

6、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1)为什么称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板书:奇珍异宝)

(2)出示课件,欣赏圆明园藏品。

(3)圆明园布局独特,建筑精美,收藏也十分珍贵。学到这儿,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心目中的圆明园吗?

(4)师小结、过渡:圆明园不愧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可以说走进了圆明园,就走进了中国历史的长河,走进了圆明园,就走进了民族艺术的宝库。可是今天,当我们再次走进圆明园,你还能看到些什么呢?

四、学习“圆明园毁灭”部分。

1、(课件出示废墟图)从这幅图中,你能看到圆明园宏大的规模吗?你能看到圆明园精美的建筑吗?你能认为这就是世界上最精美、最壮观的园林吗?然而这的确是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啊!是谁毁灭了圆明园,请快速浏览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笔划出描写侵略者野蛮行径的句子。

2、生交流,谈体会。(板书:掠  毁  烧)

3、出示课件“火烧圆明园”图片。

4、看后,你有什么感受?(板书:恨)

5、课件出示句子“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指名读。 (2)、连用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了什么? (3)、带着痛惜之情齐读这句话。

五、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1、三天三夜的无情大火,一代名园变成了一片废墟。假如此时你就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2、说得多好啊,在我们华夏儿女的不懈奋斗下,中华巨龙已经腾飞,祖国正以强大的实力和崭新的姿态雄踞于世界东方。如“神七”升空、“嫦娥”飞天,卫星探月,国庆阅兵等昭示祖国的强盛、科技的先进、经济的发展。同学们,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读书,为了振兴中华而刻苦学习,为了未来的锦绣前程而勇敢奋斗吧!          

板书设计: 圆明园 的 毁灭

布局    众星拱月         掠

建筑    风格各异         毁         恨

收藏    奇珍异宝         烧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把搜集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可以以情激情,以读激情,以景激情,以史实激情,特别是要重视以读激情,充分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通过读书,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引导他们把最感兴趣的景观想象出来,并谈一谈自己的脑海里浮现的画面。感受到圆明园的瑰丽与辉煌再去读圆明园的毁灭,更能激发学生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1.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2.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2.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以及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时(略)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生字、新词;弄清文本脉络。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精读、品读,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课,奠定情感基调

  1.我们继续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

板书课题:让我们举起写字的手,一起写下课题:“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齐读“圆明园”。

  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两个强盗毁灭了!被英法联军的熊熊大火毁灭了!齐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相信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课有许多四字词语用得十分精妙,我们再来读一读:

  大屏幕出示词语: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亭台楼阁

  山乡村野 平湖秋月 雷峰夕照 蓬莱瑶台 武陵春色

  诗情画意 风景名胜 天南海北 奇珍异宝 不可估量

  二、走进开头,读文引发质疑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文本,细细地阅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打开书,迅速翻到第二十一课,自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自由出声读)。

  2.打开课文,映入你眼帘的第一是“不可估量”,第二还是“不可估量”,此时,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

  (悲痛、愤怒、伤心……)

  3.我们来读读这个开头,把你的心情读出来。你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圆明园被谁毁了?被怎样毁掉了?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掉?圆明园被毁之前是什么样的?)

  三、学习结尾,感受被毁之耻

1.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画出最让你触目惊心的词语。

2.听了这段文字的朗读,你了解了什么?

(圆明园是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践踏、毁掉的;)

3.他们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课件出示,根据学生回答强调“掠、搬、毁、烧”)

4.哪些词语让你触目惊心?

  (凡是、统统、任意、毁掉、连烧、笼罩……)

  5.删词换词,体会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感受侵略者的残暴与野蛮。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了灰烬。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来到北京,进入圆明园。他们把园内能拿走的东西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运不走的,就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烧了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了灰烬。

  (1)分别读这两段话。

  (2)换掉或删除一些词语后,有什么不一样?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4.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像)。

我看得出,看录像中,一定有一种情感什么充满着你的胸膛,是什么情感?(屈辱、愤怒、痛恨……)

  5.价值连城的国宝被统统掠走,人拿不动的就用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他们任意破坏的哪一样不是无价之宝!最可恨的是,他们在中国的圆明园里犯下了滔天罪行后,还企图放火烧毁罪证,这就是帝国主义的嘴脸,带着你此时的感情,齐读——1860年10月6日……

  四、昔日辉煌,更添被毁之痛

  1.请告诉大家:为什么英法联军毁了一座圆明园,就会激起我们这么大的愤恨,那么大的怒火?

  2.一边读,一边思考,要静心、专心读书。

  3.根据学生回答,大投影出示

(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因为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4.这就是2、3、4自然段告诉我们的。它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是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它的毁灭,使每一个中国人痛心,会激起每一个中国人对英法联军、对当时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的痛恨,读一读,想想课文哪几个部分写的是建筑宏伟?(2、3自然段)

5.找一位同学为我们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圆明园在北京西郊……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1)这句话是介绍圆明园什么的?(位置和结构)

  (2)如果让你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读这段话,你会强调哪些词语?(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知道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说说看。

  举世闻名:举,全。全世界都知道。形容名望极大。

  众星拱月:群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出示课件,看圆明园的分布构成,在图上找一找,那个是“星”,哪个是“月”,体会圆明园的辉煌和宏伟。)

  (3)哪位同学查过资料,知道圆明园的面积有多大?

  圆明园的总面积350公顷,占地约5200亩,(最新制定的方案,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范围东至圆明园东路,南到清华西路,西至圆明园西路,北到规划公路一环,占地面积458.9公顷。)

  (4)我们的学校大约占地十亩,大体估计一下,圆明园相当于我们多少个学校?

  圆明园的面积相当于我们500多个学校那么大。各个大园以及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是多么壮丽的景观!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齐读第二段)

  6.如此气势恢宏的圆明园里,有多少让我们啧啧称奇、留恋往返的美景呢?快速浏览课文第三自然段,你能从中找到几个“有”?(7个)

7.指名读带“有”的句子,相机板书:“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

(1)这些句子让你体会到什么?(圆明园的建筑各具风格,千姿百态,既有殿堂的宏伟之美,又有亭台楼阁的秀巧之美;既有热闹的街市风光,又有幽静的自然风光,所以说它是建筑艺术的精华。)

  (2)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来展示圆明园中那宏伟的殿堂、小巧的亭台楼阁、热闹的街市与幽静的自然风光吗?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你就会读进去,读得更好。自由练读后分男女生读。

  (3)下面,我们一起去欣赏几处名胜景观吧。(投影出示几幅圆明园美景图)你可以选择一处说说感受。

  “蓬莱瑶台”:(据书上说:海上有三座神山,其中一座叫蓬莱,还有一座方丈,一座叫瀛洲。神话传说中说的,海上三座神仙住的山,其中一座叫蓬莱。瑶台就是山上的建筑,神仙住的地方。这是根据古代诗人的文章,神话传说中的景物来建造的,这是想象。)

  “武陵春色”:(指张家界的武陵源。张家界的武陵源是根据陶渊明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记》来命名的。这一部分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也是想象。这样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方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啊!)

  “平湖秋月”:宁静而美丽

  “雷峰夕照”:高高的雷峰塔直冲晚霞,瑰丽壮观!

  (4)这美丽迷人的景色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大家知道圆明园著名的景点有多少处吗?

  (学生介绍了解的资料:圆明园著名的景点就有40处。这40处景观也是“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比如有“平湖秋月”,有“西峰秀色”,有“曲院风荷”、“观澜堂”,有“君子轩”,还有“关帝庙”。)

  (5)下面我们只选20处景观的名称,请大家读一读(投影出示):

正大光明 上下天光 杏花春馆 坦坦荡荡 长春仙馆

万方安和 武陵春色 山高水长 月地云居 汇芳书院

映水兰香 远山天北 西峰秀色 四宜书屋 平湖秋月

蓬莱瑶台 别有洞天 坐石临流 曲院风荷 江南屏乡

……

仅仅读这些景观名称,你有什么感觉?

  (光读这20景的名称就需要这么长时间,如果一景一景参观得需要多少天啊!)

  (6)法国大作家雨果眼中的圆明园是怎样的呢?

出示雨果的文章,指名读。

  “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 雨果”

  (7)是啊,这是一座多么美妙、神奇的圆明园!当我们漫步园内——学生接读:“有如漫步在天南海北……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我们又怎能不惊叹,圆明园是——(出示大投影)“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8.引读,试着让学生背诵“因为,在这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里,有……也有……;有……也有……;园中许多景物都是……,如……还有……;园中不仅有……还有……”(10分钟)

9.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齐读“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从哪一段知道的?(第四自然段)

(1)那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读第四自然段?(指名读)

  (2)从先秦到清朝大约多少年的时间?(两千多年)

  (3)经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大约是两千三百多年的时间。想想会有多少名人字画和奇珍异宝。请用自己能想到的词语来形容。

  (应有尽有、不计其数、成千上万、数不胜数……)

  (4)在2000年4月,北京保利集团以将近4000万港元将其中的虎首、牛首、猴首买回,使他们重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知道了这些,你心里又怎样的感受?带着你的惊叹和自豪齐读四自然段。(4分钟)

  五、美毁对比,拓展引发深思

  1.是啊,多么恢弘,多么美好的圆明园!如果它完好无损地保存着,我们每个中国人现在看了该是多么自豪。可惜,它被英法联军掠走了,搬去了,毁掉了……圆明园里,有的是荒凉的废墟,有的是残垣断壁,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缓缓擦去板书,只留淡淡的痕迹)

圆明园的毁灭是——学生齐读: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课件出示五幅圆明园废墟图,读下面的词条——

圆明园是皇帝享用的。当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无奈,只好带着慈禧等仓皇逃跑了。 

  焚毁圆明园的前几天,英法联军列队入城,清军士兵夹道而跪。法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

时期,一军阀又进行洗劫,圆明园最后只剩几块残垣断壁。据说,中国人龚橙——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就是火烧圆明园的帮凶,是他带的路。

3.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个损失吗?英法联军,还有后来的八国联军,他们用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指引着他们的舰队不远万里驶入中国领海,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制成的枪弹、炮弹屠杀中国人,然后,逼迫满清政府在中国人发明的纸上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这仅仅是损失吗?在风雨中伫立了150年的废墟,还有圆明园里残留的柱,书写着中国150年的耻辱。面对圆明园的废墟,看着这残垣断壁你想说些什么?想对谁说?是将铁蹄踏进圆明园的英法联军,还是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或者,是对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

教学设计思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新思路,在我的教学设计上试着尝试教学方式的革新,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课件资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力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掌握最大限度的知识量。 力争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有重大的改变,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首先是让学生感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这样学习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其次,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在教学的设计上,发挥学生在现代学习方式中的独立性,给学生提供供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第三、在设计上还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客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内容和任务的学习速度和掌握它所需要的时间及所需要的帮助不同,在“课文学习”一项中,考虑到这一点,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的掌握程度去查询、浏览自己切实需要的知识。避免出现“一刀切”、“一锅煮”、“吃不饱”、“吃不了”传统学习方式的现象。第四、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因此我在设计上重视学生的体验,让每个学生不仅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还要用眼睛看、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第五、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最后,《语文新课程标准》降低了学生写作的门槛,要求学生乐于将自己想说的写出来,愿意与人交流。于是,在教学设计上,我摒弃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写作方法,让学生不受限制,可以自由表达,并且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兴趣的驱使下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自我评价: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多媒体课件之上的。其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尽可能的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课件资源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学习,并且希望学生在这一节课中,不仅能够学到语文知识,多了解有关圆明园的历史、风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同时,也希望把语文课和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能够把在其他学科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语文的学习中,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水平。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15)

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圆明园的毁灭及其带来的损失,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一重点进行写作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想象当年圆明园的辉煌景观,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难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一重点进行写作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检查学生课前资料的收集情况。

同学们,有谁去过圆明园吗?老师布置大家查阅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请你们向大家作个介绍。

1.学生介绍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2.出示有关圆明园风光图。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圆明园的美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刚才,老师听到大家不住地发出了赞叹声,是啊,圆明园这么美丽,真不愧称之为“万园之园”!

可是有一天,却有人将它毁于一旦,使它成为了一片废墟!

老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如:圆明园毁灭以前是什么样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圆明园现在是什么样的?

(二)整体感知,提出问题。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思考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你又产生哪些新问题?

2.教师引导,提炼问题。

(1)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子的?从哪里可以看出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3)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是怎样的?

(4)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5)从这篇文章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小组合作,选择问题。

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性,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1.学生自读课文,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2.独立阅读后,再将自己的意见拿到学习小组进行交流,研究,讨论,最后得出小组同学的共同意见。

3.全班交流,各小组将自己的意见拿到班级进行交流,互补互学。

(四)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

(五)实践活动。

1.关于要不要重修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呢?和同学们讨论讨论,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到网上发表。

2.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如:看书、上网等),了解我国的、本省市的历史名胜古迹被保护情况,写一份调查报告,全班交流,并做一个保护历史名胜古迹的宣传员。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15篇

http://m.bjjpsf.com/kejianjiaoan/43937/

分享

热门关注

世界地球日高中世界地球日高中教案范文(通用4篇)

高中教案

高中教案模板汇编3篇

高中教案

优秀主题班会高中教案精选6篇

高中教案

六国论教案9篇

高中教案

离骚教案12篇

高中教案

口技的公开课教案16篇

高中教案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11篇

高中教案

狼和小羊的优秀教案6篇

高中教案

陋室铭教案11篇

高中教案

背影优秀教案16篇

高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