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优秀教案设计6篇

2021-08-11   来源:高中教案

短歌行优秀教案设计6篇

短歌行优秀教案设计(1)

《短歌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全诗。
2、培养学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内涵的能力。
3、教育学生自觉珍惜时间,树立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1、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2、熟背全诗。
教学难点:
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情感 。

2、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谚语的翻译来引出对曹操任务形象的认识。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appears 。说曹操,曹操就到。Devil指的是恶魔,那么曹操是恶魔的形象吗?
 曹操在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曾是中国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是一个在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他堪称英雄,但历来得到的评价并不高。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概括了人们对他的三个称谓:英雄、奸雄、奸贼。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请同学们谈谈在你心目中曹操是个怎样的人?
    曹操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当年,汝南名士许劭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在《三国志》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戏曲舞台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成为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
    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承认他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肯定他的贡献。把握他的三个称谓: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今天语文课,咱们就主要分析作为文学家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必然会反映他作为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朗读感知:组织学生自由阅读全诗,初步感知诗句。

2、情境感染:播放《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的一段视频剪辑。

3、正音。教师对照视频里的读音纠正,提醒重点字词,字音。


三、把握诗歌情感主线
    (一)酒是一个很多人感兴趣的话题,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文名句。能不能提出一些酒的例子,学过的诗文里?可以互相讨论。
    一壶浊酒喜相逢——酒是喜
    红酥手,黄藤酒——陆游与妻子被母亲分开,他无奈,愤恨
    浊酒一杯家万里——思乡
    举杯浇愁愁更愁——愁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了作者此时心情的孤单。
    可以这样说,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道具。我一直认为,酒也是一种文化,因为很多东西来源于酒,归根于酒,当你举杯的时候你会想起家乡,父母,事业,家庭,欢乐,悲伤……看样子,酒常与某种情感相连,那么曹操的《短歌行》借酒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二)曹操“对酒当歌”,抒发了什么情感呢?从诗中寻找线索(找诗眼)。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可以说,诗人的情感焦点是“忧”,那么诗人为何而忧?让我们弄清这个问题。

 四、分析诗人的情感
    1、“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之“忧”
    这首诗第一句就颇有气势。对酒当歌,应该唱歌,但诗人却想到了人生的长短,\"人生几何\",分明是感叹人生短暂,短得就像朝露。我们说过,酒代表各种感情,这首诗是从什么开始的?
    明确:忧。忧人生之短。而且短得就像朝露。
    板书:光阴易逝
    师:诗人举起酒杯的时候,照理应该高兴,可诗人满腹忧愁,用什么来解忧呢?
    生:酒。
    师:对。民间有“借酒浇愁”的说法。可是酒真能解忧吗?当然不能。李白说过:“举杯销愁愁更愁。”,唐代诗人罗隐也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酒即使能让人忘却忧愁,也只能是暂时忘却,而不可能从根本上除去,比如忧人生短暂,酒并不能延长人生。那么感到人生短暂,只能从自身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有一个问题是,同样意识到人生短暂,人生态度却未必相同。

            及时行乐        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无名氏——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积极进取        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陆游——镜中衰鬓已先斑。
                             毛泽东——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师:曹操看到人生短暂,曹操持何人生态度?
    明确:“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从表面看,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但联系曹操的一生,我们不难做出判断,曹操是积极进取的,看似及时行乐,实则把深沉的情感隐藏在酒中。
    2、曹操急于实现人生理想,深感人生有限。他要实现理想,迫切需要什么条件?他迫切需要人才的辅助。
    问:诗人如何表达对人才的渴盼?
   明确:借用《诗经》中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句是表达一个姑娘对情人的思念,曹操把它借用过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求。姑娘对情人的深深思念,正切合曹操的心态。借用得天衣无缝,准确生动。那青青的衣领,我悠悠的心,因为你的原因,我一直沉默到现在,美丽的鹿鸣叫着,悠闲地吃草,我有很多朋友,能够在一起欢聚一堂,演奏着迷人的音乐。作者写得何等美丽!
    师:引来人才固然是好事,但用好人才更重要。结合鸿门宴相关情节,讨论刘项二人成败与用人态度的关系。
    项羽:刚愎自用            乌江自刎
    刘邦:虚心请教            成就天下
    师:曹操如何对待人才?从何处可以看出其对人才的态度?
    生:“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里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2、“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之“忧”
    师:这里的“忧”和上文的“忧”一样吗?诗人为何而忧?
    明确:“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诗人用月比喻人才,深情呼唤:天下贤才,我何时才能得到你们呢?显然这里忧的内涵是“贤才难得”。
    (板书:贤才难得)
    师:诗人在酒宴上演唱此诗,哪几句最切合宴会主题?
    明确:“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嬿,心念旧恩。”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几句的含义,其实就是在翻译。
    师:曹操面对满座嘉宾,感谢他们的到来。看着众多的贤才,曹操内心应是什么样的情绪?当然是满心喜悦。那他为什么还要“忧”呢?
    明确:曹操虽然已经拥有许多人才,但他并不满足,还希望有更多的人才到他这里来。因为他所做的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自然需要大量的人才。这一“忧”一“喜”正好深刻揭示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
    3、忧的根源
    曹操一忧光阴易逝,二忧贤才难得,因为理想尚未实现,其实这正反映了他内心更深更重的一种忧愁,请大家自己概括一下。
    (板书:功业未就)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一是时光易失,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   二是贤才难得,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三是功业未就。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正因为功业未就,曹操思贤之心才会如此强烈。曹操渴求人才,天下人才也不是仅仅在等待,他们也在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从哪可以看出来?
    明确:“绕树三匝”句。“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三国演义》)。
    师:绕树三匝句,鸟儿为什么找不到可以栖落的枝头?
    生:没有贤主。
    师:回答得很好!这话从曹操口中说出,有没有弦外之音?其实这是诗人发出的一个召唤:天下贤才到我这里来吧,我时刻在恭候着你们!
    师:诗中充满对人才的渴盼,一片谦恭之气,但其中又有一种霸气。从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
    明确: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借周公的典故,既表达了对人才的谦敬,又委婉地流露出其吞吐天下的雄心壮志,气势是宏大的,意义上深远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诗人正是为了成为高山,成为深海,才如此虚怀若谷。对,心里没有霸气的人,笔下便没有霸气。
    问:“诗言志”,结合曹操的忧,说说诗人抒写了什么“志”?
    明确: 志          广纳人才,建功立业,统一天下。

五、艺术特色

1、巧用典故。

“青青子衿”——《诗经·郑风·子衿》

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贤才若来投奔于己,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韩诗外传》

作者以周公自比,反复倾诉了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表明了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管子.形解》

海纳百川,诚心纳英才,希望接纳的人才越多越好。

2、巧用比兴。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比喻人生美好的时光何其短暂。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两句喻得不到贤才的忧思不可断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喻贤士们还没有归宿。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喻贤才尚在徘徊并急于寻找可依托的明主,流露出诗人惟恐贤士不来的焦急心情。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以山高海深比招纳人才的博大胸怀,用以虚心待贤的周公自比,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厚遇贤士,使天下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六、诗歌总结

《短歌行》抒写的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兼诗人的曹操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抒发了自己对人生苦短和时光易逝的苦闷和感叹,同时也以真诚和迫切的心情抒发了自己招揽贤才的良苦用心、建功立业的宏图大志。在诗歌的最后也坦诚的向世人展现了他自己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全诗前面部分写的沉郁悲凉,后面部分写得慷慨激昂,作者的情感有低沉也有起伏更有高亢。集中地体现了建安时期“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品,也是曹操传世的千古名篇。对于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人来说,曹操的那种珍惜时间、积极上上的精神,真诚坦荡的胸怀以及树立远大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都是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的。

七、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诗

2课后研讨(学案3个题目)

短歌行优秀教案设计(2)

《短歌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全诗。
2、培养学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内涵的能力。
3、教育学生自觉珍惜时间,树立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1、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2、熟背全诗。
教学难点:
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情感 。

2、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谚语的翻译来引出对曹操任务形象的认识。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appears 。说曹操,曹操就到。Devil指的是恶魔,那么曹操是恶魔的形象吗?
 曹操在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曾是中国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是一个在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他堪称英雄,但历来得到的评价并不高。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概括了人们对他的三个称谓:英雄、奸雄、奸贼。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请同学们谈谈在你心目中曹操是个怎样的人?
    曹操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当年,汝南名士许劭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在《三国志》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戏曲舞台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成为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
    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承认他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肯定他的贡献。把握他的三个称谓: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今天语文课,咱们就主要分析作为文学家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必然会反映他作为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朗读感知:组织学生自由阅读全诗,初步感知诗句。

2、情境感染:播放《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的一段视频剪辑。

3、正音。教师对照视频里的读音纠正,提醒重点字词,字音。


三、把握诗歌情感主线
    (一)酒是一个很多人感兴趣的话题,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文名句。能不能提出一些酒的例子,学过的诗文里?可以互相讨论。
    一壶浊酒喜相逢——酒是喜
    红酥手,黄藤酒——陆游与妻子被母亲分开,他无奈,愤恨
    浊酒一杯家万里——思乡
    举杯浇愁愁更愁——愁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了作者此时心情的孤单。
    可以这样说,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道具。我一直认为,酒也是一种文化,因为很多东西来源于酒,归根于酒,当你举杯的时候你会想起家乡,父母,事业,家庭,欢乐,悲伤……看样子,酒常与某种情感相连,那么曹操的《短歌行》借酒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二)曹操“对酒当歌”,抒发了什么情感呢?从诗中寻找线索(找诗眼)。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可以说,诗人的情感焦点是“忧”,那么诗人为何而忧?让我们弄清这个问题。

 四、分析诗人的情感
    1、“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之“忧”
    这首诗第一句就颇有气势。对酒当歌,应该唱歌,但诗人却想到了人生的长短,\"人生几何\",分明是感叹人生短暂,短得就像朝露。我们说过,酒代表各种感情,这首诗是从什么开始的?
    明确:忧。忧人生之短。而且短得就像朝露。
    板书:光阴易逝
    师:诗人举起酒杯的时候,照理应该高兴,可诗人满腹忧愁,用什么来解忧呢?
    生:酒。
    师:对。民间有“借酒浇愁”的说法。可是酒真能解忧吗?当然不能。李白说过:“举杯销愁愁更愁。”,唐代诗人罗隐也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酒即使能让人忘却忧愁,也只能是暂时忘却,而不可能从根本上除去,比如忧人生短暂,酒并不能延长人生。那么感到人生短暂,只能从自身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有一个问题是,同样意识到人生短暂,人生态度却未必相同。

            及时行乐        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无名氏——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积极进取        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陆游——镜中衰鬓已先斑。
                             毛泽东——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师:曹操看到人生短暂,曹操持何人生态度?
    明确:“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从表面看,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但联系曹操的一生,我们不难做出判断,曹操是积极进取的,看似及时行乐,实则把深沉的情感隐藏在酒中。
    2、曹操急于实现人生理想,深感人生有限。他要实现理想,迫切需要什么条件?他迫切需要人才的辅助。
    问:诗人如何表达对人才的渴盼?
   明确:借用《诗经》中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句是表达一个姑娘对情人的思念,曹操把它借用过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求。姑娘对情人的深深思念,正切合曹操的心态。借用得天衣无缝,准确生动。那青青的衣领,我悠悠的心,因为你的原因,我一直沉默到现在,美丽的鹿鸣叫着,悠闲地吃草,我有很多朋友,能够在一起欢聚一堂,演奏着迷人的音乐。作者写得何等美丽!
    师:引来人才固然是好事,但用好人才更重要。结合鸿门宴相关情节,讨论刘项二人成败与用人态度的关系。
    项羽:刚愎自用            乌江自刎
    刘邦:虚心请教            成就天下
    师:曹操如何对待人才?从何处可以看出其对人才的态度?
    生:“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里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2、“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之“忧”
    师:这里的“忧”和上文的“忧”一样吗?诗人为何而忧?
    明确:“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诗人用月比喻人才,深情呼唤:天下贤才,我何时才能得到你们呢?显然这里忧的内涵是“贤才难得”。
    (板书:贤才难得)
    师:诗人在酒宴上演唱此诗,哪几句最切合宴会主题?
    明确:“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嬿,心念旧恩。”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几句的含义,其实就是在翻译。
    师:曹操面对满座嘉宾,感谢他们的到来。看着众多的贤才,曹操内心应是什么样的情绪?当然是满心喜悦。那他为什么还要“忧”呢?
    明确:曹操虽然已经拥有许多人才,但他并不满足,还希望有更多的人才到他这里来。因为他所做的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自然需要大量的人才。这一“忧”一“喜”正好深刻揭示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
    3、忧的根源
    曹操一忧光阴易逝,二忧贤才难得,因为理想尚未实现,其实这正反映了他内心更深更重的一种忧愁,请大家自己概括一下。
    (板书:功业未就)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一是时光易失,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   二是贤才难得,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三是功业未就。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正因为功业未就,曹操思贤之心才会如此强烈。曹操渴求人才,天下人才也不是仅仅在等待,他们也在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从哪可以看出来?
    明确:“绕树三匝”句。“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三国演义》)。
    师:绕树三匝句,鸟儿为什么找不到可以栖落的枝头?
    生:没有贤主。
    师:回答得很好!这话从曹操口中说出,有没有弦外之音?其实这是诗人发出的一个召唤:天下贤才到我这里来吧,我时刻在恭候着你们!
    师:诗中充满对人才的渴盼,一片谦恭之气,但其中又有一种霸气。从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
    明确: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借周公的典故,既表达了对人才的谦敬,又委婉地流露出其吞吐天下的雄心壮志,气势是宏大的,意义上深远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诗人正是为了成为高山,成为深海,才如此虚怀若谷。对,心里没有霸气的人,笔下便没有霸气。
    问:“诗言志”,结合曹操的忧,说说诗人抒写了什么“志”?
    明确: 志          广纳人才,建功立业,统一天下。

五、艺术特色

1、巧用典故。

“青青子衿”——《诗经·郑风·子衿》

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贤才若来投奔于己,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韩诗外传》

作者以周公自比,反复倾诉了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表明了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管子.形解》

海纳百川,诚心纳英才,希望接纳的人才越多越好。

2、巧用比兴。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比喻人生美好的时光何其短暂。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两句喻得不到贤才的忧思不可断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喻贤士们还没有归宿。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喻贤才尚在徘徊并急于寻找可依托的明主,流露出诗人惟恐贤士不来的焦急心情。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以山高海深比招纳人才的博大胸怀,用以虚心待贤的周公自比,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厚遇贤士,使天下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六、诗歌总结

《短歌行》抒写的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兼诗人的曹操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抒发了自己对人生苦短和时光易逝的苦闷和感叹,同时也以真诚和迫切的心情抒发了自己招揽贤才的良苦用心、建功立业的宏图大志。在诗歌的最后也坦诚的向世人展现了他自己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全诗前面部分写的沉郁悲凉,后面部分写得慷慨激昂,作者的情感有低沉也有起伏更有高亢。集中地体现了建安时期“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品,也是曹操传世的千古名篇。对于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人来说,曹操的那种珍惜时间、积极上上的精神,真诚坦荡的胸怀以及树立远大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都是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的。

七、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诗

2课后研讨(学案3个题目)

短歌行优秀教案设计(3)

最新整理《短歌行》教案设计

  《短歌行》抒写的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兼诗人的曹操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抒发了自己对人生苦短和时光易逝的苦闷和感叹,本内容由小编跟大家分享《短歌行》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学习与借鉴!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诗歌意象。

  2、 学习汉魏诗歌典型艺术手法。

  二、能力目标

  培养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目标

  学习曹操积极进取、重视人才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

  1、解读诗歌意象,领会诗歌意境。

  2、学习汉魏诗歌典型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解读诗歌意象,领会诗歌意境。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探讨法:把握重点,抓住关键诗句互动探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讨论中国古代帝王不同的“人才观”)

  商纣王自高自大,—意孤行,最终落得葬身火海;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进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唐太宗广纳贤才,开创 “贞观盛世”。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重视人才!

  三国时魏武帝曹操也是非常重视人才的,他广纳贤才,建立魏国,三分天下。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诗——《短歌行》,看看他的“人才观”。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写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统一了北方,然而南方“孙刘联盟”虎视眈眈,统一天下的大业久久不能实现,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曹操乘船察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忽闻乌鸦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出了这首千古名作。

  二、 整体感知

  1、范读。

  2、初步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

   明确 “忧”(全诗都有体现)

  3、齐读(带着忧的感情)

  三、 课文赏析

  一、抓住作者的情感脉络,理解诗歌大意。

  问:通读全诗,可以看出作者在忧什么?

   明确 :人生短暂、人才难得、功业未就

  诗的前八句写: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愁长久难以散去。靠什么来排解愁绪呢?唯有饮酒方可解脱。这八句就写出了曹操对人生短暂的忧叹。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化用典故表达对人才的渴求)。“ 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据说麋鹿找到了艾蒿就会遥相呼鸣)。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不能停止。远方宾客穿过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明月升起 ,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反复咏叹,人才难求,抱负难以实现。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比喻用人要唯才是举,多多益善。) 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周公见到贤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马上接待。《史记》载周公自谓:“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贤。” )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点名主题,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抒发了功业未就的忧愁。

  二、解读诗歌意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问:诗歌运用了那些意象来营造忧愁的情绪?

   明确 :“酒”、“朝露”、“鹿”、“明月”、“乌鹊”

  1、“酒”意象

  “酒”这一意象历来被文人运用,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表达了人们对美满团圆的追求和愿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这是离别的酒,前路渺茫,愁绪在胸。“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这是思乡的酒,家园迢迢,感叹唏嘘。酒似乎总是被用来表达忧愁,所以人们常说“借酒消愁”,“酒”似乎成了忧愁的代名词。曹操在这里用“酒”意象同样要表达的是自己的那份忧愁——人生短暂。

  问:然而,作者在这里对人生是抱有一种消极的态度还是积极地态度?(请同学们思考讨论,然后请同学回答)

   明确 猛一看很像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面对美酒应当高歌,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好像是在叫人们要“及时行乐”。但是我们说了,学习这首诗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知人论诗,曹操是胸怀大志的人,他是要干一番事业的。(赤壁之战后,曹操已经53岁了,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而且结合全诗我们就会发现曹操在这里感叹人生短暂,不是要人及时行乐,而是要抓紧有限的时间及时地建功立业。

  问:但是这样强烈地目的,曹操为什么要用这样低沉的笔调来写呢?

   明确 实际上曹操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这样积极的目的而故意要用低沉的调子来发端,就会说得非常真切,更能打开处于下层、多历艰难、又急于寻找出路的贤士的心扉。所以说曹操的用意和遣词既是真切的,也是巧妙的。

  2、“朝露”意象(重点)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汉乐府《长歌行》。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在阳光下晒干。这里主要是表现的春天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但也暗含了“要趁年轻好好努力,不要到老了一事无成”,所以诗歌后面才有“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露”(曹植)“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阮籍)也都借“朝露”表达人生、生命的短暂。

  3、“鹿”意象。据说麋鹿找到了艾蒿就会遥相呼鸣。这里比喻作者渴望找到贤才。

  4、“明月”意象

  “明月”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运用也是相当多的。“床前明月光”(表达思念)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思念故国)“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以月寄情爱)。曹操在这里以”明月”喻贤才,气魄非凡。一般人是不敢说自己要摘取天上的月亮的,然而曹操气魄宏大,他就是要摘取那天上的皎洁的明月。而这明月正是贤才。贤才那么美好,我多么想得到他们啊!但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得到,所以“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对贤才的那番渴求,感人至深。

  5、“乌鹊”意象

  诗人以“乌鹊南飞”之景隐喻无所依托之贤才,这毋庸置疑。“乌鹊”一词有多种理解:乌鸦和喜鹊;乌鸦;泛指飞鸟。清代沈德潜亦指出:“‘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古诗源》卷五)。但“乌鹊”这一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承载了很多的文化信息。古人常以乌鸦的鸣叫、飞行或出行作为判断人事吉凶的依据,叫做鸦占。鸦占之俗可溯久远。《诗经》中就有“哀我人斯,于何从禄?瞻乌爰止,于谁之屋?”(《诗经·小雅·正月》)意思是说乌鸦知道谁家富贵就会飞落到谁家的屋顶,这系吉兆。其后以乌鸦判断吉凶的信仰一脉传承下来。

  三、概括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突出重点)

  问: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抒发情感、表达志向的呢?

   明确 比兴、典故、抒情与言志相结合

  1、比兴(首先温习什么是比兴手法)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用早晨易逝的露水比喻人生短促。

  用“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用明月不可拾掇比喻理想可望而不可即。

  用暮色苍茫中乌鹊南飞的形象比喻贤者的四处奔走,以乌鹊的绕树而飞、择木儿栖喻指贤者的择主而事,都自然贴切的表达了作者渴慕贤才、以共图大业的思想。

  2、典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巧妙了。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而这感人力量正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他这种深细婉转的用心,在《求贤令》之类的文件中当然无法尽情表达;而《短歌行》作为一首诗,就能抒发政治文件所不能抒发的感情,起到政治文件所不能起的作用。

  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这八句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因为曹操所写的是诗,所以用了典故来作比喻,这就是“婉而多讽”的表现方法。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周公吐哺”的典故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自己说:“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是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3、抒情与言志相结合

  诗歌抒发了诗人的感情:有人生苦短的忧叹,有对贤才的渴求,有既得贤才的欣喜,有对犹豫徘徊的贤才的劝慰,有坚信天下贤才尽归己有的的自信。诗人把这些复杂的感情,通过似断似续,低廻沉郁的笔调表现了出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加强作品感染力的艺术效果。抒情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

  四、 课文小结

  《短歌行》是一首政治性很强的诗作,然而他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了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巧妙地运用了比兴、用典等手法,来达到寓情于理,以情感人的目的。诗人以貌似颓废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渴慕人才和一统天下之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最后,让我们再次齐声朗读这首诗

  五、 拓展练习

  引来人才固然是好事,但用好人才更重要。曹操如何对待人才?从何处可以看出他对人才的态度?可以结合《鸿门宴》相关情节,讨论刘项二人成败与用人态度的关系,引出曹操的用人观。

  项羽:刚愎自用 乌江自刎

  刘邦:虚心请教 成就天下

  曹操:“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六、 作业

  通过学习这首诗,大家一定受益匪浅。写一篇短文谈谈《短歌行》中曹操表露的思想感情对你的启示。

  提示:

  从写作的角度——敢于创新,抒发真情实感。

  从人才的角度——广纳人才,唯才是举。

  从人生理想的角度——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从国家政治的角度——国家的统一、安定是主流。

  板书设计:

  人生苦短

  渴望贤才

  忧(抒情) 人才难得 言志

  一统天下

  功业未就

《短歌行》教案设计

短歌行优秀教案设计(4)

《短歌行》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和分析讨论,体味《短歌行》“忧”而奋发、慷慨悲凉的思想感情;希望能为学生学习古诗文提供一个一般性的样例(诵读熟悉-解决词句疑难-领悟思想情感-诵读巩固)。
  【教学设想】
  、贯彻两个思想:诵读是基础,尽量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
  2、本诗的思想感情还是较明显的,但如何深入理解,却是个难点;应该通过分析曹操的生平、为人及写作背景来评析,给学生一些相关的补充阅读材料是必要的。
  3、全教学分为三块:初步体味(熟悉内容),深入体味(讨论分析其思想感情),巩固体味(诵读、听音乐)。深入体味部分用三个问题来结构(你对诗中哪个句子有感触?“忧”、“求贤”各为了什么?曹操何许人也?)。
  【教学流程】
  【导语】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里以吐纳风云的气势,睥睨历代君主:“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诚然,以毛泽东的文治武功,的确可以站在这样的高度去俯视封建君王。如果历史上只有一个人可以与他相提并论,这个人只能是魏武帝曹操。
  【作家和题解】
  作家介绍: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成白脸,这与历史的真实面目颇有出入。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政治家:曹操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太祖武帝。他在北方大力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任人唯贤,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当时四方知名的文士几乎网罗无遗,而具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更是济济一堂。
  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诗歌内容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公讌倡和,形成一个文学集团。曹操自己的文学路线和写作态度对于其他作家起着更具体的领导和倡导作用,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三国演义》第48回“宴长江曹操赋诗”中,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和众部将一起狂饮,他四顾空阔,心中大喜,与诸将讲述自己希望收服江南的雄心壮志。这时候,看到乌鸦向南飞去,他已经喝得大醉,拿起自己的槊豪情满怀地讲述自己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等历史丰绩,一边唱起了《短歌行》并要求将士和之。他的一位老部下刘馥认为其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栖?”不吉利,他很生气刘馥扫他的兴,于是拿起槊就刺死了他。
  也有人认为该诗作于曹操晚年,大败于赤壁之战之后,当时曹操3岁,年时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贤纳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学习新】
  一、整体感知诵读熟悉-解决疑难
  、解决难懂的字词句(要求学生参看注解,提出不懂之处,一起解决。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如“月明星稀,乌鸦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2、叫两个学生个读诗歌。分别叫他们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诗。再指出其优缺点。
  二、讨论鉴赏
  、讨论分析“名句”。叫学生说说哪个句子对他有启发。(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不懈追求的理想。“对酒当歌”,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提醒广大贤士: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贤士应该珍惜时间,及时施展才华。
  在这四句诗中,诗人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的地步。“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追求而愁,那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而苦苦追求。这个“愁”是追求中的痛苦,是远大理想还没有实现时所产生的烦恼,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能突出地表现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多多益善。
  2、明确“忧”和“求贤”的思想情感内涵。
  (1)提问:你以为在本诗第一段中曹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忧)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呢?忧的是什么呢?(人生苦短)(板书:对酒当歌,忧的是人生苦短)
  (2)、那么从本诗后三段来看,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呢?(求贤)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呢?作者为了什么而“求贤”呢?(求贤才为己用,实现统一天下的宏伟壮志)
  (板书:求贤若渴,求的是一统天下)
  3、解决“忧”和“求贤”的统一问题:
  既然曹操那么“忧”,又深知“人生苦短”,为什么没有真的“唯有杜康”了呢,还要那么辛苦地“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还要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呢,还要去“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呢,还要去“周公吐哺”呢?要做什么“统一大业”呢?岂不很苦吗?因为世上多的是“享用人生”的人,多的是庸庸碌碌但较安逸的人。(曹操何许人也?)
  要求学生讲讲自己所知道的曹操。(可以是对曹操的评价,也可以是曹操的人生态度,也可以是你知道的曹操的一些故事)
  结论:曹操乃世之英雄,《短歌行》乃英雄之慷慨悲歌。
  (板书:英雄之慷慨悲歌)
  3.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⑴巧用典故。“青青子衿”二句,因子《郑风•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⑵巧用比兴。“乌鹊南飞”一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山不厌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
  四、思想教育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啊,人生苦短,韶光易逝。身处乱世的曹操尚有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我们生逢盛世的青少年更要发愤图强,铸造绚丽辉煌的人生。
  【外拓展】
  作业:1、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
  2、阅读读本上曹植《白马篇》与曹丕《燕歌行》。
  

短歌行优秀教案设计(5)

曹操《短歌行》教案

吴 雪 青

《短歌行》

曹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意象鉴赏并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曹操的"忧"的内涵,学习曹操积极进取,重视人才的精神风貌。

2.体会诗歌的情感基调,把握诗中情调的起伏、断续、变化的特点。

3.能够客观全面的评价曹操这一历史人物。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感知情调;讨论分析,鉴赏形象。灵活点拨,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领会诗歌中所表现出的积极进取的精神,从而使学生珍惜光阴、树立远大志向,培养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形象。 探究诗歌的主旨。

【教学难点】

诗歌中运用典故、比兴等艺术手法来表达情感的艺术特色。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引入新课

活动一:

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教师导课: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浪花淘出了这样一个人物——在三足鼎立的政治舞台上,他堪称一个拥有文韬武略的英雄;在古代文学的长廊中,他又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他曾经叱咤风云,他死后功过成败至今还令人评说不尽。

问题一:

同学们能告诉我他是谁么?

问题二: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他的哪首诗?

问题三:

谁能简单回顾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聆听

在聆听和小声哼唱中同学们已经慢慢地走入了三国,走入了那个群雄逐鹿、诸侯激战的时代,走入了 那个“乱世出英雄”的动乱岁月,也走近了我们这节课的主人公——曹操。

(回顾上堂课内容)

答1:曹操

答2:《短歌行》

答3:赤壁大战前夕,在曹军均用铁锁连舟之后,53岁的曹操看着大军威武的气势,以为不日就可扫平四海,统一中原,不禁喜从中来,于是备齐鼓乐,以歌舞壮军威,席间有感而发,作此《短歌行》,意下抒发了自己立志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不禁令人感慨,可惜不久之后,曹操即被孙刘联军大败于赤壁,然而这首不朽的乐府词却被人们广为传唱!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活动二:

播放多媒体听课文录音

边看聆听

● 注意字词读音。

● 注意感情和声调的变化。

● 体会诗人的情感

活动三:

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诵全诗,体会诗人的情感的同时寻找本诗的感情基调(即诗眼)

学生集体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找出本诗的诗眼——“忧”

活动四: (讨论鉴赏)

师:大家通过刚才的朗诵环节,清晰的感觉到诗人“忧”的情感贯穿全诗。诗人到底在“忧”什么呢?为了更好的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下面我们一起来解读这个“忧”。本诗共分8节,每四句为一小节,现在我们分别用四个字来概括每一小节的内容。

(播放多媒体)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问题一:这儿将什么比作什么?

问题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问题三:“对酒当歌”,曹操为什么要“忧人生短暂”呢?

2.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问题一:

诗人想到用什么来排解忧愁呢?

问题二:

“杜康之酒”真的可以解忧么?

问题三:

举例:关于酒的诗文。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问题一:

用典诗句原来是表达什么意思?

问题二:

现在在本诗中又是指什么呢?

问题三:

这节诗从什么角度来写心中之忧

4.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问题一:

这个典故原来是指什么?

问题二:

现在诗人要借这个典故表现什么呢?

问题三: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是从什么角度来写心中之“忧”?

问题四:

诗人此时的心情已经发生了什么变化?

5.“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问题一:

曹操想干什么呢?

问题二:

你怎么看出来的?

问题三:

那么,这样写对于表达主题“忧”又有什么作用呢?

6.“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问题一:

到底是谁屈驾来了?

问题二:

由此可见诗人在求贤而不得的忧虑下会怎样做呢?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问题一:

“乌鹊南飞”难道单单就是指乌鸦向南飞鸣而去吗?

问题二:

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在里面呢?说说你对这四句诗的理解。

问题三:

这几句实际就是从什么方面来写诗人在“忧人才难求”呢?

8.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问题一:

两个典故在本诗中分别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呢?

问题二:

表明了诗人对贤才的什么态度和自身的什么志向?

问题三:

正因为如此,所以诗人才会在感叹人生短暂,贤才难求之时,还会产生什么忧虑呢?

师1:下面就请同学们把握好诗人感情的起伏变化,齐声将这首诗朗诵一遍,然后告诉我“忧”的具体内容

2:结合曹操的“忧” ,说说诗人抒写了什么“志”?

3本诗有哪些艺术特色?

(播放多媒体)

找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诵第一小节,其他同学以4人一组为单位讨论问题。

(人生短暂)

答1:将人生比作朝露。韶华易逝,如同朝露一般转瞬即逝。

答2:人生苦短。

答3:他在感叹自己年岁渐老却未能一统天下,于是产生了一种时间紧迫感。)原来诗人的感叹并不是无所作为者、蹉跎岁月者、不思进取者的消极之叹,而是为了执着于有限的生命,珍惜有生之年,思及时努力,建功立业的英雄之叹,隐含有积极昂扬的精神。

找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诵第二小节,其他同学以4人一组为单位讨论问题。

(何以解忧)

答1:杜康

答2:不能

答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明内心的孤寂)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写出离别时的情谊)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说明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找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诵第三小节,其他同学以4人一组为单位讨论问题。

(思慕贤才)

答1:思慕情人

答2:思慕贤才

答3:渴慕贤才

找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诵第四小节,其他同学以4人一组为单位讨论问题。

(礼待贤才)

答1: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感情

答2:求贤若渴,希望贤臣来投靠自己

答3:礼待贤才

答4:由忧愁转为欣喜

找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诵第五小节,其他同学以4人一组为单位讨论问题。

(招揽贤才)

答1:招揽人才

答2:将贤才比作明月

答3:表明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态

找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诵第六小节,其他同学以4人一组为单位讨论问题。

(珍贤惜才)

答1:贤才

答2:珍贤惜才

找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诵第七小节,其他同学以4人一组为单位讨论问题。

(贤才择主)

答1:不是。

答2:“乌鹊”可以理解为“贤才”,“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贤臣们找不到可以依靠的明主,无所适从)

答3:贤才择主

找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诵第八小节,其他同学以4人一组为单位讨论问题。

(海纳贤才)

答1: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是曹操在向贤臣们呼唤,你们都来吧,多多益善,我不会感到满足,我们这儿人才不够用,表明了他海纳贤才的诚意,其宽广的政治胸怀和求贤之心永无止境,犹如大海不辞涓流,高山不弃土石一样。2、诗人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像周公一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答2:对贤才的重视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答3:忧功业未就

(生有感情的朗诵)

这些忧抒写了诗人广纳人才、建功立业、统一天下之志。

● 用典不着痕迹

● 构思巧妙,感情充沛

● 综合运用修辞,准确表达自己情感

这四句诗是《诗经》中诚恳热情欢宴宾客的诗篇,曹操信手拈来,与全诗融为一体,表示自己期待贤者的热诚,贤臣若来投奔自己,必将极尽礼节款待他。

曹操将贤才比作高空的明月,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及不由使诗人的担忧从内心当中抒发出来,绵绵不断。由此可见,诗人的忧思是持续下来的。

一个无时无刻不在真诚地思慕贤才的人,随便一个物象都会勾起他对贤才的渴盼,那“绕树三匝”的乌鸦不正是无所寄托又心怀犹疑的人才吗

诗人在最后以周公自比,实际也就表明了他渴望求贤以统一天下的宏图大志,表现出一种王者的霸气。这和汉高祖刘邦在建朝初期所唱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中的那种思得猛士的壮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从第二段的理解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感情又由忧愁难断转为豪情满怀了。

活动五:

由学生自己自由诵读,张开想象的翅膀,让自己的思绪回到 1800多年前,想象自己就是一代枭雄曹操,入情入境的自由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

活动六:

曹操的历史评价: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汝南名士许劭

“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陈寿《三国志》

“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三国志》

“改造文章的祖师 ”——鲁迅

戏曲舞台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成为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

(播放多媒体)

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体会,结合自己的体会,重新给曹操一个合理的评价。(从政治、军事、文学三方面综合评价。

课堂

小结

这首诗以“忧”贯穿全诗,一气呵成,无论是忧人生短暂,还是忧贤才难求,实际上都是因功业未就而忧,而且这种忧是与诗人心中的志向相并存的,他希望的是能够(统一天下)。大家通过刚才的鉴赏与品读环节,相信对于曹操的形象也有了一番新的认识和感受。我想可以这么说,《短歌行》这首诗就是一曲英雄的慷慨悲歌,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学也能够做一个及时当勉励的有志之士。

课后

作业

1、请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方面谈一谈《短歌行》,写一篇300字的鉴赏文字。

2、选择《短歌行》中最能打动你心灵的诗句,谈一谈你的心得体会

附:板书设计

《短歌行》

曹操

(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1.人生短暂

人生短暂

何以解忧

思慕贤才

2.贤才难求

礼待贤才

招揽贤才

珍才惜人

3.功业未就

贤才择主

海纳贤才

一曲英雄的慷慨悲歌

短歌行优秀教案设计(6)

短 歌 行

曹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家曹操基本情况;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诗歌;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诵读过程中把握诗歌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并学习曹操为实现人生价值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难点: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深刻理解诗歌的情感和内涵。

2、小组合作与对话交流法:通过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教师对话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能力。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脑筋急转弯:2008年奥运会上谁跑得最快?博尔特。那世界上又是谁跑得最快呢?

曹操——说曹操,曹操就到

(二)关于曹操

请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曹操,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补充和总结。

(三)题解

这是一首乐府诗,《短歌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的名称,乐府诗有“长歌,短歌”之分,一般是根据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四)初读

1、说明要求:读准字音、停顿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

3、点名朗读,其余学生评价。

(五)悟读

1、说明要求:读一句诗歌,读一句注释,理解诗歌含义。未读懂之处标记出来。

2、小组合作探究未读懂之处的意思。

3、教师巡视,并视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指导。对于学生提问较多的问题可进行全班性的交流。

(六)情读

“三分诗,七分读”“国文本是读的学科”,学习诗歌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朗读,而读不仅要读对、读懂,更要读出感情。

1、这首诗歌中感情色彩最浓的字眼是什么呢?

提示:从诗中寻找线索(找诗眼)。

明确:诗人的情感焦点是“忧”,那么诗人为何而忧?

2、学生阅读诗歌,思考后回答诗人为何而忧。

明确:

忧——人生短暂(读出“忧”以及“忧”中蕴含的积极向上之情。)

学生先练习朗读,再点名感情朗读。

忧——渴慕贤才(应读得情意绵绵,还应读出诗人求贤若渴的诚恳之情。)

学生先练习朗读,再点名感情朗读。

忧——贤才难得(“忧”之情更进一步,想象与贤才畅谈之处应读出“喜悦”之情。)

学生先练习朗读,再点名感情朗读。

忧——功业未就(读出对人才的渴求之情,还有一种一统天下的霸气。)

学生先练习朗读,再点名感情朗读。

3、“诗言志”,结合曹操的忧,说说诗人抒写了什么“志”?

     明确:志——一统天下。

4、学生感情朗读全诗。

5、欣赏《三国演义》片段,并请学生评价。

(七)总结

(八)作业

1、结合关于曹操的资料及《短歌行》中诗人的形象,以“曹公,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练笔。

2、选择《短歌行》中最能打动你心灵的诗句,谈一谈你的心得体会

参考话题:“人生的意义”、“立志与成才”、“机遇与成功”、“科教兴国”、“尊师重教” 、 “礼贤下士”等

(九)板书设计:

人生短暂

忧 求贤不得 志 一统天下

功业未就

英雄的慷慨悲歌

短歌行优秀教案设计6篇

http://m.bjjpsf.com/kejianjiaoan/44474/

分享

热门关注

世界地球日高中世界地球日高中教案范文(通用4篇)

高中教案

高中教案模板汇编3篇

高中教案

优秀主题班会高中教案精选6篇

高中教案

六国论教案9篇

高中教案

离骚教案12篇

高中教案

口技的公开课教案16篇

高中教案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11篇

高中教案

狼和小羊的优秀教案6篇

高中教案

陋室铭教案11篇

高中教案

背影优秀教案16篇

高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