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9篇

2021-08-20   来源:高中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9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计

白水县城关一中 卢玲

设计思路:《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是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能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本文是作者一个报告文学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本文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了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围绕这个论题展开论述。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作者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深刻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故我采用三步曲教授此文:第一步圈点法。让学生自渎完成重点内容的筛选和观点的提炼,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以及实验对于学习自然科学的重要性。第二步讨论法。对本文论证方法的学习以及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每组自行指定发言人进行交流,此举是让学生学会辨别道理和事例论据,弄清二者之间的关系,此环节是学习本文的重点。第三畅所欲言,讲述自己积累的“实验”故事,使认知更深刻,使学生从文本延伸到生活,更深入的理解实验的重要性,把实验精神贯穿到学习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求知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实验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求知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

1. 深刻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2. 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及效果。

难点

1. 理解树立格物致知精神的现实意义。

2. 引导学生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做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

教学准备:图片展示(诺贝尔奖项获得者照片)

教学方法:圈点法、讨论法、诗歌导入法。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导语设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亲。”陆游的这句是是什么意思呢?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那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的观点和陆游的看法一致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

二、 预习检查

1、作者简介。 (用ppt出示作者照片)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歇根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重点词语

(1)生字:肇(zhào) 埋没(mò) 彷 (páng)徨

(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思想纯正,不欺骗。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三、初读课文,梳理思路。(速读课文,用笔圈点课文中的关键词或句)

1. 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谈谈中国学生应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实验精神。

2. 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者哲理的清淡就可求到的

3.实验的过程是怎样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地探测。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4.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本文的论证思路:

提出问题(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分析问题(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解决问题(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

四、精读课文,探索方法。(细细品读课文,找出作者运用的论证方法,小组讨论,每组确定一位发言人进行交流。)

(1) 请同学们找出课文当中是怎样解释“格物致知”的?(第一组)

“从探查物体而得到知识。”

明确:回答很正确。《大学》里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致知。”“格”就是推究,“格物”顾名思义,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致”,求得。“致知”,求得知识。“致知在格物”,就是知识的求得在于对事物的推究,那么反之,通过对事物的推究才能求得知识。如果说“致知”是一个目标,那么“格物”就成了目标实现的一种手段,一种方式,一个过程,一个途径。

这种引用经典著作的阐明道理的方法叫引用论证,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使读者进一步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和目的。

(2) 课文中这样引用典籍阐述观点的例子还有吗?(第二组)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此句解释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说明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有的社会制度。

(3) 这个目的和丁教授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吗?

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4) 既然实验精神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那么怎样实验呢?(第三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地探测。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这种运用讲道理阐明观点的方法叫道理论证,这种方法更能使人信服。

(5) 阐述道理应有理有据,作者用什么事例说明传统教育的弊端呢?(第四组)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最终导致失败。 反面事例

(6)那么怎样才是 “格”竹子的正确方法呢?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正面事例(对比)

(7作者求学的经历证明了什么?怎样论证的?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理性而轻视实验,偏向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摆事实。

(8)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

研究学术不可缺少;应对今天的世界环境不可缺少。

(9)丁教授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的过程 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10)作者选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第五组)

学生明确:讲道理、摆事实、正反对比论证。

教师提问:那么大家还知道哪些论证的方法吗?(第六组)

学生明确: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的一种,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

小结:本文洋溢着作者对当今的中国学生的深切期望。在字里行间,我们随处可以感受到一个科学家的睿智和平实。本文说理透彻精辟,说理方法多种多样,摆事实,讲道理穿插进行;列举事例正反对比,思路清晰,事例确凿,恰到好处。

五、迁移拓展,学以致用。(让学生充分调动记忆储备,进一步认识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

你能知道人类的哪些文明成果是 “实验”之树结出的的“硕果”呢?

甲:神农氏尝百草。神农氏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亲自尝试百草,发现了能攻毒祛病的中药。

乙: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就是利用放风筝来捕捉雷电,之后便有了避雷针的发明。

丙:屠呦呦经历无数次实验,才提取了治疗疟疾的青蒿素。

丁:爱迪生的电灯实验,钨丝就成了经久耐用的制灯材料。

……

其实不只是科学领域,文学领域的发现同样蕴含着实验的成果。你能举出例子吗?

1.“ 春江水暖鸭先知”。北宋诗人苏轼的曾就名僧惠崇之画作“鸭戏图”题了一首《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正说明了正确的认识是来自对外界的探察。

2.贺之章《咏柳》中“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也是只有对春风的观察实践才能有这样的神来之笔的。

3苏东坡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诗中,通过细致地观察和思考,才有了如此的彻悟。

4.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都是对生活学习具体的探察才得到的真识。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化学,那么多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难道不是通过前人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得来的吗?小到青霉素,大到登月的飞船,哪个不是经过一次又一次地探索实验得到的?本文的作者丁肇中先生在物理上的重大发现也是在实验过程中得来的。正这是这无数次的实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同学们,重视实验精神吧,它会使我们有更多的创新,有更大的超越。

作业: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

板书:

应 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 原因

有 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 实例

格 真正的格物致知

致 科学发展的历史(正面)

的 实验过程应有的态度方法(正面

精 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中国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反面)

格物致知精神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个人的经验(反面)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自丁肇中的一份报告,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文章的结构层次是常见的议论文模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路清晰,逻辑缜密。更重要的是作者针对中国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指出了“实验”精神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九年级学生,已能初步掌握简单的议论文的阅读,已具备了从文章中筛选提炼观点的能力,因此第一个环节相对容易。把握和学习作者说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说理的脉络,让他们自己去完成。我把讲授的重点放在对论证方法的把握上。这一环节我放手发动同学自己去找、去发现、去讨论,有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热情尚高,气氛活跃。既训练了学生们的动脑能力,也强化了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同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感觉并没有打破教授议论文传统的模式,过于强化了文体特点,代替了学生个性化的感悟。以后多在形象性上去做文章,学会解读议论文中的一些抽象和概括的判断,使议论文教学不至于味同嚼蜡,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的能力。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习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本文从反而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世界;从正面论证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2)掌握本文以首段提出论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来展开论述并归结出论点:在研究学术中、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建议

  “格物致知”注释补充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写作特点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说理方法

  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如:反面事例 :列举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阐述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的道理。  正面事例:通过作者在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阐述了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的道理。 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教学目标

  (1)学习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本文从反而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世界;从正面论证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2)掌握本文以首段提出论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来展开论述并归结出论点:在研究学术中、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建议

  “格物致知”注释补充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写作特点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3)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四大发明和奥数夺冠的时候,还不得不尴尬地面对这样的事实:当代十大科技发明中没有一项是属于中国人的;诺贝尔奖设立一百多年以来,直到今年的屠呦呦获奖才打破了中国大陆的科学家零奖项的尴尬;中国学生 “高分低能”,创造和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仍很突出,那么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板书课题)

一、作者简介。

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

由于丁肇中对物理学的贡献,他在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并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88年被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二)文本分析

本文是作者在被《暸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丁肇中在这篇演讲中,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提倡要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求未知的世界。

肇(zhào) 埋没(mò) 彷徨(páng huáng)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文本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10~6第二层(.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c以 “我”举例。

第三部分(13段):解决问题。论证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并对我们中一代人提出希望。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开篇就直接入题,在这一部分作者简要的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什么是 “格物致知”呢?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前者是后者的手段,后者是前者的目的。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板书:提出问题:以格物致知学习自然科学

作者提出了要以格物致知来学习自然科学,在第二部分他就对这个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我们看到格物致知出自中国的儒家经典《大学》,而儒家经典一直是指导中国读书人的主要指南,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的学生在格物致知上已经做得很好了呢?

现实并不是这样的,作者在第二部分首先分析了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分析问题: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

4、《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中的平天下是儒家的最高理想,

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有没有一样?

明确: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而儒家所追求的那种目标,其实恰恰把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给湮灭了。

紧接着作者在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的例子,王阳明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结果对着竹子想了七天以头痛而宣告失败,他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他面对着竹子只是在做空想,而并没有实践起来去观研究它,所以这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作者 察他.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用这个例子进一步证明了中国的传统教育事实上是并不重视格物致知的。

3、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可见中国传统教育对于格物致知的理解与作者是并不一致的,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更多的是一种实验的精神。那么实验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接下来作者就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板书: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作者为什么如此重视实验精神?

因为作者认为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作者认为实验是什么样的呢?

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在这里作者又一次提出了竹子的例子,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但是在中国的教育背景下,作者所提倡的这种格物致知,这种实验精神,往往是被忽视了,我们习惯的是埋头苦读,重视书本上的经验而轻视自己的动手实践,所以中国学生的功课成绩往往很好但是却不会做研究,这就是中国学生的现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高分低能。王阳明的思想其实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典型代表,它作为一种文化背景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思想,偏向于抽象思维,忽略实地探索,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因此,高分低能的现象就产生了。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分析问题 中国学生的现状

为了进一步说明光 “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作者还在第12段举他个人的经验。让我们进一步理解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进一步分析了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并提出了对我 们这一代人的希望,希望格物致知的实验精神能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解决问题 :格物致知的意义 与希望

学完课文,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丁教授眼中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 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在文章中作者也使用了一些论证方法,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请同学们把表格中空白的地方根据课文的内容补充完整(括号内为应填内容)(ppt.6)

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除了这些论证方法,本文还有一些写作特色需要我们注意

(1)思路清晰缜密。开篇针对中国学生提出论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主体部分先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从而指出现代学术的基础。然后讲道理、摆事实,说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再从科学进展的历史、实验的即具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过程和中国学生的弱点几方面论证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性。结尾部分再次强调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表达了良好的愿望。全文条理清晰,说理细致严密。

(2)语言朴素通俗。文章多用口语,如话家常。举事论理,简洁易懂。

七、课堂总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的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

其实“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真正有没有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最后我想用丁肇中的一句话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

(ppt.8)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

──丁肇中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反思

一、精心设计,突出重点

我在安排教学环节时围绕中心设计了一系列问题:作者论述的是什么问题?——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论述这个问题的?——不同方面的论述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方法,你读后觉得被说服了吗?——学习本文你有什么收获?这些问题旨在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在文中的真正含义。从而让学生初步明确了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也让学生掌握了各种论证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经过我的引导、学生的分析、合作探究,本课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夯实备课,集思广益 语文教师应当身配利剑,以深刻独到的思想为质,以精彩畅达的语言为锋,舞出世间最美的剑花。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反复研读教材,深入理解教辅资料。因为课堂教学重在准备,做到有备而教。备不但要教材、备重点难点、备教学方法,更应该备学生。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准备得越充分,在课堂中应对意料之外问题的把握就越大。不断丰富自己,是语文教师将课上得轻松自如的必要阶段。 此外,一节成功的课,无疑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备课过程中,我时时征求同行的意见;语文组的老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许多改进的地方,从细节上耐心指导,使本课生色不少。所以一节好的课一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情境导入,文理渗透 我大胆利用化学实验来导入新课,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同时,在拓展延伸环节利用多媒体演示?自由落体实验?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促动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例子的发掘,让课堂多出一些亮丽的瞬间,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同时也注重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渗透。

四、金无足赤,反思不足

对课堂环节掌握还不够熟练。幻灯片的连接偶有失误。过渡也显得生硬,衔接不够紧凑。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5)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1、导课、揭题、作者简介、背景、检查预习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本文是作者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 如丁肇中先生本人所说: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美国的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二、整体感知:什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作了解释,请找出来。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即通过做实验获得对事物的真知。 格,探察、探究。物,物体、事物。致,达到、得到。

“格物致知”引自哪部著作?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

格物致知精神:有想象力、有计划、客观地探索考察事物获得真知的精神。

三、研讨课文

一、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二、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实验

三、“格物致知”在《大学》里早已提到,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是否得到了大力传扬?为什么?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即自然科学的实验精神。

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事实论证)

原因是: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讨论:按照现代科学的方法,竹子应当怎样“格” ?作者主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

三、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实验的方法1.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2.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四、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

1.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2.误以为埋头读书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

以自己的经历为例(事实论证)

五、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

六、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4、小结

1、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论证结构:

提出论题: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1---2)

分析问题: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接着,指出当今的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精神。(3---12)

得出结论: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13)

2、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 道理论证

引 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本论: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古代并未重视格物致知、现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结论:论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贡献人类社会 培养实验精神

5、拓展延伸: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

示例: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你认为我们当代中学生最主要的弱点是什么?这一弱点是如何形成的?

示例:我们中学生目前最主要的弱点是缺乏责任心。这主要是因为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里大多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造成意志薄弱;在学校及社会教育中对于公民意识、责任意识的教育力度较为薄弱。

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示例:应克服只空想只动脑而不动手的学习习惯;克服想当然的毛病,培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探究精神。

六、格言名句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 墨子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刘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陆游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鲁迅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来。 —— 伽利略

除了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 —— 狄德罗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丁肇中

七、拓展迁移:看丁先生怎样实验

丁肇中教授负责实施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最大的研究项目——L3实验室

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加速器使用的环状隧道,位于地下50至170米之间,周长27公里,规模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由中美等国家共同研制的阿尔法磁谱仪,这是为了在外层空间寻找反物质、暗物质以及研究宇宙射线实验研制的首台太空磁谱仪。该实验由丁肇中教授主持 ,中国承担关键部件——永磁体系统的研制。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6)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自丁肇中的一份报告,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

文。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自己对中西方教育的深刻认识,从

传统教育入手,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实验精神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提出我们应该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敢干怀疑求真,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

真相。本文思路灵活有序,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平实严谨,灵活地运

用各种论证方法,娓娓道来亲切有味,现身说法少说教气,给人很多启发。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积累“格物致知、彷徨、袖手旁观、修身、齐家、诚意、正

心”等词语。2.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中”的真正含义。

 能力目标: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抓住过渡段、关键词等,理

解作者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

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深刻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义。

 2.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及效果。

 学习方法: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努力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初步

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标出论证方法,体验论证效果。勾画不懂的地方提出

质疑,先小组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再共同探讨交流解决。

 难点:1.理解树立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现实意义。

 2.引导学生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做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

 学习方法:设计语文活动:

 格物致知离你并不遥远。重读《绿色蝈蝈》,回忆《昆虫记》的内容,并结

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两篇文章,亮出你的观

点。不要让学生觉得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很遥远,法布尔观察绿色蝈蝈那幺

亲切,离我们那幺近。让学生在体验法布尔的科学精神的同时,也树立信

心: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积极地观察探究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7)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

1.了解丁肇中的有关情况,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本文的思路及作者提出的论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学会合理安排议论文的论证结构。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的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师:曾在报纸上看到过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那么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也许它会我们极大的启发。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上课之初设悬念,使学生想了解本文的内容,从而对将要学习的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1.作家作品:

丁肇中(1936- ),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斯坦福大学的里克特共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检查预习,夯实字词。(快速浏览全文,找出生字生词,查字典或看课下注释,为其正音、释义)

①给加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丁肇中(zhào) 淹没(mò) 彷徨(páng huáng)

rú(儒)家 荣yù(誉) 不知所cuò(措)

②解释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

致知:获得理性知识。

修身:指陶冶身心,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帮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推广延伸到全国各地,流传千秋万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男女生各为一组,进行朗读比赛)

3.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学生读课文,自由回答。

明确: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合作探究

1.课文共13段,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第4~12段):分析问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分析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第一层(第4、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并说明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第6~11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第三层(第12段):分析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并以个人的经验为证对此进行说明。

第三部分(第13段):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什么是“格物致知”和“格物致知精神”。

【第二课时】

1.提问:《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学生读第2、3段,圈点勾画相关句子,自由回答。

明确:《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传统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2.思考: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学生读第3段,圈点勾画相关句子,自由回答。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3.追问: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学生读第4~12段,圈点勾画相关句子,自由回答。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4.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读第13段,圈点勾画相关句子,自由回答。

明确:“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5.探究课文,深入理解“格物致知”精神。

(1)作者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2)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

明确:(1)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使其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而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要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具有“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精神,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6.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分析论证思路。

(1)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学生跳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小组讨论分析论证方法。

明确: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2)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学生通读全文,小组讨论后回答。

明确:开头紧扣论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经验三个方面,分析了真正“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对新的一代提出希望。全文思路清晰,说理严密。

7.质疑问难,互动交流。

(1)每人提交一个问题,前后座四人一组共同讨论解决,教师巡视各组,并参与同学讨论。

(2)每组将未解决的疑难问题交付教师,教师汇总归纳为1~5个探究主题,然后再组织全班同学讨论解决,如有问题,可留待学生课余检索资料完成。

示例:①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

②“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在儒家思想中被埋没了。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儒家思想?

③东西方学生素质能力的比较。

④请用事例来证明研究人文科学也要重视实验精神。

8.延伸拓展。

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吗?请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学生自由发言举例。

例如:(生1)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生2)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怎么办呢?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不准了,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张翁失表”,焉知非福?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8)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四大发明和奥数夺冠的时候,还不得不尴尬地面对这样的事实:当代十大科技发明中没有一项是属于中国人的;诺贝尔奖设立一百多年以来,直到今年的屠呦呦获奖才打破了中国大陆的科学家零奖项的尴尬;中国学生 “高分低能”,创造和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仍很突出,那么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板书课题)

一、作者简介。

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

由于丁肇中对物理学的贡献,他在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并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88年被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二)文本分析

本文是作者在被《暸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丁肇中在这篇演讲中,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提倡要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求未知的世界。

肇(zhào)    埋没(mò)    彷徨(páng huáng)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文本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c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13段):解决问题。论证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并对我们中一代人提出希望。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开篇就直接入题,在这一部分作者简要的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什么是“格物致知”呢?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前者是后者的手段,后者是前者的目的。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板书:提出问题:以格物致知学习自然科学

作者提出了要以格物致知来学习自然科学,在第二部分他就对这个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我们看到格物致知出自中国的儒家经典《大学》,而儒家经典一直是指导中国读书人的主要指南,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的学生在格物致知上已经做得很好了呢?

现实并不是这样的,作者在第二部分首先分析了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分析问题: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

4、《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的平天下是儒家的最高理想,

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有没有一样?

明确: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而儒家所追求的那种目标,其实恰恰把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给湮灭了。

紧接着作者在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的例子,王阳明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结果对着竹子想了七天以头痛而宣告失败,他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他面对着竹子只是在做空想,而并没有实践起来去观察他研究它,所以这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作者用这个例子进一步证明了中国的传统教育事实上是并不重视格物致知的。

3、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可见中国传统教育对于格物致知的理解与作者是并不一致的,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更多的是一种实验的精神。那么实验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接下来作者就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板书: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作者为什么如此重视实验精神?

因为作者认为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作者认为实验是什么样的呢?

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在这里作者又一次提出了竹子的例子,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但是在中国的教育背景下,作者所提倡的这种格物致知,这种实验精神,往往是被忽视了,我们习惯的是埋头苦读,重视书本上的经验而轻视自己的动手实践,所以中国学生的功课成绩往往很好但是却不会做研究,这就是中国学生的现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高分低能。王阳明的思想其实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典型代表,它作为一种文化背景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思想,偏向于抽象思维,忽略实地探索,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因此,高分低能的现象就产生了。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分析问题中国学生的现状

为了进一步说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作者还在第12段举他个人的经验。让我们进一步理解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进一步分析了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并提出了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希望,希望格物致知的实验精神能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解决问题:格物致知的意义与希望

学完课文,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丁教授眼中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在文章中作者也使用了一些论证方法,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请同学们把表格中空白的地方根据课文的内容补充完整(括号内为应填内容)(ppt.6)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反面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正面事例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措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正面事例

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除了这些论证方法,本文还有一些写作特色需要我们注意

(1)思路清晰缜密。开篇针对中国学生提出论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主体部分先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从而指出现代学术的基础。然后讲道理、摆事实,说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再从科学进展的历史、实验的过程和中国学生的弱点几方面论证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即具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结尾部分再次强调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表达了良好的愿望。全文条理清晰,说理细致严密。

(2)语言朴素通俗。文章多用口语,如话家常。举事论理,简洁易懂。

七、课堂总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的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

其实“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真正有没有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最后我想用丁肇中的一句话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

  (ppt.8)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

                         ──丁肇中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9)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
  
  在准备教学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课时,因为备课时间比较匆忙,我只是看了课文,参考了教参,知道了课文的层次结构和论证方法后就去上课了。但在上课过程中,我却不想照丁教授的说法来贬低儒家的经典理论\"格物致知\",我说,老师认为儒家所说的\"格物致知\"是虚的,它主要是指精神方面,因为万物可给人以启迪,可陶冶人的情操;而丁教授所赋予的\"格物致知\"的新的含义,它是实的,主要是指科学实验,指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然后我布置了课后作业。练习二是要学生写写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趣的经历,练习三是要学生写在\"人文科学和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我说:古代就有许多这样的诗句,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请你们就此写写自己的看法。
  但是教完之后,待我再去查看资料时,再看丁教授的论证,我有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我认为《大学》所讲的\"格物致知\"的范畴在社会科学领域,主要是讲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是儒家的入世态度。而丁教授所讲的\"格物致知\"则是在科学范畴,是显微镜下的科学世界,两个范畴的理论怎么可以同日而语,厚此薄彼呢?我庆幸自己上课时没有照本宣科,不然可能就会误导学生了。
  二、丁教授还举了王阳明\"格\"竹的例子,认为他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他认为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的生长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而不应该袖手旁观。但我想,这是哲学家和科学家探讨世界的不同角度,他们的着重点不一样,看待事物的眼光也不相同,怎么可以放在一起比较呢?孤陋寡闻若我,也知道郑板桥就创作了许多竹诗竹画,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就是一首借物咏志诗,在中国文人的眼里,万物都是有灵性的,有生命的,\"以我看物,物皆著我之色彩\",会达到\"物中有我,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才有李白的\"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的诗句。科学给人类社会带来进步,哲学文学给人类带来思想和生命的色彩,孰优孰劣真的不能妄下断语。
  三、最后,丁教授还把中国学生的高分低能归咎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归咎于中国的文化背景,可能有些道理吧,但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还应该归咎于考试制度,它剥夺了学生的实践时间削弱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当然,我还是非常赞同丁教授提出的\"要让实践精神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能有国外学习研究经历的人对中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弱有更深的感受,有更强的急迫感。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9篇

http://m.bjjpsf.com/kejianjiaoan/46646/

分享

热门关注

世界地球日高中世界地球日高中教案范文(通用4篇)

高中教案

高中教案模板汇编3篇

高中教案

优秀主题班会高中教案精选6篇

高中教案

六国论教案9篇

高中教案

离骚教案12篇

高中教案

口技的公开课教案16篇

高中教案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11篇

高中教案

狼和小羊的优秀教案6篇

高中教案

陋室铭教案11篇

高中教案

背影优秀教案16篇

高中教案